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电电学 第一章 骨胳肌电图电图 第一节节 概述 肌电图电图 (eletromyography;EMG)是研究 或检测检测 肌肉生物电电活动动,借以判断神经经肌肉系统统 机能及形态态学变变化,并有助于神经经肌肉系统统的研 究或提供临临床诊诊断的科学。整个运动动系统统,包括 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皮质质和脊髓)、下运动动神经经元( 前角细细胞和神经轴经轴 索)、神经经肌肉接头头及肌肉各 个环节环节 的损损害均能导导致肌电图电图 的改变变。 1 皮 层 脊 髓 束 皮 层 脑 干 束 脊 髓 延髓 锥体 内 囊 (4、6、3-1-2区) 运动传导 通路 大 脑 皮 层 旁 锥 体 系 皮 层 起 源 锥 体 外 系 经 典 锥 体 外 系 (运动皮层+感觉皮层) 皮层下中枢 锥体外系锥体系 锥 体 系 脑神经运动核 2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最后公路) 皮层等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皮肤、肌肉、关节等传入信息 骨 骼 肌 牵 张 反 射 最后公路原则: 运动单动单 位(motor unit): 一个运动动神经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纤维 所组组成的功 能单单位称为为运动单动单 位。 3 神经经-骨骼肌接头头的兴奋传递兴奋传递 The transmission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 1.神经经-骨骼肌接头头的功能结结构 接头头前膜(终终板前膜): 一个运动动神经经末梢内大约约 含有30万个囊泡,内含乙 酰酰胆碱(Ach) 接头间头间 隙:10-50nm,含 有胆碱酯酯酶,可在2.0ms 内水解一次神经经冲动动所释释 放的乙酰酰胆碱 。 接头头后膜(终终板后膜): 分布有N2型胆碱受体,被 Ach激活开放后, Na内 流,产产生终终板电电位。 接头间隙 4 2.神经经-骨骼肌接头处头处 的兴奋传递过兴奋传递过 程 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接头前膜) ) 前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内流 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 ACh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 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 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 EPP总和达到阈电位 骨骼肌膜爆发动发动 作电电 位 经间隙扩散 5 神经肌肉接头处 的兴奋传递过 程 The transmission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 6 一、四种针电针电 极 从上至下是: 1.同心圆电圆电 极 2.双极电电极 3.多导电导电 极的局部 4.单单极电电极的局部(上 为为引导电导电 极,下为为无关 电电极) 7 二、表面电极 8 对对任何一块块肌肉进进行肌电图测电图测 定,都包括三个步骤骤: 1肌肉静息状态时检查态时检查 : 令患者放松,此时应时应 无电电位产产生,荧荧光屏上为为一直线线,插 入针电针电 极后可观观察: (1)插入电电位(插入针电针电 极时时引起的电电位变变化)。观观察其 振幅、时时限,有无继发继发 性影响如纤颤电纤颤电 位、正相电电位等。 (2)静息电电位。观观察肌肉在不收缩时缩时 是否有异常自发电发电 活 动动。电电极要插入肌肉的不同方向,每个方向可分三种不同深 度进针进针 ,以更详细观详细观 察受检检肌肉的全貌。 2轻轻收缩缩状态时检查态时检查 : 令患者轻轻微收缩缩所要检查检查 的肌肉,此时时主要测测定运动单动单 位 电电位的时时限、波幅、波形,通常每块块肌肉测测定20个电电位,这这 就要求经经常变换电变换电 极的位置。 3大力收缩缩状态时检查态时检查 : 令患者大力收缩缩所要检查检查 的肌肉,以观观察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的 数量、波幅及持续续放电电能力.。 9 第二节节 正常肌电图电图 一、插入电电位 针电针电 极插入肌肉机械性刺激肌肉纤维纤维 ,可产产生一个电电位 爆发发,时时限平均为为465.32.73ms。插入电电位与神经经支配 无关,针针极移动动一旦停止,插入电电位即消失。 插入电电位的诊诊断意义义不大,在失神经经和炎症情况下,插 人电电位增大增宽宽,在肌肉缺血性病变变中,插入电电位消失则则 为为肌肉坏死的征象。 二、终终板电电位 在终终板区进进行记录记录 ,正常肌肉可出现现二种自发电发电 活动动 ,称终终板电电位和终终板噪声。终终板电电位呈单单相或双相(先呈 负负相,这这可与纤颤电纤颤电 位相鉴别鉴别 )波幅可达250V,时时限1- 5 ms。终终板噪声的特点是基线线的不规则变动规则变动 。 终终板电电位是自然生理现现象,可在完全正常的肌肉中见见到 ,故无诊诊断价值值,重要的是要与纤颤电纤颤电 位相鉴别鉴别 。 10 插入电电活动动 上:终终板噪声 下:终终板电电位 11 三、正常运动单动单 位 正常肌肉作轻轻度收 缩时缩时 可出现单现单 个运动动 单单位电电位,它记录记录 的 是一个前角细细胞所支配 的一组组肌纤维产纤维产 生的 电电位总总和。 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的时时 限、波形、波幅变变化较较 大,因为为不同肌肉不同 点的神经经支配比例不同 ,且年龄龄、电电极的位置 都是影响记录记录 的因素, 所以通常在肌肉的各点 测测定20个电电位参数取 其平均值值,结结果才可靠 。 肌肉作轻度收缩时用同心针电极从20个不同部 位记录下来的30岁正常人肱二头肌的运动单位 电。 12 a. 正常肌肉的轻轻用 力 (单纯单纯 相) b. 中等用力(混合 相) c. 用力时时的肌电图电图 (干扰扰相) 13 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分析指标标有以下三方面: (一)时时限 这这是最有诊诊断价值值的指标标。测测定方法是从电电位偏离基线线起 到恢复至基线线的时间时间 。温度对时对时 限的影响不明显显,而不同年 龄龄、不同肌肉的时时限数值值差异较较大。 (二)波幅 波幅是亚亚运动单动单 位肌纤维兴奋时动纤维兴奋时动 作电电位幅度的总总和, 通常测测定其峰峰值值。波幅的大小受电电极的类类型、电电极位置 等因素影响,与年龄龄有密切关系,故肌肉平均波幅的大小对对 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值。 (三)波形 正常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通常为单为单 相、双相、三相波,共占80 左右,五相以上称为为多相电电位,正常肌肉多相电电位多在5- 10之间间。位相测测定是以电电位从离开基线线再回到基线线的次数 来计计算的。 14 运动单动单 位的时时限、 波幅和 波形相数的测测定方法 15 肌肉的多相电电位 上:神经经源性病变变 下:肌源性病变变 16 第三节节 异常肌电图电图 一、肌肉放松状态时态时 异常肌电图电图 (一)插入电电位的异常 1插入电电位减弱或消失:重症进进行性脊肌萎缩缩症、废废用性 肌萎缩缩、肌内纤维纤维 化以及肌纤维兴奋纤维兴奋 性降低时时,插入电电位可 减弱或消失。 2插入电电位延长长:针电针电 极插入或移动动位置时时,可诱发诱发 各 种类类型的较长时间较长时间 的反复放电电。这这些异常放电电可称为纤颤为纤颤 电电位、正相电电位、束颤电颤电 位或肌强直电电位组组成,有时为时为 一种 ,有时为时为 几种同时时出现现。临临床意义义在后分别别叙述。 (二)纤颤电纤颤电 位 纤颤电纤颤电 位为为失神经经支配下单单肌纤维纤维 的动动作电电位。波形可 为单为单 相、双相或三相,以双相多见见。起始第一相常为为正相, 随后是一负负相,时时限范围围是1-5ms,波幅一般为为20-200V, 通过扩过扩 音器可听到很清脆的破碎声。 17 纤颤电纤颤电 位产产生的原理: 普遍认为认为 由于失神经经支配的肌肉纤维纤维 运动终动终 板后膜 对对乙酰酰胆碱的敏感性升高容易引起去极化,导导致肌纤纤 维兴奋维兴奋 。也有认为认为 系失神经经支配的肌纤维纤维 静息电电位降 低而致自动动去极化出现现的动动作电电位。 纤颤电纤颤电 位通常在神经损伤经损伤 14-20d开始出现现,21d最 活跃跃,神经经再生过过程中纤颤电纤颤电 位逐渐渐减少或消失,但 也有人在神经损伤经损伤 数年或数十年后仍残留有纤颤电纤颤电 位 。温度增高可使纤颤电纤颤电 位增加,反之则则减少。 纤颤电纤颤电 位的临临床意义义:凡下运动动神经经元损伤损伤 ,肌纤纤 维维失神经经支配均可产产生纤颤电纤颤电 位,如前角病变变、神经经 丛丛、神经经根、周围围神经经病变变等。肌原性病变变亦可出现现 纤颤电纤颤电 位,此时须结时须结 合病史及肌电图电图 其它指标标方可作 出诊诊断。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废废用性肌萎缩缩一般不出 现纤颤电现纤颤电 位。 18 (三)正相电电位 正相电电位常与纤颤电纤颤电 位 伴发发,波形特点为为双相, 呈“V”字形,起始为为一正相 ,之后为为一时时限较宽较宽 、波 幅较较低的负负向,时时限为为10- 100ms,通过扩过扩 音器可听 到粗钝钝的“砰砰”声。 正相电电位发发生原理尚无 确切解释释,有人认为认为 其与 纤颤电纤颤电 位发发生原理相同。 正相电电位的临临床意义义同 纤颤电纤颤电 位,为为失神经经支配 的肌纤维变纤维变 性的指标标,但 纤颤电纤颤电 位出现现往往较较正相 电电位为为早,肌原性疾病也 偶见见正相电电位。 纤颤电纤颤电 位及正锐锐波(右下) 19 (四)束颤电颤电 位 束颤颤肉眼可见见,束颤电颤电 位是一组组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的自发发放电电 ,可为为各种位相。波幅一般2mV,时时限2-10ms,部分可达 20ms。 束颤电颤电 位起源仍不明,有认为认为 是脊髓前角细细胞兴奋兴奋 性升高 或因病变变刺激周围围神经经根、丛丛、干时时的轴轴突反射所致。 束颤电颤电 位本身不能认为认为 是异常,可见见于正常人,但多在前角 细细胞病变变、神经经根病变变、嵌压压性神经经病等下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 时时出现现。 (五)肌强直电电位 强直电电位是插入或移动电动电 极后出现现的节节律性放电电,持续续相 当一段时间时间 ,波形可由正相电电位、纤颤电纤颤电 位等组组成,自扩扩音 器可听到类类似“飞飞机俯冲轰鸣轰鸣 音”,很有特征性。 肌强直电电位发发生原理尚不明确,但认为认为 与安静时时肌膜的氯氯离 子电导电导 性减少有关。 肌强直电电位见见于先天性肌强直、萎缩缩性肌强直、副肌强直患 者,也可见见于高钾钾型周期性麻痹、多发发性肌炎等症。 20 神经经源性 病变变(外伤伤性 臂丛轻瘫丛轻瘫 ), 从肱二头头肌记记 录录的运动单动单 位 电电位。 下为为最大用 力收缩缩干扰扰相 。 21 二、异常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 (一)时时限的异常 肌肉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时时限大于正常值值的20,即 表示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时时限增宽宽。主要见见于下运动动神 经经元病变变,如运动动神经经元病、神经经根病变变、周围围 神经经病等症,时时限增宽宽的原因是运动单动单 元范围围增 大,再生的神经纤维经纤维 支配了更多的肌纤维纤维 所致。 肌肉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时时限小于正常值值的20,即 表示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的时时限缩缩短。主要见见于肌原性 损损害,如进进行性肌营营养不良、先天性肌病、肌炎 等症。其原因系以上病症者运动单动单 元不同程度的 肌纤维丧纤维丧 失所致。 22 (二)波幅的异常 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的波幅的诊诊断意义义不如时时限,常 结结合时时限的改变变作出诊诊断,波幅增高提示神经经原 性受损损,波幅降低提示肌原性受损损,但在神经损经损 伤伤的早期,神经经再生初期波幅也可降低。 (三) 波形的异常 主要为为多相电电位增多,位相超过过5相以上甚至达 数十相。多相电电位增多可见见于神经经原性受损损和肌 原性受损损。其产产生原因为为当神经经或肌纤维损伤纤维损伤 后 末梢神经经或肌纤维纤维 的兴奋兴奋 及传导传导 呈现时间现时间 差异, 参加收缩缩的肌纤维纤维 不同步所致。多相电电位的增多 要结结合时时限和波幅改变变方可作出正确诊诊断。 23 三、大力收缩时缩时 异常改变变 下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 大力收缩时缩时 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数量可减少,根据病变变程度 不同,可表现为现为 混合相或单纯单纯 相、波幅增高。其原因主 要是参加发发放的运动单动单 元的数量减少。 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 大力收缩缩也可引起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数量减少,这这需结结合 肌电图电图 其它改变变(如自发电发电 位、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时时限) 才能作出诊诊断。 肌原性受损损者,大力收缩时缩时 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数量常呈反 常增加,可为为干扰扰相,电电位数量有时时甚至较较正常人为为多 ,故又被称为为“病理干扰扰相”。 24 第四节节 肌电图电图 的临临床应应用 一、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的肌电图诊电图诊 断 肌电图检查电图检查 的目的不是用于诊诊断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病 变变,而主要用于对对患者区别别是上运动动神经经元受损还损还 是 下运动动神经经元受损损。 上运动动神经经元受损时损时 ,下运动动神经经元仍完整支配肌 肉,故肌电图电图 上不出现纤颤电现纤颤电 位,正相电电位等自发发 电电位,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的时时限、波形、波幅属正常,这这 几点可与下运动动神经经元受损损相鉴别鉴别 。大力收缩时视缩时视 肌 力情况可表现为单纯现为单纯 相、混合相或完全电电静息。 尚有其它一些方法可用于检查检查 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 如反射肌电图电图 、诱发电诱发电 位、磁刺激运动诱发电动诱发电 位等 。 25 二、下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的肌电图诊电图诊 断 下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变肌电图电图 上主要改变变有: 肌肉放松时时,可出现纤颤电现纤颤电 位、正相电电位等自发电发电 位,无论论 病变变在前角细细胞,还还是在周围围神经经。自发电发电 位通常在病变变2-3 周后出现现,自发电发电 位数量的多少,与病程长长短、病损损程度有关 。病损严损严 重、病程不太长时长时 会明显显增多,病程长长病损较轻则较损较轻则较 少。 随意收缩时缩时 ,多相电电位增多,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时时限增宽宽,波幅 增高。 大力收缩时缩时 ,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数量减少,严严重时时可为单纯为单纯 相或 电电静息。 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改变变:前角细细胞病变变运动动和感觉传导觉传导 速 度均为为正常或基本正常,病变严变严 重时时运动动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 可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周围围神经经病变变,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常 减慢,但病损较轻时损较轻时 也可正常,另外神经经根、神经丛经丛 病 变传导变传导 速度也可正常,因此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测测定在区别别前 角病变变和周围围神经经病变变的价值值有一定限度。 26 27 (一)前角细细胞病变变 前角细细胞病变变在临临床上很常见见,包括运动动神经经元病、脊髓灰质质炎 、脊髓空洞症等,在肌电图电图 上有明显显的改变变。 (二)神经经根与神经丛经丛 疾病 神经经很损伤损伤 :颈颈椎病、颈颈腰椎间盘间盘 脱出、圆锥马圆锥马 尾病变变、外伤伤 等均可造成神经经根的损伤损伤 。肌电图电图 呈现现神经经原性受损损的改变变:病 变变神经经根支配的躯干肌、肢体肌、脊旁肌可出现现自发电发电 位、运动单动单 位电电位时时限增宽宽、波幅增高、多相电电位增多。因为为病损损在后根神经经 节节的脊髓侧侧不影响第一级级感觉觉神经经元和纤维纤维 ,所以感觉传导觉传导 速度 正常。运动传导动传导 速度也常为为正常。 神经经根病变变和脊髓病变变的肌电图电图 异常分布大致相同,在肌电图电图 上 难难以区别别,但二者的临临床表现现是不同的,可借此区别别。 (三)周围围神经经疾病 周围围神经损伤经损伤 :肌电图测电图测 定对对周围围神经损伤经损伤 具有重要诊诊断意义义 ,可确定有无神经损伤经损伤 ,有哪些神经损伤经损伤 ,损伤损伤 的程度如何,还还 可帮助判断手术术后神经经再生的情况。 28 第五节节 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检查检查 一、运动动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MCV) (一)电电极 刺激电电极用于刺激周围围神经经,为为两个相隔2-3cm的特制圆盘圆盘 ,分别为别为 正负负极。负负极置于神经远经远 端(靠近记录电记录电 极),正极 置神经经近端。 记录电记录电 极可用两种电电极,同心针电针电 极或皮肤表面电电极。 地线线可用金属片或金属条,浸以盐盐水,固定于刺激电电极和记记 录电录电 极之间间。 (二)测测定和分析方法 因温度对对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影响较较大,故肢体温度低时应时应 先予以 升温。患者取卧位(测测定上肢可取坐位),安置地线线,记录电记录电 极置所测测定神经经支配的肌肉上,准确选择选择 刺激电电极的位置,然 后给给以电电刺激,首先用较较小刺激量,然后逐渐渐加大刺激量至超 强刺激(引起最大肌肉动动作电电位的强度再增加20-30量)可 得到正负负两相的肌肉动动作电电位。测测定从刺激开始至动动作电电位起 始点之间间的时间时间 差即为为神经传导经传导 潜伏期。 29 30 在神经经通路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给给予超强刺激,分 别测别测 定潜伏期,用两点之间间的距离除以两点间间潜伏期 差,即可计计算出此段神经经的传导传导 速度。 计计算公式为为: 运动动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ms) 两点间间距离(m)两点间间潜伏期差(s) 神经经两端点间间的距离(米)/该该端神经经的传导时间传导时间 (秒) 31 二、感觉觉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SCV) (一)电电极 刺激电电极为环为环 形皮肤电电极,套在手指或脚趾未端。记录电记录电 极可采 用皮肤电电极或针电针电 极。 (二)测测定和分析方法 测测定感觉觉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有二种方法: 1顺顺向法:刺激感觉觉神经远经远 端,在神经经干近端记录记录 。 2逆向法:此法与运动动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测测定方法相同,即刺激神 经经干,在肢体远远端记录记录 。目前多采用顺顺向法。 检查时检查时 ,将环环形电电极套在手指或脚趾未端,阴极应应放在阳极的近 体侧侧,两环间环间 距20mm,用超强刺激,在神经经干记录记录 波形,可用平 均器叠加使波形更加清晰。 感觉动觉动 作电电位波幅很低,测测定波幅多采用峰峰值值,潜伏期计计算从 刺激开始到动动作电电位的第一个正相峰顶顶点上。 因为为没有神经经-肌肉接头头参与,可以直接用距离除以潜伏期直接得 出感觉觉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 感觉觉神经传导经传导 速度 = 距离 / 潜伏期 32 33 三、H 反射测测定 (一)H 反射 1原理:电电刺激胫胫后神经经引起其支配腓肠肠肌的诱发电诱发电 位 称为为M波(直接刺激运动动神经纤维经纤维 的反应应),此后经过经过 一定 的潜伏期又出现现第二个诱发电诱发电 位称H波(刺激IA类传类传 人纤维纤维 ,冲动进动进 入脊髓后产产生的反射性肌肉收缩缩)。H反射为为低阈阈 值值反射,因为为IA类传类传 入纤维纤维 是最粗且兴奋兴奋 性最高的纤维纤维 ,故 用弱电电流刺激胫胫后神经经,先出现现H波,刺激量逐渐渐增强H波 波幅也逐渐渐增大,达一定水平后再增加刺激量H波波幅开始减 低而M波逐渐渐增大,达超强刺激时时H波消失M波波幅达最高。 H波变小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1.运动N元的逆向冲动与H波反射引起的运动N元的顺向的 兴奋 相抵消。 2.H反射的传入冲动正遇到逆向冲动引起运动N元始段的不应 期。 3.运动N元的返回支所支配的润绍 氏细胞的抑制作用. 34 35 36 2测测定方法:刺激电电极置腘腘部胫胫后神经经上,记录电记录电 极置腓肠肠肌内侧头侧头 肌腹,无关电电极置于肌腱,地线线置刺 激电电极与记录电记录电 极之间间。电电刺激时时限为为0.5-lms,每次 刺激间间隔3s。 37 38 3正常值值:正常潜伏期在30-35ms之间间,两侧侧差 1.4ms,波幅在2.4mV左右,波幅HM64。 4临临床意义义:H反射是脊髓的单单突触反射,它可代表 脊髓前角运动动神经经元的兴奋兴奋 性。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时变时 H 反射亢进进,潜伏期缩缩短、波幅增高,H/M比值值升高,这这 是上运动动神经经元病变时诊变时诊 断的重要的电电生理指标标之一。 酒精中毒、糖尿病等周围围神经经病变变潜伏期会延长长。 5.临临床应应用: 常规应规应 用判断相应应运动N元的兴奋性。 协协助SLSEP对对脊髓外伤预伤预 后的判断。 对对肌萎缩侧缩侧 束硬化预预后的判断。 39 (二) F 反应应 ( 或 F 波 ) F 波最初是由足部小肌肉 (the small muscles of the feet) 测测得。 1原理 F 反应应是由运动纤维动纤维 的逆向冲动动引起相应节应节 段前角细细胞的回 返放电电, 并非节节段性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即运动动神经纤维兴奋经纤维兴奋 的逆 向冲动传动传 入相应应的脊髓前角细细胞, 再直接或间间接地经过经过 中间间神经经元或树树突 网而兴奋兴奋 其他前角细细胞, 然后冲动动再经经其运动纤维传动纤维传 出,到达所支配的肌 肉, 出现现第二次反应应,即 F 反应应。切断相应节应节 段的后根仍可引出, 有力地证证 明 F 反应应不是节节段性反射, 而是运动动神经经元回返性放电电。 当运动动神经经元发发出兴奋兴奋 性冲动动的同时时,其轴轴突近端的返回支亦发发出 冲动动至润绍细润绍细 胞,而润绍细润绍细 胞发发出的抑制性影响主要对对小的运动动神经经元 作用最强,从而最先被兴奋兴奋 的是纤维纤维 直径较较粗的运动动神经经元。可见见 F 反 应应主要(至少部分)是通过过胞体较较大、传导传导 速度较较快的运动动神经经元传导传导 出 来的。 由于逆向冲动动部分与顺顺向冲动动相抵消, 所以F 反应应只是部分前角细细胞兴兴 奋奋而产产生的第二次反应应,这这也是 F 波波幅明显较显较 H 波为为低的道理。F 波 在正常人的平均检检出率约为约为 79%。 40 41 2检测检测 方法:全身各部肌肉均可检测检测 F 反应应。临临床常用的是上肢 肘以下正中神经经和尺神经经所支配的手部小肌肉,下肢为为膝以下胫胫神经经 和腓神经经所支配足部小肌肉。表面刺激电电极的阴极置于受检检神经经干的 近端,阳极旁离神经经干或在远远端,以避免“回返放电电”发发生阳极阻断。 需超强剌激,因为为低强刺激只能兴奋兴奋 Ia 类传类传 入纤维纤维 , 而不能引出 F 波 。记录电记录电 极与参考电电极记录电记录电 极置于所检测检测 肌肉的肌腹 ( 剌激兴奋兴奋 点 )上,参考电电极置于该该肌之肌腱附近。地线线置于剌激与记录电记录电 极之间间。 3检测检测 内容与正常值值:(1)波幅 M 波与 F 波均由基线线到波峰 (与H 波同)。(2)潜伏期M 波和 F 波的潜伏期, 均由剌激伪伪迹到该该波起始点。 关于 F 波潜伏期, 理论论上应测应测 最短潜伏期, 因为为主要测测量直径最大的传传 导导速度最快的运动动神经经元的功能状态态。但在实实践中 重复 10 次或 20 次, 也不一定能发现发现 最短潜伏期, 所以临临床上可用 10 次 F 波潜伏期的均值值, 既省时间时间 ,又较较准确( 重复性较较好)。然后可用该值测该值测 算 F 波传导时间传导时间 和速度。(3)F 波潜伏期 (F1) 侧间侧间 差值值 腕正中神经经和尺神经经剌激的 F1 侧间侧间 差值值分别为别为 (0.950.67)ms 和 (1.00.83)ms;而腔后和排神 经经的 F1 侧间侧间 差值值, 则则分别为别为 (1.40士1.04)ms 和 (1.421.03) ms(Kimura,1989),一般所剌激的神经经偏向近髓段, 其 F1 左右差值值就 更小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洗消工招聘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市福清市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5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鲤城区国有企业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海沧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邵阳市洞口县自来水公司招聘劳动合同制员工及综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河南冠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招聘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春季厦门银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公开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秋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月嫂培训教材及课件
- 银行趣味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CIA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招录考试-法院书记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关于销售人员的劳动合同样本
- 精神科护理科普:理解与关爱慢性精神疾病患者
- 法律与道德小学生课件
- vivo公司管理制度
- DB31/T 804-2014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规范
- 儿童早期矫正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