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升膜蒸发器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1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升膜蒸发器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2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升膜蒸发器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3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升膜蒸发器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4页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升膜蒸发器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目录一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1)设计课题2(2)设计条件2(3).设计要求2(4).设计意义3(5).主要参考资料3二 设计方案的确定3三 设计计算43.1.总蒸发水量43.2.加热面积初算4(1)估算各效浓度4(2)沸点的初算4(3)温度差的计算5(4)计算两效蒸发水量,及加热蒸汽的消耗量6(5)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7(6)分配有效温度差,计算传热面积93.3.重算两效传热面积9(1)第一次重算93.4 计算结果11四 蒸发器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11五 简图-13(1)工艺流程图-13(2)细节图-14一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课题:番茄汁浓缩工艺装置的设计计算(2)设计条件: 题目1:番茄汁低温浓缩工艺装置的设计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生产能力:1170kg/h原料固形物含量:10%浓缩要求:使固形物质量分数浓缩至36%液加入温度料:25原料最高许可温度:58浓缩液经冷凝后出口温度:25加热介质:100的饱和蒸汽。物料平均比热为3.50 kj/(kgk),忽略浓缩热试设计一套双效升膜蒸发系统,满足上述工艺要求。(3). 设计要求:1.设计一套双效升膜蒸发系统(满足上述工艺要求并包括料液输送系统,蒸发系统,冷凝水分离排除系统及真空系统);2.提交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应包括目录、设计计算任务书、设计方案的确定、各系统的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简略的技术经济分析、参考文献资料等);3.工艺布置简图一幅(可附在设计计算书上);4.注意收集、阅读参考资料,形成设计方案;5.提交日期:2014年12月30日。(4). 设计意义:1.蒸发可以除去番茄汁中的大量水分,减少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蒸发还能提高番茄汁的糖分浓度,增加番茄汁的耐贮藏性。选用升膜蒸发,果汁在蒸发器内经过一次加热、汽化、分离过程,不进行循环,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短,这对热敏性的番茄汁是有利的。蒸发操作是一个能耗大的过程。采用多效蒸发是降低能耗的最有效方法。随着效数的增加,总蒸发量相同时所需新鲜蒸汽量减少,操作费用降低;但效数越多,设备费用越高,而且随着效数的增加,所节约的新鲜蒸汽量越来越少。因此本次设计效数选为效。 2.当料液进入后效时会产生自蒸发,且番茄汁浓度依效序增加,高浓度番茄汁处于较低温度时对热敏性的番茄汁是有利的。3.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单元操作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为以后更为复杂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5). 主要参考资料:1.夏清、陈常贵主编,姚玉英主审,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 2.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3.化工设备的选择与工艺设计,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24.丛德滋等, 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7, 151-1585.张承翼 李春英,化工工程制图,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6.张桂昭,三效逆流加料蒸发器的设计,化工设计. 1996(6):6-107.蒋迪清等,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111-138.各类化学工程学报、期刊、化工设备手册及其化工机械设备产品广告二 设计方案的确定一对果汁进行浓缩的好处:1.减少包装、运输和贮藏的费用;2.防止腐败;3.改善口感。二.确定设计方案:考虑到高温会破坏果汁的品质,故采用真空低温蒸发来对番茄汁进行浓缩操作;由处理物料(原料)的性质及设计要求知,番茄汁黏度大、不易生泡沫,考虑到经济和效率问题,选用双效升膜蒸发系统,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并流双效升膜式蒸发器蒸发。选用2m长383mm的无缝不锈钢管作加热管。三 设计计算3.1总蒸发水量3.2加热面积初算(1)估算各效浓度:第一效蒸发后:由经验公式:: 1:1.1而 解得: (暂取15%)(2)沸点的初算查表:t=100时,p=101.33kpa;t=25时,=3.1684kpa设两效蒸汽压强相等解得时,查表沸点;,第二效加热蒸汽=1=82.19-1=81.19蒸 汽压力/kpa温度/汽化热/(kjkg-1)效加热蒸汽101.331002258.4效二次蒸汽52.249282.192301.7效加热蒸汽50.081.192304.0效二次蒸汽3.7622262432.7进冷凝器蒸汽3.1684252435.0(3)温度差的计算将该溶液当作蔗糖溶液处理,各效由于溶液的沸点升高引起的温度损失差为:/1536/k0.20.84 g/106111.1585第一效时:第二效时:由液柱静压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取液层高度为2m)第一效:此压强下,第二效:此压强下,取管路引起的损失各效料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差各效温度差损失:效: 4.75+0.18+1=5.93 效: 27.66+0.50+1=29.16各效溶液的沸点:效: 82.19+5.93=88.12 效: 26+29.16=55.16各效有效温差为:效: 100-88.12=11.88 效: 81.19-55.16=26.03最大可能温差:损失温差:有效总温差:(4)计算两效蒸发水量,及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由题意知料液平均比热为,查表得水的比热为作第一效热量衡算,得 其中所以 -同理作第二效热量衡算,得 其中所以 -整理得 代入式可得: 由式可得:(5)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查表得不锈钢管的导热率为浓度151061.1361158.5第一效时: 由管内沸腾传热系数的关联式有: 49188饱和水蒸气的传热系数由下公式可求得: 传热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k由下公式计算: )同理可得,第二效时: 由管内沸腾传热系数的关联式有: 饱和水蒸气的传热系数由下公式可求得:传热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k由下公式计算: )(6)计算传热面积 为与加热蒸汽耗量符号s区分,故以下面积符号采用3.3重算两效传热面积(1)第一次重算由于两效传热面积相差太大,故应调整各效的有效温度差,并重复上述计算步骤再算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校正各效沸点、蒸发水量和传热量因第二效完成液沸点不变,所以第二效加热蒸汽温度为该温度下对应的汽化热r=2321.40kj/kg第一效二次蒸汽温度由和得第一效沸点该温度下对应的汽化热r=2331.95kj/kg, =0.9491-86.68 - -解得:两效的传热面积比较接近,故不在重算考虑留适当设计余量,通常加大1015%,取3.4 计算结果蒸发器序号加热面积蒸发水量加热蒸汽消耗量第一效第二效8.38.3428.6416.4542.9428.6总和16.6845.0971.5四 蒸发器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1)加热室传热管数目 管子采用正三角形排列采用胀管法,取t=1.5d0 t=1.5d0=1.538=57mm取=1.5d0 =1.5d0=1.538=57mm加热室的直径 圆整后,取加热室直径d为550mm.(2)分离室分离室体积计算式为:其中,u为蒸发体积强度,一般允许值为,在此取。将工艺计算中二次蒸气的温度和流量以及根据温度所查得的二次蒸气的密度列于下表:效次二次蒸汽温度()75.1926二次蒸汽流量(kg/h)428.6416.4二次蒸汽密度(kg/m3)0.24350.0245为方便起见,各效分离室的尺寸均取一致,所以体积v取最大值。确定需考虑的原则:在允许的条件下分离室的直径应尽量与加热室相同根据 取 得 五.简图(1)工艺流程图(2)细节图双效升膜蒸发器:蒸发器选取理由:溶液以液膜的形式一次通过加热室,不进行循环。传热效率高,蒸发速度快,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短 ,因而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金属丝除沫器: 除沫器选取理由:选用金属丝除沫器,利用液体的惯性使气液分离,以除去液沫,二次蒸汽通过多层金属丝网,液滴黏附于金属丝网,二次蒸汽透过,易于达到99%以上的除沫效率。填料式冷凝器: 1.冷水 2.二次蒸汽 3.冷凝水 4.不凝气 5.喷嘴 6.填料冷凝器选取理由:选用填料式冷凝器,冷凝器中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填料层由许多瓷环或其他材料充填而成,瓷环体内外表面就是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