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鹧 鸪 天 苏 轼 苏轼画像 元赵孟頫绘苏轼小像 苏轼 画像 明代孙克弘绘东坡小像 晚清画家钱慧安绘苏东坡夜游承天寺 v 苏轼塑像 苏轼书法作品 v寒食帖 苏轼寒食帖局部 鹧 鸪 天 v作者简介: v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 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豪。其 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 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 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与其父弟并称 “三苏”。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 名列“苏、黄、米、蔡” “宋四家”之一;其则画师文同 ,善画墨竹和枯木怪石 ,开创湖州画派。 v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 。 鹧 鸪 天 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父苏序,表字仲先。祖母 史氏。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祖父性豪爽好酒,无 文化。父苏洵,天性沉默寡言,禀赋颖异,性格古怪, 不易相处。外祖程家门第较高,母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为苏轼启蒙师。 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虽无所为,然不 可或缺之意。 “东坡”名号则来自黄州城东之东坡雪堂 。 苏轼生性放达,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 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黄庭坚称他“真神仙中 人”。 亦称坡仙。 鹧 鸪 天 v嘉佑二年( 1057年 )苏洵与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同赴京赶考,二子登科。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 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但阴差阳错只得 第二名。苏轼、苏辙为官不久,母病逝,返乡守丧 。服满还朝 。 之后苏轼先外放,苏辙留京照顾老 父。三年后调换,苏轼回京,苏辙外任。不到一年 时间,苏轼妻子王弗和老父相继去世,兄弟俩扶柩 回乡,又蛰居二年零三个月。 v熙宁二年 (1069年),二人守制期满再度返京 ,便被卷入政坛漩涡中,此后再没回乡。 鹧 鸪 天 v苏轼兄弟回京时,正值20岁的神宗皇帝任用王安石为 参知政事(副宰相),实行变法。 v王安石是个怪人,不修边幅,不讲吃穿,苏洵辨奸 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 诗书”。他很有能力,也很自我,与同僚极难合作, 上台后便清除异己,朝中一些淳儒贤臣纷纷离朝。 v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失败的。他被 称为“拗相公”,把固执当美德。政争由此开始,王安 石赢了第一回合,此后全国官员分为两个阵营,陷入 朋党之争直至宋朝灭亡。苏轼便成为了党争的牺牲品 。 鹧 鸪 天 v王安石的新法,触犯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中地主 阶级的利益,苏轼政治上倾向于旧党,于是他站在 了反对者行列。被新党排挤,自请外放任地方官。 v1079年(42岁)因作诗讽刺新法被下狱,后贬为黄 州团练副使,过着半是闲人半是罪人的生活,是他 最痛苦矛盾的一段。称为“乌台诗案”。 v哲宗即位,改元元祐。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 听政 ,旧党重新上台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 学士。他不同意司马光旧党废除一切新法,提出“较 量利害,参用所长”的主张,又遭旧党排斥,只好再 度自求外调。出任杭、定、颖三州知州。在西湖修 筑“苏堤”。 山村五绝 v杖黎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戏子由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八月十五日看潮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鹧 鸪 天 v绍圣元年,苏轼59岁时,哲宗亲政,启用章惇为相 ,新党再度上台,贬斥元祐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 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 )到岭南的惠州再到海南的儋州。 v1101年徽宗上台,苏轼遇大赦放还。北返常州。 v流放岭南、海南七年,家人丧亡九口,自己竟能生 还,实为意外之幸运。 v但因年老体弱且多年生活的艰辛和不安定,导致身 体多病,途中即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五岁,御赐 谥号文忠(公)。 v苏轼身后: 苏轼去世后,有关他的一切皆遭封杀,在世时的 官衔全被剥夺。崇宁三年,当权群小宰相蔡京等人 将元祐、元符以来的政敌司马光、文彦博、苏轼、 黄庭坚等309人列入黑名单,建元祐党人碑,碑上 刻有奉圣旨此309人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之语。 1106年正月,天空出现彗星,党人碑突遭雷击破 裂,徽宗大惧,方令人毁碑。后又5年,徽宗才恢 复其在世时最高官位,并开始悬赏搜集东坡手稿。 v 1127年,金人攻下汴京城,特别索取苏轼和司 马光的书画文字,作为战利品,这才使其作品得以 保存下来。南宋时,苏轼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他 在历史上的应有地位 。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 他们虽为政敌,只是政见不同,为人皆真诚虔敬、 洁身自好。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 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关于苏轼与王安石: 站在不同的阵营,彼此还能以朋友相待,算得上 是真君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从他被贬谪的 黄州迁至汝州,途经金陵,便同王安石相会。王安 石正赋闲在家,变法的失败,爱子的夭殇,皇帝的 厌憎,因此情绪十分感伤。在他是红极一时的宰相 时,颇为清高的苏轼罕登其门,现在苏轼的到访让 他极为感动。也使安石更加了解了苏轼的为人。后 来他逢人就称赞:“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v这是王安石在神宗元丰七年(1084)与苏轼相会之后 所写的一首表达达闲适心情的诗作。这首诗反映的 幽闲意境,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 情怀。 v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v苏轼的和韵之作更为出名,他表达了同这位政敌兼 诗友彻底和解的诚意,体现了这位伟大诗人宽容和 仁爱的情怀: v“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的思想:儒、佛、道三家杂糅 v他有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也有道家轻视有限 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 ,还有佛家以平常心对 待一切变故的观念,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又浸染 了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这种执 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 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 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v有诗为证: v 贬黄州时:“江山故国,所至如归。” v 贬岭南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v 贬海南时:“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v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 v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 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 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 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 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 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 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曾经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 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v正因为他对人真诚,所以一生快乐,无所畏惧;又 因为他爱开玩笑,得罪人而不自知;更因为他认为 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所以无防人之心。 v也正因为他的特殊经历、文化修养、为人做派,才 成就了一代文豪。 苏轼的人格魅力 v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崇高品格; v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职业操守; v坚定执着,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v超凡绝俗,乐观旷达的宽广胸怀。 苏轼的艺术成就 v文以欧阳修并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 恣肆,明白畅达,曾自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 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 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v诗2700多首,其诗内容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与黄庭坚合称“ 苏黄”。 v词300多首。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等题材, 无一不可入词。豪放词以外,也有清旷飘逸、空灵 隽永、以至缠绵妩媚之作。 v诗文词赋,众体兼备。有东坡全集和东坡乐 府。 苏轼的艺术成就 v书法造诣颇深, “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 v绘画开创文人画追求神韵意境画法,属湖州画派。 v湖州画派(湖州竹派): v中国画流派之一。此派以竹为表现对象,代表人物有北宋文 同、苏轼等,尤以文同画竹最著称。明莲儒曾作湖州竹派 ,述自北宋至明代画家共有25人之多。因文同曾于湖州( 今浙江吴兴)任太守,故称。 v文氏毕生画竹。图画见闻志称:“善画墨竹,富潇洒之 姿。”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又是诗文书画方面最要好的朋 友,有一次在一丈多长的绢上画设色偃竹送给苏轼。苏轼专 门写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阐发文同的墨竹画 理论,提出了“成竹于胸”的著名论断。苏轼也好为竹,自称 “派出湖州”。 苏黄书法作品 黄州寒食诗帖跋 黄庭坚书、左、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书、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画作孤本潇湘竹石图 苏轼对词的贡献 v1.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 文学地位。 v2.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拓展了词的表现 领域。 v3.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艺术风格,提升了词的 意境品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v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 孙郎。 v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 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江城子记梦 v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v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 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念奴娇赤壁怀古 v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 v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中秋 v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v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v 转朱阁 抵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 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 v苏辙说苏轼:“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 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 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v陆游:“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 之下,生气凛然。” v晁无咎:“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 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v蔡嵩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 ,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 。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 v元好问:“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 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 马空”的气象。” v胡寅:“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 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手高歌,而逸 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v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 天地奇观。” v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 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 流。” 鹧 鸪 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的格律 v双调,五十五字,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 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押平声 韵。 v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鹧 鸪 天 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 (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政治上虽遭受 重大打击,却表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此词 是他当时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 词作对特定 环境,夏季雨后乡村充满野趣的景色的描写 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 志的闲人形象。 鹧 鸪 天 解题: v词牌: 鹧鸪天,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 v鹧鸪:南方的一种鸟,似雉。 v据传词名取自郑隅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 鸪天”。又称思越人,剪朝霞,醉 梅花,思佳客; v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 幽居生活的写照。 鹧 鸪 天 v课文分析: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小城郊外的景色。 先以14字推出7景,由远而近,点出居住环境; 再以对偶句隆重推出白鸟、红蕖两个意象。 写景特点:远景中景近景 远近、高低、动静、色彩 视觉、听觉、嗅觉 鹧 鸪 天 v景色特点 v前两句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 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镜头由远及近,令 人目不暇接,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 v在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 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 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和“乱”“衰 ”“小”这几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夏末秋初小 城郊外的景色写得丰富生动,具体可感。 鹧 鸪 天 v诗人情绪: 第一句:突出百无聊赖的心境。 树林、青山、绿竹, 院墙,都是静物,但在作者笔下却 一点不显得过于静寂,反而给人一种曲折变化、忽明忽暗 的感觉。因为漫不经心,任凭视线漫游,所以才会有这样 的感觉。 比较:白居易琵琶行: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第二句:突出心绪的烦乱。“乱蝉衰草小池塘”,则完全是 一种杂乱、衰萎的景象,令人烦躁不安。表明诗人情绪有 些烦乱和凄凉之感。 比较: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鹧 鸪 天 v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首先是描写得比较优美: v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 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 境如此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 v其次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 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 成趣的美丽画卷。 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似乎已经 摆脱了之前的心绪烦乱和百无聊赖,取而代之的是 对大自然由衷的喜悦之情。 v苏轼被贬谪之后,常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的苦闷, 这里即可见一斑。 鹧 鸪 天 v下片抒情: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 诗人自我形象:孤独、落寞、百无聊赖。 既刻画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者形象,又表现 了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正所谓“其身则闲,其 心则苦”了。 比较: 苏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鹧 鸪 天 v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 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 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拄着藜杖,踏着斜阳,漫步在古 城旁,欣赏着诗画般的美景,何等的清闲安逸 ; “转斜阳” 也饶有情趣,仿佛与作者有某种默契一般。 表面上看,这几句写的是悠闲自在的乡居生活,但这并不 像“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那样无挂无碍,而是表现在 一种行动当中。从词人缓慢的步伐,无所事事的状态,还是 能够感觉到一些百无聊赖,自我排遣,消磨时光的意味。 v或许正是因为心有所结,才需要到户外去排遣吧。那缓慢地 步伐,大概正是内心沉重的表现。 鹧 鸪 天 v最后两句是诗眼、自嘲,画龙点睛之笔。 表面上是说天公倒还颇为殷勤,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 ,使我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但细细品味,言外之意似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
- 汉字变迁的课件
- 废旧物资买卖合同(7篇)
- 捐赠协议书(合集15篇)
- .NET程序设计知到智慧树答案
-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试卷及答案
- 水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智算中心多云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
- 机电设备设备布置与安装方案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实战能力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 中考数学总复习经验交流课件
- 干部任免审批表(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专用)
- 2023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参考题库(400题)
-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