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ppt课件.ppt_第1页
子宫肉瘤ppt课件.ppt_第2页
子宫肉瘤ppt课件.ppt_第3页
子宫肉瘤ppt课件.ppt_第4页
子宫肉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宫肉瘤 (uterine sarcoma) 1 概述 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肌层内结缔组织 、或子宫平滑肌 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 恶性程度高,少见,占子宫恶性肿瘤的 2%-4%,但组织类型较多。 2 子宫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LMS ) 子宫肉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5 年生存率为 25% 75% 。 原发性和继发性 子宫平滑肌瘤恶变 0.4%-0.8% 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应警惕 有学者把快速增长定义为:3-6个月内肌瘤体积增加一 倍,研究发现对“快速增长”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确 诊为LMS者仅0.27-2.6%。 Robert L et al, Gynecol Oncol. 2003 3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 占子宫肉瘤的 1% ,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 瘤。 二者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临床预后相去甚远。 低级别 ESS 存在激素依赖性,5 年总生存率 80% 100% ,复发率 40% 60%,通常晚期复发。 而高级别 ESS 缺乏子宫内膜间质异型性,5 年 生存率 25% 55% 。 NCCN分类:所称的ESS即为低级别,而高级别亦称为未分化子 宫内膜肉瘤(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sarcoma,UES) Signorelli M et al,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0 4 癌肉瘤 恶性混合性苗勒管肿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s,MMMT或 carcinosarcoma,CS) 含癌及肉瘤两种成分,又称癌肉瘤。 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30%,即使I期患者, 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NCCN指南将子宫内膜癌中的浆乳癌、透明细胞 癌和癌肉瘤归在一起,本次不做讨论。 5 分期 2009年以前子宫肉瘤无独立的分期标准。 2009年FIGO制定了单独的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分期,癌肉瘤仍沿用子宫内膜癌分期。 6 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FIGO分期 分期分期 I期肿瘤局限于子宫 IIIA期一处病灶 IA期肿瘤最大直径5cm IIIB期一处以上病灶 IB期肿瘤最大直径5cm IIIC期 侵犯盆腔和/或腹主动脉 旁淋巴结 II期肿瘤扩散到盆腔IV期 IIA期侵犯附件 IVA期侵犯膀胱或直肠 IIB期侵犯子宫外的其他盆 腔组织 IVB期远处转移 III期肿瘤扩散到腹腔 (侵犯腹腔组织并不 只是凸向腹腔) 7 2015年NCCN指南子宫肉瘤分类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高级别(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 8 NCCN指南证据分级 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 :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 证据分级: I类:基于高水平证据,专家组达成统一共识,推荐应用。 IIA类:基于稍低水平证据, 专家组达成统一共识,推荐应用。 IIB类:基于稍低水平证据,达成共识,分歧不大。 III类:基于任何水平证据;专家组分歧较大 9 治疗前评估 治疗前分为三种情况: 全子宫或次全宫双附件切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活检或肌瘤剔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内膜活检对于诊断子宫壁恶性肿瘤如间质或间叶细胞来源的 肿瘤的准确性不足。 任何方法确诊的肿瘤 10 全子宫或次全宫双附件切除术后确诊 病理学专家会诊 行胸部、腹部及盆腔CT扫描或MRI或PET-CT 对行碎瘤术或存在残留宫颈者,考虑再次手术切 除。 若残留输卵管或卵巢,考虑再次手术切除,尤其 是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 术后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期作相应的处理 。 11 活检或肌瘤剔除术后或任何方法确诊的肿瘤 病理学专家会诊 行胸部、腹部及盆腔CT扫描或MRI或PET-CT 治疗:分为局限于子宫、已知或可疑子宫外病变 、不能手术者三种情况。 12 肿瘤局限于子宫 行全宫双附件切除术。 术中发现子宫外病灶的手术切除宜个体化。 对于生育年龄患者是否行卵巢切除需个体化。 术后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期作相应的处理 ; 明确为子宫肉瘤时应该完整切除肿瘤,避免使用 碎瘤器(FDA 不鼓励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使用腹腔镜电动分碎术)。 13 已知或怀疑子宫外病变 是否进行手术:根据症状、病变范围、病灶的可切除性来决定。 能手术者行全宫双附件切除和转移病灶切除。 无法手术切除者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期作相应的处理。 14 不能耐受手术者 可选择行 盆腔放疗近距离放疗 和/或化疗 或激素治疗。 15 辅助治疗(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期可仅观察 或激素治疗*(后者为2B类证据); 、III和a期行激素治疗肿瘤靶向放疗(放疗为2B类证据); b期行激素治疗姑息性放疗。 *激素治疗包括醋酸甲羟孕酮、甲地孕酮、芳香化酶抑制剂 (ER/PR阳性的 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可使用)、GnRHa( 2B类证据) 16 辅助治疗(子宫平滑肌肉瘤或未分化肉瘤 ) 期可选择:观察或考虑化疗(2B类证据); 和III期可选择:化疗和/或肿瘤靶向放疗; a 期行化疗和/或放疗; b 期行化疗姑息性放疗 17 辅助治疗(子宫平滑肌肉瘤或未分化肉瘤 ) 化疗:可单药或联合化疗(强烈建议临 床试验) 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子宫平滑肌 肉瘤首选)、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 达卡巴嗪、吉西他滨/达卡巴嗪、吉西他滨/长春 瑞滨 单药化疗:达卡巴嗪 、多柔比星、表柔比星 、 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 、脂质体阿霉素、帕唑 帕尼、替莫唑胺、长春瑞滨(2B)及多西紫杉 醇(3级)。 18 辅助治疗(放疗) 肿瘤靶向放疗:靶向已知或可疑肿瘤病灶,可以包括外照射和/或近距离放疗 ,一般来说,肿瘤靶向外照射靶区位于盆腔腹主动脉旁LN区域,近距离放疗 靶区可位于完整的子宫或子宫切除后的阴道(更常见)。 盆腔放疗:靶向所有的病变、髂总动脉下端、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宫旁、阴 道上段/阴道旁组织、骶前淋巴结(累及宫旁时)。扩大野放疗应该包括盆腔 、髂总动脉干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上界至少为肾血管水平。 19 术后随访 前2年每3月随访一次,以后每6-12个月随访一次; 前2-3年可考虑每3-6个月行CT检查(胸部/腹部/盆腔),后2年每半年检 查一次,然后每年一次。 有临床指征时行其他影像学检查(MRI/PET)。 需进行健康宣教。 20 术后复发(阴道局部复发) 既往未接受放疗者,可选择 手术探查+病灶切除术中放疗(术中放疗证据为3级)及 术前放疗 病灶仅局限在阴道或扩散到阴道外,但仅限于盆腔时,术后行 肿瘤靶向放疗。若已扩散至盆腔外,可行化疗,子宫内膜间质 肉瘤可行激素治疗; 肿瘤靶向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激素治疗仅适用于子宫 内膜间质肉瘤)。 既往曾接受放疗者,可选择 手术探查+病灶切除术中放疗(放疗证据为3 级)化疗或化疗或激素治疗(仅限于子宫 内膜间质肉瘤)或肿瘤靶向放疗。 21 术后复发(孤立转移灶) 可切除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或其他局部消融治疗:术后考虑化疗或激素治 疗(仅限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或术后放疗; 不可切除病灶者行化疗姑息性放疗(若病变缓解可考虑手术),或激素 治疗(仅限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或姑息性放疗。 22 术后复发(播散转移灶)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行激素治疗姑息性放疗或支持治疗。 其他组织类型肉瘤行化疗姑息性放疗或支持治疗。 23 子宫平滑肌肉瘤LMS LMS患者是否行双侧附件切除及淋巴结切除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 病灶局限于子宫且尚未绝经的女性可能没必要切除肉眼下正常的卵巢。 对病灶局限于子宫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术,除非术中发现增大的淋 巴结或出现子宫外病灶。 对于术后意外诊断为LMS的患者不建议行二次手术来对淋巴结进行评估Leitao MM et al, Gynecol Oncol. 2003。 24 子宫平滑肌肉瘤LMS文献复习 作者例数卵巢淋巴结 Kapp DS,Can cer,2008 1396 SEER 切除卵巢PFS 66.2%,保留 卵巢PFS 72.3%(P0.05 ) 淋巴结转移率为6.6%( 23/348),行或不行淋巴结 清扫术患者的PFS为61.9% 和66.9%(P0.05) Robert L, Gynecol Oncol. 2003 20829例保留卵巢,保留卵巢并 不影响无瘤生存率。 淋巴结阳性率为11%(4/36 ),其中3例患者有子宫外 病灶。 Leitao MM, Gynecol Oncol. 2003 108病灶局限于子宫者卵巢转移 率为2.8%(2/71),扩散至子 宫外者5.4%(2/37)(P 0.05) 淋巴结转移率为8.1%(3/37 ),均发生在扩散至子宫外 且淋巴结增大者;淋巴结转 移与否与子宫外病灶相关. 25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是否行双侧附件切除及淋巴结切除尚无定论。 有学者考虑其激素敏感性建议行附件切除术,但亦有文献表明保留卵巢不影响 生存率。Shah JP, Obstet Gynecol,2008 早期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淋巴结转移率0-16%之间,对于早期低级别患 者没必要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除非术中发现明显的淋巴结转移病灶。Signorelli M et al,Int J Gynecol Cancer ,2010 26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文献复习(1) Signorelli M et al,Int J Gynecol Cancer ,2010;20:1363-1366 27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文献复习(2) 低级别ESS高级别ESS 例数384320 平均年龄48.560.5 淋巴结转移率7%(7/100)18%(26/143) 总生存期和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