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ppt_第1页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ppt_第2页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ppt_第3页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ppt_第4页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 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 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与时效观 现代社会的分群化及广播电视“窄播化”趋势 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拓展服务与娱乐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 信息观与时效观 一、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与时效 1、广播电视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回顾:新闻的定义 一般界定定义的公式:“种差+邻近的属 ” (1)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报道 说 (2)范长江:“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而未知的重要 事实。” 事实说 (3)宁树潘:经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4)张骏德:广播电视新闻是通过电子技术(无线电 波或线缆系统)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与新近变动的事 实的信息。教材:P67 信息说 赵凯:“广播电视新闻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 信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 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信息量的 多少。 分立对位律。 2、广播电视传播具有特殊的传播规律 直线律; 顺序律; 画面处理中;完整律; 近距离亲切律; 二、大信息量与快节奏:广播电视传播信 息观与时效观的具体体现 1、新闻直播 “直接播出”的简称,指不经过预先录 音或录像将事件现场情况、演播室播讲或表 演同步播出的广播电视传播形式。 比较:现场直播 根据定义,举出新闻直播的例子 在英文中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母LIVE,在汉语中 却很难找到相匹配的词语。LIVE的中文直译为“直播” 。但在我国,“直播”两字已泛化为一种节目形态,只 要是“同步播出”的电视或广播节目,都叫“直播”节 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其实,在国外 电视媒体领域,所谓的LIVE,是一种特指的新闻报道手 段,严格意义上说必须同步展现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 ”,所以翻译成“现场直播”应该更恰当。LIVE(现场 直播)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人类传播原有的时间和空间 界限,是传播中物理效率最高、精确性最高的一种传播 方式。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一种“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 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包含现场采 访、解释、评价)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 式”。 从媒体角度来说,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题材分为两 大类可预见事件和突发事件。对于可预见事件的 仪式、活动类现场直播,电视媒体比较容易掌控。对 于不可预见的突发新闻,电视媒体一般采用直播“部分 现场”的方式予以报道。 时效快,可以获得与事件变动发展的同步感优势 我国广播第一次转播现场实况的是天津电台: 1949年2月13日,天津市各界十多万人举行了盛大 的集会,庆祝天津解放,天津电台在中心会场转播 了集会实况。 影响最大的当属首都北京开国大典的实况直播 ,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实况广 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新闻 直播 演播室直播 现场直播 现场报道 现场实况报道 演播室直播从播音、连线到调控中心 与过去提前录制好播音员播报加新闻片 的新闻报道的播出方式不同,演播室直播节 目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演播室里直 接播出新闻节目。 现场实况报道则是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的同时空传播的语言图像报道。 在这种直播方式中,记者不直接出镜,镜头也不能 从事件转移到背景介绍上,主要任务在于记录,比如对 体育赛事、晚会以及“两会”的实况直播。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 及记者的报道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直接描述和 访问的语言图像报道。 所谓“滚动播出”,是指广播电视新 闻首播之后,以正点为单位增加新闻播出次 数,在后续播出时视新闻的重要程度增减删 改,并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每次播出都增 加新信息,淘汰旧内容,而非简单的重播。 2、滚动播出 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道和 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 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以及其他服务性 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 目结构形式。 3、“大新闻”架构 传播优势: (1)可以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面广而深度不够的弱点; (2)可以满足各群体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 (3)可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 架作用。 在牢牢把握广播电视新节目的舆论宣传导向的基础 上,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可听性,以群众关心的话题, 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面对受众、引导受众,在 强调宣传性的同时兼顾新闻节目的知识性、教育性、娱 乐性,这些都在最大限度内实现或力图实现新闻传播的 信息价值。而快节奏也好,深度报道也好,在客观上都 起到了加大新闻节目的信息量的效果。 4、增强新闻视听性和报道深度 1、广播电视信息传播要坚持质与量的统一 2、要防止“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 3、要把高时效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 三、树立正确的信息观与时效观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分群化及 广播电视“窄播化”趋势 转型中国社会的变化之一就是社会分层的不断展开,新生阶层 的逐渐形成。这一社会变化在官方话语中得到体现: 2001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 ,“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 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 。 社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 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分化并重构为 以下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 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 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 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 当代社会阶层分化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媒介受众群体类型细分传播指向由大众化趋于小众化 传播“ 小众化”带来的变化宏观上体现为我国媒介结 构的变化。 传播“ 小众化”微观上导致了媒介运作中的“ 版面细 分化” 、“ 栏目细分化”与“ 频道专业化”趋势。 媒介受众群体语言细分传播语言趋于分群化 精英阶层话语样式、中间阶层话语样式和平民阶层话 语样式。 媒介受众群体中的群体弱势群体成为大众传播的关注焦点 国际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 是“ 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 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 社会弱势群体的产生根本上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 变迁、结构变迁所导致的。每当社会发生急剧变化时 , 都会有一部分社会成员不适应变化被甩到边缘地带, 在社会利益的新的分配格局中处于弱势。 (3)受众权利意识增强 一、自主性、分群化社会的形成 在自主性、分群化社会中,受众具有以下特征: (1)受众兴趣趋于多元化 (2)受众更关注自身的利益 正如著名传播学者麦奎尔所指出的那样:“传播既 然是基本的权力,那么权力的拥有与实践就必须建立 在平等与多元的基础上,特别是既有结构弱势者的权 力更应该得到尊重,让人民得以参与媒介的运作。”这 种人本主义权重的传播理论,必然要求传播机构的运 营原则把尊重观众的需求和选择放在首位,而非仅仅 是传播机构本身。 3、正确把握受众需要的个性、共性特征 二、广播电视应积极满足自主性、分群 化社会中的受众需要 1、广播电视要提高满足受众需要的自觉性 2、满足受众的主要需要内容 2、专业电视频道 三、系列台与专业频道广播电视的“ 窄播化”趋势 广播电视的“窄播”趋势,是围绕着现代社会受 众分群化的特点来进行传播内容分化的。受众对媒 介的需求越来越专门化,要求能够尽可能集中地体 现不同社会群体的特殊利用和要求,希望媒介关注 不同群体的专门兴趣。 1、系列广播电台 广 播 频 率 : 中 国 之 声 | 经 济 之 声 | 音 乐 之 声 | 都 市 之 声 | 中 华 之 声 | 神 州 之 声 | 华 夏 之 声 | 民 族 之 声 | 文 艺 之 声 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开办有16套开路播出的电视节目,并开通 一个高清晰度电视试验播出频道。 16个开路频道:综合频道、经济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 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电视剧频道、 英语国际频道、科教频道、戏曲频道、社会与法频道、新闻频道 、少儿频道、音乐频道、西班牙语法语频道,内容几乎涵盖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 12个数字电视付费频道:数字电视付费频工程道包括风云足 球、第一剧场、风云剧场、世界地理、风云音乐、怀旧经典、高 尔夫网球、CCTV-娱乐、CCTV-戏曲、央视精品、国防军事和女 性时尚。 28个网络电视频道:新闻、央视关注、纪录、旅游、历史、 英语、杂技、电视剧、综艺、相声、气象、科技、美食、小品、 音乐、体育、生活、卡通王国、时尚、京剧、少儿、经济、法制 、教育、游戏、话剧、魔术、人物等。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在分众化传播理论的指导下, 对电视频道专业化和频道专业化经营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实践。目 前,央视拥有国家级阵容的16 个模拟播出的频道,各省级(含计划单 列市)地方台(除西藏、青海、宁夏等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外)一般 平均拥有68个频道,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都在10个频道以上 ,个别沿海省份(经济未必发达)竞多达12个以上频道,有直逼央视 国家队的气势。各地市级电视播出机构虽受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按当地 GDP 产值水平限制,一般也在3个频道以上,个别地市竞多达46 个 频道。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外)地市级以上(包括央视和教育电视系统)开办的各类电视频道总 量,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2005 年的统计表明,共有3595 个之众,全 国13亿人口中,平均每36161人就拥有一个电视频道,是目前世界上 拥有电视频道数量最多的国家,其规模之庞大,不能不令人咋舌。 我国电视专业频道的基本现状 频道太多太滥,有限的资源难以进行科学有效 的配置; 定位模糊、节目内容不专, 有“挂羊头卖狗肉 ”之嫌; 节目内容形式的同质化、克隆化,“千人一面” ; 资源管理、资源效益纷争矛盾愈发突出,弱势 频道地方保护主义势力无原则地抬头。 问题矛盾的核心:频道多而无序、多而不专 案例:央视科学教育频道 我国电视专业频道在对受众的划分上,主要是以年龄、 职业、性别、行业、社会分工等来界定的。 “苟延残喘”与“斩立决” (一)电视专业频道设置定位界限模糊 (二)利益化驱动使专业频道节目不专 案例:央视二套“经济频道”(25) 1、以真正经济意义内容定位的栏目:经济半小时 、经济信息联播、中国财经报道、中国证券4 个栏目。 2、与经济内容相关的栏目:经济与法、财富故 事会、对话3 个栏目。 3、新闻及新闻类栏目:第一时间、今晚、 生活、全球资讯榜4 个栏目。 4、益智类栏目:开心词典、幸运52、非 常6 1、绝对挑战、超市大赢家、购物街 6 个栏目。 5、生活服务类:鉴宝、艺术品投资、交换 空间、为您服务、美味中国、健康之路、 欢乐家庭、金土地希望周刊8 个栏目。 青春中国、梦想中国、中国骄傲 应该说目前央视经济频道无论从整体频道形象上还 是节目设置上,其经济专业特征是淡薄和模糊的,“经 济”字眼也就基本成为此频道区别于它频道的一顶象征 性的“帽子”而已。 栏目数量、栏目时长、播出频率与时段 可见,电视专业频道名称在今天并非起到界定频道 专业定位的意义,而主要成为区别不同电视播出机构的 一般称谓罢了。 纷纷播出影视剧。电视媒体广告业:影视剧、新 闻、体育、综艺四类节目 第三节 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拓 展服务与娱乐 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舆论宣传主功能不能削弱 ,同时要积极拓展广播电视的服务、娱乐等多功能。 一、广播电视的主功能与多功能 基本属性: 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 群众的桥梁,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的现代化舆论宣传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