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门头沟区 2018 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20186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0 页,共 26 道小题,其中 1、2、3、4 小题为选择题,请将答案正 确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区域内。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 2B 铅笔填涂, 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一、一、基础运用基础运用(共 15 分) 班级开展以“筷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 一些学习任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17 题。 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称呼是“箸” ,箸字的繁体写法是“筯” 。从读音和字形上, 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汉代筷子又称为“挟 提” ,意为夹住再提起, 这倒十分形象象 地道出了筷子的功能。后来,筷子多是竹子做的,在“快”字头上加上 “竹” ,就成为今天的“筷”了。筷子的出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是一种人类文 明的象征。凡是使用过筷子的人,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 易卦解:两根筷子,二数先天卦为兑。兑,为口,为吃。筷形直长,为巽(xn)卦。 巽,为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入口的是什么?是筷头。筷头圆,为 乾卦,乾为天。这样吃的岂不是“天”?因此有人认为成语“ ”就是由这儿来 的。 构造简单的筷子包涵着丰富的学问。上半截方型,下半截圆型。方与圆,隐含了人世 间的多少玄机。 【甲】做人, 【乙】处事,方圆并举谋取成功。 “圆和方”是中国人传统的 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 “方”是指做人的原则与气节,是光明正大、明辩辩 是非善恶的高尚 品格; “圆”是指处事的方法与手段,是机智圆通、灵活老练的精妙技巧。这看似简单、 朴素的思想,却也足足穿透了几千年的时空隧道,直到今天仍迸迸 射着灿烂的辨辨 证的光芒。 1. 下列对加点的黑体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挟”字的读音是 xi B.“象”字的第六笔是撇。 C.“迸”字的读音是 b n D.“辩”与 “辨”应互换位置。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2. 根据文意,将以下备选词语中分别还原到文段中的【甲甲】 【乙乙】处。 (2 分) A.方中有圆 B.圆外有方 【甲】_ 【乙】_ 3. 文段中处填入的关联词语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 .因为 所以 既 也 B. 由于 因而 不仅 更 C .既然 那么 既 也 D. 虽然 但是 不仅 更 4.筷子是成双成对使用的,因而常常赋予其寓意。下列选项中的成语无法由筷子赋予寓 意的一项是(2 分) A.同甘共苦 B.相濡以沫 C.一箭双雕 D. 情同手足 5. 文段中“ ”处应填入的成语是 。 6.请将以下对联补充完整。 (2 分) 上联:筷子一双尝五味 下联:经书百部 7. 谜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其通俗的形式为人们喜闻乐见。 你天天都使用的筷子,常常让人们联想到夫妻、兄弟、姐妹、朋友和伙伴等。你能结合上 述提示以筷子为谜底创作一条谜语吗?当然,有创新更好。 (3 分) 答 (打一厨房用具) 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 3 分) 8.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 分) 9.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是 , 。 (2 分) (二)古诗词阅读(共 7 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公元 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 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然后写下了这首诗。 ) 10.曹操这首诗借景抒情,请结合本诗具体说明。 (2 分) 答: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11.阅读划线诗句,发挥想象,描绘出这几句诗所构成的画面。 (2 分) 答: 12.古诗词中含“水”的诗句还有很多,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客路青山外, , ”又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 ” ,再如 “ ”等(只写一句) 。 (3 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13-15 题。 (共 8 分) 甲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乙 冬十一月己巳朔, 宋公 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 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 “彼 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 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 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 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 注:宋公:宋襄公。泓:水名,今河南柘城附近。司马:官名,当时由子鱼担任。门官: 守门人,在战争中担任近卫军官,负责保卫国君。不重伤:不再去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二毛:头发 花白的老年人。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彼竭我盈 盈: (2)公伤股 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 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翻译: 15甲文的齐鲁长勺之战和乙文的宋楚泓水之战,虽然一胜一败,但造成胜败的原因却有 某些共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分析一下。(2 分) 二、 名著阅读(共名著阅读(共 5 5) 16.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 情,但他们都凭借自身的智慧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请概括出你印象最深的一次险情,并谈 谈你从他们战胜险情的过程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3 分)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答: 17.“信”,即诚信。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 现。阅读下面材料,用上一组关联词,谈谈你对“信”的认识。 (2 分)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 )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 论语学而 )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 论语学而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论语为政 ) 轻诺必寡信。 ( 老子六十三章)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李白 侠客行 )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19 题。 (共 6 分) 材料一 2018 年 4 月 18 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本 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 12.84 亿,其中城镇居民占 52.1%,农村居民占 47.9%。 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 率为 80.3%。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 阅 读等)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 59.1%, 较 2016 年的 58.8%上升了 0.3 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 37.6%,较 2016 年的 39.7%下降了 2.1 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 25.3%,较 2016 年的 26.3%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2017 年有 59.7%的成年国民 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 2016 年的 55.3%上升了 4.4 个百分点;71.0%的成年国民进行过 手机阅读,较 2016 年的 66.1%上升了 4.9 个百分点;14.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 读,较 2016 年的 7.8%上升了 6.5 个百分点;12.8%的成年国民使用 Pad(平板电脑)进行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数字化阅读,较 2016 年的 10.6%上升了 2.2 个百分点。有 63.4%的成年国民在 2017 年进 行过微信阅读,较 2016 年的 62.4%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 读量为 4.66 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 33.62 期(份) ,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 3.81 期(份) ,我国成年国民中,只有一成以上成年国民全年纸质图书阅读量在十本以上,深 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 材料二 图一:综合阅读率十年间变化图一:综合阅读率十年间变化 图二: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图二: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接触率 材料三 以色列人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在以色列,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无论是车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站还是广场,专心致志读书的人随处可见。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需的。在安息日期间, 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停业,交通全部中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 息和祈祷,严禁走亲访友和外出郊游,但只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倘若你 从阳台上向下眺望,你会发现海滩上空空荡荡,大街上寥无人迹,只有书店开门营业。每 个书店里都生意兴隆, 看来以色列人对书的酷爱似乎胜于宗教。 以色列实行文化开放政策, 书店里各种观点各种版本的图书一应俱全,从最深奥的到最通俗的,都有大量的读者。在 街头报亭里,可以买到头天出版的泰晤士报 、 纽约时报 、 世界报等西方大报。令 人震惊的是,这个仅 500 万人口的国家,竟有 890 种刊物。而在以色列书刊的价格是非常 昂贵的,每份报纸大多是每天 48 版,售价 6 美元,若订一份报每月就是 180 美元,而普 通以色列人, 每家每年至少订阅好几份报刊。 此外, 14 岁以上的以色列人每月阅读 1 本书, 全国平均每 4000 人中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全国 500 万人口中持有借书证的就有 100 多 万人。正因为如此,以色列才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一个 嗜书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18.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张图表的内容,描述当前我国成年国民的阅读现状。 答: 19.综合三个材料,请你分别对我们的政府、国民和自己提出一条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全 民阅读。 答: (二)阅读怀李叔同先生 ,完成阅读怀李叔同先生 ,完成 2020- -2222 题。 (题。 ( 9 9 分)分) 怀李叔同怀李叔同 先生 先生 丰子恺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 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 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 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他出家时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把过去的照片统统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见过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 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 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 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 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 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 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 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 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 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 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 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 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 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 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 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 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 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 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 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 也很适用。 今人侈谈生活艺术化, 大都好奇立异,非艺术的。李先生的服装,才真可称为生活的艺术化。他一时代的服装, 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 布衣布鞋的李先生,与洋装时代的李先生、曲襟背心时代的李先生,判若三人。这是第三 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 我读二年级时, 图画归李先生教。 他教我们木炭石膏模型写生。 同学一向描惯临画, 起初无从着手。四十余人中,竟没有一个人描得像样的。后来他范画给我们看。画毕把范 画贴在黑板上。同学们大都看着黑板临摹。只有我和少数同学,依他的方法从石膏模型写 生。我对于写生,从这时候开始发生兴味。我到此时,恍然大悟:那些粉本原是别人看了 实物而写生出来的。我们也应该直接从实物写生入手,何必临摹他人,依样画葫芦?于是 我的画进步起来。此后李先生与我接近的机会更多。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 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 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 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q)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 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当初修净土宗,后来又修律 宗。律宗讲究戒律的,一举一动,都有规律,严肃认真之极。这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 数百年来,传统断绝,直到弘一法师方才复兴,所以佛门中称他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 祖师。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 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又有一次,我寄回件邮票去,多了几分, 他把多的几分寄还我。以后我寄纸或邮票,就预先声明:余多的送与法师。有一次他到我 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 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 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 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如上所述,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 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象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象个青衣,起老 生象个老生,起大面又象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噩耗传到贵州遵义的时候,我正在束装,将迁居 重庆。我发愿到重庆后替法师画像一百帧,分送各地信善,刻石供养。现在画像已经如愿 了。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8 页) 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 年 4 月作于四川客寓 (有删改) 【李叔同】(1880-1942),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 一。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丰子恺】 (18981975) ,师从李叔同,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 20.文中作者通过描写李叔同先生在不同时期, 不同身份下的衣着变化来表现其 “认真” 的特点,阅读全文,请你梳理概括。 (4 分) 时期 身份 衣着 人物特征 在上海 曲襟背心 认真 在日本 留学生 回国后 布衣布鞋 出家后 法师 21.结合全文,分析第段的作用。 (2 分) 22.李叔同先生是个认真的人。除此之外,请你针对本文内容再提出一个问题并分析解 答,帮助同学们多角度地了解他。 (3 分) 问题: 解答: (三)阅读人生的“三把刷子”人生的“三把刷子” 完成 23-25 题。 (共 7 分) 人生的“三把刷子”人生的“三把刷子” 周文祥 有句形容人能力强的俗语“有两把刷子”脍炙人口,而林语堂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 生讲演的题目却是我的“三把刷子”。他自诩自己的人生是一把“刷子”,不是说本 事高于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思考感悟、生活奔波经历,阐明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 和方式。 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第 10 页 (共 8 页) 第一把是“问题刷”。林语堂说:“只要有问题跟着,你就不会懒惰。为解决时时 引诱你去想的问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1生命的诞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第4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12大考点43题) (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文化、发展与合作(第1期)原卷版
-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3
- 沟通的艺术-好好说话(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劳动项目三 发绿豆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劳动教育》
- 2025年美发师技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叉车科目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考试大纲
- 主城区积水易涝点排水防涝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早期现代舞课件
- 碳固持效应研究-洞察及研究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硬笔书法第一课新版ppt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应对 练习(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课件(定稿)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有答案)
- 预测分析:技术、模型与应用 - SAP Predictive Analytics
- 2014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