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御坊堂健康门诊理君博士.doc_第1页
血小板减少—御坊堂健康门诊理君博士.doc_第2页
血小板减少—御坊堂健康门诊理君博士.doc_第3页
血小板减少—御坊堂健康门诊理君博士.doc_第4页
血小板减少—御坊堂健康门诊理君博士.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小板减少御坊堂健康门诊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多见于四肢,以下肢最常见,称为“紫癜”。医学上把这种病叫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确证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内没有核遗传物质,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将失去增殖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患病毒性疾病时总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因此血小板有可能与皮肤,粘膜和白细胞一样是构成机体对抗病毒的一道防线。l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血常规检查中有一项PLT,就是我们说的血小板。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在血液中属于最小的细胞。若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特别是皮肤有淤点、红斑或原因不明鼻出血,可能隐藏多种疾病。如果血小板减少,原因很多,如炎症、血液病及先天性遗传缺陷等;如果血小板数量异常,还有出血倾向,最常见的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如果血小板增多,常见原因是出血、炎症及做了脾脏切除手术。所以,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症状,及时到医院化验血常规,即可查出血小板的数量是否正常。一般正常人的血小板在每立方毫米10万30万之间。如果检查数量超出了这个范围,可进一步做黏附实验、表面抗体及与血小板相关的检查等。l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其病因除自体免疫因素外,还有脾脏作用、毛细血管脆性增高、血小板3因子缺乏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因而属于中医“血证”、“衄血”、“发斑”范畴。血小板减少的分型、病因、症状及体征一分型1.急性型较少见,儿童居多,常于春季或初夏发病;病前1-3周多有上感病史。主要表现为:急起畏寒、发热;出血部位广泛,皮肤黏膜出血广泛且严重;脾脏肿大;预后良好,大多数半年内可治愈或自愈,仅少数病例转达变为慢性型;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五血小板减少体征1.急性型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什么危险。脾脏常不肿大。2.慢性型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可能性。六血小板减少的危害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值低,止血功能差,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包括:1.可引起粘膜出血(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粘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2.手术后大出血;3.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4.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七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临床诊断急性ITP血小板明显减少,通常小于20109/L。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约16小时。骨髓检查多数病历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其中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慢性ITP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多为(3080)109/L。骨髓巨核细胞大多增加,大小基本正常,颗粒型增多,血小板形成明显减少。血小板表面相关IgG增多,血小板相关C3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约13天。l 血小板减少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血小板寿命缩短:会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明不明的异常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出血、血栓形成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脾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病程长短及预后将本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l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黏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全身性出血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主要的致死病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二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如下: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2.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4.以下五点应具备任何一点(1)泼尼松治疗有效。(2)切脾治疗有效(3)PalgG增多。(4)PAC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三治疗1.常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出血为主,可按血证进行辨证治疗。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治疗应以清热凉血止血、补气阴、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参以补益肝肾等法,以标本兼治。l 辨证要点首先辩虚实,本症应首先分虚实和火热的有无。热盛迫血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阻络2.预后与转归西医治疗首先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未获完全缓解,可考虑切脾,如切脾失败,尚可用皮质激素:如仍无效,可用免疫制剂。对于出血严重可酌情静脉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悬液或血浆置换。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临床统计约有80的病例没有经过治疗,在半年内可自愈,一般病程为46周。患者痊愈后很少复发。本病的病死率约为1,多是因颅内出血而亡。但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未见有自然缓解者。四中医对血小板减少的辩证论治1.肝肾阴虚型证候:紫癜呈暗红色,下肢多见。经期提前,量多色暗红,鼻、齿龈出血,便血,尿血,出血量大而猛,色暗红,可伴见手足心热,盗汗,口干、便干,舌红蜂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因常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激素合并症,故可伴见肝肾阴虚阳亢表现,如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腿软、梦遗、急躁、多梦等。证候分析:本型病位在肝和肾,肝藏血,血养肝,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阴虚,可生内热,血随火动而溢出于脉络外,可见各种出血表现。手足心热、盗汗、口干、便干,舌红绛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阴虚阳亢者还可见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腿软、梦遗、急躁、多梦等症状。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方中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共奏滋阴清热之功,知母、黄柏加强滋阴降火之力,现代药理证实可制约大剂量激素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加用二至丸滋阴补血止血,当归、丹参活血化瘀以止血,白芍酸敛收涩亦可敛阴补血,平肝柔肝;补骨脂佐之,取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意,本身可收敛止血,现代药理学证实有抑制抗体作用。加减法:出血严重者可酌加白茅根20g、藕节20g、鹤草30g、土大黄15g,肝肾阴虚阳亢盛者去补骨脂加煅龙牡30g(先煎)、川芎10g、龟板20g(先煎)。2.气血两虚型主证:起病徐缓,紫癜色淡红而稀疏,时隐时现,月经后延,龈衄多见,出血量少,色浅而渗血不止,伴见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候分析:本型病位在心脾,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心脾两虚,统摄无权,血不循经而走失不归,则见各种出血表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亡血伤气,可见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等各种气血虚损表现,苔脉均为一派气血亏损之象。治法: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方药:归脾汤加味。方中重用炙黄芪和党参为君药,补气健脾,辅以当归、龙眼肉养血和营,用白术、木香以健脾理气,使补而不滞,茯神、远志、枣仁以养心安神,使以甘草、生姜、大枣和胃健脾,以资生化,气旺则血充而归经矣。加用淮山药补气养阴,收敛止血,炒白芍补血敛阴止血调经,阿胶滋阴补血止血,共奏益气健脾、摄血止血之功。加减法:月经淋漓不止者可加山萸肉1020g,五味子10g,以养肝收涩止血,龈衄者可加五倍子10g配藕节2030g,能收涩止血不留瘀,肌衄者可加仙鹤草30g、紫草10g以补虚止血。3.血热妄行型主证:起病急骤,出血量大而猛,紫癜色鲜红而密集,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有力。无气、血、阴、阳虚损见症,常可伴见畏寒、发热、咽痛等外感症状。证候分析: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火热毒邪内伏营血,或阳明胃热炽盛,复感六淫外邪,以致化火动血,灼伤络脉,血热迫血妄行,络伤血溢,故可见紫癜色鲜红而密集,出血量大而猛,病为实热证,故脉数有力,舌红,苔黄,若兼湿邪,则可见苔黄腻。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方中以水牛角代犀角,配合生地清热凉血,解血分热毒,生地尚可养阴,防热甚伤阴,赤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加生军泻肺胃实火、凉血止血;白茅根加强凉血止血之力,板蓝根、土大黄、贯众加强清热解毒抗病毒之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生军、土大黄均有提升血小板及止血之功。加减:鼻衄者加黄芩10g、牛膝610g、丹皮1020g清肺热以引火下行,齿衄者加生石膏先煎2030g、黄连610g以清胃热以止血;便血加槐角1015g、地榆10g清热利湿止血,尿血加大小蓟1020g、藕节30g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剧烈头痛、呕吐,口腔大血泡,往往是脑出血先兆,为本病危症,需立即抢救,除紧急切脾或输血小板、静点免疫球蛋白、大剂量激素冲击外,可酌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三七粉3g、云南白药3g吞服。4.脾肾阳虚型主证:临床表现在气血两虚型基础上伴见畏寒怕冷,面色晄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迟,还可见腹胀、便溏、浮肿、腰酸等脾肾阳虚表现。证候分析:脾虚不能统血可导致血行障碍而错行脉外可见各种出血表现。脾肾阳虚,命门火衰,则畏寒怕冷,面色晄白;水湿不化则见腹胀、便溏、浮肿,腰为肾之府,失其所养可见腰酸,苔脉均为脾肾阳虚表现。治法:温补脾肾,填精补血。方药:右归丸加味。方中附子、肉桂温肾阳、暖下元,亦可对长期服用激素ITP患者撤除激素后所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进行纠正;鹿角胶、菟丝子、杜仲补肾益精血;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淮山药、当归滋肾阴、养肝血;加用锁阳、巴戟天、补骨脂加强温补脾肾之力,现代药理证实锁阳有升提血小板功能;加减:若血崩有寒者加艾叶10g、炮姜10g、血余炭10g、五味子10g以温中止血;伴面色晄白、头晕、乏力者可加炙黄芪1020g、党参1020g以加强补气健脾之力;便黑可加伏龙肝3060g、白芨粉3g分冲以收涩止血。5.阴阳两虚型主证:病势较急,出血部位广泛而严重,既可见畏寒、便溏,可见五心烦热盗汗、多表现为上热下寒,阳虚阴虚症状杂见。均为久治不愈患者。证候分析:本型基本病因病机为:五脏虚损,阴阳两虚,阴虚火旺,迫血妄行;阳虚不摄,血溢脉外,气随血脱,阴阳离绝。治则:宁络止血,固脱收涩,塞流先治其标,止血后再澄源与复旧。方剂:塞流可用十灰散加味,澄源复旧可用知柏地黄汤合十全大补汤加味。方中以大小蓟、白茅根、侧柏叶、荷时、茜草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涩止血;赤石脂、五味子、生牡蛎、金樱子、补骨脂固涩止血;女贞子、旱莲草滋阴清热止血;生军、童便化瘀清热以止血。澄源复旧所用知柏地黄汤滋补三阴清虚热,十全大补汤气血双补以固下元,共奏温下元、清虚火、止血安血之功。加减:大失血出现休克表现时,急用参附汤回阳固脱;崩漏不止可加乌贼骨1030g、艾叶炭10g收涩止血,便血不止可加伏龙肝2530g、白芨粉36g、三七粉3g、生大黄粉3g、化瘀止血;咳血不止可加代赭石(先煎)20g引血下行;龈衄不止者可用五倍子1020g、炙甘草10g,煎水200ml频繁漱口。因为瘀血是贯穿本病发展全过程的病理现象,出血与紫癜本身即属瘀血范畴,故不单列瘀血内阻一型。临证经验ITP的病因病机有如下特点,急性型多因外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致火盛动血,灼伤脉络发病,临床表现为实证,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大法,还应注意辨证施治,挟有湿邪患者可用甘露消毒丹或龙胆泻肝汤加昧,往往会有奇效;慢性型急性发作期则为本虚标实证,本为阴阳两虚,上热下寒,标为复感外邪,虚热动血,迫血妄行,治疗上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治,往往需要中西医结合抢救,方可转危为安,重新转入慢性期。慢性型慢性期治疗应以补肝、脾、肾三脏为主,特别应注意养肝柔肝,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用量来调整治疗原则,当泼尼松每日含量大于20mg时,往往有肝肾阴虚表现,可用知母、黄柏或知柏地黄丸抵抗之。当泼尼松每日含量小于10mg时,往往有脾肾阳衰表现,可用附子、肉桂抵抗之。具体治疗经验可详见辨证论治各型处方及加减。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失调有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说人是物质,是靠天地之气而生养。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及自生”,就更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以气为物质基础。中医所说的气,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物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二是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两者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系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的血症,血症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出于前后二阴,或外渗于肌肤的一类疾患。一般是指非外伤引起的出血,临床上有时只见一种出血,也有同时并见几种出血者,有的出血势缓量微,也有的势猛量多,此时可危及生命!祖国医学对学的认识,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又曰“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灵枢本脏篇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筋骨,利关节也。”这些记载说明了血为水谷精微变化而成,其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运行于脉中,环周不息,营养全身皮肉筋骨,脏腑,孔窍,四肢百骸。血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脉、肾、肝等脏器功能活动而完成!血流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内脏相互配合下进行的,所以其中任何一个功能失调,都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多由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和久病肺肾阴亏、虚大妄动、络伤血溢而形成,所以在治疗上,主要以调理气血、脏腑,补气补血,兼滋阴泻火,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理君博士从疾病防治谈御坊堂保健产品l 御坊堂灵芝螺旋藻片灵芝孢子可以促使白细胞计数升高,并能抵抗因化学药物治疗或化学物质长期毒害导致的白细胞下降。除了增加白细胞之外,灵芝孢子能增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这可能与灵芝粉促进细胞再生功能有关。灵芝孢子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报道用灵芝孢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共11例,其中7例有效,患者输血的间隔时间延长,精神和食欲都有改进,并且可以做一些较轻的家务。曾报道采用灵芝孢子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疾病26例,临床观察证实,总有效率达88.9。提示灵芝孢子与化疗联合用药治疗恶性血液疾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无不良反应,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灵芝孢子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一般来说,用灵芝孢子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连续治疗1030日后,白细胞可增加10以上,总有效率达81.784.6,治疗后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病人可达37.575%。l 御坊堂牛初乳牛初乳中富含血小板诱导生长因子(PDGF),在结缔组织、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的细胞分化中起作用。此外,这种生长因子还可能辅助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再生。l 御坊堂胶原蛋白胶囊胶原蛋白有着较强的止血作用。医院手术时为了抑制手术出血,常使用胶原蛋白撒在手术伤口上,在孕妇生产时常施行胶原蛋白以防止大量出血。受伤流血时,伤口附近的血管会快速收缩,使伤口缩小,出血口变小,并减少血液循环,接着血小板与渗出在血管壁的胶原蛋白接触,发生一连串生化反应,生成血纤维,血纤维剂胥张大成血快,堵住伤口,最后血小板会释放出凝血相关因子,最后利用纤维蛋白堵住伤口而止血。所以当血小板接触到血管壁的胶原蛋白时才会产生止血作用,当人体胶原蛋白量太少时,血液就不易凝固。御坊堂之血小板减少的预防保健理论一 血小板减少的食疗食疗法一【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方名】加味脾阴煎。【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食疗法二【辨证】血热脾虚。【治法】止血摄血。【方名】止血汤。【组成】生地20克,黄芪30克,藕节10克,白芨10克,山楂10克,茜草10克,红枣10枚,花生衣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红枣羊骨粥配方:红枣15枚,羊骨500克,大米200克。制服法:羊骨(以腿骨为佳)洗净,敲成2段,加水用文火煮1小时,捞起骨,将骨髓剔于汤中,加入大米红枣,煮成粥。每日分两次服完。适应症:益气摄血,补髓生血。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辅助作用。鲜藕粥配方:粳米30-50克,鲜藕50克,白糖适量。制服法:先煮米做粥至半熟,加入洗净的鲜藕片,煮至粥熟,加糖少许,可做早餐食之。适应症:清热凉血生津。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的血热动血型有辅助。阿胶糯米粥配方:阿胶20-30克,糯米100克,红糖15克制服法:先将糯米淘洗净,入锅加清水煮沸,待粥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粒,边煮边搅均匀,加入红糖食之,每食适量。适应证:滋阴补虚,养血止血。花生红枣汤配方:生花生米200克,红枣20枚,冰糖适量。制服法:将生花生米和红枣洗净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熟透,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喝汤、嚼食红枣和花生。适应证:温补脾胃,养血益气,对于各种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有辅助作用。花生党参汤花生红衣6g,红枣10枚,党参10g。把花生衣、红枣、党参用砂锅加水煮成汤,弃掉党参、花生衣药渣,吃红枣喝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该药膳有养心健脾,益气摄血的功效。对于病后体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有良效。白茅根炖猪皮白茅根30g,猪皮500g,冰糖适量。白茅根布包水煎,取汁,再以汁代水,煎煮去毛洗净之猪皮,炖至汤汁稠粘时,入冰糖拌匀。此为1日量,分45次餐食。该药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热毒郁营型者,皮肤出现紫斑,或有鼻衄、牙衄、尿血、便血、小便黄赤等症。羊脊骨汤羊脊骨(连尾)1条,肉苁蓉10g,菟丝子10g,葱、姜、盐适量。将羊脊骨碎成块;肉苁蓉酒浸一夜,刮去粗皮;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捣末,用水适量,放入羊脊与苁蓉,同炖至熟透,调入菟丝子末及调味品。此为1日量,分2次空腹食之。该药膳有补肾阳、益精血、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肾精不足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圆肉花生汤龙眼肉12g,带衣花生25g,大枣15g。大枣去核,与花生仁、龙眼肉加水同煮后食。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该药膳有健脾补心、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脾虚肌衄或虚劳血虚等症。枸杞参枣蛋汤枸杞子10g,红枣10枚,党参10g,鸡蛋2个。把枸杞,红枣、党参放砂锅内同煮成汤,鸡蛋煮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该药膳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不摄血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鸡血藤大枣汤鸡血藤20g,大枣15枚。以上二药水煎后弃鸡血藤药渣,吃枣饮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该药膳有益气摄血、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兼有鼻衄、齿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唇甲不华,神疲体倦,食欲不振,心悸,动则心跳气短,震颤多汗等症。花生衣红枣汁花生米50g,红枣30g。将花生米在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取皮,红枣洗净后温水泡涨,以浸药之水煮花生衣及红枣半小时,去花生米衣,加适当红糖。此为1日量,分3次饮汁共吃枣和花生。该药膳有补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失血及血虚、肿瘤经放疗、代疗后血象异常等。据耳穴理论说,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联系。刺激这些穴位能增强和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更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有一病人平时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后发展到咬馒头、吃香蕉时,都会在食物上留下血迹。经医院作血液化验,确诊是血小板减少症。先后吃过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