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历史复习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朱彦山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 秦的统一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郡县制 秦始皇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一.原始社会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原始社会 1.尧舜禹时期 禅让制选贤与能(实质) 2.经济特点 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何时?原始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什么? 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 左右。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中国古代农业最早使用的松土工具是什么? 耒、耜 中国原始农业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在种植业方面,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 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是狗、猪、鸡和水 牛,猪一直是主要家畜。 补充:经济史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劳动者、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以及某 些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有密切关系 的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的能力。 2.什么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或经营方式)进一步可扩大为人与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 夏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 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要具有基本的国家机器,即:军队、法庭 、监狱、国都、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 禅让制 父子相传 神秘 天的意志 占卜 夏商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 有时 有时有时 兄终弟及 王权的特点具有 色彩。 统治者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 。 国家大事都通过 的方式来决定。 相、卿士政务 行政管理 中央设有 等,掌管 。 地方封侯和伯。 夏商时期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 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 权色彩。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 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候、伯,定 期向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西周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 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 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 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巩固周的统治 2.分封制的内容? 3.诸侯的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 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4.诸侯的权利? 享受封地上的物产,役使封地上的臣民。并可将 土地和人民进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 派赋役(有相对的独立性)。 5.分封制的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王权,加强了周天子 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了统治区域。 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 解决贵族间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巩固统治秩序。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内容: 按嫡长子继承的办法划分大宗、小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的作用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 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利 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运用图示理解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 (1)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 同姓子弟是分封的主体,大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2)地缘政治:同姓与异姓诸侯的封国交错在一起 ,用同姓诸侯来控制异姓诸侯,达到“封建亲戚以 藩屏周”之目的。 (3)分封的诸侯国名成为今天的地名。如山东省称 “齐鲁”或“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从西周分封示意图中能看出哪些问题?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政权的结合 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近年来涉及的高考知识点 涉及考点 年份地区涉及考点 年份地区 分封制 2006天津-12 2008海南-3 2009广东-2 2009北京-12 2010课标-24 宗法制 2006广东-26 2008广东-1 2009天津-1 2009山东-9 2009课标-25 2010广东-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 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 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图6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 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1.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农具有哪些? 少量的青铜农具、主要是耒耜、石锄、石犁。 (耒耜用于点种,石锄、石犁用于松土,石刀 、石镰用于收获)。 2.商周时期人们掌握了哪些农业生产技术? 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掌握了开沟 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 3.西周时期的“五谷”指的是什么? 粟、稻、黍、稷、麦 4.中国古代定居农业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施肥技术是关键,生产力发展是根本。 5.手工业的发展和官营手工业 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由官府垄断。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也 称为青铜时代。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进行集中的大作 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官府供给 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中国的官 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6.商业的发展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早期商朝人是游牧民 族,有游牧经商的历史) 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 动的人称为“商人”。 商周时期,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 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商周时代为什么没有形成重农抑商政策? 商业活动主要是为官府服务,商业规模很 小,主要是奢侈品;平民百姓一般无能力进行 商业活动。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春秋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破坏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 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 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 天子。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 进行战争。 2.战国时期的改革和新制度的确立 诸侯称王 诸侯称王表明旧有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最终瓦解 。 楚春秋时即称王:前879;前704 齐威王、魏惠王“徐州相王”:前334年 秦惠文王称王:前325年 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易王称王:前323年 战国的变法运动 变法的目的 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 、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 战争来统一天下。 主要诸侯国的变法 公元前445年,魏国魏文侯即位。任命李 悝为相,主持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尽 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 加强法制。 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 商鞅在秦国变法。 秦国变法的背景 秦国偏居关中,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 都要落后。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国诸侯会盟 ,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发愤图强,力求实现富 国强兵。 商鞅原名公孙殃,热衷于法家学说。 此时,秦孝公到处招揽人才。卫殃投奔秦国,向 秦孝公提出治国的主张,建议秦孝公进行变法改革, 富国强兵。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殃两次在秦国全面 推行变法。 秦国变法的措施 第一,为增强经济实力,商鞅变法采用以农求 富的经济改革措施: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 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型地 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 生产栗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凡从事 工商业或者因懒惰而陷入贫穷的,全家大小都要投入 官府充当奴婢。 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 第二,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 ,在当时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取得优势。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规定按军功的大 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巨爵的人中选用。人们按 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禁止和处 罚私斗者 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规定,贵族没有立军 功者,要剥夺其贵族身份。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规定居 民要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 ,各家相互纠察。奖励告密,实行连坐法,一家犯法 ,其它各家都得举报,否则要受同样的惩罚,依此强 化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秦国在春秋时已经设县。商鞅 分全国为31县,由君主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 中央集权。 “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思想。 此外,商鞅还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进行了 改革。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推行一夫 一妻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 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秦国变法的影响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 、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 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 咸阳。 秦的统一 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 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 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更本性变化。(1)经济上,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加上兴修水利 、农田施肥等措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旧贵 族势力开始分化,有的没落,有的向新型地主 转变;(2)政治上,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 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城邑制, 以中央集权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 并的对象,各国纷纷改革变法。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 经 济:土地公有(井田制)土地私有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争霸兼并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礼崩乐坏 社会关系:世袭流动 文化学术:贵族民间 政治制度:宗法分封政治制度:宗法分封专制官僚专制官僚 变化:世卿世禄官僚和俸禄 世卿世禄制度: 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内,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 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 俸禄制度: 荀子议兵:“佣徒鬻卖之道。”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 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 猛将必发于卒伍。” 政治制度:宗法分封政治制度:宗法分封专职官僚专职官僚 变化:分封郡县 县出现于春秋初期,原来是国君直接统治的领 邑,和国君分赏给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春秋末年, 晋出现了郡,设于地广人稀的边地,面积比县大, 地位比县低。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 县,下大夫受郡。” 县所不同于卿大夫封邑的,就是县内有一套集 中的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特别是有征赋的制度, 一方面便利了国君的集中统治,一方面又加强了边 防。战国时郡的设置仅限于各国边地,县的设置则 很普遍。它们取代了过去贵族的封邑。 社会:世袭社会:世袭流动流动 春秋:“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 战国:“士、农、工、商 ”四民社会 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 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 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 或绝祀而灭世。 史记 平准书 社会:世袭社会:世袭流动流动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旧贵族 领主 平民之有 军功者 平民之有 文化才艺者 文化贵族 之没落者 战国的新兴士阶层 战国士阶层 不可流动 流动 流动 孔子兴办私学 变法目的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 官 僚 制 度 1.采用科层形式分配权力、责任和资源 2.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文书档案 3.择优录用具备专门训练者,支付俸禄, 根据能力、功绩和年资升迁或罢免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 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 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 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 僚。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 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 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 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封邦建国(分封宗法) 中央集权 世卿世禄职业官僚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 耕并将其逐渐推广。耕作技术也不断进步。春 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已经使用。 四、春秋战国的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铁器、牛耕和耕作技术 春秋金镡金首铁剑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 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以上 ,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 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 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 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 兴修水利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 都江堰 2.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春秋时期,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 产,井田制遭到破坏。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 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改革赋 税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承认了 私人对于土地的所有权。 春秋时期井田制的破坏(公田向私田转化) 战国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 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 了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 多年。 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 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 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在 国家和地主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 ,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 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的形成 在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 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 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 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 统治。 土地兼并问题 3.民间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私营手工业兴起。在小农经 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 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作为农户的副业,家庭手 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 部分作为商品出卖。也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 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私营手工业兴起。在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以纺织为代 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作为 农户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 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也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 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民 间 手 工 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农户的家庭副业 产品消费、纳税、出售 4.商业活动的变化 私营商业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 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 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春秋以前,国家曾支持商业的发展。后来,社会 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 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 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他提出:农业生产 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 。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 展。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 经营范围。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 五.春秋战国的文化 1.思想的繁荣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 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 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 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 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含义: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 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 发表不同的见解。 出现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 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受到各诸侯 国统治者的重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 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 士,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文化圈 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 意义: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此后两千多 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 到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 大的推动作用。 诸子百家分别持有哪些政治观点?他们都是哪些阶 级的代表? 儒家: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克己复礼”。“仁”,“礼”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仁义、法纪,“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庄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顺应自然,按自然法 则做事。 法家: 韩非子:政治改革,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面向未来 。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有:老子、庄子、孔子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有:孟子、荀子、韩非子 代表小生产者的有:墨子。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 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评价: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哲学思想“性善 说”;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建立一套系 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 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 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政治 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作为 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学派都有哪些主要观点? 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世界万物的 本源是“道”,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世间万物相互依存,不断相互转化,其思想体现 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庄子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全真试题及答案
- 2025关于重新聘用离职员工的劳动合同范本
- 2024粮油食品检验人员真题附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池州安全员a证考试及答案
- 2025化验员能力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管道防腐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工程简化版劳动合同样本
- 2024自考专业(护理)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必背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西一线安全改造ge机组-运行维护手册中文版-中文volume i
-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
- 听余映潮老师讲《咏雪》(课堂实录 )
- 华为TaiShan200-X6000服务器技术白皮书
- 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检查表-(修订本)
-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建重点项目表
- 中英-外研社五年级上册课文翻译(一年级起点)
- 氨基酸溶解性(共1页)
- GDX2包装机组工艺流程简介
- 张家口至涿州公路张家口段(含连接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
-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主流理论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