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1页
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2页
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3页
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4页
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 甲字第 19011901 号 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简本)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淮安市淮安区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淮安市淮安区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环评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二月二零一三年二月 i 本简本内容由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并经淮 安市淮安区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淮 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 息公开。淮安市淮安区城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 展股份有限公司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评价文件内容的一致 性负责。 ii 目录 1.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1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2 1.3 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4 2.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5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5 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6 3.1 主要污染物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6 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7 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9 3.4 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13 3.5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13 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7 3.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19 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20 3.9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20 3.10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0 4.4.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23 5.5.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24 1 1.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1.1.1 建设项目地点建设项目地点 (6)本项目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南部的上河镇,京杭运河东岸,距离淮安船闸约 4.5km、淮盐高速公路约 3km,本项目陆域用地面积约为 26.7 万 m 2,码头位于淮安港区 上河作业区,拟占用岸线长度为 1426m。所占用地为规划中的码头用地。 图 1.1-1项目地理位置图 1.1.21.1.2 相关背景相关背景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部,淮河下游,河网密布,交通便捷。淮安港依托京杭运河 这一黄金水道的优势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已初具规模,吞吐量由 1998 年的 1124 万 t 增加到 2008 年的 3742.9 万 t,年均增长 12.8%,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港口群,在能源、 建材等大宗物资装卸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淮安港区(即原楚州港区,下同)是淮安港的重要组成,主要服务于淮安区经济建 设所需大宗散货运输以及临河企业原材料、产成品运输,码头主要分布于京杭运河、 淮 河航线和苏北灌溉总渠等航道。 目前,淮安港区规模较大的码头仅有京杭运河上的淮安区新港作业区、井神盐业码 头等,其余码头规模普遍偏小,泊位吨级偏低,所配备的装卸设备大都以 510 吨的固 2 定吊为主。迫切需要对该区域的港口码头进行重新梳理和布局调整。根据淮安港总体 规划 ,结合京杭大运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为沿线的港口重新布局整合提供了很好 的契机。目前京杭大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正在实施中。 根据淮安港总体规划 ,淮安港规划为七个港区,分别为市区港区、淮阴港区、 淮 安(原楚州区,于 2012 年更名为淮安区)港区、涟水港区、盱眙港区、洪泽港区和金 湖港区。 本项目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南部的上河镇, 京杭运河东岸, 距离淮安船闸约 4.5km、 淮盐高速公路约 3km。本项目临近的京杭运河水面宽阔,河宽约 130m,水运条件良好; 码头距离淮安区城区约 7km,并可通过老 s237 公路联系,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港城距离 适宜。 上河作业区:主要服务于上河、平桥乡镇物资以及后方粮食加工企业运输,功能定 位以装卸、仓储为主。货种主要是粮食、建材等物资。为满足货物水路接卸及出运的要 求,作业区岸线顺岸布置,拟建 2000 吨级散货泊位 5 个,1000 吨级散货泊位 5 个、件 杂货泊位 4 个 (水工结构均兼顾 2000 吨) , 码头泊位占用岸线长度为 987m, 待泊区 439m, 占用岸线总长 1426m,设计吞吐能力 644 万吨/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 98253 号令)中的有关规定,应当在工程项目可行 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于 2012 年 10 月委托本单位承 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该项目的有关资 料,并进行实地踏勘、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资料,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报 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 1.2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建设周期和投资 1.2.11.2.1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建 2000 吨级散货泊位 5 个,1000 吨级散货泊位 5 个、1000 吨级件杂货 泊位 4 个(水工结构均兼顾 2000 吨) ,另有待泊锚地泊位 6 个,总长度为 1426m。本工 程设计吞吐量为 630 万吨/年。 1.2.21.2.2 万吨/年装卸工艺装卸工艺 (1) 散货(矿建材料)装卸工艺流程: 船堆场 船门座式起重机(抓斗)料斗带式输送机摇臂堆料机堆场。 3 (2)件杂货工艺流程: 船堆场(仓库) 船门座式起重机牵引平板车叉车(轮胎吊、履带吊、行车)堆场(仓库) 。 港外堆场(仓库) 港外卡车叉车(轮胎吊、履带吊、行车)堆场(仓库) 。 1.2.31.2.3 生产规模生产规模 1.2.3.11.2.3.1 货种与吞吐量预测货种与吞吐量预测 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所承担的货种包括矿建材料、钢材及其他件杂货,不从事 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根据工可报告,拟建一期工程的货物吞吐量预测值如表 1.2-1 所 示。一期工程设计吞吐量(2020 年)630 万 t。 表 1.2-1 上河作业区一期工程分货种吞吐量预测表单位:万 t/a 货种货种 20152015 年年20202020 年年 进港进港出港出港合计合计进港进港出港出港合计合计 矿建材料(石子、黄砂等建筑材料)470/500530/530 件杂(钢材及机电设备、农副产品等)3020205545100 合计5002052058345630 注:装卸的木材产地、销售范围均在国内,不涉及出入境检验检疫,不需要熏蒸。 1.2.3.21.2.3.2 泊位与库场设置泊位与库场设置 作业区共布置 20 个泊位, 2000 吨级散货泊位 5 个, 1000 吨级散货泊位 5 个、 1000 吨级件杂货泊位 4 个(水工结构均兼顾 2000 吨) ,另有待泊锚地泊位 6 个,总长度为 1426m。陆域包括前方码头前沿作业区、后方堆存区及中间的防洪大堤区域,考虑防洪 的有关规定,在防洪大堤外侧仅布置码头前沿作业区,码头前沿作业地带宽 20m,1# 4#泊位集中布置件杂货作业区,5#14#泊位布置矿建材作业区。 码头后方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及管理办公区,其中件杂货堆场、仓库位于港区 北侧、14泊位后方;矿建堆场位于港区南侧、514泊位后方,采用摇臂堆 料机进行装卸作业。生产辅助区布置在堆场附近,有机修间、材料库、消防泵房、沉淀 池及配电房等。 管理办公区布置在西北角, 布置有作业区的综合办公楼、 食堂和宿舍等。 1.2.41.2.4 建设周期和投资建设周期和投资 本项目计划于 2013 年初开工建设,2014 年 9 月底建成运营投产,施工期预计 18 个月。 本项目总投资 42844.83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521 万元。 1.2.51.2.5 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 4 表 1.2-2上河作业区一期工程特性表 1.31.3 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与法律法规、政策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3.11.3.1 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 根据上河作业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无选址方案比选。 1.3.21.3.2 与法律法规与法律法规、政策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相符性分析规划和规划环评相符性分析 淮安港淮安港区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 本) 鼓励类建设项目,属于江苏省工商领域鼓励投资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导向目录 (江苏省经贸委 2004)鼓励发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上河镇总体规划 、 淮安港航道网规划 、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 区区域规划 (修订后)等相关规划。本项目贯彻了关于对淮安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苏环审2012131 号)提出的环境保护方面要求。 序号序号项项目目单单 位位数量数量 1设计年吞吐量 进港 万 t/a 585 出港45 合计630 2设计年吞吐能力万 t/a644 3泊位数 2000t 级散货船个5 1000t 级散货船个5 1000t 级件杂货船个4 4码头长度m987 5停泊锚地长度m439 6工程征用土地亩456 7陆域面积(永久占地)万26.7 8堆场面积 散货堆场万9.92 件杂堆场万1.34 9仓库面积万1.04 10道路面积万5.5 11生产及办公用房万0.08 12绿化面积万2.0 13工程总投资万元42844.83 5 2.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大气环境:所有监测点 no2、so2小时值及日均值以及 tsp 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地表水环境:运河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范围内地下水水质所有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 声环境:各测点昼、夜等效声级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 准,运河岸边达到 4a 类标准。 底泥环境:河流底泥中的 ph、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含量均满足土壤 环境质量标准 (gb18568-1995)二级标准限值。 生态环境:本工程地处黄泛冲击平原,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混 交林带,区域水热条件比较优越,植物资源丰富。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和人类社会活动 的影响,自然植被已逐渐被农田栽培植被和人工森林植被所替代;项目区动物群为亚热 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受人类活动影响,野生动物已日趋减少,无大型哺乳类 野生动物存在;水土流失情况以微度侵蚀为主。 2.2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表表 2.1-12.1-1评价范围一览表评价范围一览表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依依 据据 大气环境 以本项目码头为中心, 半径为 2.5km 的圆 形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及 其项目所在区域主导风向和地形条件确定 地表水环境 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所在地运河上游500 米至下游 2000 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及其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地下水环境项目范围外扩 4km 矩形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及其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声环境 噪声评价范围为码头岸线厂界及周围200 米范围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确定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陆域为码头及界外 500m 范围,水域为码头所在岸线上下游 各 500m 对应的水体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具体情况确定 风险 项目所在地京杭运河上游 15 公里至下游 28 公里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及 其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6 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3.1 主要污染物及其达标排放情况主要污染物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方式和范围 3.1.13.1.1 主要污染物及其达标排放情况主要污染物及其达标排放情况 表表 3.1-13.1-1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汇总表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类别类别来源来源排放量排放量 污染物污染物(t/at/a)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及排放去向及排放去向 名称名称发生量发生量排放量排放量 废气 船舶尾气 so20.350.35 no20.250.25 码头装卸扬尘 tsp26.098.51 洒水防尘、绿化林带 pm105.221.60 转运站扬尘pm102912.91 堆场扬尘+堆场装卸扬尘 tsp99.395.03 pm1019.881.01 废水 码头初期雨水37540t/ass15.020 混凝沉淀后回用于堆场、 码头抑尘、道路喷洒 地面冲洗水2132t/ass0.850 陆域生活污水4805t/a cod1.990 隔油、生化后回用于厂区 绿化 bod50.960 ss0.960 nh3-n0.140 流动机械冲洗废水4455t/a ss0.890 石油类0.220 机修废水40t/a ss0.0160 石油类0.0160 船舶油污水882t/a石油类4.410 舱底油污水经船舶自配的 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和船舶 生活污水交给海事部门的 环保船接收处理 船舶生活污水6048t/a cod2.420 bod51.210 ss1.210 nh3-n0.180 噪声 装卸机械噪声6590db(a) 采用低噪声机械、加强机 械设备保养、绿化、围墙 钢材装卸噪声105db(a) 厂区合理规划布局、绿化、 围墙 固体废 弃物 生活垃圾固废112.610地方环卫部门处理 船舶垃圾固废155.780 京杭运河淮安水上服务区 收集送至垃圾处理场 污泥固废12.200地方环卫部门处理 含油污泥、废油、废含油 抹布等机修废物 危废、 hw08 2.100 委托淮安星宇再生资源有 限公司处理 3.1.23.1.2 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方式和范围 施工期生态影响源于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弃渣、施工占地等施工活动对地表、植被 7 的破坏以及疏浚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1)工程开挖不仅破坏了原植被和土体团粒结构,使地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从 而使河岸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若遇到降雨会随雨水的冲刷和入渗,会使土体的抗剪强 度降低,容易引起边坡的崩塌,加剧水土流失,使运河泥沙量增加。 (2)本项目弃渣量大、占地面积大,在土石方回填与堆放的过程中,将占压原有 的植被,破坏自然景观,如不采取有效的拦挡防护措施,雨季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本项目施工占地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工程占地将破坏植被及表层 土,使其固土防冲的能力减弱而造成水土流失。 (4)待泊区和航道开挖对浮游生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悬浮疏浚物,施工过程 中大量悬殊浮物悬浮于施工区域水体中, 造成水体浑浊, 透明度下降, 光线透射率降低, 进而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而栖息于航道疏浚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和底上生物因 底质开挖、搬运、抛填而有所损失。 3.2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 等文件,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2-1,具体分布见图 3.2-1、3.1-2。 3.2-13.2-1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环境要 素素 序序 号号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方 位位 最近距离最近距离 (m m) 功能或规模功能或规模环境功环境功 能能户户人人 大气环 境 1南圩ne1401858 二类 2淮运村e70100320 3葛庄e145490288 4小姚e26112064 5翟老庄e18662064 6六洞se200619 7上河镇se450200640 8小董e2597619 9魏庄e90052166 10高北村ne1400826 11潘庄e5502167 12徐庄ne19751238 13五洞村n25260192 14四洞n7703096 15郭大庄n168045144 16郭洼儿n20361548 17帅庄ne13301135 8 18解庄村w28090288 19二堡村n210075240 20胡荡ne20103096 21冯湾ne17001548 22李徐庄ne19503096 23薛庄sn17601032 24翟老庄se12002064 25侯大se1910516 26申庄se17001032 27毕庄se10302064 28张庄se14003096 29吕庄se15002064 30大兴庄se23902064 31申大村se21001548 32五洞村se15002580 33杨柳村se24001548 34郑大庄se20002064 35于马庄s25003096 36星阳一组s21002580 37严庄二组s16001032 38倪沟口s19501548 39党庄sw16002580 40严庄村s190050160 41祁庄村sw70080256 42严庄三组sw13002580 43杜庄sw85050160 44解庄小学sw3100 45花园十一组w280100320 46花园十二组w13002064 47花园村w10001651 48解庄五组w550516 49陈庄村nw2003096 50陈庄一组nw500120384 51大帅庄nw57045144 52瓦庄三组nw190045144 53瓦庄六组nw170050160 54瓦庄七组nw180080256 55瓦庄nw120050160 56新村nw90070224 水环境1京杭运河淮安区段 饮用水源,工业用 水,农业用水 类 声环境 1南圩ne1401858 2 类标准2淮运村e70100320 3六洞se200619 4项目厂界 2、4a 类 标准 生态环 境 1 入海水道(淮安区)洪水调 蓄区 n6km洪水调蓄类 2白马湖重要湿地sw 直线距离 11km 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类 9 3九龙口(淮安区)重要湿地e 直线距离 25km 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类 4废黄河(淮安区)重要湿地n 直线距离 22km 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类 5 京杭大运河(淮安区)清水 通道维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类 6新河清水通道维护区w 直线距离 6km 水源水质保护类 7 灌溉总渠(淮安区)生态公 益林 n6km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3.3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3.3.13.3.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 3.3.1.13.3.1.1 施工期施工期 施工将造成施工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升高。在不采取洒水措施的情况下,施工场界 处的 tsp 浓度约为 11mg/m 3,但距离施工场地 200m 外的 tsp 浓度可以降低到 0.5mg/m3 左右;采取洒水措施后,施工场界处的 tsp 浓度约为 2mg/m 3,距离施工场地 200m 外的 tsp 浓度可以降低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范围内 (0.3mg/m 3) 。此外,施工车船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也会对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项目采取保持路面清洁、地面洒水、设置围挡、加强车船保养等措施,可以将污 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和保护目标的影响。 3.3.1.23.3.1.2 运营期运营期 主要影响是装卸作业时,散货堆场内的黄砂在大风等不利天气条件下,对周边居民 的影响。预测结果如下: (1)日平均浓度预测 从计算结果来看,tsp 日均浓度最大贡献值为 181.64g/m 3,日均浓度对敏感点的 最大贡献值占标准的 21.33%, 叠加背景浓度后, 敏感点的 tsp 小时浓度最大值占标准值 的 60%,pm10日均浓度最大贡献值为 36.38g/m 3,日均浓度对敏感点的最大贡献值占标 准的 8.47%,叠加背景浓度后,敏感点的 pm10小时浓度最大值占标准值的 78.56%,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2)年平均浓度预测 从计算结果来看,本项目评价范围内 tsp 年平均浓度最大值为 38.9g/m 3,tsp 年 均浓度对敏感点的最大贡献值占标准的 4.01%;pm10年平均浓度最大值为 7.86g/m 3, pm10年均浓度对敏感点的最大贡献值占标准的 30.4%,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0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3)非正常排放情况地面浓度预测 本项目非正常工况是指堆场和装卸设备的洒水除尘设施因特殊原因失效, 矿建材料 的含湿率仍然维持在自然含湿率 2%且同时存在多泊位装卸的情况。 tsp 小时浓度最大贡献值为 5558.26g/m 3, 叠加背景浓度后, 小时浓度对敏感点的 最大贡献值占标准的 628.70%,pm10小时浓度最大贡献值为 1111.64g/m 3,叠加背景浓 度后,小时浓度对敏感点的最大贡献值占标准的 259.92%,粉尘的浓度对周边大气环境 质量构成明显影响。 建议项目必须加强洒水抑尘作业的管理工作,尽量避免多泊位同时作业,杜绝因各 种原因导致的洒水设施停止工作后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的短期污染影响。 (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作 业区厂界外颗粒物小时最大浓度符 合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二级标准,各敏感点处 tsp 浓度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5)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确定本项目散货泊位码头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50m,散货 堆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50m,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等敏感点,该范围内今后也不得建 设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目标。 3.3.23.3.2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 3.3.2.13.3.2.1 施工期施工期 本项目疏浚水下方通过运输车辆运至项目北部临时堆放。 水下方临时堆场四周设置 围堰, 可阻挡泥浆水漫流; 围堰设置溢流口, 溢流的泥浆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运河。 经沉淀的泥浆水中悬浮物含量满足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中的一级标准, 排入运河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交当地农民农灌;船舶油污水经船舶自配 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和船舶生活污水交给海事部门的环保船接收处理, 不得在码头水域 排放。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疏浚施工产生的悬浮物影响范围较小,施工期污水不向运 河排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对运河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11 3.3.2.23.3.2.2 运营期运营期 工程分析表明,本项目污水主要有船舶舱底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初期雨水、 陆 域生活污水。 舱底油污水经船舶自配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和船舶生活污水交给海事部门的环保 船接收处理;初期雨水、地面冲洗废水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回用;流动机械冲洗废水、 装卸机械维修废水经过隔油处理与陆上生活污水一起经过生化处理后回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间不向运河排放污水,经处理的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全部 回用于防尘、绿化,对京杭大运河、入海水道(淮安区)洪水调蓄区等地表水影响较小。 3.3.33.3.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冲洗污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机修油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重复 利用,不向外排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收集装置采用较好的防渗处理,废水泄漏、 下 渗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项目废污水对作业区附近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3.3.43.3.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4.13.3.4.1 施工期施工期 上河作业区一期工程施工时,评价范围内的小李庄、沈渡口及桂庄由于距离施工场 地较近, 受施工噪声的影响较严重。 本工程应在北及西南施工厂界处重点做好施工围挡, 减轻施工噪声向小李庄、沈渡口及桂庄的辐射;同时应避免夜间施工,如因特殊情况必 须夜间施工,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由于施工 期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施工噪声的影响也将消失。 因此,本工程施工在采用低噪声机械、设置施工围挡和合理安排夜间施工时段等措 施的前提下,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3.3.4.23.3.4.2 运营期运营期 本项目正常情况下厂界各个预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4 类。但偶发噪声存在夜间超标,为了减少钢材装卸噪 声对周边居民等敏感点的影响,本次评价参照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 离标准 (gb18083-2000)中机械行业标准件厂声源强度在 95-105db(a),建议在本项目 件杂堆场及钢材码头装卸区外设置 100m 的噪声防护距离,根据现场调查,该距离内无 居民等敏感目标。 3.3.53.3.5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12 表表 3.33.3-1-1主要生态环境影响环节和减缓措施主要生态环境影响环节和减缓措施 时间时间 段段 主要生态主要生态 影响环节影响环节 影响强度影响强度减缓减缓、补偿措施补偿措施 施 工 期 施工对水生 生物的影响 部分底栖生物将被掩埋、覆盖,大部分会死 亡。 施工前编制对水生生物影响 较小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 管理,控制水域施工作业范 围;施工期结束后几个月水 生生物种类将恢复正常,水 域生态环境将逐渐恢复。 施工对植被 的影响 该码头不会改变该地区土地的利用功能, 植 被生态功能和稳定性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在周围进行绿化植被建设进 行补偿。 营 运 期 占地对植被 的影响 工程设施的建设,因土地的平整,用地及建 筑等,对土壤、植被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 响是局部的,不可逆的。 通过绿化等措施使生态损失 进行补偿。 含油废水对 水生生物的影 响 油膜会使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 使水生生物的感应系统发生紊乱; 对动物的 卵合幼体破坏性很大; 导致水生生物基础代 谢障碍, 生物种类异常; 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油污水经船舶自配的油水分 离器处理后交给海事部门的 环保船接收处理 其它废水对 水生生物的影 响 有机物将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 降低水中溶 解氧的含量,影响水生生物代谢和呼吸, 使 好氧生物生长受到抑制、 厌氧和兼氧生物种 类快速繁殖,从而改变原有的种类结构, 引 起生态平衡失调;大量污水进入水体,造成 水体恶臭、浑浊,改变水体的感观性状, 影 响水体美观效果。 将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 溢油事故对运 河水体的影响 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采取 措施,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3.3.63.3.6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3.3.6.13.3.6.1 施工期施工期 主要包括施工弃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本项目土方挖填平衡后,剩余土方运到本项目区北部的临时弃土场(本项目预留用 地)堆放。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拖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理,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回收 利用。 3.3.6.23.3.6.2 运营期运营期 陆地生活垃圾送地方环卫部门处理,船舶垃圾由京杭运河淮安水上服务区收集, 再 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 沉淀池污泥送地方环卫部门处理, 含油污泥、 废油、 废含油抹布等机修废物委托淮安星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处理。 经过处置后没有固体废物 外排,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二次污染。 3.3.73.3.7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施工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多余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施工期各种生活需 13 求增加,将会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基本就近从当地市 场购买,促进当地建材业的发展;另外工程施工也将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改善当地居民 的生活条件。 项目所在地涉及工程拆迁的居民户数约为 98 户。本项目在征地拆迁和劳动力安置 问题的处理上,按照淮安市市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估价技术细则 (淮政拆发 20071 号)的规定执行,不会造成拆迁居民无处居住。由此可以认为征地拆迁安置对 居民的安居生活影响较为有限。 3.43.4 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本项目不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 3.53.5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达标情况及效果 3.5.13.5.1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表表 3.5-13.5-1主要评价标准一览表主要评价标准一览表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二级标准 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船舶废气: marpol73/78公约标准 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类标准 生活污水等处理后回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 用水水质 (gb 18920-2002)标准 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2 类、4a 类标 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2011)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 12348-2008 )2 类、 4 类标准(其中:项目临河一侧(南侧)噪声执行声环境 质量标准 (gb3096-2008)4a 类标准,其他三侧执行 2 类 标准,项目周边 200m 范围内的居民执行 2 类标准,夜间突 发噪声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15db(a)) 固体废物船舶垃圾: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 3.5.23.5.2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措施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措施 3.5.2.13.5.2.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 1.施工期 在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和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本项目东侧较近处 有淮运村,东北侧有南圩,影响较大,施工期应加强防治措施,主要有: 施工前先修筑场界围墙或简易围屏, 如用瓦楞板或聚丙烯布等在施工区四周建高 2.5-3m 的围幛,减少扬尘外逸。 建设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拌合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粉 14 尘外逸,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建筑材料(主要是砂子、石子)的堆场 以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置于较为空旷的位置,拌和站位置距离场外敏感目标尽可能 远,减少物料起尘对人群的影响。同时要采取相应的防尘抑尘措施,如大风气象条件下 应停止装卸作业,对堆存的砂粉等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汽车运输砂土、水泥、碎石等易起尘的物料要加盖蓬布、控制车速,防止物料洒 落和产生扬尘; 卸车时应尽量减少落差, 减少扬尘; 进出施工现场车辆将引起地面扬尘, 对陆域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应定期清扫洒水,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 施工车辆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并尽量要求运输车辆减缓行车速度。施工现场还应敷设 临时的施工便道,铺设碎石或细沙,并尽量进行夯实硬化处理,出入口设置冲洗平台、 沉淀池及冲洗设备等,以减少运输车辆轮胎带泥上路和产生二次扬尘。 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护保养,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尾气排放。 2.运营期 码头作业的船舶,主机处于停运状态,而船舶停靠时,辅机仍在工作,会产生少量 废气。该废气排放是无规律的间歇排放,排放时间短,排放量较小,对周围环境不会产 生大的影响。船舶进出码头时主机开动、停靠码头时辅机启动、岸上设备运行时产生的 一定数量废气,主要成份是 so2、no2,属于无组织面源排放。船舶、燃油机械废气治理 措施主要为采用优质柴油作为燃料。 在吊机抓斗落料处的料斗顶端设置洒水喷嘴,作业时喷水形成水幕,抑制落料时所 产生的粉尘;散货堆场两侧设置固定喷嘴,由除尘泵房供水,根据风力及天气情况定时 自动喷水,喷嘴布置应能覆盖整个散货堆场;配置洒水车 1 辆,对码头作业面、作业区 道路进行冲洗和洒水。 配备专门人员定期对码头作业面、堆场道路进行清扫,扫除的黄砂集中到散货堆场 堆存;出入口设置冲洗平台、沉淀池及冲洗设备等,减少车辆运输带来的粉尘污染。 皮带机转接处设置密闭转运站,皮带导料槽出口处设置自动喷雾抑尘装置。转运站 采用静电除尘器除尘。 在大风气象条件下停止装卸作业,对堆存的砂粉等材料采取遮盖措施,以避免大风 情况港区粉尘对保护目标的影响。港口运营后应密切关注气象条件,特别是要做好特殊 气象条件(六级以上大风)来临前防尘防备工作。 作业区设置 2.5m 高的围墙;在作业区东、西、北围墙内种植常绿乔灌木。 15 3.5.2.23.5.2.2 地表水地表水 1.施工期 (1)施工期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厕所,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生活污水经施工 场地化粪池处理后,粪便等固体由环卫部门运出处理,污水经埋地一体化生化处理装置 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水作标准后排入施工场地内的 100m 3集 水池储存,用于农灌。本项目东侧有大片农田分布,距离本项目较近,本项目施工产生 的生活污水可由施工单位委托村民作农灌处理。 (2)施工运输中抛洒的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应及时清理,以免随雨水污染附近水体。 (3)混凝土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以免雨水冲刷污染 附近水体。 (4)在施工区域四周设置简易围堰,将施工对水体ss的影响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维护,施工结束拆除简易围堰。 (5)禁止施工船舶直接将含油废水直接排入运河,舱底油污水经船舶自配的油水分 离器处理后交给海事部门的环保船接收处理。 (6)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所签订的承包合同中应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并附有环 保要求的具体内容。 2.运营期 到港船舶污水:根据73/78 国际防污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 理条例 、 江苏省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到港船舶不得直接 向码头所在水域直接排放污染物。 舱底油污水经船舶自配的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和船舶生 活污水交给海事部门的环保船接收处理。 陆域生产废水:本工程陆域机修、流动机械冲洗油污水处理措施为集中收集后经油 水分离器预处理后进入本项目生化处理装置。 本工程应在机修车间旁设油污水处理站一 座,处理能力为 2m 3/h,经隔油、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于绿化。生产含油污水首先流 经格栅井。格栅主要用以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漂浮物,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及水泵等设备 的正常运行并减轻处理负荷,为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保证。污水经格栅井进入调节 沉砂池。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设污水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 同 时,调节池还可起沉砂池作用,根据沉淀净化实验数据,生产污水经 12 小时调节沉砂 处理后,悬浮物 ss 去除率可达 90%以上。经调节沉砂后出水再进入油水分离器,经油水 分离器处理后出水石油类含量可达 1020mg/l,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 16 准,满足后续处理工艺进水要求。调节沉砂池及油水分离器产生的油渣、污泥属危险固 废,送淮安星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处理。 陆域生活污水: 淮安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报批稿) ,未明确本项目 污水去向,由于本项目附近无市政污水管网分布。工可报告提出产生的废污水全部综合 利用,不得向运河排放。因此,本环评报告提出:本项目生活污水采取城市污水再生处 理措施,处理水回用于作业区绿化,不向外排放。 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4805m 3/a,机修废水和流动机械冲洗废水产生量为 6930m 3/a。项目拟新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2m3/h) ,机修废水和流动机械冲洗废水经隔 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本项目生化处理装置, 经处理达到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02002)绿化用水标准后,排入本项目的绿化回用水池(绿化回用水池体积 为 300m 3) 。 3.5.2.33.5.2.3 噪声噪声 1.施工期 (1)高噪声机械在夜间22:0006:00尽量避免作业; (2)在搅拌机等相对固定的噪声 源四周设置声屏障, 如竹笆或土工布围栏; (3)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配备降噪设备; (4) 施工单位应注意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标 准的有关规定。对于达不到标准而又必须选用的设备,应在操作时间等方面作出相应 的保护性规定。 2.运营期 (1)工艺设计中选用的装卸、运输机械的降噪措施,主要采取在码头后方空地种草植 树或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方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且这些机械的操作时间上应作相应的保 护性规定,同时对高噪声作业下的工作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等。 (2)在进行设备采购的招投标中, 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 配备必要的噪声治理设施。 (3)维持设备处于良好运转状态,避免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造成的厂界噪声超标。 合 理安排装卸作业,避免噪声设备同时运转。 (4)偶发噪声存在夜间超标,为了减少钢材装卸噪声对周边居民等敏感点的影响, 本 次评价参照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83-2000)中机械 行业标准件厂声源强度在 95-105db(a),建议在本项目件杂堆场及钢材码头装卸区外设 置 100m 的噪声防护距离,根据现场调查,该距离内无居民等敏感目标。 17 3.5.2.43.5.2.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1.施工期 (1)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桶及垃圾集中堆放场地,陆域和施工船舶的生活垃圾通过 垃圾桶集中至集中堆放场地,由施工单位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拖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理。 (2)疏浚底泥通过车辆装运至陆域堆场范围内,并在四周设置围堰;围堰设置溢 流口,溢流口下游设置沉淀池处理溢流水。脱水、干燥后运至临时弃土场堆放,后期用 于疏港道路等工程的填土。 (3)港池、堆场等土石方开挖形成的弃土将运往施工布置指定的临时弃土场。为 了减免因弃土堆置不当而造成水土流失,必须及时运输至临时弃土场集中堆放,不得随 意倾倒,更不能将弃土向河道内倾倒,运输车辆在运土过程中不得让弃土随意散落。 临 时弃土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逐层压实,洒水抑尘、边坡防护、截排水等措施, 防 止弃土产生泥石流与大量扬尘等措施,以保障周边居民安全,减少临时弃土场对区域环 境的影响。 (4)据调查,近期拟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扩容改造和区域其它公路、 铁路等项目需要取土,本项目建设单位应加强协调,尽快将开挖弃土、淤泥调配到其它 项目,以减少弃渣占地。 (5)加强建筑垃圾和渣土管理。施工单位应尽量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不得随意抛 弃建筑材料、残土、旧料和其它杂物。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尽快清理施工场地内的 建筑垃圾,负责拖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处 置建筑垃圾进行督促。 2.营运期 陆地生活垃圾送地方环卫部门处理,船舶垃圾由京杭运河淮安水上服务区收集, 再 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 沉淀池污泥送地方环卫部门处理, 含油污泥、 废油、 废含油抹布等机修废物委托淮安星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处理。 经过处置后没有固体废物 外排。 3.5.2.53.5.2.5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区范围外的植被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在开挖过程中对地 表腐殖质层进行剥离和保存,施工完毕后对地表尽快复原,并进行植树植草绿化;严格 管理施工船舶,施工船舶垃圾、废水严禁随意排放,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理;散物料应集 中堆存并设置围挡、遮盖等防护措施。 18 3.6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本项目装卸物质无有毒有害物质, 发生事故类型主要为船舶燃料油泄漏事故导致污 染物石油类进入运河污染运河水体。根据预测结果,燃料油泄漏会对运河水体水质产生 一定影响,且时间比较长,但在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影响较小。总体上,该事故对运河水 体影响程度较轻,结合企业在运营期间不断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发生的环境风 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风险发生概率及危害也较低,本项目的事故风险处于可接受 水平。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在码头附近区域配备必要的导助航等安全保障设施:为了 保障码头附近船舶的航行安全, 码头经营者要接受该辖区内淮安市地方海事局对船舶交 通和船舶报告等方面的协调、监督和管理,在码头前沿和船舶掉头区设置必要的助航等 安全保障设施。 (2)推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建设:建设 vts 是为了保障船舶安 全航行,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辅助大型船舶在单向航道内安全航行,避免大型船 舶过于靠近航道边缘或其他浅水区域而发生搁浅或触礁事故,此外还可以提高港口效 率,方便组织有效江上搜救行动和事故应急反应等。同时推进本项目到港船舶逐步配置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 ,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3)加强航道内船舶交通秩序的管 理:为避免港区航道内船舶发生碰撞事故而造成污染,港区航道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 航道内船舶交通秩序的管理,及时掌握进出航道船舶的动态,尽量在危险品船通过时, 其它船舶尽量采取避让措施等。 (4)选址安全防范措施:选址地区应具备满足生产、 消 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排水的条件。 (5)总图布置安全防范措施: 码头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 生产过程 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2801-2008) 、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 (jtj212-2006)的要求。 (6)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建筑安全应严格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的要求 进行设计和施工。码头前沿高程应考虑或参照邻近已建码头高程,并考虑历年极端高水 位和极端低水位,确定拟建码头的高程和底高程,以防极端高水位无法靠船作业、极端 低水位时船舶搁浅。 (7)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设备:采用符合安全条件的设备。 电:采用防爆器具(包括配电盘、电机、开关等),电缆在负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