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0668-1998 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_第1页
SHT 0668-1998 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_第2页
SHT 0668-1998 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_第3页
SHT 0668-1998 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_第4页
SHT 0668-1998 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68340定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试验程序。本标准采用的试验程序、试验条件与340定用发动机及标准参比油与试设备、仪器仪表及辅助装置采用满足标准的附录A、附录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茂名石化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玉英、吴达伟、解世文、梁高升、刘成科、林跃生。177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评定法 0668称二冲程油)润滑性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通用汽油机、雪撬车动力等二冲程汽油机使用的二冲程油。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268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 38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922溶剂油 1995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2433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536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5487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7304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方法(电位滴定法) 8017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 8019车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喷射蒸发法) 802。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041无铅车用汽油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塞与气缸之间)的润滑性能。花塞垫圈温度200时,试样油与标准参比油各自的扭矩输出平均值之比。用 用活塞、活塞环、气缸、曲轴系统)后的发动机,为了使性能稳定,正式试验前进行的运转。300时的发动机输出扭矩降低值。4方法概要本试验使用一台排量为49冷二冲程汽油机,评定二冲程油的润滑性能。试验用混合燃料油的混合比(标准燃料油/二冲程油)为50:1(V/V)000r/V/V)。待运行工况稳定后,停止供给冷却风。当火花塞垫圈温度达到200时,测定发动机输出扭矩值;达300时,再测定其扭矩值,并计算出扭矩降低值。重复5次试验,获得一组数据。完成一组试验后,更换试验油继续试验。试验依次按标准参比油一试样油一标准参比油的顺序进行。数1冷却方式强制风冷缸径、冲程,;9.0 x O 便直接从曲轴输出功率。外冷却系统供给冷却风。使冷却气缸后的冷却风不吹向化油器(见图1)0a)堵住朝向化油器侧面的出风口,使冷却风直接流向尾端。b)拆除朝化油器侧面的导流板,使冷却风平稳地流向尾端。需要机油泵,须将油泵的进出口短路,堵住化油器进油口。为防止油泵卡住,应将油泵充满二冲程油。1775 0668中影线部分去除,并将该处方孔封死。堵住安装在曲轴箱上的燃料泵吸人管。空气滤清器与消声器之间安装一隔热板(见图2)或玻璃钢等。此必须配备一台鼓风机,并用管道连接,将冷却风引至所需冷却的部位(吹风方向如图2所示)。气口一隔热板;连接抽风管道至发动机消声器处,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直接排至室外。0r/可通过减速装置连接,但要补偿功率损失。由于不使用发动机上的起动电机,因此测功机最好具备能够反拖发动机的功能,或者配备一台起动电机。制设备测量、控制设备应满足表3、表4试验条件的要求和表5规定的测量要求。1776 量程为0 - m,测量精度为1 测量精度为*1C 果实现不了,则可每隔15录一次。测量范围应满足。量程为。一10%(V/V),V/V)测量精度为士。要制备一个至少能容纳4置在高于化油器浮子室500管结构应尽可能减少燃料油位差压力损失,管路中不能存有气泡1777验自始至终必须使用同一批燃料油,因为试样油与参比油之间要进行相对比较。校机油(能见附录A。表2标准燃料油的性质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实际胶质,呵GB/58017四乙基铅,盯00,一。馏程10%蒸发温度,不高于一653650%蒸发温度,不高于一卯%燕发温度,不高于一167硫含量,%(m/m)究法)59一。一一(V/V)5一20(V/的二一35注:其他测量项目符合标准177 正式试验前必须按表3的规定进行磨合。在第火花塞垫圈温度达165C = 5C,0.5%a(V/V)。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可通过调节化油器主喷嘴和油针所在夹紧台位置来调整(推荐的主喷嘴编号为75A,油针夹紧位置是从顶往下第三个台)。磨合使用混有标准参比油的混合燃料油,其混合比(标准燃料油/二冲程油)为50: 1( )按照厂商提供的发动机维修手册组装,零部件表面应涂上少许标准参比油。表3磨合工况阶段r. 一4000 t 20 8部分开度090400()土20 ,V/V)机并拆检活塞、气缸、活塞环等。7.,3零邵件的更换标准零部件在下列情况下应更换:a)已进行20组试验;b)使用标准参比油时的初始扭矩(火花塞垫圈温度200时)下降大于10%;c)拆检时活塞裙部有泄漏痕迹或活塞、气缸上的划痕对试验有影响。合比为50:1。每组试验大约需要配制4果二冲程油与标准燃料油混合后出现分层,试验就不再进行,并作为特殊情况在报告中说明。应将燃料箱、油管和化油器浮子室中的燃料油放净,并用标准燃料油冲洗后再将下一种混合燃料油装人燃料箱,然后松开浮子室的排放螺钉,放出约消除前一组试验的影响。此期间调节冷却风,使火花塞垫圈温度保持在160氧化碳浓度%(油量 续记录火花塞垫圈温度和扭矩值。如果不能连续记录,可以15录一次。1779 300时的扭矩值,一经记录完毕,立即供给冷却风。确认火花塞垫圈温度降至160士5之后,再停止供给冷却风。获得一组数据。如果所记录的5个扭矩降中的任何一个超出这组数据平均值的t m,就将这个值视为导常值舍弃,继续重复一次试验,并重新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 以再重复一次试验。但每种油试验不得超过7次,否则终止试验。何5个值都不在其平均值t 0. 028N - 试验无效,查明原因并调整发动机后重新试验(同一天内这组试验之前已获得的所有数据都应废除,因为这个试验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减少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按表5规定的项目测定并记录。表5项目连续预运行期间1发动机转速,r/一氧化碳浓度,%(V/V)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力,“、测定测定测定侧定测定测定对比较试样油的润滑性。如果两组标准参比油试验数据之间在统计上存在有效差,则试验被认为是不可靠的。 5363方法换算到标准进气状态下的校正扭矩值,然后再计算扭矩降低值。信度下,两个标准参比油扭矩降之间在统计上不存在有效差,试验被认为是可靠的。如果存在有效差,则试验不可靠。9结果分析(统计分析过程实例)以表6数据为例进行统计分析。表6校正扭矩降数据序号油品名称1234561标准参比油(第一次)二次)矩降平均值X,通过分析,表6中括号内的值( 该舍弃。标准偏差和方差的计算标准偏差)、式(2)和式(3)计算:1790 0668(1)n)又(26侧=,(2)。二(。一;)2,(3)式中:X各个扭矩降低值;n数据的个数;各个扭矩降低值的总和。准偏差和方差计算结果油品名称代码一次)二次)一次和第二次总和)次标准参比油的试验结果之间无有效差。以下是可靠性的说明。7 .)和分别按式(4)和式(5)计算:氏二/(u,Y n;十n,一L(4)一!X,一“=。.。,、(l/n,)X )和式(5)可得:。 = t*)与附录进行比较,如果在95%置信度下t*t 里自由度巾为(但当试样油为两个组合时,0为(n, + n,- 2)。因此标准参比油的自由度为8。由附录, 1. 8600检验结果:,可以认为它们之间有有效差,说明试样油的润滑性较标准参比油差。式(6)计算:式中:准参比油校正扭矩降(两次总和)平均值;X,试样油校正扭矩降平均值。(6)1791 式(7)计算:7200时试样油校正扭矩平均值200时标准参比油校正扭矩平均值10试验结果报告将试验结果填人表8中。表8风冷二冲程油润滑性试验结果表编号试验日期试验油一次试样油二次次总和编号一一一一有效数据个数、一一一方差0一一一标准参比油第一次与第二次之间有效差检验标准组合偏差5%)效差和可靠性检查标准组合偏差a,5%)靠)/有不可靠)标准参比油与试样油之间有效差检验润滑性指数初始扭矩指数靠)/有(不可靠)试样油=试样油=一氧化碳浓度,%(V/V)一人口空气温度,一一一干泡温度,一一一一一湿泡温度,一大气压,校正系数0668一1998附录A(标准的附录)标准参比油和校机油及主要性质为基准用于评定油品清净性一种清净性较差的二冲程油让卜1芯0),皿矛/5(,m时/s;85;265粘度指数一1;2一一(犯/1,一。,(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