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考试说明: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 ;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高考鉴赏题材选择流变高考鉴赏题材选择流变 古诗鉴赏取材多为浅易的唐宋诗词元曲古诗鉴赏取材多为浅易的唐宋诗词元曲 ,且篇幅短(五言、七言、小令),内容以,且篇幅短(五言、七言、小令),内容以 写景、咏物、记事为主,在中学课本中有所写景、咏物、记事为主,在中学课本中有所 涉及,一般能读懂。涉及,一般能读懂。 设题的角度往往小,容易引起鉴赏的兴味设题的角度往往小,容易引起鉴赏的兴味 ,便于切入,尤其是借鉴前人评点,设计再,便于切入,尤其是借鉴前人评点,设计再 评价,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确定性(趋评价,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确定性(趋 同性),便于量分。同性),便于量分。 n诗歌鉴赏往往强调“意会”,而作为考试还 要求把“意会”的结果“言传”出来,而且要求扣 点到位,评述结合,语言简明。 n要遵循鉴赏的流程,鉴赏一首诗,一般从 读懂字句,品味语言入手,继而感受形象,领 会意境,感悟诗情。只有把诗读懂了,才谈得 上鉴赏。 n树立整体意识,学会利用所有信息,如: 题目、背景、作者、注释、关键词、诗句、章 法、技法,掌握有关诗词表达技巧,从整体上 把握,从细微上把准,要善于挖掘隐含的信息 。 n适量作些鉴赏训练,所选练的题应是有用、有效 、有序。 典型试题的思考(典型试题的思考(20032003全国卷)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人评诗时常用古人评诗时常用“ “诗眼诗眼” ”说法,所谓说法,所谓“ “诗眼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 精练的一个字。第三联两句中的精练的一个字。第三联两句中的“ “诗眼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 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过香积寺过香积寺 王维王维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 不知香积寺不知香积寺, ,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 深山何处钟。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眼诗眼分别是分别是“ “咽咽”“”“冷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 冷。这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冷。这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鉴赏重点之一:形象鉴赏重点之一:形象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诗中的人物和诗中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 自然形象:自然形象: 诗中诗中描写的景、物描写的景、物 “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 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 象象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 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 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 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1. 1. 对诗中人物和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中人物和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例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 乡的事实的? n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注:“拂云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喇特西北,堆上有神 祠。明妃,即自请和番的王昭君 问:“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前 人评“一真一梦”真实地再现了木兰的本色。你同 意吗?为什么? n答:同意。作者一方面从“弯弓征战”突出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出征飒爽英姿,另一方面,借助梦境 ,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装,对镜“画眉”,使 木兰这位女英雄又富有真实感。 塞下曲塞下曲 李白李白 例例 五月天山雪,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直为斩楼兰。 (1 1)颈联塑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颈联塑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2 2)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一群不畏艰苦守卫边关,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戍边将士一群不畏艰苦守卫边关,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戍边将士 以恶劣的环境衬托将士们的无畏精神。以恶劣的环境衬托将士们的无畏精神。 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答(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 情、风流飘逸。(3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 ;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 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n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 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n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 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n注襜chn:短衣。夜娖chu:夜里握着。胡(l):装箭的箭 筒。金仆姑:箭名。 n(1)请分析词的上阕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分) n(2)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 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分) n(1)上阕忆旧,描绘了一个带领义军,骑着健壮的 快马,穿着锦绣的短衣,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 少年英雄形象。(分) n(2)对比手法,上片回忆当年领导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情形, 下片感叹如今自己志不得伸的处境。今昔对照,深刻的概括了词人 的悲剧遭遇。上片雄壮,气盖万夫;下片悲凉,心伤透骨。(分 ) 2. 2. 对自然形象的识别理解(关对自然形象的识别理解(关 键是诗歌意象)键是诗歌意象) 意与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意与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 主观情思的形象主观情思的形象。 鉴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 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 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桃花美女 牡丹高贵、富贵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 悲凉”等等。 孤桐王安石 n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n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王安石的 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 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 ;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例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 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 迫害。 比喻性意象 例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 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烘托性意象 例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 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 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 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象征性意象 典型试题的思考一(典型试题的思考一(20022002全国卷)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 n n 谁谁家玉笛暗飞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n n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折柳” ”二字二字 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折柳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你是否同意“ “关键关键” ”之说?为什么?之说?为什么? “ “折柳折柳” ”在首这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在首这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 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 “折柳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折柳” ”是全是全 诗的关键。诗的关键。 意象之情感 n【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n(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 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n(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 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 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 任性自然的情怀。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怀远: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意象之情感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 竟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 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主人公的内心 情感。 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 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 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屋里光照耀眼,于 是将烛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 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 给远方亲人。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 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怀远: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 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 ,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 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 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 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 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 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 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 之愁。 李益从军北征: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 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 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 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 秦娥)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笛声中折杨柳 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 从来不曾看见。折杨柳为伤春叹别的内容 4、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 人间烟火,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 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1、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 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2、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n5、以扬花喻飘零、离散 n 无名氏送别 n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6)芳草多比喻凄婉离恨或 不息。 n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n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n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鹉洲。 n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n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 后 凋也。” n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 松柏犹依然。 8、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 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 扬州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9、菊花高洁、隐逸、脱俗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 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 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 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 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 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 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10、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 挠的品格。 n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 经冬雪未消。 n2、 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n3、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世人难解梅格调,真色孤芳绝代姿。 /独 领风骚迎瑞雪,暗香只有松竹知。 8、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 、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 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 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 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 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 品质,言浅而意深。 11、松坚贞高洁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 ,慎勿作桃李。”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 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 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 洁的品质。 12、莲表达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 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 “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 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 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 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 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 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 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13、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 怅。 1、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 雨梧桐叶落时。 2、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 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杜鹃鸟表凄凉、哀伤、思归或冤魂悲鸣。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 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 血归。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 情思 ) 15、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 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 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 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 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 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 意义上的一种鸟 16、鸿雁、青鸟(鱼)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 羁旅伤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在古代诗歌中是 传书的信使,所以常用来表达相思。 1、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好把音书凭 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2、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李 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 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n17、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 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 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 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 客。 n1、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 村。 n2、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n3、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 有暮鸦。 n18、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n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 血猿哀鸣。 n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宿 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n19、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 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 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n1、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 n2、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n3、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 n4、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n20、浮云1、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往往与 远行的游子相联系 ) n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 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n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 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时也 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 n21、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 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 n1、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 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n2、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n3、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 n4、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n22、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 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 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 n1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 难 n2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 n3辛弃疾: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n4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n5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 n23、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n1、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 更短亭。 n2、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 晚,骤雨初歇。 n3、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n24、西楼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 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 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 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 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1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n2、许浑:日暮酒醒人已去,满天风雨下西楼 。 n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 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 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 冷萧的清 秋。 n分析诗歌“意境”, n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 面。 n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 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 义。 n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 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300万只汽车前大灯智项目初步设计(范文参考)
- 年产20万吨本色浆替代废纸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 纳米银导电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 煤基高端新材料项目实施方案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老旧桥梁加固工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
- 焦炉余热利用装置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保型植保产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与路径
- 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合伙养牛合同协议书
- 2025届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新高考5月全真模拟联合测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羽毛球场馆租赁合同
- 线上陪玩店合同协议
- (二模)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英语试卷(含答案)
- 蓉城小史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新乡市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无损检测(NDT)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议合同
- 2024年全球及中国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