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 踝、足部解剖 一、骨骼 二、关节 三、韧带 四、肌肉 五、神经 六、血管 七、特殊结构 一、骨骼 腓骨下(外踝) 胫骨下(内踝) 跗骨(7块) 跖骨(5块) 趾骨(14块) 内踝 外踝 二、关节 1.距小腿关节(距上关节) :完成 踝背伸与跖屈。 2.距跟关节(距下关节): 完成足 部的内翻与外翻。 5.跗横关节:由距舟与跟骰 两个关 节构成,呈S形状。 6.跗跖关节:由三个楔骨与 骰骨与 五个跖骨组成的关节,仅为 平面 微动关节。 7.跖趾关节:跖骨与趾骨组 成的关 节共有5个。 8. 趾间关节:趾骨组成的关 节共 有9个。 三、韧带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 外侧副韧带: (1)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跖屈 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在踝关节 中立位时,防止距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 过度背伸活动。 (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中位限 制足内翻活动。 踝抽屉试验 1、踝部 三角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 后韧带 跟腓 韧带 跟舟跖侧韧带 跖长韧带 跖骨头短韧带 跖骨头横韧带等。 2、足部 1跟舟跖侧韧带 亦称弹簧韧带或跳跃韧带,其结构宽而 厚, 坚强有力,为足部最重要的韧带。 形成足弓最重要的距骨主要依靠此韧带 的支持。 2跖长韧带 亦称足底长韧带,呈带状四边形,强而有 力, 主要作用是协助维持足的纵弓 。 3跖骨头短韧带 此韧带紧连五个跖骨头,位跖侧。 支持诸跖骨所形成的横弓,防止跖骨头分 离。 四、肌肉 1、膝、踝部肌肉 2、足部固有肌 膝、踝部肌肉 1、后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2、外侧群:腓骨短肌、腓骨长肌 3、前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 肌 、第三腓骨肌 后侧肌群 腓肠肌 浅层 比目鱼肌 跖肌 胫骨后肌 深层 趾长屈肌 踇长屈肌 腘肌 后侧浅层 腓肠肌 起点:股骨内外侧髁 止点:经跟腱止于跟骨。 功能:跖屈、(继续跖屈可膝屈曲) 神经:胫神经 动脉:腘动脉腓肠支 比目鱼肌 起点:腓骨头后面及腓骨干上13,胫骨 比目鱼线(胫骨內缘中13胫骨与腓骨间的腱弓) 止点:经跟腱止于跟骨 功能:跖屈踝关节 神经:腓神经 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 腘动脉腓肠支 跖肌 起点:股骨外上髁 止点:跟腱 功能:跖屈踝关节 神经:胫神经 动脉:腘动脉腓肠支 小腿三头肌 由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合成 腓肠肌为双关节肌,以快肌为主 比目鱼肌为但关节肌,以慢肌为主 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 定踝关节和膝关节,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后侧深层 胫骨后肌 起点:胫骨后外侧,腓骨内侧面上23 止点:舟骨粗隆、全楔骨底面, 第234跖骨底面、骰骨载距突 功能:踝关节跖屈,内翻 神经:胫神经 踇长屈肌 起点:腓骨下23 止点:踇趾末节趾骨底 功能:踇趾屈曲 神经:胫神经 动脉:腓动脉肌支 趾长屈肌 起点:胫骨后面中23 止点:外侧四趾末节趾骨底跖面 功能:屈曲外侧四趾 神经:胫神经 动脉:胫后动脉 腘肌 起点:股骨外髁、腘斜韧带 止点:比目鱼肌线上方胫骨 后面的三角面 功能:屈曲膝关节,屈曲开始时使胫骨内旋 神经:胫神经 动脉:腘动脉 小腿外侧肌 腓骨长肌 起点:胫骨外髁,腓骨小头及腓骨外侧面 上2 3 止点:第一楔骨外侧、第一跖骨基底 功能:踝关节跖屈、外翻 神经:腓浅神经 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 腓骨短肌 起点:腓骨外侧面下2 3 止点:第五跖骨外侧 功能:踝关节跖屈、外翻 神经:腓浅神经 动脉:腓动脉 第三腓骨肌 胫骨前肌 胫骨前肌 起止点: -起自胫骨体和小腿骨间膜,止于内 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作用:使踝背屈和足内翻 足部固有肌 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 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 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 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 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 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 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 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 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 五、神经 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 侧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支配足底内 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 及内侧三个半趾足底面的皮 肤。 足底外侧神经:支配足底 外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 半及外侧一个半趾足底的皮 肤。 六、血管 足背A于伸肌上支持带下缘续于胫前A,在踝关节前 方行于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位置表浅, 易于摸到搏动。主干继续沿拇短伸肌内缘和深缘前 行。沿途发出3个分支。 足底A分为足底内侧A和足底外侧A 七、特殊结构 1、踝管:踝后区的深筋 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 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 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 ,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 内踝之间围成踝管。 踝管有四条通道:胫骨 后肌腱胫后动、静脉和 胫神经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2、踝穴 踝穴是胫腓骨下端( 内、外踝)形成的 空隙,容纳距骨。 胫骨、腓骨 踝穴 3、伸肌上、下支持带 伸肌上支持带:又称小腿横韧带, 呈宽带状位于踝关节上方,连于胫 腓骨下端之间。深面有两个空隙, 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腱、胫前血管 和腓深神经。外侧者通过拇长伸肌 腱、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 伸肌下支持带:又称小腿十字韧带 ,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外侧 附于跟骨外侧面,内侧端分叉附于 内踝及足内缘。 伸肌上支持带 伸肌下支持带 4、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 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 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 续于伸肌下支持带, 后端止于跟骨外侧 面前部。 作用: 固定腓骨长、短肌腱 于跟骨外侧面。 5、足弓 由跗骨与跖骨借韧带和关节 连结而成。分为: (1)内侧足弓:由跟骨、距骨、 足舟骨、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 及其连结共同构成。 特点:弓高,弹性好,有缓冲作用,又称弹性足弓。 (2)外侧足弓:较低,由跟骨、骰骨、第5跖骨及其骨连结而 成。特点:弓较低,弹性差,主要作用是支载重力,又称支撑 足弓。 (3)横弓:由骰骨、第13楔骨、第15跖骨基底部及其间的骨 连结而成。 6、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 1.深筋膜 主要作用之一是形成支持带 、跖腱膜等。 (1)支持带 支持带是深筋膜增厚所形成 又称假性韧带,主要起约束肌腱的作用。 (2)跖腱膜 为足底深筋膜在足底中间部 增厚所成。跖筋膜似一弓弦,张于足的纵弓 上。 人在直立或负重时弓弦就绷紧,对维持足 弓起着重要的作用。 跖腱膜作为足弓的弓弦,是足弓维持与 保护的重要组织。 2.腱鞘与滑膜囊 (1)腱鞘 踝部腱鞘分布于其前部、前内侧部、前外侧部后部 前部腱鞘有:胫前肌腱鞘、坶伸长肌腱鞘及趾伸长肌腱 鞘。 前内侧腱鞘有:胫后肌腱鞘、屈坶长肌及屈趾长肌腱鞘 。 外侧: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共有一鞘。 后方有:跟腱鞘。 外踝皮下囊:位于外踝与皮肤之间。 内踝皮下囊:位于内踝与皮肤之间。 跟骨皮下囊:位于跟骨后面皮下。 胫骨前肌腱下囊:位于胫骨前肌与第一楔骨之间 。 跟腱囊:位于跟骨后面与跟腱之间。 蚓状肌囊:位于足蚓状肌各肌腱于跖趾关节之间 。 2.腱鞘与滑膜囊 (2)滑膜囊 踝足部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 一、踝关节的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 二、足部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 1.背屈与跖屈 即距骨在冠状轴上旋转。 距骨头体在矢状面上背屈与跖屈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 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一、踝关节的运动 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 的运动是联合的。当踝跖屈时足内翻 ,踝背伸时足外翻。 二、踝关节的负荷 踝关节的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踝关节承受的压 缩 应力相当于体重的2倍; 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的3倍; 步行支撑期的推进期,关节面受到的应力相当于体重 的5倍 左右。 距骨在踝穴内有无倾斜(可理解为跖屈?),会通过 影响关 节面接触面积而影响关节所受应力的大小。 有轻度倾斜,关节面所受到的应力会因为承重面积变 小 而明显增加。 三、踝关节的稳定性机制 踝关节的稳定性因素:骨、韧带、肌力及重力等 。 首先,踝穴结构至关重要,距骨体呈楔形,与踝 穴相适应,且宽的一端在前,可有效地阻止距骨 后移和向侧方移动。 其次,大多数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方向均向下及后 行,均有阻止距骨后移加的作用。 S 1背屈时的稳定性 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唇接触,关节 囊后部拉紧,后侧韧带及肌肉紧张,阻止踝进一步 的背屈。 2跖屈时的稳定性 跖屈时,距骨后结节,接触后唇,阻止跖屈过度。 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作用。 3横向稳定性 即侧方稳定性,其控制因素一是距骨体嵌入踝穴内 ,二是副韧带位于距骨侧方,起到稳定作用。 四、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 膝关节,但因踝关节的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 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节。 踝关节力量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重要作 用。 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比如 在跳高时,如果踝关节力量强大,起跳腿踝关节及时、 充分的提踵,可提高身体重心的初始高度,并直接影响 到腾空后的姿势和效果。 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 肌腱的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 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量。 足的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 一、足的运动 足主要有背伸、跖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 等运动。其中有某些关节可另有不同运动如跖外展内 收,趾伸屈等。 实际上,跖屈背伸运动发生在在踝关节,足的内 外翻则在距下、跗横等关节发生。前足内翻外翻时, 必伴随有内旋外旋。 二、足的功能 1支持作用 足在站立或活动时均起支持作用。 如站立时体重经踝至距骨,再经足弓分布于3个负重 点(跟骨结节、第一跖骨头与第五跖骨头),再传 至地面。 双足6个点成为强有力的支柱,以保证直立时足底支 撑的稳固性。 2杠杆作用 足由静而动, 由立而走,肌起重要作用。如单 就某一关节而言,在活动中,不 同的姿势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杠 杆作用。 三、足稳定性的维持 1.骨性结构特点 足弓在稳定性方面所起作用 很大。 2.关节囊及韧带的加固以及肌肉收缩所产生的 动力作用,均使足部结构非常稳定。 3.足内肌和足外肌的作用 足内肌有帮助稳定 足弓及抬高足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隐患排查总结模版
- 医疗信息化中的数据加密技术与应用
- 医疗行业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管理
- 供水泥合同范例
- 区块链技术助力音乐人维护原创权益
- DeFi与NFT科技赋能重塑支付生态
- 低成本装修卖房合同范例
- 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趋势与挑战分析
- 医保业务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践案例分享
- 从用户需求出发-医学生类应用的优化与迭代趋势探讨
- SAP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方法配置及操作手册
- 产业发展理论-第七章-产业政策课件
- 奥数举一反三简单推理
- 高中英语教师研修-罗马建筑文化课件
- 幼儿园教学课件小班社会《孤独的小熊》课件
- 客诉客退经济处罚准则及要求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6篇)
- 293219民事诉讼法(第六版)教学PPT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指南
- 氧气安全标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