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课件——概论.ppt_第1页
伦理学课件——概论.ppt_第2页
伦理学课件——概论.ppt_第3页
伦理学课件——概论.ppt_第4页
伦理学课件——概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伦理学概论 1 v参考书目: v1、伦理学人民出版社,罗国杰主编 v2、伦理学,人民出版社,周中之主编 v3、伦理学,高教出版社,唐凯麟主编 v4、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主编,北京大学出 版社 v5、新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海明著 v6、伦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程炼著 v7、伦理学引论,人民出版社,张传有著 v8、伦理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廖申 白著 2 v延伸书目: v1、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国荣 v2、伦理学原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英(摩尔) v3、哲学的伦理学,汤姆彼彻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v4、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商务出版社 v5、正义论,美(约翰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v6、德性之后,美(麦金太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v考试:专业必修课。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 绩占70%。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3 v伦理学的学科定位 v 0101 一级学科:哲学 v 二级学科: v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v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v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v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v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 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 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4 何为伦理学 v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在伦理学是什么一书中 认为,人们关注“伦理学是什么”的动因一般来自两 方面: v 实践的焦虑(该不该欺骗,为什么要大公无私, 为什么这样做被认为是不道德 ) v知识的兴趣(伦理是什么,道德是什么,人为什 么需要它) 这是一种反省 的态度,它 直接促进了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v伦理学研究人的问题,总是着眼于对于人的善来 进行研究的。 5 v1、对伦理和道德的一般理解 v2、日常用法 v3、词源分析(中文、西文) v4、在“伦理”和“道德”的当下区分中回答“伦理 学”是什么 v5、区分的意义 6 对伦理和道德的一般理解 v伦: v“伦”本义为“辈”。说文解字中说“伦,辈也”。 v一般引申为人际关系,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有序 关系。比如孟子提出的“五伦说”,即父子、君臣、 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 儒家: v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日常人伦关系结构出 发来改善政治生活。即使这种人伦关系被董仲舒神 学化和纲常化,自孟子提出的双向的权利与义务的 关系变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服从。即从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转变 为君为臣纲、夫为妇纲和父为子纲的单向义务关系 。讲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8 v柏拉图的说法:人类社会的相互需要,使得各种禀 赋的人,要相互配合。 v如何配合?强调个人素质的先天性差异,认为人一 出生就存在着本质的优劣。人分“金、银、铜”三个 种族,进而分工。国王是由金子做成的;贵族和武 士是由银子做成的;生产者是由金属铜铁做成的。 各个阶层各尽其责,不互相干扰和越位,理想社会 。 9 v在今天看来,柏拉图宣扬的是一种等级观念,对于 我们今天这个以平等作为主轴的政治思考来说,柏 拉图的理论似有疑点。 但柏拉图的这样一种解释,对有一个重要的启发作 用:人与人之间的需求是具有相互性的。你需要我 ,我需要你,我们大家需要配合。 10 v霍布斯: v是第一个成功地建构了系统的政治社会起源解释理 论的人。 v1、人生存先解决物欲,在生产资料稀有的情况下 ,父与子相残(物欲) v2、人人需要安全,为了我的安全,我有一万个理 由来灭掉你,以保证我的安全。先天具有一种攻击 性(安全) v3、人们对权力的欲望,有了权力就可以满足欲望 (权力) v结论:人和人之间是一个战争的状态。 11 v在霍布斯的分析中,人类生活自一开始就相 互冲突。冲突到对对方的生命、财产和安全 构成了彼此都存在的威胁。 v那么,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v根本原因:人的自我保护和追求幸福的欲求 以及人的理性。自然法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 和法则。 12 v自然律中最关键的三条: v1、在有和平希望的时候追求和平,和平确实 无望,诉诸战争寻求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也是 可以的; v2、当一个人要求别人放弃某种权利的时候, 他自己也得放弃同样的权利; v3、我们都得遵守所订立的一切契约。 13 v但谁能够保证人人都遵守自然律呢? 利 维坦 14 v洛克: v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与霍布斯完全不同。 v1、人类原初是自由的。一种自由得接近于散漫的 状态。这种状态中,既没有政府也没有战争,人 们相对安适地生活着。(自由) v2、这种自由状态中,对每一个社会的个体来讲, 都是平等的。(平等) v3、基于自由和平等的自然法则。 v结论:人与人之间不是战争状态,而是一种规范 和秩序状态。 15 v为什么霍布斯与洛克的解释完全不同呢?原 因在于,他们各自的出发点是不同的。霍布 斯看到人类现实生活的人与人那种具有侵略 性的特殊情景;洛克看到人类生活中人与人 的相互依赖性质。 16 v卢梭: v认为,无论是霍布斯还是洛克,他们解释社 会的起源,无论是战争状态还是和平状态, 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人类本质上最为重要的因 素。即人始终会有怜悯和同情。 v他们不可能对他们的同类做出最狠毒的手段 来保护自己。人和人的关系一定有情感因素 的支撑。 17 无论是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是早期 柏拉图的分工协作,还是霍布斯的战争状态 ,还是洛克的合作状态,还是卢梭的怜悯和 同情说,它们都落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8 v理: v “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整治事物的纹理和条理 ,近而引申为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 v 伦理就可以理解为: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 关系,就应当遵循一定的道理和准则。比如说就像孟子所 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 信”。就像柏拉图所说,由金子做成的国王是统治者,由银 子做成的贵族是执行者,由铜铁做成的生产者是劳动者。 就像霍布斯所说的人与人遵守自然律,洛克所说的自然法 则。卢梭所说的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怜悯和同情。 19 v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伦”是“理”产生的 原因和根本。“理”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 关系。而“理”是为“伦”服务的,“伦”的和谐和融洽有 赖于“理”。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 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20 道: 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规则、秩序 ”,即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理 ”的涵义相同。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21 v德: v“德”本义为“得”,说文解字上说:“德者得也”,“德,外 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v东汉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指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适当、合宜,使自己和他人都有 所得。 v孔子在论语述而篇说中:“志于道,据于德”,其“道” 即是人之为人之道,“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 v朱熹谓“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 v“德”字偏旁为“ 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即强调主体的实践 行为。 v简而言之,道德是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范,长期身体 力行后而自己内心有所得、有所收获的东西。 22 日常用法 v我们会说某个人“有道德” 或者说是“有道德的人” , v但一般不会说这个人“有伦理”或是“有伦理的人” v一般都用“伦理学” ,甚至可直接用“伦理” 来称 “研究 人与人道德关系的学问”,但较少用“道德学”来指称 。 23 词源分析 v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出现了“道德”、“伦理”这 两个词; v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也”; v“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 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 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v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v道德与礼仪是互为里表的关系。 24 v但这些地方所用的“伦理”和“道德”并不是固定常用的 伦理学概念; v在中国古代,“伦理”更多被使用的近义词有义、理 、人伦、纲常、仁义、天理等;“道德”更多被使用 的近义词有道、德、德性、心性等。 v只有到了中国的近代,“伦理”和“道德”才成为固定和 基本的伦理学概念,并且分别和西文中的“ethics”和 “morality”有了约定俗成的联系。 v但是,二者又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对应,尤其是涉 及到各自的语境和使用历史的时候。 25 v“ethics”源于希腊文“ethos”一词,本意是“本质”、“人 格”;也与“风俗”、“习惯”的意思相联系。亚里士多 德是第一个在严格术语意义上使用“ethics”的人。 v“道德”源于拉丁语mores,意为风俗、习惯。后来西 塞罗根据mores一词创造了一个形容词moralis,指社 会的道德风俗和人们的道德个性。以后英文的 morality一词则沿袭了这一涵义。 26 在“伦理”和“道德”的当下区分中回答“ 伦理学”是什么 v当表示现象、问题的时候,我们较为倾向于使用“ 道德”一词;当表示规范、理论之时,我们较倾向 于用“伦理”一词。 v道德更含有主观、主体、内在的意味;“伦理”更具 有客观、社会、外有的意味。 v伦理多倾向于从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如何处理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v道德多倾向于从个体的角度身体力行伦理规范而 后有所得,道德的根源在于人心,“发明本心”、“ 致其良知”,就是道德。 27 v伦理学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对道德现象和问题进行思 考和研究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被称为“ 道德哲学”。 v道德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 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调解人 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 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8 区分的意义 v区分使我们明晰了各自的问题域和发展方向 v问题域:伦理重在“理”,是义理之学,如何确立为 实现社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