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课件诗律.ppt_第1页
古汉语课件诗律.ppt_第2页
古汉语课件诗律.ppt_第3页
古汉语课件诗律.ppt_第4页
古汉语课件诗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三节 诗 律 二、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 一、什 么 是 诗 律 三、近 体 诗 的 押 韵 四、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课件结构简图 五、近 体 诗 的 对 仗 演示界面 结束界面 开始界面 进入正文 同 学 们 再 见 第七章第七章 修辞修辞 近 体 诗 的 押 韵 近 体 诗 的 平 仄 近 体 诗 的 分 类 什 么 是 诗 律 四 三三 近 体 诗 的 对 仗 五 二 一 一、什么是诗律 广义:所有诗歌在句式、押韵等形式广义:所有诗歌在句式、押韵等形式方面的规则。方面的规则。 狭义:特指近体诗在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狭义:特指近体诗在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 方面的格式和规律。方面的格式和规律。 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指的是六朝以前的诗体。古体诗指的是六朝以前的诗体。 包括汉魏六朝的乐府诗、文人五言诗、以及七包括汉魏六朝的乐府诗、文人五言诗、以及七 言诗、杂言诗,再加上先秦时代的四言诗和后言诗、杂言诗,再加上先秦时代的四言诗和后 来的骚体诗,都属古体诗。这种诗不讲究平仄对仗来的骚体诗,都属古体诗。这种诗不讲究平仄对仗 ,人们称之为,人们称之为“ “古诗古诗” ”或或“ “古风古风” ”。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近体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格律诗:也称今体诗、格律诗 。 是萌芽于六朝、成熟于唐代的是萌芽于六朝、成熟于唐代的 一种新诗体,这种诗在字数、一种新诗体,这种诗在字数、 声韵及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声韵及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 形成格律诗。形成格律诗。 其间其间“ “永明体永明体” ” 诗诗 歌是古体诗到近歌是古体诗到近 体诗的过渡形式体诗的过渡形式 。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古体诗的特点: 1、不限字数、句数。每首诗的句 数多少不定、字数也不一致。 2、押韵自由,可押平声韵,也 押仄声韵,可句句押,也可隔句押 ,并且可以一韵到底或中间换韵。 3 、句中的平仄不拘。 4、不讲究字面的对仗。 如古诗十九首、左思的咏史 、陶潜的饮酒等都是五言古诗;曹操 的短歌行等是四言古诗;有所思 、木兰诗等是杂言。唐代也有古体诗 ,大多五言或七言,也有杂言。如李白的 侠客行、杜甫的北征、望岳 等都是五古;白居易的长恨歌、琵 琶行等是七古。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二、近体诗的分类和特点 句句 数数 绝句绝句 律诗律诗 排律排律 绝句全首四句绝句全首四句 律诗全首八句律诗全首八句 排律排律( (长律长律) )全首八句以上全首八句以上 五言五言 七言七言 五言诗每句五言诗每句5 5字字 七言诗每句七言诗每句7 7字字 七言律诗 七言律绝 七言排律 五言律诗 五言律绝 五言排律 字字 数数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五言排律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 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近体诗的特点(格律诗的格律规定)近体诗的特点(格律诗的格律规定): 1 1、句数固定句数固定 律诗都是八句律诗都是八句 ,绝句四句,排律都是偶数句。,绝句四句,排律都是偶数句。 2 2、押韵严格押韵严格 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中间不能换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中间不能换 韵,韵脚固定,通常是偶句用韵,首句可韵,韵脚固定,通常是偶句用韵,首句可 以用韵,也可以不用。以用韵,也可以不用。 3 3、讲究平仄讲究平仄 近体诗的平仄在每个句子中的出现都近体诗的平仄在每个句子中的出现都 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可更动。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可更动。 4 4、要求对仗要求对仗 律诗和排律都要求对仗,绝句可对可律诗和排律都要求对仗,绝句可对可 不对不对 。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押韵即在该用韵的地方用上同韵部的字。押韵即在该用韵的地方用上同韵部的字。 唐宋以后通用的韵书是刘渊的唐宋以后通用的韵书是刘渊的平水韵平水韵, 即即 “ “诗诗 韵韵” ”。平水韵平水韵共共106106部部:上平声上平声1515部、部、 下平声下平声1515部部、上声上声2929部、部、 去声去声3030部,入声部,入声1717部。部。 宽韵:东、支、虞、真、先、阳、庚、尤等;宽韵:东、支、虞、真、先、阳、庚、尤等; 中韵:冬、鱼、齐、元、灰、寒、萧、豪、中韵:冬、鱼、齐、元、灰、寒、萧、豪、 歌、麻、侵等;歌、麻、侵等; 窄韵:微、文、删、青、蒸、覃、盐等;窄韵:微、文、删、青、蒸、覃、盐等; 险韵:江、佳、肴、咸等险韵:江、佳、肴、咸等 三、近体诗的押韵三、近体诗的押韵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近体诗押韵的具体规定近体诗押韵的具体规定 : 1 1、两句一押韵,韵脚在两句一押韵,韵脚在 偶句的句尾,偶句的句尾,但有的诗但有的诗 是首句入韵。是首句入韵。 2 2、必须一韵到底,一般只必须一韵到底,一般只 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 。 3 3、必须在同一个韵部或必须在同一个韵部或 标明可同用的韵部中选标明可同用的韵部中选 择韵脚字。择韵脚字。 4 4、不能出现重复的韵脚字不能出现重复的韵脚字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朝辞白帝彩云间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朝辞白帝彩云间间, 千里江陵一日千里江陵一日还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轻舟已过万重山山。 红豆生南国,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春来发几枝。枝。(zhzh ) 愿君多采撷,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此物最相思思。(s s ) 相思 王维 押上平声4支韵 首句不入韵 押上平声15 删韵,首句 入韵。 ( ji jinn) (huhunn) (shshnn ) 返回 押上平声 冬韵 来是空言去绝踪,(zong) 月斜楼上五更钟。(zhong)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nong)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rong)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chong) 无题李商隐 退出退出 一一二二五五三三四四 返回返回 (一)近体诗平仄的一般规则 平仄是古代制作诗歌韵 文所使用的字音,是构成近 体诗的重要因素,也是诗词 格律的一个重要内容。 “平”就是中古声调的平声 (用“ “ ” ”标记平声)标记平声)。 “仄”包括上、去、入三个声调 (用“ “ | ” ”标记仄声标记仄声)。 四、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近体诗的平仄,一般以两个音节 为一个单位(节拍),剩下的一个音 节自成单位,平仄在每个诗句中交替 使用。 形成: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 |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加在后 这样就形成了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这样就形成了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 | 仄 | 仄 平 平 加在中 加在后 加在中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七言近体 诗的四个 基本句式 七言只是在五言各句式的前面七言只是在五言各句式的前面 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 ) (仄仄 ) (仄仄 ) (平平 )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近体诗平仄的组合规则: 第一、第一、平仄在一句中是交替出现的。平仄在一句中是交替出现的。 第二、第二、偶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偶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第三、第三、“ “对对” ”的规则:的规则:平仄在律诗一联中的上下句平仄在律诗一联中的上下句 间是相反的。间是相反的。(即仄对平,平对仄)(即仄对平,平对仄) 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仄仄 (出句)(出句) 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 (对句)(对句) | | | 平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 (出句)(出句) 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 (对句)(对句) 第四、第四、“ “粘粘” ”的规则:的规则:平仄在相邻的上下联之间是平仄在相邻的上下联之间是 相粘的(相同)。相粘的(相同)。 即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即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 对句的平仄必须对句的平仄必须 基本一致。特别是第二个字,必须是平对平,仄对仄。基本一致。特别是第二个字,必须是平对平,仄对仄。 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出句) 平平仄仄平 (对句) 平平平仄仄 (出句) 仄仄仄平平 (对句) 仄仄平平仄 (出句) 平平仄仄平 (对句) 平平平仄仄 (出句) 仄仄仄平平 (对句)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平平 平平 仄仄 平平 平平 仄仄 仄仄 仄仄 图中平仄下 加圈之处就 是可以通融 (可平可仄 )的地方 通融律诗格式的办法通融律诗格式的办法: :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第一,不能犯第一,不能犯“ “孤平孤平” ”:在五律第二种句式在五律第二种句式 的第一字和七律第二种句式的第三字一定要用的第一字和七律第二种句式的第三字一定要用 平声,否则就是平声,否则就是犯孤平犯孤平,就不符合诗律了。,就不符合诗律了。 “ “孤平孤平” ”指的是在指的是在仄平脚仄平脚的句子中,除了韵的句子中,除了韵 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如如 把把 “ “ ” ”变成了变成了“ “ ” ”,或,或 把把 “ “ ” ” 变成了变成了“ “ ” ” 的格式,即是犯了孤平,这是律诗在平仄上的的格式,即是犯了孤平,这是律诗在平仄上的 一个大一个大 忌,必须避免。忌,必须避免。 所以在所以在“ “ ” ”和和“ “ ” ” 的句式中的句式中第一字第一字和和第三字第三字一定要用平声,否则一定要用平声,否则 就要想办法在后面的字词中补一个平声来补救就要想办法在后面的字词中补一个平声来补救 。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第二,句末要避免 “平三连”的现象出现: 如七言 “ ” 中的第五字和五言 “ ”中的第三字 都要严守律诗平仄的规定, 要用仄声字,否则诗句 末尾就变成了“ ”, 这是古体诗常用的格式, 近体诗要尽量避免。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二)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二)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a式句:| | | b式句: | | c式句: | | d式句: | | | 依次以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一句作为一首律 诗平仄格式的开头一句,以下七句再按照律诗 平仄“粘对”的 规则把另三种句式搭配进去,就 构成了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构成五言律诗的 四个基本平仄句式 : 四种基本句式,都可以做首句。 平仄脚:仄起仄收 仄平脚:平起平收 仄仄脚:平起仄收 平平脚:仄起平收 注意退出 退出 一一二二五五三三四四 返回返回 (二)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二)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a式句:| | | b式句: | | c式句: | | d式句: | | | 依次以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一句作为一首律 诗平仄格式的开头一句,以下七句再按照律诗 平仄“粘对”的 规则把另三种句式搭配进去,就 构成了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构成五言律诗的 四个基本平仄句式 : 四种基本句式,都可以做首句。 平仄脚:仄起仄收 仄平脚:平起平收 仄仄脚:平起仄收 平平脚:仄起平收 注意 注意: 辨别诗句是 平起式还是仄起式, 应依据第二个字的平 仄;辨别诗句是平收 式还是仄收式,应依 据最后一字的平仄。 第一种 首句仄起仄收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 | | | 国破山河在, | | 城春草木深。 | | 感时花溅泪 | | | 恨别鸟惊心。 | | | 烽火连三月, | | 家书抵万金。 | | 白头搔更短, | | | 浑欲不胜簪。 句句 式式 排排 列列 顺顺 序序 是是 : : a a b b C C d d a a b b C C d d 春 望 (杜 甫 ) 返回返回 押下平押下平 侵韵侵韵 | | | | | 城阙辅三秦, | | | 峰烟望五津。 | | 与君离别意, | | | 同是宦游人。 | | | 海内存知己, | | 天涯若比邻。 | | 无为在歧路。 | | | 儿女共沾巾。 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第二种 首句仄起平收 (首句仄起入韵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句句 式式 排排 列列 顺顺 序序 是是 : : d d b b C C d d a a b b C C d d 返回返回 三字拗 四字救 押上平真韵押上平真韵 | | 空山新雨后, | | | 天气晚来秋。 | | | 明月松间照, | | 清泉石上流。 | | 竹喧归浣女, | | | 莲动下渔舟。 | | | 随意春芳歇, | | 王孙自可留。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山居秋暝 (王 维) 句句 式式 排排 列列 顺顺 序序 是是 : : C C d d a a b b C C d d a a b b 第三种 首句平起仄收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 返回返回 押下平押下平 尤韵尤韵 | | 深居夹府城, | | | 春去夏尤清。 | | | 天意怜幽草, | | 人间重晚晴。 | | 并添高阁迥, | | | 微注小窗明。 | | | 越鸟巢干后, | | 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 b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c 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 a 平平仄仄平 b 晚 晴 ( 李商隐) 句句 式式 排排 列列 顺顺 序序 是是 : : b b d d a a b b c c d d a a b b 第四种 首句平起平收 (首句平起入韵式) 返回返回 押下平押下平 庚韵庚韵 (三)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三)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a a (平平起起仄仄收)收)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b b (仄仄起起平平收)收)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c c (仄仄起起仄仄收收)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d d (平平起起平平收收) 以这四种不同的平仄格式作为律诗的开头 一句,再配合上“粘对”的 规则,也可以构成 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返回返回 | | | | | 谢公最小偏怜女谢公最小偏怜女 | | | | | | | | 自嫁黔娄百事自嫁黔娄百事乖乖。 | | | | | | | 顾我无衣搜荩箧,顾我无衣搜荩箧, | | | | | | 泥他沽酒拨金泥他沽酒拨金钗钗。 | | | | | 野蔬充膳甘长藿,野蔬充膳甘长藿, | | | | | | 落叶添薪仰古落叶添薪仰古槐槐。 | | | | | | | 今日俸钱过十万,今日俸钱过十万, | | | | | 与君营奠复营与君营奠复营斋斋。 第一种 首句平起仄收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遣遣 悲悲 怀怀 其其 一一 元元 稹稹 押上平押上平 佳韵佳韵 返回 | | | 群山万壑赴荆门, | | | | 生长明妃尚有村。 | | |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 | 独留青冢向黄昏。 | |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 | | 环佩空归月夜魂。 | | | | 千载琵琶作胡语, | | | 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二种 首句平起平收 (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五字拗, 六字救 咏 怀 古 迹 其 三 杜 甫 押上平押上平 元韵元韵 返回返回 | | | | 剑外忽传收蓟北, | |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 |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 | | 白日放歌需纵酒, | |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 | | 便下襄阳下洛阳。 第三种 首句仄起仄收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闻 官 军 收 河 南 河 北 杜 甫 押下平押下平 阳韵阳韵 返回返回 | | |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 |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 | | 晓镜但愁云鬓改, | | | 夜饮应觉月光寒。 | | | 蓬山此去无多路, | | | | 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四种 首句仄起平收 (首句仄起入韵式 )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平仄仄 c 平平仄仄仄平平 d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无 题 李 商 隐 返回返回 押上平寒押上平寒 韵韵 (四)绝句的平仄格式 截断律诗相邻的两联即成绝句。 第一、五言仄起不入韵第一、五言仄起不入韵 平平 仄仄平平仄 a 仄仄 平平仄仄平 b 仄仄 平平平仄仄 c 平平 仄仄仄平平 d 七言平起不入韵 王之焕 登鹳雀楼 王维 红豆生南 国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第二,五言仄起入韵 七言平起入韵 平仄格式为律诗第二种的前半部分, 句式排列顺序为:d b c d 如 卢纶 塞下曲 王安石 梅花 李白 朝辞白帝城 第三,五言平起不入韵第三,五言平起不入韵七言仄起不入韵七言仄起不入韵 平仄格式为律诗第四种的后半部分, 句式排列顺序为:句式排列顺序为:c d a b c d a b 如如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第四,五言平起入韵第四,五言平起入韵 七言仄起入韵七言仄起入韵 平仄格式为律诗第四种的前半部分,平仄格式为律诗第四种的前半部分, 句式排列顺序为:b d a b 如 王维 鸟鸣涧 杜甫 绝句 王维 忆山东兄弟 李白静夜思 张继枫桥夜泊 杜甫漫兴 (五)近体诗的拗救 拗救是针对拗句而言的。 拗句指的是在律诗不可通融 的地方违反了平仄的正常格式, 就称作拗句。 “拗救”即在律诗的句子中( 除去可通融地方)该用平声的地 方用了仄声,就要在后面的字词 中(本句或对句),把该用仄声 的地方改用平声,以此来补救。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1、本句自救: (1)b 型句的拗救(救孤平) 五言一字拗三字救,七言三字拗五字救 在五言b 式句“ | | ”的句子中, 第一字用了仄声,就要把本句的第三字改为平声 作为补救。即变为 “ | | ” 句型。 七言在“| | | | ”的句子中,第三字该 平却仄,也要把第五字该仄的地方换一个平声来 补救,即变为“ | | | | ” ,这种救主要 是避免孤平句的出现。如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 | | 不敢高声语, | | | | 恐惊天上人。 夜泊山寺 (李白) | | | 薄宦梗犹泛, | | | | 故园芜已平。蝉 (李商隐 ) | | | 溪云初起日沉阁, | | | | | |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 | 孤山寺北贾亭西, | | | | | | | | 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咸阳城东 许浑 | | | | 一字拗 三字救 返回 三字拗 五字救 (2)c 型句的拗救 五言三字拗四字救、 七言五字拗六字救。 五言在c 型句 “ | | ”的句式中,第 三字该平却用了仄声,就要在第四字补偿一个平声, 变成 “ | | ” ; 同理七言在c 型句“ | | | | ” 的句式 中,第五字该平 却用了仄声,就要在第六字补偿一 个平声,变成 “ | | | | ” 。 这种拗救一般出现在尾联的出句(第七句) 退出退出 一一二二五五三三四四 返回返回 渡荆门送别 李白 | | | | 仍怜故乡水 | | | 万里送行舟 | | | | 无为在歧路 | | | 儿女共沾巾 | | | | | | | | 千载琵琶作胡语 | | | 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 杜甫 | | | | 凉风起天末 | | | 君子意如何 天末怀李白 杜甫 送杜少府之 之任蜀州 王勃 三字拗 四字救 三字拗 四字救 三字拗 四字救 五字拗 六字救 2、对句相救(出句拗,对句救) a型句的五言出句三字拗, 对句三字救, 七言出句五字拗,对句五字救。 五言在 a 型句 “| | |, | | ” 的 句式中,出句第三字该 用 平 声却用了仄声,就要把 对句的第三字改为平声来补救。变成 “ | | | | , | ” 。 七言在a 型句 “ | | |,| | | | ” 的句式中, 出句第五字该平 却用了仄声, 就要把对句的第五字改一个平声。变成 “ | | | | ,| | |” 的格式 。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 | | | | | | 江上几人在 | | | 天 涯孤棹还 | | | | | | | 谁念 北楼上 | | | 临 风怀谢公 | | | | | |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 | | | | | 隔叶黄莺空好音 送人东归 杜牧 蜀 相 杜甫 秋登宣城 谢眺北楼 出句三字拗 对句三字救 出句五字拗 对句五字救返回返回 有时这种句式还会出现第有时这种句式还会出现第 三、四字和五六字都用了仄声三、四字和五六字都用了仄声 的情况,这时也必须把对句的的情况,这时也必须把对句的 第三或第五字改为平声来补救第三或第五字改为平声来补救 。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对 句相救经常同本句自救结合起句相救经常同本句自救结合起 来,对句在救出句拗字来,对句在救出句拗字 的时候的时候 ,又自救了本句的孤平(第一,又自救了本句的孤平(第一 字或第三字)。如字或第三字)。如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一 身报 国有万死 | 双 鬓向人无 再青 记取江 湖 泊船处 卧 闻 新燕落寒 汀 夜泊水村 陆 游 | | | | | | | 鹊 噪 晚 禾 地 | | | | 蝶 飞 秋 草 畦 | | | | | | | 薄宦梗犹泛, | | | | 故园芜已平。 蝉 李商隐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刘禹锡 “秋”既救了 出句的第三 字,又救了 本句的孤平 “无”既救了出 句的第五、六 字,又救了本 句的孤平“向” (一)基本要求: 1、相对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反 2、两句的词性相同或相近。 3、句式结构要相同或相近。 4、相对的两句字词不能相同,要避免用重字。 白日依山尽, (主状谓) 黄河入海流。 (主状谓) 乱 花 渐欲迷人眼, (主状谓宾) (偏正) (偏正) 浅 草 才能 没 马蹄。(主状谓宾) (偏正) ( 偏正)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登鹳雀楼 王之涣 五、近体诗的对仗 返回返回 1、工对 每一联里相对的两句型相同、词性 一致,且词的义类(小类)也相同的对 仗,叫作工对。 古人把诗中常用的名词按意义范畴 分为十三个小类: 天文、时令、地理、山水、宫室、事物 、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动 物、形体、人事等。 (二)对仗的分类 退出 一二五三四 返回 严格的工对要求名词相对时,必 须是同一小类相对,如天文类对天文 类,地理类对地理类等。 七夕祖咏 向月穿针易, 迎风整线难。 酬李十二 白居易 柳条绿日君相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