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杆摇臂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doc

扭杆摇臂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扭杆摇臂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rar
扭杆摇臂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doc---(点击预览)
扭杆摇臂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扭杆摇臂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卡片.doc---(点击预览)
夹具图
压板
GB_FASTENER_WASHER_SMWC 12.SLDPRT
M12螺母.SLDPRT
定位销.SLDPRT
弹簧.SLDPRT
移动压板.SLDDRW
移动压板.SLDPRT
螺栓.SLDPRT
销螺母.SLDPRT
支撑板
垫圈1.SLDPRT
支撑板.SLDPRT
支撑板螺栓.SLDPRT
辅助支撑
螺母.SLDPRT
辅助支撑.SLDASM
销.SLDPRT
零件4.SLDPRT
内六角圆柱头螺栓M4X16.SLDPRT
削边销.SLDPRT
固定板.SLDPRT
圆柱定位销.SLDPRT
夹具体定位销.SLDPRT
夹具体零件图.SLDDRW
夹具体零件图1.SLDDRW
平衡块.SLDDRW
平衡块.SLDPRT
平衡块螺栓.SLDPRT
弹簧0.SLDPRT
总装1.SLDASM
总装配.SLDASM
花盘.SLDDRW
车内孔专用夹具.SLDDRW
过度盘.SLDPRT
过渡盘垫圈1.SLDPRT
过渡盘螺栓.SLDPRT
零件1.SLDPRT
改正
夹具体零件图.SLDDRW
底座1.SLDDRW
底座2.SLDDRW
花盘.SLDDRW
车内孔专用夹具.SLDDRW
钻小孔夹具.SLDDRW
钻床夹具
固定钻模板.SLDDRW
夹具.SLDDRW
底座1.SLDDRW
底座2.SLDDRW
钻小孔夹具.SLDDRW
A3横向.SLDDRW
倒角.SLDDRW
倒角.SLDPRT
六角法兰面螺栓 M12X1.5.SLDPRT
六角法兰面螺母M12X.SLDPRT
六角薄螺母M12.SLDPRT
六角薄螺母M8X1.SLDPRT
六角螺栓M12X55.SLDPRT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M6X20.SLDPRT
内六角圆柱螺钉 M6X16.SLDPRT
划窝.SLDDRW
划窝.SLDPRT
双头螺柱 M12X55.SLDPRT
双头螺柱 M12X60.SLDPRT
固定V型块.SLDPRT
固定板.SLDPRT
固定钻模板.SLDDRW
固定钻模板.SLDPRT
圆形支承块.SLDPRT
圆柱定位销 6X24.SLDPRT
夹具.SLDASM
夹具.SLDDRW
导套.SLDPRT
平垫圈 12.SLDPRT
底座1.SLDDRW
底座1.SLDPRT
底座2.SLDDRW
底座2.SLDPRT
弹簧.SLDPRT
弹簧0.SLDPRT
扭杆摇臂.SLDDRW
扭杆摇臂.SLDPRT
拉花键.SLDDRW
拉花键.SLDPRT
支承套.SLDPRT
毛坯.SLDPRT
移动宽头压板.SLDPRT
调节支承螺钉.SLDPRT
调节支承螺钉2.SLDPRT
车内孔.SLDDRW
车内孔.SLDPRT
车内孔夹具.SLDASM
车槽.SLDDRW
车槽.SLDPRT
钻大孔.SLDDRW
钻大孔.SLDPRT
钻小孔.SLDDRW
钻小孔.SLDPRT
钻小孔夹具.SLDDRW
钻小孔夹具.SLDPRT
铣大平面.SLDDRW
铣大平面.SLDPRT
铣小平面.SLDDRW
铣小平面.SLDPRT
铣底面.SLDDRW
铣底面.SLDPRT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3585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8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7-05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摇臂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第 1 页 工序卡片 编制 总页数 共 1 页 草图卡片 指导 工艺装备明细表 审核 工件 材料 毛坯 零件图号 名称 数量 牌号 标准代号 种类 尺寸 产品 备件 总计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工序名称 1 锻造工件毛坯 10 钻大孔 19 检验 2 热处理:正火 11 倒角 20 车槽 3 热处理:喷丸 12 检验 21 检验 4 铣底面 13 热处理 :调质 22 磷化 5 钻 214 喷丸 23 涂漆 6 划窝 15 去氧化皮 24 包装 7 检验 16 车内孔 25 入库 8 铣大平面 17 检验 9 铣小平面 18 拉花键 1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 扭杆摇臂 的加工工艺及夹具制造 学 生: 学 号: 专 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 级: 指导老师: 2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理工类 ) 学生 姓名: 专 业: 机械设计及制造 班 级: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 扭杆摇臂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课 题 纵向课题( ) 题目类型 理论研究( ) 注:请直接在所属项目括号内打“ ” 横向课题( ) 应用研究( ) 教师自拟课题( ) 应用设计( ) 学生自拟课题( ) 其 他( ) 总体设计要求 及技术要点: 1绘制零件图一张(要求计算机绘制平面及实体图) 2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 1)拟定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定位基准,加工方法,加工阶段,加工顺序等。 2)编写加工工艺规程,有完整的工序及工步内容,绘制加工工序简图,确定检验方法,技术要求,机床及工艺装备。 3)确定加工余量,进行必要的尺寸链计算。选择合适的刀量具,查表和计算切削用量(不少于 10道工序)。 3夹具设计:专用夹具 2套 (不同工序种类的完整装配图,要求计算机绘制) 1)要求定位正确、结构合理,尺寸完整,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合 理,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工艺性。 2)拆画夹具的全部零件图(标准件除外)(至少 1 套),要求画图正确,合理标注加工尺寸、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注明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说明: 总设计图纸的图量之和原则上应不少于 号图纸。 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约 30 40页) 内容应包括:封皮、目录、前言、设计任务书、零件图分析、加工路线、机加工工艺规程分析与计算及补充说明,夹具定位方案和夹紧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夹具的操作说明、设计总结、参考文献、后记等。 工作环境及技术条件: 室内 无特殊技术条 件 工作内容及最终成果: 3 1. 绘制一张零件图 2. 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并按照表格中所涉及的内容详细设计; 成果形式: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 根据工序内容选择不同种类工序设计 2套专用夹具,并绘制夹具完整装配图及零件图; 成果形式: 2套夹具装配图各一张; 2套夹具全部零件图(标准件除外)。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成果形式:设计说明书 时间进度安排: 1 2周 熟悉零件、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并完成零件图; 3 5周 完成零件工艺 规程的设计,填写好相应的表格,并装订成册; 6, 10 13周 完成两套夹具的设计并完成装配图; 13 14 周 完成夹具拆零件工作并绘制零件图; 15周 完成说明书、对所有的资料和设计结构进行最后检查; 16周末 上交所有设计资料,准备答辩; 17 周 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4 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扭杆摇臂 加工工艺规程及其 钻孔与车孔 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 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 :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5 目 录 序言 7 一 . 零件分析 8 件作用 8 件的工艺分析 8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9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9 面的选择 9 定工艺路线 9 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三 钻床 夹具设计 27 题的提出 27 位基准的选择 27 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7 位误差分析 28 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8 四 车 床 夹具设计 题的提出 28 位基准的选择 30 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30 位误差分析 32 6 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32 五 总 结 33 六 致 谢 34 七 参考文献 35 7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我在大学最后的努力的成果,经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在正式工作之前,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积极运用我在学校的学到的知识是我的动力和要求。 毕设完成之后,即将毕业,初入社会,经验不足,在工作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凡自 己能想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小小的成就。既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其实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大学没有虚度青春。 由于自己的实际设计经验与生产经验不足,设计过程中,很多关于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与加工的方便、结构的合理性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与指导,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给予希望,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当然对于所有给予我们希望的人,都不能辜负。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此次毕业设计对工作必有积极推动力。 8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扭杆摇臂”应用在汽车转向系统。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 形状规则 , 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不高,以下是“扭杆摇臂” 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要求: (1) 49圆柱的上下端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底面和顶面 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35面粗糙度值 m (2) 25圆柱上下端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底面和顶面 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14面 粗糙度为 m。 (3)加工孔 2孔中心距为 90孔表面粗糙度为 m。 ( 4)花键孔 花键参数如下: 三角花键 405 数 M=数 Z=40 齿槽宽 = 分度圆齿槽宽 S= 花键齿顶和齿底面粗糙度为 m 花键齿侧面粗糙度为 m 花键孔中心到 孔中心最远为 131 5) 20形凹孔 与 度 1面粗糙度为 m。 ( 6) 38槽表面 槽深 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为 m。 9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几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他们之间的位置要求。 根 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上述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型式 零件才材料为 40件形状 简单 ,因此毛坯宜用 锻 件,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为使零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零件加工余量,故采用 模锻 。 (二)基面的选择 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现以零件的 49圆柱面和 25圆柱表面 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选择以 底面和 孔 为精基准 。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再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 10 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序 1: 锻造工件毛坯 工序 2: 热处 理:正火。 工序 3: 热处理:喷丸。 工序 4: 铣底面,以顶面和侧面定位(不完全定位)。 工序 5: 钻 2孔,以底面和 25 49 工序 6: 划窝,以 2 工序 7: 检验 工序 8:铣 大平面,以 2孔和底面定位。 工序 9:铣 小平面,以 2孔和底面定位。 工序 10: 钻大孔,以 2 工序 11: 倒角 工序 12: 检验 工序 13: 热处理:调质 工序 14: 喷丸 工序 15: 去氧化皮 工序 16: 车内孔, 以 2 工序 17: 检验 工序 18: 拉花键,以 2 工序 19: 检验 11 工序 20: 车槽,以 2 工序 21: 检验 工序 22:磷化 工序 23:涂漆 工序 24:包装 工序 25:入库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扭杆摇臂 ”零件材料为 40度为 241,毛坯重量约为 产类型为批量生产,采用 锻造 。 49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 手册表 件复杂形状系数 质系数取 件轮廓尺寸(厚度方向) 30厚度方向偏差为 。 厚度方向余量查工艺手册表 件重量约为 1工精度为一般 件复杂形状系数为 量 25圆柱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厚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件复杂 形状系数 质系数取 件轮廓尺寸(厚度方向) 0厚度方向偏差为 。 厚度方向余量查工艺手册表 件重量约为 1工精度为一般 件复杂形状系数为 量 2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 12 两内孔精度介于 考工艺手册表 定余量。 由于孔的尺寸小,所以一次即可加工出来。余量 2Z= 花键孔 要求花键孔外径定心,故采用拉削加工,花键参数如下: 三角花键 405 数 M=数 Z=40 齿槽宽 = 分度圆齿槽宽 S= 钻孔 26内孔 30Z=4花键 外圆柱表面切槽 粗车外圆 49 452Z=4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粗车即可,所以粗车余量 2Z=4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工步和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 规定的 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和最小加工余量之分。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1: 锻造工件毛坯 工序 2: 热处理:正火。 工序 3: 热处理:喷丸。 工序 4 铣底面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 40工要求:粗铣底面,表面粗糙度达到 m 机床: 具:硬质合金端铣刀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择 质合金刀片 根据表 13 铣削深度 本夹具可安全工作。 (三) 定位误差分析 26孔 端面是由两个支承板 来确定的,定位基面为 粗加工平面 ,且 35差为自然公差,故其基准位移误差可不用分析。 (四) 夹具 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本着简化设计的原则,零件的夹紧机构没有使用联动夹紧。装卡工件时,分别拧紧螺栓使压板压紧工件。 32 五 、总结 作为一名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的学生,我觉得能做 机械制造工艺及 夹具设计是十分有重要,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在已度过的大三的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重要的专业课这学期才开设,学会理论,这次课设是锻炼我们的实践,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以提高我们的能力,我想做这样的课设,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设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查阅大量的设计手册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手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作设计,并且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设计出可行的夹具。 作为一名专 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本次课设要求用 以我们还要好好掌握这个画图软件。虽然过去从未独立应用过它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好高,并且更好的掌握画图软件。,单单是为了学而学,这样效率当然不会高。边学边用这样才会提高效率,这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但是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33 六、 致 谢 这次设计使我收益不小,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和良好的基础。但是,查阅资料尤其是在查阅切削用量手册时, 数据存在大量的重复和重叠,由于经验不足,在选取数据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我的指导老师每次都很有耐心地帮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我遇到难题时给我指明了方向,最终我很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设计。 这次设计成绩的取得,与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特别是每次都放下他的休息时间,耐心地帮助我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他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不仅在学业上给 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敬佩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在此谨向指导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34 五、 参考文献 李益民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吴拓,方琼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艾兴,肖诗纲编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 1966 王健石主编 机械加工常用刀具数据速查手 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编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 扭杆摇臂 的加工工艺及夹具制造 学 生: 学 号: 专 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 级: 指导老师: 2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理工类 ) 学生 姓名: 专 业: 机械设计及制造 班 级: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 扭杆摇臂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课 题 纵向课题( ) 题目类型 理论研究( ) 注:请直接在所属项目括号内打“ ” 横向课题( ) 应用研究( ) 教师自拟课题( ) 应用设计( ) 学生自拟课题( ) 其 他( ) 总体设计要求 及技术要点: 1绘制零件图一张(要求计算机绘制平面及实体图) 2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 1)拟定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定位基准,加工方法,加工阶段,加工顺序等。 2)编写加工工艺规程,有完整的工序及工步内容,绘制加工工序简图,确定检验方法,技术要求,机床及工艺装备。 3)确定加工余量,进行必要的尺寸链计算。选择合适的刀量具,查表和计算切削用量(不少于 10道工序)。 3夹具设计:专用夹具 2套 (不同工序种类的完整装配图,要求计算机绘制) 1)要求定位正确、结构合理,尺寸完整,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合 理,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工艺性。 2)拆画夹具的全部零件图(标准件除外)(至少 1 套),要求画图正确,合理标注加工尺寸、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注明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说明: 总设计图纸的图量之和原则上应不少于 号图纸。 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约 30 40页) 内容应包括:封皮、目录、前言、设计任务书、零件图分析、加工路线、机加工工艺规程分析与计算及补充说明,夹具定位方案和夹紧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夹具的操作说明、设计总结、参考文献、后记等。 工作环境及技术条件: 室内 无特殊技术条 件 工作内容及最终成果: 3 1. 绘制一张零件图 2. 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并按照表格中所涉及的内容详细设计; 成果形式: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 根据工序内容选择不同种类工序设计 2套专用夹具,并绘制夹具完整装配图及零件图; 成果形式: 2套夹具装配图各一张; 2套夹具全部零件图(标准件除外)。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成果形式:设计说明书 时间进度安排: 1 2周 熟悉零件、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并完成零件图; 3 5周 完成零件工艺 规程的设计,填写好相应的表格,并装订成册; 6, 10 13周 完成两套夹具的设计并完成装配图; 13 14 周 完成夹具拆零件工作并绘制零件图; 15周 完成说明书、对所有的资料和设计结构进行最后检查; 16周末 上交所有设计资料,准备答辩; 17 周 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4 摘 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扭杆摇臂 加工工艺规程及其 钻孔与车孔 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 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 :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5 目 录 序言 7 一 . 零件分析 8 件作用 8 件的工艺分析 8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9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9 面的选择 9 定工艺路线 9 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三 钻床 夹具设计 27 题的提出 27 位基准的选择 27 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7 位误差分析 28 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8 四 车 床 夹具设计 题的提出 28 位基准的选择 30 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30 位误差分析 32 6 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32 五 总 结 33 六 致 谢 34 七 参考文献 35 7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我在大学最后的努力的成果,经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在正式工作之前,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积极运用我在学校的学到的知识是我的动力和要求。 毕设完成之后,即将毕业,初入社会,经验不足,在工作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凡自 己能想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小小的成就。既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其实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大学没有虚度青春。 由于自己的实际设计经验与生产经验不足,设计过程中,很多关于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与加工的方便、结构的合理性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与指导,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给予希望,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当然对于所有给予我们希望的人,都不能辜负。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此次毕业设计对工作必有积极推动力。 8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扭杆摇臂”应用在汽车转向系统。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 形状规则 , 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不高,以下是“扭杆摇臂” 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要求: (1) 49圆柱的上下端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底面和顶面 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35面粗糙度值 m (2) 25圆柱上下端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底面和顶面 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为 14面 粗糙度为 m。 (3)加工孔 2孔中心距为 90孔表面粗糙度为 m。 ( 4)花键孔 花键参数如下: 三角花键 405 数 M=数 Z=40 齿槽宽 = 分度圆齿槽宽 S= 花键齿顶和齿底面粗糙度为 m 花键齿侧面粗糙度为 m 花键孔中心到 孔中心最远为 131 5) 20形凹孔 与 度 1面粗糙度为 m。 ( 6) 38槽表面 槽深 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为 m。 9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几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他们之间的位置要求。 根 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上述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 二 、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型式 零件才材料为 40件形状 简单 ,因此毛坯宜用 锻 件,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为使零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零件加工余量,故采用 模锻 。 (二)基面的选择 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现以零件的 49圆柱面和 25圆柱表面 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选择以 底面和 孔 为精基准 。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再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 10 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序 1: 锻造工件毛坯 工序 2: 热处 理:正火。 工序 3: 热处理:喷丸。 工序 4: 铣底面,以顶面和侧面定位(不完全定位)。 工序 5: 钻 2孔,以底面和 25 49 工序 6: 划窝,以 2 工序 7: 检验 工序 8:铣 大平面,以 2孔和底面定位。 工序 9:铣 小平面,以 2孔和底面定位。 工序 10: 钻大孔,以 2 工序 11: 倒角 工序 12: 检验 工序 13: 热处理:调质 工序 14: 喷丸 工序 15: 去氧化皮 工序 16: 车内孔, 以 2 工序 17: 检验 工序 18: 拉花键,以 2 工序 19: 检验 11 工序 20: 车槽,以 2 工序 21: 检验 工序 22:磷化 工序 23:涂漆 工序 24:包装 工序 25:入库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扭杆摇臂 ”零件材料为 40度为 241,毛坯重量约为 产类型为批量生产,采用 锻造 。 49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 手册表 件复杂形状系数 质系数取 件轮廓尺寸(厚度方向) 30厚度方向偏差为 。 厚度方向余量查工艺手册表 件重量约为 1工精度为一般 件复杂形状系数为 量 25圆柱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厚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件复杂 形状系数 质系数取 件轮廓尺寸(厚度方向) 0厚度方向偏差为 。 厚度方向余量查工艺手册表 件重量约为 1工精度为一般 件复杂形状系数为 量 2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 12 两内孔精度介于 考工艺手册表 定余量。 由于孔的尺寸小,所以一次即可加工出来。余量 2Z= 花键孔 要求花键孔外径定心,故采用拉削加工,花键参数如下: 三角花键 405 数 M=数 Z=40 齿槽宽 = 分度圆齿槽宽 S= 钻孔 26内孔 30Z=4花键 外圆柱表面切槽 粗车外圆 49 452Z=4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粗车即可,所以粗车余量 2Z=4于毛坯及以后各道工序,工步和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 规定的 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和最小加工余量之分。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1: 锻造工件毛坯 工序 2: 热处理:正火。 工序 3: 热处理:喷丸。 工序 4 铣底面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 40工要求:粗铣底面,表面粗糙度达到 m 机床: 具:硬质合金端铣刀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择 质合金刀片 根据表 13 铣削深度 本夹具可安全工作。 (三) 定位误差分析 26孔 端面是由两个支承板 来确定的,定位基面为 粗加工平面 ,且 35差为自然公差,故其基准位移误差可不用分析。 (四) 夹具 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本着简化设计的原则,零件的夹紧机构没有使用联动夹紧。装卡工件时,分别拧紧螺栓使压板压紧工件。 32 五 、总结 作为一名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扭杆摇臂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35853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