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酶学检验技术.ppt_第1页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ppt_第2页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ppt_第3页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ppt_第4页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林孟戈 第一节 酶学基本知识 酶的本质-绝大部分的酶是蛋白质,有些酶是核酸 和酶蛋白组成的复合体,极少数酶的本质是核酸。 酶的特性-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 (specificity)以及催化作用的可调节性 酶的结构与功能 单纯酶 酶蛋白(apoenzyme) 结合酶 辅酶(coenzyme) 辅因子(cofactor) 辅基(prosthetic group) 酶是蛋白质,具有一、二、三级结构,有些酶还具 有四级结构。 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只由一条多肽链构成 寡聚酶 (oligomeric enzyme)-由多个相同或不同 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的酶 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由几种不同功能 的酶彼此聚合而成的多酶复合物 酶的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与酶的活性密 切相关的基团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组成具有能与底 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特定空间结构区域 酶的命名、分类与编号 酶的命名-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酶的分类-可分为六大类 氧化还原酶(oxido-reductases)、转移酶 (transferases)、水解酶(hydrolases)、裂解酶(或裂 合酶)(lyases)、异构酶(isomerases)、合成酶(或连接 酶)(synthetases或ligases) 酶的编号-用4个数字加以系统编号 第一个数字表示酶的类别,第二个表示亚类, 第三个表示亚-亚类,第四个表示酶的编号序数。 习惯用名 英文缩写 EC编号 系统名 乳酸脱氢酶 LD(LDH) 1.1.1.27 L乳酸:NAD+氧化还原酶 单胺氧化酶 MAO 1.4.3.4 单胺:氧化还原酶 -谷氨酰转移酶 -GT/GGT 2.3.2.2 -谷氨酰肽:氨基酸-谷氨酰转移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2.6.1.1 L-门冬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谷草转氨酶) (GO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2.6.1.2 L-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谷丙转氨酶) (GPT) 肌酸激酶 CK 2.7.3.2 三磷酸腺苷:肌酸转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ALP(AKP) 3.1.3.1 正磷酸单酯磷酸水解酶 临床酶学分析中常用酶的名称与编号 三、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酶促反应 方程 (二)酶促反应进程 (三)酶动力学参数 1反应速度 2米氏常数 (1)初速度 指在反应最初阶段底物的消耗量很小 ( 一般在50%以内)时的反应速度 (2)最大反应速度 指当酶的结合位点与底物结合饱和时的反应 速度 (四)酶偶联反应 A B C D 酶学分析中作为试剂用于测定 化合物浓度或酶活性浓度的酶 Ei指示酶Ea辅助酶 ExEiEa 工具酶 第二节 血清酶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 一、血清酶的来源与去路 (一)血清酶的来源 1血浆固有酶 2非血浆固有酶 外分泌酶 细胞酶 (二)血清酶的去路 1肾小球滤过从尿液中排出 2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3血管内失活或灭活 二、血清酶变化的生理病理机制 (一)血清酶的生理差异 1性别 2年龄 3饮食 4运动 5妊娠 (二)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 1酶合成异常 2细胞内酶的渗漏 3酶进入血液的方式 4其他血管内的抑制作用、清除速度 (一)酶活性单位 1惯用单位 2国际单位-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分钟内使底 物转变一微摩尔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 3Katal单位-在规定条件下,每秒钟催化转化 一摩尔底物的酶量。1katal60106U 第三节 酶含量的表示方法 一、酶活性浓度表示法 (二)酶活性浓度 指单位体积样品中的酶活性单位 (三)正常上限升高倍数(ULN) 是指用测得的酶活性结果除以参考范围上限 二、酶蛋白质量浓度表示法 测定酶蛋白质量浓度优点 : 灵敏度高 特异性高 可测定无活性的酶 与酶活性测定一起,计算免疫比活性 在同工酶测定中更有价值 第四节 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理论基础 一、定时法 二、连续监测法 (三)连续监测法的方法设计 1以人工合成色素原做底物的连续监测 2NAD( P)H的连续监测 3以Trinder反应做指示反应的连续监测 4特殊反应类型的连续监测 第五节 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因素与最适条件的确定 一、方法因素的影响 (一)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 (二)检测底物或检测产物 (三)底物启动模式与样品启动模式 二、测定条件的影响与最适条件的确定 (一)底物种类和浓度 (二)缓冲液种类、pH和离子强度 (三)反应温度 (四)辅助因子和激活剂 (五)抑制剂 (六)酶偶联法中的辅助酶和指示酶 (七)延滞期与线性期的确定 (八)样品与试剂比例 三、其他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一)仪器 (二)校准物 (三)实验参数 (四)副反应 第六节 同工酶检测技术 一、电泳法 二、抑制法 三、其他方法 (一)热变性 (二)亲和层析法 免疫抑制法 利用同工酶的一种亚基与相应的抗 体结合后,酶活性受到抑制,测定加与不加抗体前后 样品中酶活性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该型同工酶的活性 。 不加抗CK-MM血清时样品的CK活性:CK-MM和CK-MB活性; 加入抗CK-MM血清时样品的CK活性:50CK-MB的活性; 加入抗CK-MM血清时样品的CK活性2:CK-MB活性; 所测CK-MM和CK-MB之总活性CK-MB活性CK-MM活性。 第七节 目前常用诊断酶的酶活性测定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 L-丙氨酸 -酮戊二酸 -丙酮酸 L-谷氨酸 丙酮酸 NADH H+ 乳酸 NAD+ ALT(样品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