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一) 把握形象,把握情感 考点透视 鉴赏 形 象 评价 语 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几个要点 形象与情感 命题与读题 解题与答题 命题与读题 1.提问简洁明确,指向景情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07全国2)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07全国1)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07天津)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 (07浙江)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07四川)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07安徽)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 景象?请概括描述。(07北京)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07辽宁)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07海南)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07湖北) 命题与读题 2.名家观点引导,为其作注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 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06山东) 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05江西) 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 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04重庆)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 同情感。(05天津)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 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05 京) 3.两句诗文比较,关注同异命题与读题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 情有何不同? (07重庆) 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 惜春伤怀吗?为什么?(06全国2) 4.选取诗文片断,分析情感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06川 命题与读题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06浙江 )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07江苏) 5.鼓励发表见解,答案多元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 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04浙江) 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 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06全国)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04广东) 命题与读题 6.表述思想感情,有赏有析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06川 两诗借此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05辽宁)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 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04全国) 命题与读题 形象与情感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 杨花:象征离散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兰花: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 竹:象征正直、不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表现坚强、坚贞有生命力 绿叶: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表现 荒凉、偏僻 象征地位、身份的卑 微 杜鹃:表哀怨、凄恻、思归冤魂悲鸣 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惜春之情 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思乡之情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形象与情感 常见意象-花木鸟禽类 猿猴:表现凄厉、哀伤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鱼: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形象与情感 常见意象日月雨雪类 朝阳:表现希望、活力 夕阳:比喻年老或失落时光流逝 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寄托思 乡、思亲之情;表现旷达、潇洒 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 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 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云:表现游子漂泊,“浓云”表现愁 肠压抑 晴天:表现光明、欢娱 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形象与情感 常见意象其它类 玉:象征高洁、脱俗 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表现 建功立业的抱负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尺素:指代书信 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 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 、思人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诗歌题材的整体把握观其大略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需要的基本文化储备人世物象 把握情感的一条捷径情语优先 解读诗歌的必经之路化韵为散 关注诗歌的信息提示题目序注 解题与答题 解题与答题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观其大略 羁旅愁思题材 送亲别友题材 怀亲念友题材 边塞征战题材 山水田园题材 怀古咏史题材 咏物言志题材 即事感怀题材 写景叙事题材 忧国伤时题材 建功报国题材 生活杂感题材 解题与答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江宁夹口三首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材相近,意象相近, 情感相近,举一反三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观其大略 解题与答题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观其大略 送别惜别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不甘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清高孤傲优游闲适 飘零沦落思乡念亲隐逸高洁孤寂凄凉 哀伤愁苦相知相思离愁别怨孤独寂寞 失落惆怅淡泊恬淡羁旅之愁高洁坚贞 忧愤悲愤喜爱赞美悲凉凄恻伤春惜春 闺怨思夫 别情边愁 怜爱喜悦 忧国伤时 闲情逸趣 乐观旷达 亡国悔伤 解题与答题 把握情感的一条捷径情语优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7全国卷I)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解题与答题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 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解题与答题 意象的特征强烈的约定俗成性 什么是意象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统一体 意象的作用解读诗歌的重要突破口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解题与答题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 包孕着诗人感情的单个意象 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 叙事诗中塑造的形象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多意象组合而构造出的情境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解题与答题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人(言行) 事(表现) 物(特征) 景(特征) 象的塑造 境的复现 如闻其声 如观其色 如嗅其味 如感其温 如触其质 语言: 动态性的、 描述性的词语是 读者与诗人对话 的平台 情的体悟 想像力 感知觉角 度的描述 解题与答题 (2007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 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 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需要的基本思维能力缘象入境 解题与答题 解读诗歌的必经之路化韵为散 示例: 淅沥的新雨洗刷出空寂的青山。青山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飘散着落叶的清香,酝酿出秋的气息。松间的月华是水中 舞动的水草,水中的碎片是空中闪耀的星辉,点破了宁静, 照淡了黑暗。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汩汩的溪流如跳跃 的音符,和着喧哗的笑语,撒在姑娘们走过的竹林间,为青 山增添了一抹灵动。 山居秋暝笔意 解题与答题 需要的基本文化储备人世物象 知人论诗 知世论诗 知象论诗 解题与答题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 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卢纶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 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 不堪秋气入金疮。 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吹遍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姚合穷边词 将军坐镇古汧州, 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 行人不信是边关。 陈陶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需要的基本文化储备知人知世论诗 解题与答题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 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州。 需要的基本文化储备知人知世论诗 解题与答题 宋代朝廷先天不足,外交上处于弱势,儒家理学逐渐发展 ,诗歌讲技巧,重说理。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朱熹观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需要的基本文化储备知人知世论诗 解题与答题 需要的基本文化储备知象论诗 (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 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 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 遂有此作。 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 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兴亡 之感。(2分) 解题与答题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07福建)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 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 元失败,弃家如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 象)表现了诗人孤傲、坚贞自励的情怀。 需要的基本文化储备知人知世论诗 解题与答题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这首诗通过“源活水清”的生活现象,意在说明什么哲理? 答:源头活水乃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据此,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 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心明如镜。 关注诗歌的信息提示题目序注 解题与答题关注诗歌的信息提示题目序注 示例: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 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问题:探究这首诗歌的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是诗人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 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表现出的所特有的不安和期 待。 解题与答题 抒发的感情 反映的现实 表现的情趣 寄托的情怀 表达的追求 流露的倾向 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 造就的情致 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一般表述(要具体审题) 这首诗通过描述的形象(情境) 12 3 结束页 第八讲 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 (二) 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主讲:尹龙国 考点透视 鉴赏 形 象 评价 语 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象 境 情 A描写了什么 形象 B营造了什么 意境 C抒发了什么 情感 D 运用了什么 语言 E 运用了什么 技巧 怎样写的 写了什么 为什么写 如何入诗境 如何品诗情 考点透视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几个要点 语言类试题 命题与读题 解题与答题 评价作品选词炼字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动 词 形容词 叠 词 命题与读题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07全国2卷)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07天津卷)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07广东卷) 语言类命题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杜 甫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06广东卷)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06福建卷) 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05全国2卷)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06江苏卷) (20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 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 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 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 心境。 评价作品选词炼字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2007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 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 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 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 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评价作品选词炼字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200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评价作品选词炼字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2005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20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 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 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 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 ,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 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陶渊明。 (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朦胧晦涩),李贺(奇丽)。 (4)明快。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5)含蓄。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 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 去体味。 (6)简洁。特点: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 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奇特新颖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诗家之一般风格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评价语言的整体风格 李煜的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苏轼的词风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词风的雄浑奔放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的清妙秀远 词人之一般风格 修辞手法的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喻 夸张 设问 拟人 反问 互文 对偶 借代 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反语 通感 增强讽刺意味,引人警醒,发人深思。 顶真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06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 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 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 体说明。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 来表现思念之切。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2007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几个要点 技巧类试题 命题与读题 解题与答题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 作简要说明。 (07湖北卷)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07江苏卷)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07安徽卷) 技巧类命题命题与读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07海南卷)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07四川卷)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07山东卷)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赋。 (07北京卷) 苏轼海棠诗的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07重庆卷)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07全国2卷)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07浙江卷)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梳理让我们无所适从的、眼花缭乱的术语 虚实相生 贬词褒用 融情入景 情景相生 有序化 条理化 清晰化 象征 借物喻人 寓情于景 照应 烘托 衬托 铺垫 白描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象 征 托物言志 欲扬先抑 过渡 线索 照应 铺垫 层递 白描,渲染 虚实、动静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手法 情节 不同表达方式的考查 间接 抒情 角度 议论叙述 描写 虚 实 动 静 细节描写 渲 染 白 描 点 面 对象 直接 意象组合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200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 什么好处? 【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 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表达方式叙事与描写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 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 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 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 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000全国卷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表达方式描写细节描写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200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表达方式描写虚与实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2005全国卷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 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 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 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 雨后池塘春景图。 表达方式描写动与静 (07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山高水长,前和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表达方式抒情间接抒情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 感情绪。 1995全国卷 1995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表达方式抒情直接抒情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不同艺术手法的考查 绘画艺术文学艺术 要点 象 征 衬 托 白 描 以小见大 想象联想 借古讽今 渲 染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欲扬先抑 对 比 赋比兴 烘 托 (20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 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 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 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艺术手法对比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20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 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 分析。 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 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艺术手法衬托 (2007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 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捋: 成把地握取。袺:手持衣角盛物。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赋。 艺术手法赋比兴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 艺术手法先扬后抑 (2007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 要分析。 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 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桃花”与“雪”分别代 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 含了思乡的情感。 古典诗歌技巧的鉴赏艺术手法象征 (2007海南卷、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 - 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刘一止:宋徽宗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鸡合作协议书
- 居间合同协议书是什么意思
- 协议书球出款风险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二批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1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转型与社交营销策略研究报告2025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招聘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26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公开招聘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常州市武进区卫健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多方计算在工业物联网数据共享中的加密技术与隐私保护机制报告
- 2025航天六院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