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九)古代汉语的词序.ppt_第1页
通论(九)古代汉语的词序.ppt_第2页
通论(九)古代汉语的词序.ppt_第3页
通论(九)古代汉语的词序.ppt_第4页
通论(九)古代汉语的词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 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於 臣之手也,无宁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 死於道路乎?” 论语子罕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选进 郑曰:“孔子尝为大夫,故子路欲使弟子行其臣之礼 。大夫退死,葬以士礼;致仕,以大夫礼葬。” 马曰:“恸,哀过也。” 古代汉语特殊语序 之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一、定义: 在古汉语里,由于需要加以强调或由于习惯, 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放在动词 或介词之前,这就是所谓的宾语前置。 二、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在疑问句中,如果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大都置于动词或介词之 前。例如: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安在?(同上)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置,如果宾语是名 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词组,则一般不能前置。 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帝曰: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史记三王 世家)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比较严格的,有人视为一种 语法规则,尽管有例外,但极少。 成语: 何去何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ack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包含两个条件: 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无(毋 )”、“弗”、“未”等作状语或者是有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作主语,从而构成一个否定句。 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 )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严格。 例如,同样是在诗经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有 的前置,有的则不前置: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成语 时不我待 岁不我与 人莫予毒 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楚 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 :莫余毒也。” “那种一人独吞、人莫予毒的派头,不过是 封建主的老把戏,拿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来,到 底是行不通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back (三)用“之”、“是”等代词复指构成宾语前置。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季氏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宫之奇谏假道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 传宣公二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赐而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注意:注意: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往往只用结构助词“之” 帮助构成前置。 v 这类前置的宾语前还常加上副词“唯”字表示限制范围,构 成“唯之”或“唯是”的格式。 v 例如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庄子达生 )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 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成语 何罪之有 唯利是图 惟命是从 马首是瞻 back 以上讲的是有条件的宾语前置。 在古汉语中,为了突出和强调宾语, 也有时不借助任何条件,直接把宾语 放在动词或介词前。 (四)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1、宾语直接提到动词前。 例如: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2、宾语直接提到介词前。 例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室于怒,而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成语 夜以继日 俭以养德 文以载道 卑以自牧 周易谦:“谦谦君子,卑 以自牧也。” 普天下的男子凡是在恋爱的时候,他的“卑以自牧 ” 的情怀都不亚于张生。 郭沫若断断集 back 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2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4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5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梁惠王上) 6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7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8 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 9(武王见胶鬲)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 10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