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重点: 1. 电阻的串、并联; 2.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 2.3 电阻的串联、并联 2. 5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Y变换) 2.7 输入电阻 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线性电路的无源元件均为线性电阻. 21 引 言 线性电路 : 由时不变线性无源元件、线性受控源 和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 线性电阻电路: 22 电 路 的 等 效 变 换 定义:用一种新的电路结构,代替电路中某一部分 结构时,必须不影响电路中其它部分的工作 状态。 v 对外电路等效,即外电路上的电压电流 不发生变化 v 内电路不等效,即在变换前后其结构及 元件参数均发生变化 1. 电路特点 : 一、 电阻串联 ( Series Connection of Resistors ) + _ R1Rn + _ uk i + _ u1+ _ un u Rk (a) 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 (KCL); (b) 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 (KVL) 。 2-3 电 阻 的 串 联 和 并 联 KVL: u= u1+ u2 +uk+un 由欧姆定律: 结论: Req=( R1+ R2 +Rn) = Rk u= (R1+ R2 +Rk+ Rn) i = Reqi 等效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 2. 等效电阻Req + _ R1Rn + _ uk i + _ u1+ _ un u Rk u + _ Req i 3. 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 由: 即: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结论: 二、电阻并联 (Parallel Connection) in R1R2RkRn i + u i1i2ik _ 1. 电路特点 : (a) 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两端为同一电压 ; (b) 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 。 i = i1+ i2+ + ik+ +in 等效 由KCL:i = i1+ i2+ + ik+ +in= u / Req 故有: u/Req= u/R1 +u/R2 + +u/Rn =u(1/R1+1/R2+1/Rn) 即: 1/Req= 1/R1+1/R2+1/Rn in R1R2RkRn i + u i1i2ik _ 2. 等效电阻Req + u _ i Req 用电导 G =1 / R 表示: Geq=G1+G2+Gk+Gn= Gk 等效电导等于并联的各电导之和结论: 3. 并联电阻的电流分配 由: 电流分配与电导成正比 知 : 结论: 例1. R = 4(2+36) = 2 2 6 4 3 R 3 R = (4040+303030) = 30 40 30 30 40 30 R 40 40 30 30 30 R 例2. 例3. 解: 用分流方法做 用分压方法做 求:I1 ,I4 ,U4 + _ 2R2R2R2R RRI1I2I3I4 12V + _ U4 + _ U2 + _ U1 _ 无 源 三端无源网络:引出三个端钮的网络, 并且内部没有独立源。 三端无源网络的两个例子: ,Y网络: Y型网络 型网络 R12 R31 R23 i3 i2 i1 1 23 + + + u12 u23 u31R1 R2R3 i1Y i2Y i3Y 1 23 + + + u12Y u23Y u31Y 2. 4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 效变换 (Y 变换) 下面是 ,Y 网络的变形: 型电路 T 型电路 这两种电路都可以用下面的 Y 变换方法来互相等效。 下面要证明:这两个电路当它们的电阻满足一定的关系时 ,是能够相互等效的。 ( 型) (Y 型) R12 R31 R23 i3 i2 i1 1 23 + + + u12 u23 u31 R1 R2R3 i1Y i2Y i3Y 1 23 + + + u12Y u23Y u31Y 等效的条件: i1 =i1Y , i2 =i2Y , i3 =i3Y , 且 u12 =u12Y , u23 =u23Y , u31 =u31Y Y 变换的等效条件: Y接: 用电流表示电压 u12Y=R1i1YR2i2Y 接: 用电压表示电流 i1Y+i2Y+i3Y = 0 u31Y=R3i3Y R1i1Y u23Y=R2i2Y R3i3Y i3 =u31 /R31 u23 /R23 i2 =u23 /R23 u12 /R12 R12 R31 R23 i3 i2 i1 1 23 + + + u12 u23 u31 R1 R2R3 i1Y i2Y i3Y 1 23 + + + u12Y u23Y u31Y i1 =u12 /R12 u31 /R31 (1) (2) 由式(2)解得: i3 =u31 /R31 u23 /R23 i2 =u23 /R23 u12 /R12 i1 =u12 /R12 u31 /R31 (1) (3) 根据等效条件,比较式(3)与式(1),得由Y接接的变换结果 : 或 类似可得到由接 Y接的变换结果: 或 上述结果可从原始方程出发导出,也可由Y接 接 的变换结果直接得到。 简记方法: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R = 3RY ( 外大内小 ) 1 3 或 注意: (1) 等效对外部(端钮以外)有效,对内不成立。 (2) 等效电路与外部电路无关。 R31 R23 R12 R3 R2 R1 Y变 变Y 应用:简化电路 例. 桥 T 电路 1k 1k1k 1kR E 1/3k1/3k 1kR E 1/3k 1k R E 3k3k 3k 一、 理想电压源的串并联 串联: uS= uSk ( 注意参考方向 )! 电压相同且极性一致的电压源才能 并联,且每个电源的电流不确定。 uS2 + _ + _ uS1 + _ uS 并联: 2-5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并联 电流相同且方向一致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 联,并且每个电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确定。 串联: 并联: iS1iS2iSk iS ( 注意参考方向)! 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工作点 一个实际电压源,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uS与一个电阻Ri 串联的支路模型来表征其特性。 一、实际电压源 U u=uS Ri i Ri : 电源内阻,一般很小。 u i US I i + _ uS Ri + u _ uS=US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 RU I RiI 2.6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当它向外电路提供电流时,它的端电压u总是小于uS ,电流越大端 电压u越小。 工作点 二 、 实际电流源 一个实际电流源,可用一个电流为 iS 的理想电流源 和一个内电导 Gi 并联的模型来表征其特性。 u iIS U I i=iS Gi u i Gi + u _ iS iS=IS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 : Gi: 电源内电导,一般很小。 GiU U I 当它向外电路供给电流时,并不是全部流出,其中一部分 将在内部流动,随着端电压的增加,输出电流减小。 三 、电源的等效变换 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变换; 所谓的等效是指端口的电压、电流在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u=uS Ri ii =iS Giu i = uS/Ri u/Ri 通过比较,得等效的条件: iS=uS/Ri , Gi=1/Ri i Gi + u _ iS i + _ uS Ri + u _ 转换 i + _ uS Ri + u _ i Gi + u _ iS 同理:实际电流源可变换为实际电压源: (2) 所谓的等效是对外部电路等效,对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注意: 开路的电流源中 电流源短路时, 电压源短路时, 开路的电压源中 iS i + _ uS Ri + u _ i Gi + u _ iS 方向: (1) 变换关系 数值关系: iS i 无电流流过 Ri; 有电流流过并联电导Gi 。 电阻中Ri有电流; 并联电导Gi中无电流 (3) 理想恒压源和理想恒流源不能等效互换 a b I Uab Is a US + - b I (4) 进行电路计算时,恒压源串电阻和 恒电流源并电阻两者之间均可等效变 换。RS和 RS不一定是电源内阻。 应用:利用电源转换可以简化电路计算 。 例1. I=0.5A 6A + _ U 5 5 10V + _ U55 2A 6A U=20V 例2. 5A 3 4 7 2A I+ _ 15v _ + 8v 7 7 I 例3: U1=140V, U2=90V R1=20, R2=5, R3=6 求: 电流I3 。 I3 R1 U1 R2 U2 R3 + _ + _ 解法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IS12 R3 R12 25A 64 I3 IS1IS2 R3 R1R2 7A 18A 620 5 I3 27 输入电阻 任何一个复杂的网络, 向外引出两个端 钮, 则称为二端网络 ( 一端口)。网络内部没 有独立源的二端网络, 称为无源二端网络。 等效 R等效= U / I 一个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可以用端口的入端电阻来 等效。 无 源 + U _ I R等效 + U _ I 无独立源一端口的等效电阻计算方法: 1)无受控源,仅含有电阻,可应用电阻的串并 联,Y变换,等电位短路方法求等效电阻; 2)若含有受控源的一端口,则需在端口上设一 电压(或电流),计算出端口电流(或端口电 压),然后按式Rin=1/Gin=u/I计算。 例 1.求 a,b 两端的入端电阻 Rab (b 1) 解: 通常有两种求入端电阻的方法 加压求流法 加流求压法 下面用加流求压法求Rab Rab=U/I=(1-b)R 当b0,正电阻 正电阻 负电阻 u i I bI a b R U=(I-bI)R=(1-b)IR 当b1, Rab0,负电阻 Rab + U _ 例5. 简化电路: 注:受控源和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转换, 不要把受控源的控制量支路消除掉。 1k 1k 10V 0.5I + _ U I 1.5k 10V + _ U I 加压求流法或 加流求压法 求得等效电阻 10V 2k + _ U + 500I - I U = - 500I+2000I+10 U = 1500I + 10V + _ 5 10V + _ U I U=3(2+I)+4+2I=10+5I + _ 4V 2 + _ U +- 3(2+I) I U=3I1+2I1=5I1=5(2+I)=10+5I 2 + _ U +- I1 3I1 2A I 例6. 小结 wY-等效变换 w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 w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n对外等效 n简化电路分析 n受控源支路不要简化掉 n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不可以等效 w等效电阻 作业 w2-5 w2-6 w2-9 w2-10 w2-12 1 1 1 R U I = 3 3 3 R U I = R1 R3 Is R2 R5 R4 I3I1 I 应 用 举 例 - + Is R1 U1 + - R3 R2 R5 R4 I=? U3 (接上页) Is R5 R4 I R1/R2/R3 I1+I3 R1 R3 Is R2 R5 R4 I3I1 I 45 4 RRR U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五味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化学试题及答案
- 公关咨询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杭州余杭区招聘公办幼儿园劳动合同制职工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广东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等高线测试题及答案
- 导弹飞行试题及答案
- 平面构成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份河南事业单位选调公务员遴选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3到6岁幼儿发展指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光伏施工安全试题及答案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宏图煤矿防突设计2025.9.8
- 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奇瑞购销协议书范本
- 社区模拟试题和答案
- 银行测试管理办法
- 2025年技师(二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和解析)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