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溅射镀膜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毕业论.doc_第1页
磁控溅射镀膜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毕业论.doc_第2页
磁控溅射镀膜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毕业论.doc_第3页
磁控溅射镀膜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毕业论.doc_第4页
磁控溅射镀膜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毕业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中文摘要1Abstract21 绪论31.1 磁控溅射镀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1.2 磁控溅射镀膜的原理31.3 设计的主要内容41.3.1 PLC自动化程序控制41.3.2 上位机组态42 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及硬件选型52.1控制系统整体设计52.2 硬件选型73 PLC与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123.1 PLC控制系统设计123.1.1 PLC硬件组态的选择方案123.1.2 PLC程序的设计143.2上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153.2.1 上位机组态软件概述153.2.2 上位机组态软件的通讯方案173.2.3 上位机组态软件变量设置与画面组态17结论22谢辞23参考文献24附录24摘要:磁控溅射镀膜是工业镀膜生产中主要的技术之一,尤其适合于大面积镀 膜生产,具有沉积速度快、镀件温升低等优点。本次设计主要是以西门 子S7-300和WINCC为软件开发平台。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通过S7-300程序设计实现对整个磁控溅射镀膜过程的电气自动控制。运 用上位机WINCC Siemens系统对其过程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实现了上位 机动态显示开关量动作、模拟量数据实时采集、远程保护和故障报警等 功能。文中对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详细的选择和配置。并利用西门子 PLC和WINCC软件内部提供的仿真模块对程序和组态进行了仿真分析与 系统调试,完成了对磁控溅射镀膜上位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演示。关键字:镀膜机控制系统;PLC;WINCC Abstract:Magnetron sputtering is one of the main technology in coating industrial ,especially for large area deposition,with high deposition rate, low temperature rise.This design is mainly to Siemens S7-300 and WINCC as the software developing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process system,we realize electrical automatic control on the magnetron sputtering coating process through the S7-300 program design.Using the computer WINCC Siemens system for remot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process.Realize the function of dynamic computer display, alarm switch action of analog data real-time collection, remote protection and fault etc.In this paper we make a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he control system.And use the simulation module of Siemens PLC and WINCC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program and system. It achieved the dynamic demo of control system of upper monitorKey Words:Coat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PLC;WINCC 1 绪论1.1 磁控溅射镀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是当前广泛运用的沉积镀膜技术。由于其沉积速度快、基材温度低、对膜层损伤小、获得的薄膜纯度高、溅射工艺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微电子、光学、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电气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磁控溅射镀膜与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联系是发展必然的趋势。1.2 磁控溅射镀膜的原理 磁控溅射镀膜的工作原理是指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在飞向基片过程中与氩原子发生碰撞,产生Ar+离子和二次电子;二次电子飞向基片,Ar+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阴极靶,使靶材发生溅射。中性的靶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而产生的二次电子会受到电场和磁场作用它们的运动路径不仅很长,而且被束缚在靠近靶表面的等离子体区域内,并且在该区域中电离出大量的Ar+ 来轰击靶材,从而实现了高的沉积速率,随着碰撞次数的增加,最后沉积电子的能量很低,传递给基片的能量很小,致使基片温升较低。磁控溅射是入射粒子和靶的碰撞过程。入射粒子在靶中经历复杂的散射过程,和靶原子碰撞,把部分动量传给靶原子,此靶原子又和其他靶原子碰撞,形成级联过程。在这种级联过程中某些表面附近的靶原子获得向外运动的足够动量,离开靶被溅射出来。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1.3.1 PLC自动化程序控制 在镀膜工艺中,PLC系统设计正逐步取代最初的单片机设计。基于PLC系统的性价比较高,我们选择PLC来设计磁控溅射镀膜控制系统。其优势如下: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容易,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也能进行连续过程的PID回 路控制;能与上位机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3) 能适应各种恶劣的运行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强,远高于其他各种机型。1 1.3.2 上位机组态 上位机的概念属于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概念。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中,计算机分为各个级别,与现场设备发生直接关系的计算机属于下位机,用来控制下位机,或给下位机下达新任务的计算机是下位机的“上位机”。若集散控制系统较大,计算机的级别可能不止两级,此时上位机还可能有级别更高的上位机对其进行控制或指派任务。 组态是多种工具模块的组合,它的含义是实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和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是计算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的命令,自动执行任务,满足设计者的要求。组态软件在目前的工业环境的实际运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组态软件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开发都具有组态性,使得系统更可靠、开发速度更快、开发难度却降低。较大规模的控制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组态系统。组态软件的一般步骤:2(1) 建模:根据要求,建立数学模型(2) 设计图形界面:利用软件提供的图库,适用对应的图形对象模拟实际控制系统(3) 变量管理:创建数据库,创建变量表示控制对象的各种属性(4) 建立动态链接:组态变量和图形间的连接,模拟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5) 运行与调试组态软件的特点:(1) 实时多任务、接口开放、使用灵活(2) 节约硬件开发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3) 缩短软件开发时间(4) 便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 上位机组态可以实现对现场工作流程的实时监控,直观了解。2 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及硬件选型2.1控制系统整体设计镀膜工艺流程-程序设计流程对应于PLC编程的逻辑顺序和条件控制: 图2.1 程序设计方框图工艺步骤:(1) 开启水电开关,检查水电安全(2) 启动镀膜按钮(3) 开机械泵、旁抽阀粗抽真空,满足前级真空度要求时。关闭旁抽阀准备精抽(4) 打开分子泵和闸板阀,精抽真空室。达到真空度要求时,打开通气阀门,准备炼靶并镀膜。(5) 镀膜完成后先关闭闸板阀、分子泵、电磁阀,然后关闭机械泵。(6) 关闭水泵和总电源。开充气阀,通入气体,开门取工件。磁控溅射镀膜工艺过程的要求如下:1控制系统上位机以WINCC为平台,完成对镀膜机的PLC的远程控制,实现对真空度(真空室的工作压强为10.001Pa,前级工作压强为1001Pa。)、各靶电源电压、电流(工作电流20A50A;工作电压400600V)、水温(080)、气体流量等模拟量的采集,实现对靶电源、流量控制计等执行元件的自动控制。32. 利用上位机动态显示开关量的动作状态、模拟量的实时采集数据、溅射工艺运行的进展情况等内容。3.加入远程的控制保护功能,故障报警等功能。根据镀膜工艺流程确定控制系统对象分析如下: 数字量输入15个:总电源开关、水泵开关、镀膜启停开关、PLC模块极性信号、机械泵、旁抽阀、电磁阀、分子泵、闸板阀、靶电源、截止阀、氧气阀、氩气阀、充气阀、门开关 数字量输出13个:水温报警、气体质量流量报警、机械泵、旁抽阀、电磁阀、分子泵、闸板阀、靶电源、截止阀、氧气阀、氩气阀、充气阀、门开关 模拟量输入7个:前级真空度、真空度、回水温度、氧气质量流量、 氩气质量流量、靶电源电压、靶电源电流 模拟量输出7个:前级真空度、真空度、回水温度、氧气质量流量、氩气质量流量、靶电源电压、靶电源电流2.2 硬件选型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方案比较项目单片机工控机PLC可靠性最不稳定不稳定稳定可扩展性开发成本高、周期长开发成本高、周期长开发成本高、周期长维护困难困难简单(自诊断)抗干扰性专门设计专门设计无需专门设计功能用户可以实现各种复杂控制、功能较强用户可以实现各种复杂控制、功能较强用户可以实现各种复杂功能特点不可靠、便宜可靠性改善、便宜可靠、略贵操作人机对话不友善类似通用计算机触摸式操作终端 表2.1 控制方案的比较 单片机系统就是采用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CPU及其外围芯片,根据不同系统设计的电路板,最终设计成为一台建议的计算机系统,然后编辑程序完成所需要的控制要求。 所谓工控机就是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达到控制要求。PLC即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在其基础上,设计程序达到控制要求。这种形式在目前的工业现场应用最广泛。 在自动控制中,PLC、单片机、工控机承担着重要角色,是实现控制功能的重要载体,三者在功能上即有交叉又有不同,这样在应用上三者就会出现相同与不同之处,不同的方案就会有不同的最佳选用方法。本次设计,根据上表选用可靠、稳定、性价比较高的PLC。4PLC类型的选择:品牌比较项目三菱西门子日本德国编程直观易懂、指令多比较抽象、指令较少优势在于离散控制和运动控制、有专用的定位指令、可实现某些复杂控制在于过程控制和通信控制、模拟量模块便宜且程序简单不足模拟量模块昂贵且复杂、通讯功能相对薄弱无专用指令、程序复杂、控制精度不高适用侧重于动作控制和某些有伺服或步进要进行定位控制的设备等温度、电流等较多模拟量需要处理的设备、现场有很多仪表的数据要用通信进行采集的设备等表2.2 三菱与西门子PLC比较 从三十多年前PLC研制成功到当前,其应用已在控制系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各种PLC具有不同的特点,美国与欧洲的PLC技术差别性较大,日本PLC技术是从美国引进,对美国的PLC技术具有一定的继承。上表对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两种PLC进行了比较,基于本次设计的控制工艺流程中需要处理模拟量输入输出,因此选用西门子的S7-300系列PLCPLC通讯方式的选择通讯方式比较项目MPIPROFIBUS工业以太网拓扑结构总线型逻辑拓扑环星型、线型、环型应用场合通信速率:默认187.5kbps;数据包122字节DP:现场级PA:过程自动化FMS:车间级监控网通信速率:10、100Mbps、数据量为8kb、ISO、TCP通讯方式GD、无需组态链接、需组态链接FMS、FDCDP、PAISOTCP网络结构单元级、现场级单元级、现场级单元级、管理级适用范围小范围、少数站点间通讯中等规模、中小量数据通讯大量数据、长距离通讯优势并行规模上可伸缩性很强全球数字化通信、分布式控制协议开放、通信速率高、支持冗余不足效率低、不直观传输速率较低、各种此案长总线不兼容实时性、可靠性较差表2.3 三种通讯方式的比较 S7-300的通信分三层网络结构。现场设备层(现场层)的功能是连接现场设备。这一层主要使用AS-I网络。车间监控层(单元层)的功能是用来完成车间主设备之间的连接,实现车间级设备的监控。工厂管理层(管理层)的功能是用来汇集各车间管理子网,通过网桥或路由器等连接的厂区骨干网的信息于工管理层。5 MPI是多点接口的简称,S7-300集成了MPI通信协议和MPI物理层RS-485接口。PLC通过MPI可以同时连接Step7编程器、计算机、人机界面和其他S7。MPI可以完成车间设备之间的连接。是用于车间级监控和现场层的通信系统。 S7-300/PLC可以通过通信处理器或集成在CPU上的Profibus-DP接口连接到Profibus-DP网上。带有Profibus-DP主站/从站接口的CPU能实现高速和使用方便的分布式I/O控制。Profibus的物理层是RS- 485接口。最大传输速率为12MBit/S,最多可以与127个节点进行数据交换。PROFIBUS通信网络可以用来完成车间主设备和现场层之间的连接6 工业以态网用于工厂管理层和单元层的通信系统。用于对时间要求不太严格,需要传送大量数据的场合。西门子的工业以态网的传输速率为10M /100M Bit /S,最多可以达 到1024个网络节点,网络的最大范围为150Km。鉴于对于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考虑,在这里我们选用现场总线。上位机组态软件的选择:软件比较项目InTouchWINCCCimptcity图形及组态方案美观性较差粘贴位图繁琐控件不健全图库有限不支持AutoCAD图形格式易于扩展功能功能最强大图库丰富支持画面到画面的颜色渐变数据点管理数据型较少数据类型相对较多数据类型较少网络功能基于工程基于工程基于工程通信功能拥有几乎所有的硬件接口支持的硬件有限支持的硬件有限表2.4 组态软件比较 所谓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组态软件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7 目前世界上不少专业厂商包括专业软件公司和硬件/系统厂商生产和提供各种组态软件产品。上位机组态软件的选择有很多种,其中以国外产品占主导地位。上表选用了国外三种上位机组态软件进行了比较,基于软件的功能性差异不明显和与PLC间的配套问题,本次设计选择西门子公司的WINCC组态软件。3 PLC与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3.1 PLC控制系统设计 3.1.1 PLC硬件组态的选择方案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选型: 数字量输入信号4个:总电源开关、水泵开关、镀膜启停开关、PLC 模块极性信号 数字量输出信号13个:水温报警、气体质量流量报警、机械泵、旁 抽阀、电磁阀、分子泵、闸板阀、靶电源、截止阀、氧气阀、氩气阀、充气阀、门开关 在控制系统中有4个数字量输入信号、13个数字量输出信号,保留10%20%的余量。 数字量输入信号: (取16点) 数字量输出信号: (取16点)选择: 数字量输入模块:1个6ES7 321-1BHOO-OAAO 数字量输出模块:1个6ES7 322-8BHOO-OABO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选型 模拟量输入6个:前级真空度、真空度、回水温度、气体质量流量、靶电源电压、电流 模拟量输出4个:前级真空度、真空度、回水温度、气体质量流量在控制系统中有6个模拟量输入信号、4个模拟量输出信号,保留 10%20%的余量 模拟量输入信号: (取8点) 模拟量输出信号: (取4点) 选择: 模拟量输入模块:1个6ES7 331-1KFOO-OABO 模拟量输出模块:1个6ES7 332-5HDOO-OABO8 模块连接图:图3.1 数字量模块连接图3.2 模拟量模块接口3.1.2 PLC程序的设计 磁控溅射镀膜控制系统的PLC设计中,PLC程序的逻辑顺序按照先前拟定的程序框图设计,满足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1)数据采集 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中需要采集真空度、回水温度、气体质量流量、靶电源电流、靶电源电压等数据,经过PLC内部A/D转换处理,存储在PLC数据地址,用于程序运行扫描过程中的调用与处理。(2)数据监测 数据监测要求: 1、前级真空度与真空度的实时监测,满足工艺要求 2、回水温度不得超过40摄氏度 ,显示报警 3、气体质量流量要低于80SCCM,显示报警(3)程序设计、运行与调试 工艺运行程序是PLC控制系统的重点。在设计中,采用西门子公司提供 的step7软件编写S7-300梯形图运行程序。运行程序需要采集实时数据,控制运行时间和回水温度等模拟量。在外界给予设定的运行动作后,能实现整个流程的自动运行,完成设计要求。由step7自带的仿真系统,能够在实际运行前调试整个运行程序,方便查错与修改。93.2上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3.2.1 上位机组态软件概述 “组态”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组态软件,又称组态监控软件系统软件。译自英文SCADA,即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它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在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PC(包括工控机)相比以前的专用系统具有的优势日趋明显。在PC技术向工业控制领域的渗透中,组态软件占据着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11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西门子公司的WINCC软件是西门子在自动化领域中先进技术与Microsoft的功能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用于个人计算机的人机界面。WINCC是通用的应用程序,适合所有工业领域的解决方案;多语言支持,全球通用 ;可以集成到所有自动化解决方案内;内置所有操作和管理功能,可简单、有效地进行组态;可基于Web持续延展,采用开放性标准,集成简便;集成的Historian 系统作为IT 和商务集成的平台;可用选件和附加件进行扩展 ;“全集成自动化” 的组成部分,适用于所有工业和技术领域的解决方案。它集成了SCADA、组态、脚本语言和OPC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了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使用各种通用软件的功能,它继承了西门子公司的全集成自动化产品的技术先进和无缝集成的特点。 WINCC运行于个人计算机环境,可以与多种自动化设备及控制软件集成,具有丰富的设置项目、可视窗口,使用方式灵活,功能齐全。用户在友好界面下进行组态、编程,形成所需的操作界面、监控画面、报警画面和趋势曲线等。操作环境形象直观、软件设计周期短、工作效率高。WINCC整体开放,可以方便的与各种软件和用户程序组合在一起,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也可将WINCC作为系统扩展的基础,通过开放式接口,开发其自身需要的应用系统图3.3 WINCC操作界面上位机组态软件项目开发与组态环境:为了开发和组态项目,WINCC提供了一组特殊编辑器,由WINCC的浏览器访问这些编辑器。每一个编辑器可以对WINCC某一个专门的子系统进行组态。WINCC主要的子系统:(1)图形系统:用来建立显示图形的编辑器(2)报警系统:组态报警(3)归档系统:对指定的数据进行归档(4)报告系统:编辑建立一个报告格式(5)通信系统:能直接在WINCC的浏览器中进行组态,所有的组态数据都存储在CS的数据库中上位机组态软件的实时运行任务(1)读取存储在CS数据库中的数据(2)显示实时状态(3)与自动化系统通信(4)对例如模拟量与报警时间等实时数据进行归档(5)过程实时运行 3.2.2 上位机组态软件的通讯方案 WINCC使用变量管理器来处理变量的集中管理,此变量管理器不为用户所见。它处理WINCC项目产生的数据和存储在项目数据库中的数据。在WINCC运行系统中,它管理WINCC变量。WINCC的所有应用程序必须以WINCC变址的形式从变址管理器中请求数据,这些WINCC应用程序包括图形运行系统、报警记录运行系统和变量记录运行系统等。 WINCC变量管理器管理运行时的WINCC变量。它的任务是从过程中取出请求的变量值。这个过程通过集成在WINCC项目中的通讯驱动程序来完成。通讯驱动程序利用其通道单元构成WINCC与过程处理之间的接口。在大多数情况下,到过程处理的基于硬件的连接是利用通讯处理器来实现的。WINCC通讯驱动程序使用通讯处理器来向PLC发送请求消息。然后,通讯处理器将回答相应消息请求的过程值返回到WINCC管理器中。12建立WINCC与PLC间通讯的步骤:(1)、创建WINCC站与自动化系统间的物理连接。(2)、在WINCC项目中添加适当的通道驱动程序。(3)、在通道驱动程序适当的通道单元下建立与指定通讯伙伴的连接。(4)、在连接下建立变量。本次设计采用现场总线连接,连接步骤如下:1、打开WINCCExplorer,右键变量管理,添加新的驱动程序2、新建一个S7连接,在驱动程序中新建一个现场总线连接3、设置参数,完成连接3.2.3 上位机组态软件变量设置与画面组态 创建新连接外部变量只能在与自动化系统连接的基础上创建。如果还没有需要的连接,必须首先创建该连接。先决条件必须安装所需要的通讯处理器和相关的硬件驱动程序。还必须安装期望的通讯驱动程序创建于PLC连接的外部变量步骤:在新建的驱动链接中新建一个变量组,方便将同一个项目中数据统一管理(2)在新建的变量组中新建变量,设置属性 在用于通道单元的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驱动链接”,在“常规”标签中,输出WINCC项目中唯一的连接名称。打开“属性 ”,打开“接参数”对话框,设置连接的参数,在“常规”“名称”域中,填写项目中唯一的连接变量名称。设置变量数据的类型,单击“选择”打开“变量属性对话框,在AS中设置变量的地址区域。(3) 创建变量完成 图3.4 变量表 WINCC软件的画面设置和组态,是为了创建一个操作现场画面,模拟实际的工艺流程。在WINCC图形编辑器中创建一个画面,可以从软件自带的图库中选择适合的相应图形来表示实际的现场设备,也可以从界面里的对象调色板和样式调色板中选择图形。 当图形界面创建完成后,需要将设置的图形与先前建立的外部变量组态在一起。已设置的外部变量是与PLC的控制对象对应的,反应了PLC对现场实际操作的工艺流程的控制。将图形界面与外部变量建立连接,磁控溅射镀膜的整体工艺就以直接、形象的画面呈现在上位机上,便于操作人员的观察和对镀膜过程的监控。本次设计建立了主界面与5个子界面共6个画面的组态。以下是磁控溅射镀膜主界面与镀膜设备子界面的设置:主界面:图3.5 主界面静态显示 图3.6 主界面动态显示上面是镀膜主显示界面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的状态。主界面中主要分为两个模块,界面左半边为模拟量报警设置,界面的右半边主要是开关量控制动态显示的设置。当程序运行时,镀膜主界面反应了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开关量的开闭状态,实时工艺流程与数据采集、监控报警等,使得操作人员对工艺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例如:当设备界面中与图像建立组态连接的PLC控制的对象开始动作时,设备界面中图形也同时跟着显示颜色的动态变化,主界面相对应的显示也发生同步动作。镀膜设备子界面:图3.7 镀膜静态显示图3.8 镀膜动态显示 镀膜设备界面是对镀膜系统的设备模拟,界面中图形与PLC控制对象间建立了连接,实时动态的反应控制对象的动作状态。当控制对象,例如,阀门或者泵工作时,对应的图像会动态闪烁或发生颜色变化以显示状态的改变。如图3.8,,各个阀门开启工作,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机械泵、水泵等闪烁。与静态显示对比,直观的反应了自动控制的过程。测量与报警子界面的设置:图3.9 前级真空度数据采集图3.9真空度数据采集图3.9 回水温度数据采集图3.9 气体质量流量数据采集 上位机报警与监控界面为4个子界面,分别对应的控制对象为前级真空度、真空度、回水温度、气体质量流量。在每个子界面中都设置了一个棒图、一个实时曲线图和一个输入输出域,他们连接同一个变量。运行时,共同显示该模拟量的变化。棒图为不同范围的输入数据数值组态了不同的表示颜色,以区分工艺流程的阶段。在界面的左上角有一个返回按钮,点击回到主界面。上位机界面由WINCC主界面与5个子界面组成,共同显示PLC的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过程中的各个部分的状态,对流程中的控制对象做了具体的图形或数据显示组态,使得整个显示界面能够直观、形象的反应控制系统。结论本次设计是对磁控溅射镀膜上位机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编辑梯形图程序,选择西门子S7-300PLC对工艺现场进行控制,并选用与其配套的西门子WinCC组态软件进行上位机组态,实现了实时监控整个操作流程的控制要求。设置了模拟量报警和动态曲线显示等功能,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直接的观察到镀膜过程的进行。设计的理论重点是对整个工艺过程的了解。画出程序方框图,分析控制对象和对于控制对象的控制要求。在这个的基础上,进行了硬件的选型。通过与单片机和工控机比较,我们选择了西门子的S7-300PLC系列作为控制方案,通过现场总线与设备和上位机WINCC软件间进行连接、组态。在PLC的硬件组态中,根据控制对象的数量选择了适合的数字量模块与模拟量模块。依据程序方框图,自己编辑PLC的梯形图程序,利用自带的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和修改。上位机组态软件设置变量管理,与PLC控制对象间建立对应关系。创建图形画面,与设置变量实现连接,动态显示PLC控制对象的状态或数据变化。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