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政治测试卷分析.ppt_第1页
高二月考政治测试卷分析.ppt_第2页
高二月考政治测试卷分析.ppt_第3页
高二月考政治测试卷分析.ppt_第4页
高二月考政治测试卷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5班6班 人数4848 最高分8191 最低分2045 平均分53.9669.81 不及格316 及格1742 班级姓名成绩名次 6林安盈911 6余嫱嫱892 6洪眸丹873 6程贤谦854 5戴温娜815 6祁琦815 6王甜甜815 5潘佩808 6翁章玮808 6郑如圆808 6董陈建808 6张淑慧808 6张菁7913 6卢桢昊7814 6张杨7715 6朱恬慧7616 6潘雅蝶7616 6刘群7518 6陈柚夜7518 6陈淑雅7518 45 45 54 54 57 5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题题号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答案 BABBA C A BC BB C D DD D B 题题号18192021 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答案 CDDBCDB C DBB BBCBC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第二、三单元 )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 1、辨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唯物论(四、五课)世界是什么 (物质、意识、规律) 辩证法(七十课)世界状态怎样? (联系、发展、矛盾、否定) 认识论(第六课)人如何认识世界? (实践、认识、真理) 2、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一十二课) 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模式: 先写哲学原理(世界观;方法论)。 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 再结合材料分析。 如材料中的,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34、简述你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运动观的理解 运动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 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 误的(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犯形而上学的错 误离开物质谈运动是犯唯心主义错误)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 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因而他提出了 “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 材料二:据坛经记载,神宗五祖要选拔接班人,就命每个弟子 作一首诗,以考查对佛家教义,对神的理解。神秀写下了这样四句:“身 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当时有一个打杂的 和尚看了这首诗,很不满意,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 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认为,世界上本来什么也没有,所 以也没有什么尘埃。神宗五祖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和神心领神会了, 于是把衣钵传给了他。这个和尚就是神宗六祖:慧能和尚。 材料三:南北朝时期范缜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质 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十八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说:“我说我写字的桌 子存在,就是说我看见它,摸到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其共同观点是什么? (2) 材料三中的范缜和贝克莱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歧是是什么?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反映的 是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共同点都认为意识决定物 质,属于唯心主义。 (2)范缜和贝克莱的哲学观点分别代表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灭”,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先有存在后有思 维,存在决定思维,“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 而贝克莱“我说我写字的桌子存在,就是说我看见 它,摸到它。”强调世界的本原是思维的,先有思 维后有存在,思维决定存在。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 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 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展开的。 36、材料一:美国侨报21日称:中共十七大的 亮点之一是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 ”是根据中国实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政治、经济和 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的。它将成为中国政 府的基本路线,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材料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 的,自然界生产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 着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 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 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 环。 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10分)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涵的唯物论道理。 (2)分析造成材料二中两种不同循环的原因是什么。 (1) 根据中国实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政治、经 济和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科学发展观 ” ,蕴涵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 理。 “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为 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蕴涵着正确的意识、 科学的理论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造成这两种不同循环的原因有:是否用正确 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是否遵循了 客观规律。 “黄”化的循环是人们没有遵循客观规律的体 现,“绿”化的循环是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用 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改造客观世界的体现。 37、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 确厚度;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 ”;老猎手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的 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汽车修理高 手一听声音句知道毛病在哪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2)问题(1)得出的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它体现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说明了实 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同时 (即通过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