豆油作物研究团队2011-2013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豆油作物研究团队2011-2013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豆油作物研究团队2011-2013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豆油作物研究团队2011-2013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豆油作物研究团队2011-2013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ndae_meng大学豆油作物研究团队2011-2013年工作总结2011-2013年度在院、所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豆油团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豆油作物创新团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并取得科研成效,总结如下:一、项目谋划和成效2010年6月豆油作物团队在石家庄市召开了学术研讨与创新座谈会。会议探讨了跨学科合作、充分发挥跨学科合作之路,以谋求在今后的课题申请、项目谋划、人才培养、协作交流等方面更好的发挥团队的优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处岳增良处长、董文琦助理,河北省粮油作物研究所梁双波所长、王国印副所长、科管科马华英主任,全体核心专家和团队成员参加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明确了建立院创新团队的宗旨是通过团队的设立和运转将各学科的优势发挥出来,增强各学科的科研和竞争实力,减少内耗,增强合力,促进学科交流,使我们院的各个学科能在省内乃至全国立于领先地位。团队核心专家组成员逐一对本学科研究近况和未来发展规划都做了详尽的介绍,并对“十二五”课题谋划提出了有关设想。通过豆油作物团队成员之间不断加强联系与合作,豆油作物团队在项目申报上取得可喜成绩。大豆、花生、小豆、芝麻四个学科均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员,这标志着豆油作物团队已经整体搭上了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班车,在全国四个作物领域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与农科院创立豆油作物团队的宗旨是相一致的,部分实现了创立豆油作物团队的目标。2011年度豆油团队主持承担国家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产业技术体系等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研究经费近千万元。2011年新增科研课题8项,尤其是2011立项“大豆百粒重QTL的精细定位与克隆”并新争取到“大豆杂交种和亲本间的比较转录组研究” 2项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实现了我所遗传育种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2012年豆油作物团队新申请到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17项,共新争取专项资金757万元。其中包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3个、试验站1个;河北省首次“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个;两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两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河北省支撑计划1项、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豆油作物团队得到从河北省到国家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全国同行业的认可。2013年在院、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豆油作物创新团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豆油作物团队共新申请到13项项目资助,总计项目经费743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专项。这也是豆油团队多年来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和同行专家们的认可。二、学术交流与取得成效豆油作物团队内部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安排科研人员做专项学术报告,包括实验进展汇报、学术研讨、读书心得交流、实验方法及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等,达到了经验交流和加快试验进展的目的。通过项目申请,多次邀请国外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来访做专题报告。派遣多人赴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学习和培训,这些外事活动保证了豆油作物团队的科研思路与研究方向与国际同步,保证了团队科研力量的领先地位1、取得成果2011年至2013年豆油作物团队共获得各级各项成果奖励6项,以下为获奖成果:2011年“优异大豆种质发掘、创新及利用”项目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高产稳产广适绿豆新品种冀绿7号、冀绿8号选育与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优质早熟高产大豆品种冀豆15选育和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高产油用大果花生新品种冀花5号、6号的选育及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山区高产优质绿豆小豆品种筛选与示范应用”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其他成果奖励2项2、审定品种2011年冀绿19-2通过河北省鉴定;黑芝麻新品种冀黑芝2号,在2009-2010年全国北方芝麻区试中表现丰产、抗病、优质,2011年1月通过国家鉴定。冀豆17继通过河北省审定、国家黄淮海夏播审定后,2012年通过国家西北北方春大豆区域扩审,推广区域扩大具有发展潜力的北方西北春大豆产区。2010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3.13公斤,2011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3.5,2011年参加北方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3.0公斤,均居第一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3.3公斤,比对照晋豆19增产10.6,两年增产均极显著。是我国区域试验历史上唯一连续两年三项次试验突破250公斤的大豆品种。2012年利用ms1大豆雄性不育轮回群体方法培育的高油大豆新品种冀豆22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2001号。高产高油小花生新品种冀花9号、早熟高产优质耐瘠薄花生新品种冀花10号分别通过河北省审定。绿豆品种冀绿10号通过国家鉴定。白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通过国家鉴定。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有2个,4个品种通过河北省审定。除此之外,豆油作物团队今年还有20个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各类区域试验;筛选出90份具有突出表现的苗头品系;选出1000余份后代材料。3、发表文章近年来豆油作物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62篇,其中sci论文9篇,出版著作1部。4、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团队成员中有两人晋升中级职称,2人晋升副高级职称,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2人,硕士8人。完成两项科研平台建设:大豆转基因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三、团队新变化和发展方向豆油作物团队获得农业部大豆转基因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2013年获得农业部评出的优秀创新团队奖励一项。豆油作物团队由多个学科组成,团队创立之初学科之间泾渭分明、各负其责、各行其是。经过3年的探索、合作和相互学习,各学科已经就合作申请项目、报奖成果、论文发表等方面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团队精神风貌,这要得力于团队目的明确的组织谋划和对科学发展方向的敏锐把握。对今后豆油作物团队要向一个工作型、学习型、创新型、团结型、向上型的团队模式努力,要成为一个有特色、有高度、有内容的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的相互学习促进,团队学科带头人之间经过多次讨论,认为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加大对基础硬件、软件设施的投入,争取在一定程度上赶上“国家队”,能牵头主持实施国家级重大科研专项,争取申报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实现团队创立的目标。四、遇到问题和意见建议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