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0216-2016 纸浆和纸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值)的测定 红外线反射率测量法》与之前的《GB/T 20216-2006 有效残余油墨的测定》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和更新:
-
测试方法的明确化:2016版标准特别强调了使用红外线反射率测量法来测定纸浆和纸中的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值),而2006版标准并未具体规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这表明新标准在检测技术上更为具体和先进。
-
技术细节的完善:新版标准可能对测量的具体步骤、仪器校准、样品制备等技术细节进行了更详尽的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这些细化内容有助于实验室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
适用范围的调整:虽然两版标准均针对纸浆和纸的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定,但2016版可能会根据行业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对测试材料的种类、状态或特定应用条件有所增补或修订,使其适用范围更加明确或广泛。
-
精度与误差要求的提升: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新标准可能对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允许误差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满足行业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更高标准。
-
术语和定义的更新:为适应技术发展和国际接轨需要,2016版标准可能对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更新或补充,使标准内容更加科学严谨,便于业界理解和执行。
-
合规性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新标准可能参考了更多的国际标准或先进国家的标准,使得中国的测试方法与国际保持一致,有助于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认证与接受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13 颁布
- 2017-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85010 Y 30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202162016 代替 GB/T202162006 纸浆和纸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ERIC值 ( ) 的测定 红外线反射率测量法 PulpandpaperDeterminationoftheeffectiveresidualinkconcentration ERICnumber Infraredreflectancemeasurement ( ) (ISO22754:2008,MOD)2016-12-13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2021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 有 效 残 余 油 墨 的 测 定 与 相 比 主 要 变 化 GB/T202162006 , GB/T202162006 ,如下 : 扩大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不仅适用于纸浆 也适用于机制纸 , , ; 修改了纸浆样品实验室纸页的制备方法 ;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 修改了光散射系数 光吸收系数的计算公式 、 。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纸浆和纸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值 的测 ISO22754:2008 (ERIC )定 红外线反射率测量法 ( )。 本标准与 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22754:2008 :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 以适应我国技术条件 调整的情况 , , ,集中反映在第 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 具体调整如下 2 “ ” , :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450 ISO186;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451.2 ISO536; 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7973 ISO2469;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8940.2 ISO3688;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 代替 GB/T22903 ISO14487; 对于纸浆样品 将实验室纸页的定量规定为 2 以便于实际操作 , (60.02.0)g/m , ; 因第 章中有个别内容修改 所以对该章条目做了调整 6 , ; 删除了纸浆样品试样制备过程中测定并记录湿纸幅 值的规定 pH ; 删除了附录 及参考文献 A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141)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东营华泰纸业化工有限公司 : 、 、 、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左建波 邱文伦 张凤山 : 、 、 。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202162006。 GB/T202162016 纸浆和纸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ERIC值 ( ) 的测定 红外线反射率测量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一 种 测 定 纸 浆 和 纸 中 有 效 残 余 油 墨 浓 度 值 的 方 法 红 外 线 反 射 率 测 (ERIC ) 量法 。 本标准适用于 含 黑 色 残 余 油 墨 的 脱 墨 浆 回 用 浆 及 使 用 回 用 浆 生 产 的 机 制 纸 只 有 当 试 样 在 、 。 波长红外线照射下的不透明度低于 本标准才适用950nm 97.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纸 和 纸 板 试 样 的 采 取 及 试 样 纵 横 向 正 反 面 的 测 定 GB/T450 、 (GB/T4502002,ISO186:2002,MOD)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451.2 (GB/T451.22002,eqvISO536:1995) 纸 纸板和纸浆 漫反射因数的测定 漫射 垂直法 GB/T7973 、 ( / )(GB/T79732003,ISO2469:1994,NEQ) 纸浆亮度 白度 试样的制备 GB/T8940.2 ( ) (GB/T8940.22002,eqvISO3688:1999) 纸浆 物理试验用标准水 GB/T22903 (GB/T229032008,ISO14487:1997,MOD)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漫反射因数 diffusereflectancefactor R 由一物体反射的辐通量与相同的漫射照明和标准测试条件下完全反射漫反射体反射的辐通量之 比 常以百分数表示 , 。32 . 内反射因数 intrinsicreflectancefactor R 试样足够厚以至试样不透光时的漫反射因数 即测定结果不再随试样层数加倍而发生变化时的光 , 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