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失衡》PPT课件.ppt_第1页
《作物营养失衡》PPT课件.ppt_第2页
《作物营养失衡》PPT课件.ppt_第3页
《作物营养失衡》PPT课件.ppt_第4页
《作物营养失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简介 玉米(Zea mays)又名玉蜀黍,俗称苞谷、棒子、珍珠 米等;是粮食兼饲料作物。 中国的玉米产量居世界第 2位。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 日均18以上。从抽雄到开花日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 ,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提早。长 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6.57.0最适。耐盐碱 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玉米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营养充足且处于平衡 状态才能保证高产和优质。 玉米营养失衡图文解 玉米缺锰,新叶出现淡橄榄绿色并从 脉间逐渐失绿呈条纹状,叶脉保持深 绿色,这与缺铁相似;叶片柔软下披 ,缺锰玉米抽雄期根系纤细长而色白 。 氮是生成玉米蛋白质、叶绿素等重要 生命物质的组成部分;玉米对缺氮反 应敏感,首先表现为下位叶黄化, 叶尖枯萎,常呈“V”字形向下延展 。 玉米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 纹花叶,心叶症状重;严重时心叶 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矮缩,生育 延迟, 有的甚至不能抽穗。 玉米缺锌苗期花白苗,称为“花叶条纹 病”、“白条干叶病”。缺锌玉米3-5叶期呈 淡黄至白色,从基部到 2/3处更明显。拔 节后叶片中肋和叶缘之间出现黄白失绿条 斑,形成宽而白化的斑块或条带,叶肉消 失,呈半透明状,似白绸或塑膜状,风吹 易撕裂。老叶后期病部及叶鞘常出现紫红 色或紫褐色,节间缩短,根系变黑,抽雄 延迟,形成缺粒不满尖的玉米棒。 钾是玉米重要的品质元素。钾可激活酶的活性,促进光合作用,加快淀粉和 糖的运转,防止病虫害侵入,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 倒伏,延长贮存期,提高产量和品质。玉米缺钾出苗几周即出现症状,下位 叶尖和叶缘黄化,老叶逐渐枯萎,节间缩短;生育延迟,果穗变小,穗顶变 细不着粒或籽 粒不饱满,淀粉含量降低,穗易感病。 磷参与玉米一生的重要生理活动,如能量转化、光合作用、 糖分和淀粉的分解、养分转运及性状遗传。 缺磷玉米植株瘦 小,茎叶大多呈明显的紫红色,缺磷严重时老叶叶尖枯萎呈 黄色或褐色,花丝抽出迟, 雌穗畸形,穗小,结实率低,推 迟成熟。 玉米缺硫整株褪淡 、黄化、色泽均匀 。叶脉间黄化,随 后茎和叶变红。红 色始于叶缘,逐渐 向中部蔓延。老叶 保持绿色。 玉米缺铜叶片失绿变灰卷曲反转 玉米缺硼时幼叶展 开困难,叶脉间呈现 宽的白色条纹;茎基 部变粗、变脆。严重 时雄穗生长缓慢或很 难抽出;果穗的穗轴 短小,不能正常授粉 。果穗畸形,籽粒行 列不齐,着粒稀疏, 籽粒基部常有带状褐 疤。 小麦简介 小麦wheat,禾本科 (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一年生或越年生草 本。世界上1/3以上人以小麦为主要食粮,世界小麦贸易额超过所有 其他谷物的总和。小麦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以河南、山东最多。 小麦为须根系,5条初生根长期存活并具有吸收功能,次生根 在三叶期后从分蘖节上长出。根能深入2米以上,主要密集于30厘米 以土层内,根的数量和分布受土壤、水分、通气和施肥等影响。 小麦较耐旱,但一生中耗水量仍达400600毫米。拔节到乳熟 期需水量最多,占总耗水量的60。其中以抽穗到开花期的日耗水量 最大,拔节至抽穗、开花至成熟期次之。 小麦需肥较多。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 、粘壤土最为适宜。每生产 100千克子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3.5 千克,磷酸11.3千克,氧化钾23千克。为促进苗期早发,使冬前达 到一定分蘖和拔节期巩固分蘖成穗,要施足基肥和重施拔节肥。干旱 地区以重施底肥为主。分蘖期至开花期对磷、钾需量很大,要保证供 应。在酸性土壤中往往由于铝离子过多而引起小麦铝中毒,可施用石 灰中和,并选用耐铝害品种。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氮素失调) 小麦缺氮时氮素从老叶转移到新叶, 老叶均匀发黄,植株生长矮小细弱, 无分蘖或少分蘖,穗小粒少。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小麦缺磷苗期叶鞘呈紫色,新叶呈暗绿色,分 蘖不良。叶片细狭,叶尖发焦,穗小,穗上部的 小花不孕或 空粒。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小麦缺钾植株矮化,干旱季节表现为枯萎。老叶叶 尖发生褪绿,继而坏死。褪绿区逐渐向叶基部扩展。 由于沿叶缘褪率区向下移动比沿中脉快,结果中脉附 近组织保持的绿色呈箭头状。小麦缺钾茎秆细弱,较 易遭受霜冻、干旱和病害,缺钾也使氮的效用不能发 挥。 上右图为缺钾小麦开花期,剑叶叶尖发黄。麦 穗不饱满,籽粒特别是穗尖发育差。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 小麦缺镁中下位叶脉间失绿,残 留绿斑相连成串呈念珠状,对光 观察时明显 小麦缺钙幼叶卷曲干枯, 功能叶叶间及叶缘黄萎。植 株未老先衰。结实少秕粒多 。小麦缺钙最明显特征:根 尖分泌球状的透明粘液。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 小麦缺锌节间短、抽穗扬花迟,且 不齐;叶片沿主脉两侧出现白绿条 斑或条带。 小麦缺钼严重时才表现症 状叶片失绿,叶尖和叶缘 呈灰色,开花成熟延迟, 籽粒皱缩,颖壳生长失常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 小麦缺硫全株褪淡、黄化, 与缺氮症状极相似,但缺硫 新叶比老叶重不易枯干,发 育延迟。 小麦缺锰早期叶片现灰白浸润斑,新 叶脉间褪绿黄化,叶脉绿色,随后变 褐坏死,形成与叶脉平行的长短不一 的短线状褐色斑点,叶片变薄变阔, 柔软萎垂,称“褐线萎黄症”。 小麦缺硼有不稔症。雄蕊发 育不良花丝不伸长,花药瘦 小呈弯月形且不能开裂授粉 ,成空秕穗。后期叶有灰褐 色霉斑。 小麦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 条纹花叶,症状越近心叶越 重。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 生长不良,矮缩且生育延迟 ,甚至不能抽穗。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缺氯) 小麦缺 氯会出 现生理 性叶斑 病,缺 氯严重 时导致 根和茎 部病害 全株萎 蔫 小麦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铜) 小麦对缺铜敏感,上位叶剑叶黄化、变薄、扭曲披 垂成顶端黄化病。老叶弯折,叶尖枯萎呈螺旋,或 呈纸捻状卷曲枯死。叶鞘下部现灰白斑,易感染白 瘟病。轻度缺铜穗而不实称“直穗病”,黄熟期病株 保绿不褪,田间景观黄绿斑驳。严重的穗发育畸形 芒退化,麦穗大小不一。 棉花概述 棉花(cotton)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25个省(区)种植 ;植棉历史有2000多年。 棉花喜温好光,温度和光照对纤维成熟和强度影响大。 生长发育适温2530,棉子萌动1012,子叶出土 16;开花、结铃20以上,低于20时花粉不能正常 发育;37以上花粉失去活力,蕾铃大量脱落。棉花适宜 生长在通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上。土壤pH 以6.58.0为宜。 棉花具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长、蕾铃易脱落的 特点,尤其在开花35天和幼蕾1020天脱落最多,原 因大致有:水分不足、养分不足、偏施氮肥、灌水过多、 棉田荫蔽光照不足等。 棉花不同生育期对各种营养需求不同,在开花至吐絮期 需营养最多,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是解决问题 的关键。 棉花营养失衡图文解 棉花缺氮植株矮小,叶色淡,呈浅 绿或黄绿;叶片变黄从下部叶到上 部叶。株型瘦小、茎杆细 瘦,籽棉 品质低。 棉花对缺硫反应较敏感,生长受阻 ,营养生长期缺硫症状类似缺氮, 症状在幼嫩部位表现明显。 棉花营养失衡图文解 棉花缺 镁时老 叶叶脉 间失绿 ,网状 脉纹清 晰,以 后出现 紫色斑 块甚至 全叶变 红,叶 脉保持 绿色, 呈红叶 绿脉状 ,下部 叶脱落 早。 棉花缺硼植株矮化、蕾铃裂碎 ,花蕾易脱落,蕾而不花;老叶 厚叶脉突起,新叶小淡绿,皱缩 向下卷曲;霜冻叶仍绿;叶柄出 现水渍状环带。 棉花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棉花缺钾在56叶显现,黄斑花叶 ,叶缘反卷发展为叶缘焦枯坏死,呈 残破缺刻状,落叶早。蕾 期棉田长 势弱、棉铃萎缩,成熟推迟。磷、钾 肥可促进棉株生殖生长,有利早发早 熟,增强抗逆力,并提高种子饱满度 及纤维品质。 棉花营养失衡图文解 棉花缺钙生长点受抑,呈弯钩状 。严重时上部叶片及部分老叶叶柄 下垂并溃烂。 棉花缺锰幼叶先失绿,叶脉间呈 灰黄或灰红色,显示网状脉纹,有 时叶片还出现淡紫色及淡棕色斑点 。 棉花营养失衡图文解 棉花缺磷叶色暗绿,蕾、铃易脱 落,严重时下部叶片出现紫红色斑 块,棉铃开裂,吐絮不良。 棉花缺锌从第一片真叶开始出现 症状,叶片脉间失绿,边缘向上卷 曲,茎伸长受抑,节间缩短,植株 呈丛生状生育期推迟。 水稻概述 水稻(rice)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生产遍及除南极 以外的各大洲。 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 粉。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 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 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 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 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 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 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 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 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水稻缺磷植株紧束呈“一柱香”株型, 生长迟缓不封行,叶片及茎为暗绿色或 灰兰色,叶尖及叶缘常带紫红色,无光 泽。缺磷水稻未老先衰。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 水稻缺硫上部叶片失绿。 缺硫生长受阻,尤其是营 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水稻钙不足时幼嫩器 官首先受到影响,生 长点受损,心叶凋萎 枯死。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水稻缺镁症状先出现在低位衰老叶 片上,缺镁症大多数在生育后期发 生,病叶从叶枕处成直角下垂。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水稻缺钾叶片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 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火燎状。株 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形小,结实 率差,籽粒不饱满。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 不同,症状有差异。一类是返青分蘖期发生缺钾性赤枯病 ,或称 “青铜病”。第二类是缺钾性褐斑病。第三类是缺钾性 胡麻叶斑病。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左图:水稻缺钾加速衰老,老叶死亡率高。 上图:缺钾水稻贪青晚熟。通常水稻缺钾症状 是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 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 火燎状。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 穗率低,穗形小,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由 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症状有 差异。一类是返青分蘖期发生缺钾性赤枯病, 或称 “青铜病”。第二类是缺钾性褐斑病。第三 类是缺钾性胡麻叶斑病。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缺氮) 水稻缺 氮整株 褪淡, 下位叶 黄枯, 植株矮 小,分 蘖少早 衰,穗 小子粒 不饱满 。但氮 过多则 植株徒 长,贪 青倒伏 ,延迟 成熟, 空秕粒 增加。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水稻缺锌引起的形态症状称“红苗病”、“火烧苗”。缺锌水稻新叶中脉及其两侧叶片基部首先 褪绿、黄化,有的连叶鞘脊部也黄化,以后逐渐转变为棕红色条斑,有的出现大量紫褐色 小斑,遍 布全叶,植株通常有不同程度的矮缩,严重时叶枕距平位或错位,老叶叶鞘甚至 高于新叶叶鞘,称 为“倒缩苗”或“缩苗”。幼叶发病基部褪绿,使叶片展开不完全,出现前端 展开而中后部折合,出叶角度增大的特殊形态。如症状持续到成熟期,植株极端矮化、色 深、叶小而短似竹叶,叶鞘比 叶片长,拔节困难,分蘖松散呈草丛状,成熟延迟,虽能抽 出纤细稻穗,大多不实。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 水稻缺锰新生叶 片叶脉间绿色褪 淡发黄,叶脉仍 保持绿色,脉纹 较清晰,严重缺 锰时有灰白色或 褐色斑点出现。 硅是水稻生长必需营养元素, 上图所示褐斑部分为水稻缺硅。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 水稻缺铁叶片脉间失绿 ,呈条纹花叶,症状越 近心叶越重。严重时心 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 ,矮 缩,生育延迟, 以至不能抽穗。 水稻硼中毒叶尖及两侧叶缘发黄,出现淡褐色斑 点,早期生长受抑制,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均减 少,花谷增多,空壳率增加,成熟期提前。 水稻营养失衡图文解(铜素失调) 水稻缺铜顶端枯萎,节间缩短,叶尖发 白,叶片变窄变薄。而水稻铜过量插秧 后不易成活,即使成活根也不易下扎, 白根露出地表,叶片变黄,生长停滞。 大豆概述 大豆食用兼作饲料;是人类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大豆为 短日照作物,需要充足的阳光。自幼苗至分枝期土壤持水 量7580时便能正常生长。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需大量 水分。萌芽12以上,生育期适温26左右,最适昼夜温 差510。最适土壤pH6.26.8。 大豆对氮、磷、钾养分要求较多,其次为钙、镁 、硫,硼、钼、铜、锌、锰等微量元素也不可少。自分枝 期起,大豆对氮的吸收与积累随植株的增长而逐步增加, 鼓粒期最大;以后随着根瘤固氮能力的不断增强,大豆可 以依赖自身的固氮能力来满足对氮的需要;对磷的吸收高 峰在分枝期-结荚期。幼苗到开花期吸磷量虽不大,但对 全期生育的影响却很大;生育前期对钾的吸收较多,结荚 后吸钾达到高峰。施肥方法可以采用播种时深施磷钾肥, 开花后再追施氮肥,使大豆得到良好的养分供应。用钼酸 铵拌种或于开花期叶面喷施,可促使根瘤发育良好。酸性 土壤须施用石灰,并增施磷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 用灰粪覆盖种子,结荚期适时灌水排涝。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大豆缺 锌时生 长缓慢 ,叶脉 间变黄 ,叶片 呈柠檬 黄色出 现褐色 斑点, 逐渐扩 大并连 成坏死 斑块, 继而坏 死组织 脱落。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大豆缺 磷开花 后叶片 出现棕 色斑点 ,种子 小。严 重时茎 和叶均 呈暗红 色,根 瘤发育 差。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镁素失调) 大豆缺镁症状第一对真叶即现,成株后中下部叶先褪淡, 后呈橘黄或橙红色,但叶脉保持绿色,脉间叶肉常微凸而 使叶片起皱。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大豆容易缺钾 ,56片即出 现症状。中下 位叶缘失绿变 黄呈“金镶边” 状。老叶脉间 组织突 出皱缩 边缘反卷,叶 柄变棕褐色。 结荚稀瘪荚瘪 粒多。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氮) 大豆缺氮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少,叶色淡呈浅绿或黄绿, 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下部叶片先黄。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硫) 大豆缺硫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大豆生育前期新 叶失绿,后期老叶黄化,出现棕色斑点。根细长,植株瘦弱,根瘤发育 不良。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锰) 大豆是缺锰指示作物,大豆缺锰子叶组织变褐,新叶叶脉间绿色褪淡发 黄,叶脉仍保持绿色,脉纹较清晰,严重缺锰时有灰白色或褐色斑点 出现。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大豆缺钙新叶不伸展,老叶灰白色斑点。叶脉棕色,叶柄柔软下垂。根暗褐 色、脆弱,呈 粘稠状,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呈暗褐色,严重时茎顶卷曲呈钩状 枯死。 大豆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大豆最易缺铁,缺铁使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减弱,植株矮小 ,上部叶片脉间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并有轻度卷曲, 严重时全部新叶失绿呈黄白色直至坏死。 番茄概述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又名西红柿,果实用 作蔬菜或水果,是人类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 番茄茎蔓生或半直立、花序为聚伞或总状,开花 后4050天成熟。番茄为喜温作物,不耐霜冻。茎、叶生 长的适温2025,结果期昼温2528、夜温1620 为宜。夜温低于15或高于30会妨碍正常受精,引起落 花;花芽期低于7形成畸形果;番茄对日照长短不敏感 ,如温度适宜四季均可栽培。番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 但耐涝力弱,土壤忽干忽湿易形成开裂果。番茄需育苗60 90天后移栽。栽培密度约为每亩20004000株。 番茄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番 茄是在生长茎叶的同时开花结实,因而协调营养生长及生 殖生长,是丰产的关键。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钾是番茄的 重要品质元 素,钾提高 果实甜度, 减少作物病 害的入侵; 钾能提高番 茄开花座 果 率,还有催 花作用,提 早开花结果 、提早成熟 ,延长果实 保鲜期效果 明显。钾不 足番茄下位 叶叶缘卷曲 、黄萎,灰 白色斑点, 缺钾果实表 现为“绿背病” 。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番茄缺钙 易患脐腐 病,最初 果顶脐部 附近果肉 出现水渍 状坏死, 病部组织 崩溃,继 而黑化、 干缩、下 陷,一般 不落果。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番茄缺 锌小叶 呈丛生 状,新 叶发生 黄斑, 黄斑渐 向全叶 扩展, 还易感 染病毒 病。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氮过量) 番茄氮过 量营养生 长过旺, 座果率低 ,抗病虫 能力下降 ,果实不 耐挤压保 鲜期短, 氮过量果 实症状与 缺钾相似 ,可用钾 肥纠正氮 过量症状 。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番茄缺 铁先在 顶芽及 新叶出 现黄白 化,沿 叶脉残 留绿色 ,叶片 变薄, 一般无 褐变、 坏死现 象,叶 片基部 还出现 灰黄色 斑点。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硫) 番茄缺 硫叶脉 间黄化 ,叶柄 和茎变 红,节 间缩短 ,叶片 变小。 全株体 色褪淡 ,呈浅 绿色或 黄绿色 。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锰) 番茄缺 锰新生 叶片叶 脉间绿 色褪淡 发黄, 叶脉仍 保持绿 色,脉 纹较清 晰,严 重缺锰 有灰白 色或褐 色斑点 。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硼) 番茄缺 硼果实 表面出 现锈斑 ;番茄 缺硼的 顶芽停 止生长 果皮、 果肉坏 死木栓 化,花 而不实 ,果实 表面易 出现锈 斑 。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番茄对缺 镁敏感, 缺镁下位 叶脉间出 现失绿黄 斑,叶缘 变为橙、 赤、紫等 各种色彩 ,果实亦 由红色褪 成淡橙色 ,果肉粘 性减少。 番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钼) 番茄缺 钼在真 叶期叶 片发黄 、卷曲 ,新叶 片花斑 ,缺绿 部分向 上拱起 ,小叶 上卷, 最后小 叶叶尖 及叶缘 均皱缩 死亡。 桃Prunus persica 蔷薇科(Rosaceae)李属落叶小乔木。桃原产中国西部, 至少已有2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桃极喜光,位于树冠外 围的枝条,因有较好的光照条件,着生花芽多而饱满,果 实的品质也好。生长季中要求月平均温度2024。冬季 一般需通过400800小时的低温(7.2以下)才能完成 休眠过程。因而要求低温期长的品种不适宜在冬季温暖的 地区栽培。但抗寒性较弱,冬季温度在-23-25以下时 枝干易冻损,休眠期花芽在-18左右即出现冻害。花蕾 、花和幼果,分别只能耐-3.9、-2.8和-1.1的低温 。桃适宜干燥气候,雨量过多引起枝叶徒长,落果加重, 品质下降,并易致病流胶。但生长期间久旱不雨,也会影 响生长发育。桃树根系分布浅,适宜于中性偏酸(pH67 )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桃树营养平衡是健康生产并使果 实获得良好品质的保障。根据外部症状可以初步诊断桃树 是否缺素及其程度。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桃树对缺钾敏感,桃树缺钾新 梢中部叶边缘和脉间褪绿、起 皱向上卷曲,叶缘向上卷并向 后弯曲,叶尖发生褪绿渐呈淡 红或紫红,叶缘焦枯、坏死。 小枝纤细,节间长,花芽少。 果实少而小早落。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氮) 桃树缺氮幼叶小而薄色淡 ,严重缺氮叶肉呈红褐色 坏死,枝条叶黄绿并转红 ,果小皮硬,含糖量较高 但产量低品质下降。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桃树缺 磷成熟 叶片呈 红紫或 青铜色 ,叶辐 狭长, 叶柄、 叶背、 叶脉带 紫红色 。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硫) 桃树缺硫新生叶失绿黄化,叶尖均匀发黄,严重时 枯梢,果实小而畸形,色淡、皮厚、汁少。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桃树对钙的需求量比苹果树 小,桃树缺钙叶片有斑枯, 果实易出现软腐病。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桃对缺镁敏 感,叶片脉 间呈现淡绿 斑或灰绿斑 ,常扩散到 叶缘,并迅 速变为黄褐 色转暗褐色 ,随后叶脉 间和叶缘坏 死,叶片脱 落,顶部呈 莲座状叶丛 ,叶片薄而 色淡,严重 时果实不能 正常成熟, 果小着色不 良,风味差 。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桃树对缺铁敏感。缺铁时新梢叶失绿黄白化 ,称“黄叶病”,失绿程度依次由下向上加重 ,夏、秋梢发病多于春梢,病叶多呈清晰的 网目状花叶,又称“黄化花叶病”。严重黄白 化的,叶缘亦可烧灼、干枯、提早脱落,形 成枯梢或秃枝。这种情况如几经反复,可以 导致整株衰亡。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锰) 桃树缺锰时叶脉间失绿呈浅绿色,主脉附近仍绿, 脉间褪绿,杂有斑点,从叶缘向中脉发展。严重时 脉间变褐并坏死,叶片全部为黄色。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铜) 桃树缺铜症状与 苹果类似,叶片 失绿畸形,嫩枝 弯曲,树皮上出 现胶状水疱状褐 色或赤褐色皮疹 ,雨季时流出黄 色或红色的胶状 物质。严重时叶 片脱落、枝条枯 死。果实皮部也 流胶样物,成不 规则褐斑,果实 小易开裂易脱落 。 桃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桃树缺锌新叶变窄褪绿形成斑叶,不同程度的 皱叶,枝梢短,近顶部节间呈莲座状簇生叶, 提前脱落。果实多畸形,无实用价值。 马铃薯概述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 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 之称。 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 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 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 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 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 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 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 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 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 。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马铃薯缺钾品质差,生长缓慢节间短,成熟 叶片粗糙皱缩发亮,且向下卷曲,小叶排列 紧密,与叶柄形成夹角小,叶尖及叶缘坏死 ,随后变为黄棕色,并渐向全叶扩展。老叶 青铜色,干枯脱落。 马铃薯缺钾品质差,切开块茎时内部常 有灰蓝色晕圈,上图为不同含钾量马铃 薯块茎切开后的20小时灰蓝色晕圈对比 情况。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马 铃 薯 缺 磷 植 株 矮 小 , 僵 直 , 暗 绿 , 叶 片 上 卷 。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马铃薯缺 铁首先出 现在幼叶 上。缺铁 叶片失绿 黄白化, 心叶常白 化,称失 绿症。初 期脉间 退色而叶 脉仍绿, 叶脉颜色 深于叶肉 ,色界清 晰,严重 时叶片变 黄,甚至 变白。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氮) 氮素对 马铃薯 生长是 生死攸 关的, 缺氮时 叶片均 匀淡绿 色,严 重时叶 片上卷 呈杯状 ,产量 低。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马铃薯对缺镁较为 敏感的作物。缺镁 老叶的叶尖、叶缘 及脉间褪绿,并向 中心扩展,后期下 部叶片变脆、增厚 。严重时植株矮小 ,失绿叶片变棕色 而坏死、脱落,块 根生长受抑制。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马铃薯缺 钙根部易 坏死,块 茎小,有 畸形成串 小块茎, 块茎表面 及内部维 管束细胞 常坏死。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硫) 马铃薯 缺硫植 株黄化 ,生长 缓慢, 但叶片 并不提 早干枯 脱落, 严重时 叶片出 现褐色 斑块。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铜) 马铃薯 缺铜严 重症状 ,幼嫩 叶片向 上卷呈 杯状, 并向内 翻回。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马铃薯 缺锌生 长受抑 ,节间 短,株 型矮缩 ,顶端 叶片直 立,叶 小,叶 面上出 现灰色 至古铜 色的不 规则斑 点,叶 缘上卷 。严重 时叶柄 及茎上 均出现 褐点或 斑块。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硼) 马铃薯缺硼 时根端、茎 端生长停止 ,严重时生 长点坏死, 侧芽、侧根 萌发生长, 枝叶丛生。 叶片粗糙、 皱缩、卷曲 、增厚变脆 、皱缩歪扭 、褪绿萎蔫 ,叶柄及枝 条增粗变短 、开裂、木 栓化,或出 现水渍状斑 点或环节状 突起。 马铃薯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锰) 马铃薯缺 锰叶脉间 失绿后呈 浅绿色或 黄色,严 重时脉间 几乎全为 白色,并 沿叶脉出 现许多 棕 色小斑。 最后小斑 枯死、脱 落,使叶 面残缺不 全。 苹果简介 苹果 Malus pumila 温带果树。异花授粉。环境要求气 温:年均温814。最冷月的旬均温不低于-14;有50 天以上的落叶休眠期,日均温7左右的天数在10天以上 ;夏季各月均温均低于2728。雨量:生长季节干旱 、高温时,需水量大。年降雨量500800毫米基本满足需 要。花期多雨则影响授粉和座果。光照:早、中熟品种 ,若年日照少于1500小时,不利于红色品种的着色。在高 海拔积温低地区,强日照可以补充部分热量,有助于中晚 熟品种果实的发育。土壤:pH低于44.5,或高于7.5 8时,易引起苹果的生理病害。含盐总量在0.13以下时 可正常生长。土质以砂质壤土最适宜。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氮素失调) 苹果缺氮春 季叶呈黄、 红色,夏季 叶片薄、且 叶色发黄, 严重时早期 落叶,叶和 果小。氮过 量会造成苹 果叶墨绿叶 大而有皱。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苹果缺钾新生枝中下叶叶尖失绿,叶缘 发黄或暗紫色,皱缩和卷曲,随后坏死 呈烧焦状,向顶部扩展。 严重的整株叶呈红褐枯灼状,枯叶长期 不落。缺钾果实小成熟时色泽差味淡, 不耐贮藏。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苹果缺磷幼叶小暗绿色,成叶深暗带紫 无光泽呈青铜色,叶背叶柄及新梢均呈 紫色,有褐色小斑,叶与梢枝成锐角。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苹果缺镁叶片脉间呈现淡绿斑或灰绿斑,扩散到 叶缘并速变黄褐转暗褐色,随后叶脉间和叶缘坏 死的叶脱落;顶部呈莲座状叶丛,叶片薄而色淡 ;严重时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果小着色不良,风 味差。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苹果缺钙果实苦陷病或称苦痘病,采收前病果表面下陷斑,先见于果 顶,果肉变软干枯有苦味,储藏期发病多。缺钙还引起水心病,果肉 呈半透明水渍状呈放射状扩展,病变组织质地松软有异味;贮藏期病 变继续发展,最终果肉细胞间隙充满汁液直至腐烂。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硫) 苹果 缺硫 新生 叶失 绿黄 化, 严重 时枯 梢, 果实 小而 畸形 、色 淡皮 厚汁 少。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苹果容易缺铁。新梢叶片失绿黄白化称黄叶病,失绿程度依次向上加 重,夏、秋梢发病多于春梢,病叶多呈清晰的网目状花叶称黄化花叶 病。严重黄白化的,叶缘亦可烧灼、干枯、提早脱落,形成枯梢或秃 枝。几经反复导致整株衰亡。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锰素失调) 苹果缺锰叶脉间失绿呈浅绿色,杂有斑点,从叶缘向中脉 发展。严重时脉间变褐并坏死,叶片全部为黄色。有些果 树的症状并不限于新梢、幼叶,也可出现在中上部老叶上 。苹果锰过量,叶缘失绿,树干内皮坏死,表皮粗糙。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硼) 苹果缺硼新梢受损以至枯,多生细弱侧枝, 叶厚且落叶增多,叶柄短粗变脆叶脉扭曲似 小叶症。苹果果实缺硼症状为幼果表面现水 渍状褐斑,后木栓化干缩,表皮凹陷不平龟 裂称缩果病,病果于成熟前脱落或干缩果挂 树;症状轻者果实内现褐色木栓化或呈海绵 状空洞,病变部分果肉带苦味。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铜) 苹果缺铜引发枝枯病或夏 季顶枯病。幼叶失绿畸形 变白褐,嫩枝弯曲,严重 时叶片脱落枝条枯死。树 皮现胶状水疱状褐色或赤 褐色皮疹,渐蔓延形成一 道道交错重叠纵沟,雨季 时流出黄色或红色的胶状 物;有的果皮也流出胶状 物,成不规则褐斑;果小 易开裂易脱落。 苹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苹果缺锌特异症小叶 病,新梢失常极度短 缩变形,腋芽萌生多 量细瘦小枝,梢端花 斑叶小而硬。严重缺 锌后期落叶,新梢枯 死。 葡萄 grape 葡萄科 (Vitaceae)葡萄属(Vitis)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 葡萄种植后23年开始结果,生产期可达20年或 更长。根系发达,吸收根主要集中在2060厘米的土层中 。葡萄根系在土温79时开始活动,1214时发生新 根。冬芽一般在翌年春季气温达10后萌发抽生新梢。叶 腋中的夏芽萌发成副梢。花序原始体在营养生长期中形成 ,翌春继续发育并随新梢的生长而分化完善。生长期间喜 欢温暖、阳光充足、夏季长期干燥的气候条件。葡萄生长 期最适宜温度为2530。成熟期的昼夜温差大,则养分 积累多、果实着色好、含糖量较高,对浆果品质有重要影 响。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地下水位低于1米的情 况下,除重盐碱地、极粘重的土壤外,其他土壤均可种植 ,但以土层深厚肥沃,含钙质多的最为适宜。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葡萄缺钾叶色变黄,夹有 褐斑,逐渐脱落,新梢伸 长不良,果实成熟不一致 。葡萄缺钾叶片畸形皱折 ,叶缘和叶脉间随机散布 着坏死斑块,主脉之间因 表皮干燥出现闪光斑点( “指甲油斑”或“油着色”) ,几天后最初的黄斑转为 黄褐色,最后变为紫丁香 褐色,葡萄缺钾易受灰霉 病的侵害,果实膨大期枝 条基部老叶叶缘或叶肉焦 枯,果粒较小,有些品种 果穗下半段会干枯。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葡萄缺磷导致生长缓慢,结 的果串减少。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葡萄严重缺镁叶脉间失绿,老叶边 缘坏死和主脉间楔状黄色(或淡红 色、红色)区域,果梗分离。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氮) 葡萄氮不足引起早衰黄化,叶片小而薄, 较正常叶片色黄,枝条和叶柄呈粉至红色 。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葡萄缺铁叶鲜黄脉网绿色,枝条停 长,卷须很大,侧枝基部与主枝相 连处为淡红色,果粒变小。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葡萄缺钙新梢顶端枯死,叶片严重烧边,坏死部分从叶缘 向叶片中心发展,藤皮上随机散布着深褐色疱疹。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锰) 葡萄缺 锰叶脉 间黄绿 ,叶脉 间细脉 周围散 布着黄 色花斑 ,与叶 脉紧邻 部分则 保持绿 色,夹 生绿果 粒。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硼) 葡萄缺硼幼叶显淡黄斑点;新梢生长不 良;茎杆节间粗;根系珊瑚状畸形,沿 肿胀的根轴纵向开裂,侧生小根尖端形 如棒状部分坏死;花萼雄蕊不开致使果 稀或不育,幼果肉变褐,硬核期果皮枯 褐;浆果发育不良果穗大小不一(祖孙 同堂)。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硼过量) 葡萄硼过 量,叶边 无齿,叶 缘下卷, 叶脉间出 现浅层深 棕色坏死 斑点,叶 裂呈圆形 。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葡萄缺锌叶小而边齿尖锐,叶柄凹曲开阔,叶脉 微显突出,中脉两侧叶面积不对称,果粒大小不 一,同一串果有正常果粒和无籽小果粒夹杂而生 。 葡萄营养失衡图文解(锌过量) 葡萄锌过量顶芽 和幼叶死亡。 柑橘类果树 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金柑属(Fortu- nella)和枳属(Poncirus)植物的总称。 世界柑橘生产的 重要种类大都起源于中国。中国柑橘分布于北纬1837 之间。 橘类根系发达。柑橘属植物起源于高温多湿的亚 热带。适于柑和橘类的年温在17以上、极端低温不低于 -5的地区适宜橙类、柚类;而柠檬枸橼等则适于极端低 温不低于-3的地区。枳和金柑起源于大陆性气候地区, 耐寒力较强,凡适于柑橘生长地方,几乎均可种植金柑; 枳则可耐-23低温。一般在日均温达13时开始发芽,最 适气温233137时生长减弱,39时停止生长。柑橘 要求年雨量10001200毫米,分布均匀。对土壤要求不严, 而以土层深厚且排水透气性能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pH为 5.57.5最佳。强风对柑橘的生长和结果均不利。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钾是重要的品质元素,钾对柑橘果实品质影响很大,施 钾后果实的大小、风味和保存质量都得到改善。柑橘缺 钾全株生长衰弱。叶片变小、波皱变黄,严重时叶片皱 缩,蓝绿色边缘黄,叶片往往在有症状明显前脱落。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柑橘缺 磷新梢 生长停 止,小 叶密生 ,叶上 有坏死 斑点, 老叶青 铜色, 枝和叶 柄带紫 色,果 实质粗 、皮厚 ,疏松 ,未成 熟即变 软。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氮素失调) 柑橘氮过量果实皮厚,果小,转色慢,糖度低,叶色浓绿,夏秋梢旺 盛,多为徒长枝梢。柑橘缺氮叶片发黄,叶均匀变为淡绿色,伴随着 氮从叶片中转移出去维持新的生长。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柑橘缺镁出现黄斑叶,其黄化区常是近柄端的基 部宽,前部狭而略呈三角形。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柑橘对缺铁敏感。 新梢叶片失绿黄白 化“黄叶病”,失绿依 次向上加重,夏、 秋梢发病多于春梢 ,病叶呈清晰网目 状花叶,“黄化花叶 病”,严重黄白化的 叶缘烧灼、干枯、 提早脱落,形成枯 梢或秃枝。几经反 复导致整株衰亡。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硼素失调) 柑橘需硼大,缺硼叶片黄化枯梢,“黄叶枯梢病”, 开始时顶端叶片黄化,秃枝枯梢,老叶变厚变脆, 叶脉变粗木栓化,表皮爆裂,树势衰弱,坐果稀少 ,果实内汁囊萎缩发育不良,渣多汁少,果心棕褐 色胶斑,严重时果肉消失,果皮增厚、皱缩,形小 坚硬如石,称“石果病”。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铜) 柑橘缺铜易得“枝枯病”或“夏季顶枯病”。叶片失绿畸形,嫩枝弯曲,树皮 出现胶状水疱状褐色或赤褐色皮疹,蔓延成纵沟并交错重叠。雨季流出 黄或红色胶状物质。幼叶变褐或白,严重时脱落、枝条枯死。也有果皮 流胶成不规则褐色斑疹,果小易裂易脱落。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锰) 柑橘对缺锰敏感,缺锰症状幼叶淡绿色并呈现细小网纹 ,随叶片老化而网纹变为深绿色,脉间浅绿色,在主脉 和侧脉现不规则深色条带,严重时叶脉间现不透明白色 斑点,呈灰白色或灰色,病斑枯死,细小枝条死亡。 柑橘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柑橘缺锌症状出现在新梢的上、中部叶片的叶缘叶脉保持绿色,脉 间出现黄斑,黄色深,健康部绿色浓,反差强,形成鲜明的“黄斑叶” ,又称“绿肋黄化病”。严重时新叶小,前端尖,有时也出现丛生状的 小叶,果小皮厚,果肉木质化,汁少,淡而乏味。 油菜rapeseed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Brassica)。一年生或越 年生草本。油脂供食用或工业用,茎叶和油粕可作肥料或 饲料,是世界重要油料作物之一。中国油菜以秦岭为界划 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油菜需肥较多,底肥需施 足,现薹抽薹期需肥量占总吸收量的1/31/2。幼苗35 片真叶以前是磷元素营养的临界期,磷的利用效率最高。 钾肥在全生育期都可吸收利用,能促进生长,增加分枝, 增强耐寒、抗病和抗倒的能力,并能促使早熟,提高含油 量。氮、磷、钾配合使用的合理比例为1:0.35:0.95。油 菜对硼很敏感。在土壤严重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在 0.3ppm以下)时,苗期可导致死苗,薹期可使提早脱叶, 抽薹延缓,株型矮化,花蕾干枯或脱落,开花延缓或不能 正常开花,角果停止发育或呈畸形,胚珠不能发育成正常 种子。硼能使吸收的氮素迅速转化为有机氮形成蛋白质, 缺硼则蛋白质的合成受到阻碍,产生氨中毒。硼还能促进 花粉萌发和受精。营养平衡是油菜健壮生长的关键。 根据外部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油菜是否缺素及其程 度。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钾) 油菜缺钾苗期叶缘现灰白或白小斑;开 春后叶缘及叶脉间失绿并有褐斑或白枯 组织,严重时叶缘焦枯、凋萎,叶肉呈 烧灼状;茎杆现褐条纹,杆壁变薄且脆 遇风雨常折断;着生荚果稀少,角果发 育不良。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磷) 油菜常作为缺磷指示作物,油菜缺磷子叶期 即现症状:叶小色深,背面紫红色,真叶迟 出,直挺竖立;随后上位叶呈暗绿,基部叶 呈暗紫,叶柄及叶脉症状明显;叶缘或叶脉 间现斑点或斑块;分枝节位高,分枝少角果 稀细瘦,荚少粒小;生育期延迟。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氮) 油菜缺氮,叶色由淡黄绿渐变 淡黄红,缺氮油菜根系特别细 长。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镁) 油菜缺 镁子叶 出现紫 红色斑 块,中 后期老 叶脉间 失绿, 显示出 橙、红 、紫等 各种色 彩的大 理石花 纹,落 叶提早 。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硫) 油菜缺硫初期叶背现淡红色,叶缘向上 卷曲成杯状,渐现紫红斑;茎杆细矮并 趋向木质化;花、荚色淡,角果尖端干 瘪。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钙) 油菜缺 钙结荚 期花序 顶端弯 曲,生 长点受 损,严 重时坏 死,呈“ 断脖”症 状。根 尖和顶 芽生长 停滞。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硼) 油菜缺硼全植 淡绿,下位叶 边缘呈紫红斑 ,叶面粗糙皱 缩倒卷;叶柄 下垂,枝条茎 节生长缓慢, 全株蹲坐主茎 萎缩;根肿大 纵裂变褐,茎 部非正常增厚 并有木栓化损 伤。花簇生花 柄下垂多数脱 落,花期延长 花而不实;荚 果短小果皮厚 种子小。 油菜营养失衡图文解(锰中毒) 油菜锰过量,新叶边缘附近出现淡褐色病斑,叶 缘干枯,叶片向上卷缩似“勺”形。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氮失衡) 黄瓜 缺氮 植株 矮小 ,叶 脉和 叶片 淡黄 或淡 褐色 黄瓜 缺氮 瓜条 顶端 尖细 黄瓜氮 过量初 期叶小 有斑点 叶片镶 金边, 严重时 叶片焦 枯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 黄瓜缺磷整个植株发僵 黄瓜缺钾叶片自下而上沿 叶缘黄花,变褐坏死 黄瓜覆膜加肥滴灌 在保护 地栽培 黄瓜, 采用覆 膜加肥 滴灌的 方式较 适合黄 瓜的生 长需要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 黄 瓜 缺 钙 上 位 叶 卷 黄瓜缺镁老叶脉间失绿变黄 黄瓜营养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