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4-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 生物群落 与它的 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 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 自养 生物,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和 化能合成作用 的生物,主要指绿色 植物。 (3)消费者:主要指 动物 。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4)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 细菌、真菌 等。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5-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特点: 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 级。 (2)食物网: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6-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食物网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 食物链 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 构。 图示食物网中包含 5 条食物链。 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 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 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 三、四、五 营养级。 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 猫头鹰、蛇、青蛙、食虫鸟 。 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功能:是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的渠道。 食物网的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营养级 。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7-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 ( ) (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 ) 【解析】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也是生产者。 (3)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 ) (4)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 【解析】细菌既可能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 (5)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 级。 ( ) (6)在食物链中,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 ( )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8-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2.(2015福建武平二中月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D ) A.1和2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 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 【解析】由题图可知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群落是 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故1、2、3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群落,A项错误;3为分解者, 不一定是原核生物,也可能是动物,如蚯蚓,B项错误;表示捕食,是呼吸作用,是光合 作用,C项错误。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9-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3.(2015邯郸模拟)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食物链的条数为2条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为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由题图可知,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蝉、螳螂、黄雀和蛇属于消费者,细菌属于 分解者,光、CO2、H2O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上成分可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 项正确;题图中食物链的条数为1条,即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B项错误;细菌属 于分解者,而蝉属于消费者,两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C项错误;蛇属于四级消费者,D项错 误。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0-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4.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全球变暖后,低纬度地区的生物可能入侵到较高纬度地区。如果发生此种情况,该种 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最终是 “S” 型曲线。这一变化可能的威胁是 成为被入侵 地的物种的竞争者或捕食者,导致本地物种的数量下降甚至灭绝(或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 结构,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被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 (2)南极的生物群落在全球变暖后,发生的演替称为 次生演替 。 (3)两极被认为是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 南极洲一个简化的食物网。小齿鲸处于第 四、五、六、七 营养级。全球变暖会导致磷虾的数量急剧下降,受这一变化影 响最大的种群是 须鲸 。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1-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食物网等相关知识。(1)新物种进入一个新环境,种群 数量变化曲线最终呈“S”型。低纬度物种进入高纬度地区属于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本 地物种灭绝,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2)该演替是在原有植被还存 在,且土壤条件还基本保留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3)在食物链:浮游植物 磷虾须鲸小齿鲸中,小齿鲸处于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浮游植物(其他草食性浮游 动物)磷虾墨鱼(鱼)企鹅小齿鲸中,小齿鲸分别处于第五、六、七营养级。由 题图可知,须鲸食物单一,仅以磷虾为食,故磷虾数量下降时,受影响最大的种群是须鲸。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2-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3-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干知识回顾 基础自测知识清单 1.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 物中,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捕食食物网中体现的两种种间关系: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4.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特点和功能 (1)特点: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 能不同。 (2)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 道。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4-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桥梁:生产者、分解者。 (3)主导(基石):生产者。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5-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2.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区别和联系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6-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7-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8-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19-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典例1 (2015大庆二模)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A.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中包括某些微生物,并都是自养生物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0-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解题思路】由题图可知,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项错 误;表示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正确 ;表示生产者,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都属于自养 生物,C项正确;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项正确。 【参考答案】 A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1-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方法指导】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判断C、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产者”,则A、B为 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确定,在C、D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 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2-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2)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 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 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为消费 者。 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 是腐生生物,不仅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3-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1.(2015山东历城二中诊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只包含生产者 和消费者两种成分,A项正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不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 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也属于生产者,B项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C项错误;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D项错误。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4-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2.(201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水、太阳能、热能等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动物、微生物都属于异养型生物 D.细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动物都属于消费者,植物都属于生产者 【解析】水、太阳能、热能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错误; 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项正确;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动物都属于异养 型生物,微生物绝大多数为异养型生物,少部分为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C项错误;营腐生 生活的细菌、真菌等是分解者,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属于生产者,动物不都属于 消费者,如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植物不都属于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D项错误。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5-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3.(2016汕头模拟)下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物质和能量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b是生产者,多数是光能 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是消费 者,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是消费者,但其属于原核生物;c 是分解者,分解者除营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包括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生态系统的基 石是b(生产者)。综上所述,A项正确。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6-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类型 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和腐生食物链。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 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食物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2.食物链图示及分析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7-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1)表现形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草),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虎), 即最高营养级,不出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2)数量变动: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狐)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 养级(兔)的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虎)的数量增加。 (3)动态变化: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 种动态平衡。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 (4)单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由上一 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5)营养级分析: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 也不一定是某种群。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8-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3.食物网分析 (1)图示中共有6条食物链。数食物链的规则:从没有箭头指向的生物即生产者A开始,沿 箭头方向一直数到最后算为一条。 (2)图示中H占有三、四、五三个营养级或为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对某一动物而 言,其营养级是不固定的,视具体食物链而定。 (3)图示中B和C的关系:竞争和捕食(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但也 可能出现竞争关系)。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29-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 (1)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 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 加剧,种群密度会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多。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 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鸟, 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故其 数量基本不变。 (4)特殊情况: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 同的路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0-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典例2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测得这四种生 物(甲、乙、丙、丁)的个体数量和该种生物的平均体重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是第二营养级,甲是次级消费者 B.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和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 C.若丁的数量减少,则会引起乙和丙的数量减少,甲的数量增加 D.若甲的数量减少,则会引起乙和丁的数量增加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1-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图象的能力。据题图分析可知,丙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丁 是次级消费者,甲是三级消费者,A项错误;若乙的数量增加,则首先引起丁的数量增加,进而 会引起甲的数量增加,但是丙的数量会因乙的增加而减少,B项正确;若丁的种群数量减少, 则会引起乙的数量增加,进而引起丙的数量减少,但甲的数量会减少,C项错误;若甲的数量 减少,则丁的数量增加,进而引起乙的数量的减少,最终导致丙的数量增加,D项错误。 【参考答案】 B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2-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1.(2015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检测)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还有一种 生物的灭绝会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这种生物是( B ) A.乙 B.丙 C.丁 D.戊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丙是己唯一的食物来源,故若丙灭绝,必然导致己灭绝。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3-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2.(2015泰安期末检测)某岛屿的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 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 通过跳蚤使人感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D ) A.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 关系是寄生 C.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小于鼬 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3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解析】蘑菇为真菌,依靠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属于分解者,A项正确;兔与人都以植物 为食,为竞争关系,人又捕食兔,二者为捕食关系,鼠疫杆菌寄生在人体内,二者为寄生关系, B项正确;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4条食物链传递给鹰,D项错误。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4-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3.(2015梅州一模)如图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 ( D ) A.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 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 C.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 D.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 【解析】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以其为食物的a和b的数量会大量增加,但是一段时间后, 数量过多的浮游植物会由于争夺阳光、无机盐等生存资源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另外浮游 植物会消耗水面大量氧气导致水生动物缺氧,并且浮游植物会释放大量毒素,结果可能导 致a、b、c、d和e的数量大量减少,A项错误,D项正确;c与d没有共同的食物,不存在竞争食 物关系,B项错误;b仍然以浮游植物为食物,为第二营养级,C项错误。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5-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二考点一 4.(2016邢台模拟)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 A.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 B.生物c与e、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约有50%传递给生物f D.生物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题图中a、b都是生产者,f占有第 二、三、四3个营养级,A项错误;e与c都以a为食,故e与c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与f都可以b为 食,故d与f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B项正确;b同化的能量中只有10%20%传递给f和d,C项错 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项错误。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6-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综合能力提升 三种常考食物链的书写类型 正确书写食物链及食物网,一方面应准确掌握常见天然捕食关系,如通常情况下,浮游动 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肉食性动物以植食动物或更高营养级的动物为食,另一方面应关注题 干信息。此外,还可根据“能量值”“有毒物质”积累值或其他相关信息构建食物网,现归纳 如下。 1.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 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 所以,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10%20%)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AC。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7-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综合能力提升 2.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浓度等)构建食物链(网) 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 注意上表直接呈现的是某生物体内的有机汞浓度,并非能量值。食物链中有机汞存在 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 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上表数 据确定的食物链(网)如图。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8-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综合能力提升 3.根据题干提供的各种图形信息构建食物链(网) 解读:若图和图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为依据,则图中的食物链 是丙甲乙丁,图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图解,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无机环境,其中的食物链是DA。 第十三单元 主干知识回顾-39-名师考点精讲综合能力提升 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综合能力提升 典例 (2014新课标全国卷)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创新
- 能源管理系统在可再生能源设备中的集成方案
- 推进传统能源设备的数字化改造
- 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球化学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 大数据技术推动金融行业大规模数据整合与分析
- 储能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保障
- 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跨学科协同研究与实践
- 《不怕冷的小兔》课件
- 住房装修合同(标准版)
- 乐亭国安安全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课件下载
- “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光伏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GB/T 44395-2024激光雷达测风数据可靠性评价技术规范
- 公厕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模块化炼化设备的设计与集成
- JJF(皖) 174-2024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在线审查规范
- 儿童口腔健康宣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