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的茶道 日本的茶道 n 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 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 客的一种特殊礼仪。日本人饮茶的风 俗最早是由中国传入的,后来广泛流 行于民间。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约达 1000万,将近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 茶道的起源 n日本的茶道文化其原态是从中国移 植过去的“唐物宋品”,而茶禅一味 的发源地夹山寺为日本茶道视为源 头。 茶道的发展 n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发展,可分为三 个历史阶段: n第一阶段 隋唐 n第二阶段 两宋 n第三阶段 明清 第一阶段 n第一阶段在隋唐,中国茶文化入“经” 成“道”,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给日 本带回了中国的佛与茶,始展日本茶 文化“东方第一枝”。 第二阶段 n第二阶段在两宋,中国禅茶文化日渐成熟 繁盛,此时,“取经”的日僧络绎不绝,名 僧容西两次入宋,居留中国达二十四年之 久,带回了禅味浓烈的中国茶道,并将圆 悟禅师的碧岩录和“茶禅一味”的墨宝 带回日本,自己又撰著吃茶养生记, 由此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师和日本茶 道的先驱者。 第三阶段 n第三阶段在明清,在中国禅宗教义和“ 禅茶一味”的理念刺激和引导下,一种 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茶道 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开了辉 煌的一页,先驱者便是日本茶道的鼻 祖村田珠光。 茶道的程序和规则 n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 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茶 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 进行。正规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号 。 茶师 n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 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 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用竹制茶匙 按一定动作将茶碗中的茶搅成泡沫 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 n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 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 ,奉还。 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 n 点茶 煮茶 冲茶 献茶 品茶 n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 式。 n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 n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 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 番。 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 ,主人则热情相送。 四规 n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 之精髓。 “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 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 “清、寂”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 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 七则 n提前备好茶, n提前放好炭, n茶室应冬暖夏凉, n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 n遵守时间, n备好雨具, n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茶禅一味” n“茶禅一味”,其真谛在于禅,其主旨也在 于禅。 n日本茶道历来就注重于感悟茶性之美, 包括:茶意之美、茶味之美、茶香之美 、茶色之美;同时也讲究茶会时的器之 美、水之美、花之美、境之美以及人 之美。 “禅”的内涵 n茶道里“禅”的内涵,在于通过繁琐 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规则不 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 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 茶的真谛,才能喝到一杯好茶,才能 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n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们 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 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经验,需 要饮茶者用生命的美好时光来领悟 。 中国之茶文化 n中国的茶艺注重色、香、味,对火 候、水质、茶具也很讲究,惟独对 喝茶的形式不太在意。 日本的茶道 n日本的茶道则不然. n除了色、香、味、水质、火候、茶具 之外,它还有一整套的仪式,点茶的 动作、姿势、表情,甚至进门先迈哪 只脚,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越雷池 一步。茶道之魂,寓于这一套仪式之 中。 茶庭与茶室的设计 n 最能体现茶道本质的,是茶庭与茶 室的设计。 n 茶庭与一般的庭院不同,这里有的只 是寂寥。在正式进入茶室之前,客人 先要在茶庭里徜徉,净身净心。 茶庭 n 日本茶道界将茶庭称作“露地”,此名 取自于佛经,是说修行的菩萨冲过三 界的火宅到达露地。这意味着,茶道 中的茶庭,不是供人玩赏的,而是修 行的道场。 茶庭 n这里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条 篱笆,每一个石灯笼,无不凝结着主 人的苦心,散发着“和、敬、清、寂” 的气息。经过这样一番净化,来到茶 室时,客人内心的火气已经消尽。 茶室 n茶室面积大小不等。 n以“四叠半”(约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 多,小于四叠半的称“小间”,大于四 叠半的称“广间”。 n茶室的构造与陈设,基本上都是中间 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 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 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茶道表演 n 茶道表演分点炭与点茶两部分。 n 点炭表演在于它的洁净与优美。 n 点茶的过程,其庄严的程度不亚 于牧师主持一场小型宗教仪式。 点炭之用炭 n茶道用炭精致得像古老的工艺 品,使用之前还要擦洗晾干。 点炭之撒灰 n 为了保持茶室清洁,主人点炭前先往 地炉里撒一层湿润的茶灰,这种灰据 说是在夏季三伏天用茶水搅拌,手工 揉制而成,大小颗粒均匀,撒灰的次 数、动作与方位有明确的规定。 点炭 n 主人遵照一定的顺序与位置,将形 状大小不同的炭一件一件地放进炉里 。这个过程中,主人一再地用羽帚清 扫地炉,最后打开一个香盒,往炉里 放进一团薰香。整个过程中,客人们 围着地炉,静静地欣赏主人的表演。 点茶 n 点茶的过程,其庄严的程度不亚 于牧师主持一场小型宗教仪式。在 这个过程中,喝茶本身仿佛已经不 重要,重要的是喝茶的形式。 擦拭茶具 在沏茶之前,主人要擦拭所有茶具, 擦拭之前,还要先进行绢巾的操演, 主人从腰里拿下白色的绢巾,仔细打 量一番,折成三角形,再折小,然后 开始擦拭茶罐,擦完茶罐后擦茶勺, 横擦一次,竖擦两次; 接下来擦清水罐;最后擦茶碗。 n擦茶碗的程序是: 先用热水清洗, 然后用绢巾擦干,擦三圈半, 最后将茶碗的正面转向自己一方。 茶道的禁忌 n茶道为日本人提供了另一个世界。 n这里禁止戴手表,也没有钟; n这里不许谈论金钱,女色; n这里不许说长道短,话题仅限于艺 术自然。 茶道的文化内涵 n日本的茶道,兴盛于群雄争霸的战 国时代,它的起源与发达几乎与日 本的武士道同步。这种“茶与刀”互 补的现象,从一个角度深刻地揭示 了茶道的文化内涵。 茶与刀 n 对于日日征战,生命朝不保夕的 武士来说,宁静的茶室是他们心灵 的绿洲,在这里他们可以忘却战场 的厮杀,生死的烦恼。统治者看到 茶道的神奇功能,武将出征时,经 常在阵地前沿举行茶事,鼓舞士气 。武士们上阵厮杀之前,有一碗茶 垫底,就能消除内心的紧张与狂乱 。 茶道与日本人 n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风景优美、 天灾频繁的岛国,由此培养了日本 人动荡不定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设备维护工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触觉传感器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健康护理协调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保险理财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运输规划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云平台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外围设备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总部行政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保评估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传真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
- 蔡司三坐标-高级培训教程
- 韵达快递承包合同韵达快递承包合同
- T-DLSHXH 002-2023 工业干冰标准规范
- 静力压桩中的几个问题及在苏州某工程中的应用
- 钣金检验作业指导书
- 滕王阁序注音全文打印版
- JJG 971-2019液位计
- GB/T 5751-2009中国煤炭分类
- 高一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课件
- GB/T 17850.3-1999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非金属磨料的技术要求铜精炼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