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多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1页
土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多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2页
土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多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3页
土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多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4页
土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多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1 页 共 38 页 多层住宅楼设计 摘要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承重墙的抗震设计。在确定砖混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 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 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 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 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 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关键词 结结构构设计设计 抗震抗震设计设计 Abstract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 页 共 38 页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 TheThe keywordkeyword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 目 录 引 言 .4 一、设计依据: .5 二、工程概况 .5 1、建筑和结构特征5 2、建设地点和环境特征5 3、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5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3 页 共 38 页 三、结构计算书 .5 四、施工部署 19 结论 26 引引 言言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新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工程问 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涉及面广,从建筑设计、施工、材料、交工全面的知识范筹,以至于 具体的工序。能够充分检验毕业生能否胜任土木建筑施工管理能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 用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巩固新学的专业理论。认真地做好毕业设计,不但是对 毕业生的考评,同时以交给辛勤指导我们的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4 页 共 38 页 一、一、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993 年及 1996 年局部修订)GBJ1089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5 页 共 38 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93 年局部修订)GBJ11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1、建筑和、建筑和结结构特征构特征 本工程建筑面积:1717,四层,结构形式为砖混,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设防烈度 为六度,设计使用年限为三类(50 年). 2、建、建设设地点和地点和环环境特征境特征 该工程地点位于青岛市,位置优越,东侧崂山,风景秀丽,交通便利。 3、 、项项目管理特点及目管理特点及总总体要求体要求 在工程施工中,坚决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组建一个以项目 经理为首的项目部,集优秀管理人才精良设备和有经验的施工队伍投入本工程,确保工 程质量达标。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化技术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 平台,实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进行有效 的控制。本工程用料、施工设备均提前 715 天提供使用计划。合理安排各工序之间的 穿插施工。加强现场的管理及调度。总体要求以优良样板工程,青岛市安全文明示范工 地为目标,以目标管理统揽全局,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施工任务。 三、三、结结构构计计算算书书 本工程墙体除内墙卫生间为 120 厚,其他均为 240 厚粉煤灰蒸压砖,所有墙身0.6 米处均设掺 5防水剂的水平防潮层,厨房及卫生间变压式排风道选用图集L05J104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6 页 共 38 页 PAGE6/PAGE7,其中厨房 PG116 断面尺寸为 320240,预留洞口尺寸 430240,所有 排风道出屋面详见 L05J104-20。 地面工程,卫生间地面低于相邻地坪 20,地面 1坡向地漏,阳台非封闭的,地面 应低于相邻地坪 30;室外空调机板标高同相应结构板标高,底部作滴水。 防水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施工中选用的防水材料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 范中相应的等级要求。屋面均为有组织排水,檐沟纵向坡度10,檐沟内加设一道防 水层,落水管为 110PVC 及配套的雨水斗;卫生间地坪低于相邻室内坪 20,加设一道 防水层沿墙体上翻 300,空调室外机冷凝水由 75 空调冷凝水管统一排放。 门窗工程,门窗制作应满足防渗、防变形、隔热保温等要求。门窗表尺寸均表留洞尺 寸。 砼构件主筋保护层厚度:梁柱 25;板 15 砼强度:垫层 C15,基础 C20,基础以上 C20。 钢筋级钢 fy210N/mm2;级钢 fy310N/mm2;级钢 fy340N/mm2。 荷载: 1)基本风压值 Wo0.6KN/。 2)结构风荷载体型系数简图及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1 取值。3)楼面活 载取值:首层施工荷载 5.0Kpa,面层及吊顶 1.5Kpa;房间、客厅活载 1.5Kpa,面层吊顶 1.0Kpa;挑阳台活载 2.5Kpa,面层及吊顶 1.0Kpa,内阳台活载 1.5Kpa,面层及吊顶 1.0Kpa,上人屋面活荷载 1.5Kpa,屋面及吊顶 3.5Kpa;非上人屋面活载 0.7Kpa,面层及 吊顶 2.0Kpa。 3.1 砌体材料和砌体的力学性能 本工程砌体材料采取粉煤灰蒸压砖,规格 24011555,强度 MU10,砌体采用砂浆 M5。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7 页 共 38 页 砌体轴心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m, fmR1f1(1+0.07f2)R2 式中:R1随砌体中块体类别和砌合方法变化的参数 R2砂浆强度对砌体强度的修正系数 与砌体块材高度有关的系数 f1f2分别为各中块体和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 Mpa 砌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k fkfm(11.645f) 式中:f各类砌体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强度异系数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f ffk/rf 一般情况下宜按施工控制等级为 B 级考虑,取 rf1.6(C 级时取 rf1.8)根据块材的 性能,计算本工程所选用的粉煤灰蒸压砖,其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2 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3.2.1 砌体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砌体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以下式计算: ro(1.2SGR+1.4SQ1KrQiciSQik)Rcfak 式中:ro结构重要性系数,本工程安全系数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不应小于 1.0 SGR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Q1K在基本组合中起控制作用的一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qiK第 I 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Rcf结构构件的抗力系数 RQi第 I 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 0.7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8 页 共 38 页 F砌体的强度设计值,发fR/rf fR砌体的强度标准值 rf砌体结构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宜按施工控制等级为 B 级考虑, 取 rf1.6 fm砌体强度平均值 Qf砌体强度标准值 Akn 个可参数标准值 本工程檐高 12.1 米,计算砌体结构承载力满足要求 3.2.2 砌体受拉受弯受剪构件 本工程以 4 交 A 轴窗间墙为计算: 窗间跺长度为 1400mm,宽度 2400mm,层高 2.8 米,檐高 12.1 米,砖砌体自重 19KN/m3,砼 自重 2.45T,板厚 120mm,根据荷载计算,墙体受压荷载小于 136KN.由 MU10 的烧结蒸压 砖与 M5 混合砂浆查表得出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f=1.58Mpa,当蒸压材料为蒸压粉煤灰 砖砌体,ra 为 0.9, 由 =Ho/h=13.5 查表得系数 =0.782,则此墙垛底截面的承载力为, raA=0.7820.91.51400240=346.43136 得出此墙垛截面安全. 3.3 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及基础计算 混合结构中的墙体一般具有承重和围护作用,使承重与围护功能一体化.由于砌体的 抗压强度并不高,抗拉抗弯抗剪强度又很低,所以混合结构中使墙柱等承重构件具有足够 的承载力,是保证房屋结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的关键.混合结构房屋主要由屋盖,楼盖, 内外纵墙横墙(山墙),基础等承重构件组成,它们相互联合共同构成承重空间体系.按结构 的承重体系和荷载的传递线路,本工程房屋顶结构布置方案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9 页 共 38 页 荷载的重要传递路线为 屋(楼)面梁 纵墙 屋(楼)面荷载 屋(楼)面板 基础 地基 横墙 本工程地基属于微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 400Mpa,此种地基所承载力远远大于本 工程所给的压力.(临边建筑,以此地基均建高层,故基础承载力不再计算) 3.4 墙柱的构造要求 墙柱高厚比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墙,柱高厚比的最大允许限值称为允许高厚比,用表示.影响 允许高厚比的因素有砂浆的强度等级,砌体的类型,构件的类型(墙柱),荷载作用方式及构 件的重要性和门窗洞口的消弱,施工质量等,砌体规范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和现阶段材料 质量及施工技术水平确立允许高厚比值.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值 砂浆强度等级 墙 柱 M2.52215 M52416 M7.52617 注:1.毛石墙.柱的允许高厚比按表中数值降低 20%采用. 2.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 20%,但不能大于 28. 3.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高厚化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土墙取 14 对柱取 1/6. 自承重墙是房屋中的次要构件,且仅承受自重作用.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其临界荷载值 高于荷载作用于墙体顶端时临界荷载.自承重墙的允许高厚比,比同条件下的承重墙允许 高厚比大.即允许高厚比乘以一个大于 1 的修正系数 u1,见下表: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10 页 共 38 页 非承重墙厚度 h/mm 24018012090 u1上端有支撑点1.21.321.441.5 注:1.上端为自由端的允许高厚比,除按上述规定提高外,尚可提高 30%. 2.对厚度小于 90mm 的墙,当双面不低于 M10 的水泥砂浆抹面包括抹面层的墙厚不小于 90mm 时,可按墙厚等于 90mm 验算高厚比. 3.当 n 不是上述数值时,可按插入法取值. 对于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包括承重墙和自承重墙,由于截面削弱对稳定不利,规范采用系 数 u2 对允许高厚比加以修正 u2=1-0.4bs/s 式中 s-相邻窗间墙之间或壁柱之间的距离 bs-在宽度 s 范围内门窗洞口的宽度 在式中,当 u2 小于 0.7 时,仍采用 0.7;当洞口宽度 nh1/5h(h 为墙高度)时,u2 应取 1.0. 墙.柱高厚比验算 1)矩形截面墙.柱的高厚比验算,矩形截面高厚比应按下列验算 =Ho/hM1,M2 式中:Ho墙柱计算高度,见附表 h墙厚或矩形柱与 Ho 相对应的边长 M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见 u1 修正系数表,对承重墙柱取 1.0 M2有门窗洞口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无门窗洞口时 u2=1.0 墙柱允许高厚比 确定计算高度 Ho 及允许高厚比时尚应注意以下规定. 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距离 Su1u2h 时,墙的高度可不受高厚比限制. 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开验算.验算上柱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11 页 共 38 页 以其值乘以 1.3 后采用. 本工程层高 2.8 米,楼板厚 120mm,为现浇砼.内外墙 240mm,卫生间.储藏室隔墙厚 为 120mm,砂浆强度等级为 M5,砖为 MU10,纵横墙混合承重.依据一层平面图计算各墙 厚的高厚比. 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依据图纸相邻横墙的最大间距为 S=7.8m,经查表知,楼盖2H=2.82=5.6m 外纵墙为承重墙,u1=1.0 u2=1-0.4bs/s=1-0.41.5/6.9=0.910.8 =Ho/h=2.8/0.24=11.7受弯承载力,钢筋砼过梁按最大弯距设计值所在截面的平衡条件,求出受拉钢筋面积 As.按下列步骤进行: ho=h-a as=M/a1fobho2a5m22 rs=0.5(H1-2as) 或 =1-1-2asb As=M/fyrshominbho As=bho*fcm/fyminbho 式中:ho过梁正截面有效高度 a受拉钢筋形心至受拉边缘的距离,单排钢筋 a=35mm,双排钢筋 a=60mm b过梁截面宽度 M由梁上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最大弯距 As截面抵拉距系数 Rs内力臂系数 =X/ho相对受压区高度,且 b=0.614(HRB235 级钢筋),0.555(HRB335 级钢筋) a1fc砼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fy纵向受拉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min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C35 号以下砼 min=0.15%;C40-C60 砼 min=0.2%. 2抗剪承载力验算,钢筋砼过梁,其截面取值一般较大荷载相对较小,每常 V0.07fcbh5,因 此按构造配箍筋. 式中:V过梁支座截面剪力设计值 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 3过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过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可不考虑上部荷载 的影响.由于过梁与其上砌体共同工作,构成刚度极大的组合深梁,变形极小,故其有效支 承长度可取过梁的实际支承长度,同时 n=1. 过梁下局部受压可取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13 页 共 38 页 N1rfAl 式中 r-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Al-梁端有效支承面积 F-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N1-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 本工程 C1 的钢筋砼过梁设计计算如下: 选择过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跨度:lo=1.05ln=1.051800=1890mm 梁截面高度:h=(1/8-1/14)lo=(236135)mm 取 h=240mm b=h=240mm 选择材料 拟选取 C20 砼,fc=9.6Mpa,ft=1.1Mpa 受拉钢筋用 HRB235 级,fy=210Mpa 荷载 砌体自重:hw=1.0mln/3=1.8/3=0.6m 取:hw=ln/3=0.6m 则 g1=1.25.240.6=3.77KN/m 过梁自重:g2=251.20.240.24=1.73KN/m 楼板荷载,楼板砌体高度 0.5m求弯距设计值,劳动设计值 M=1/8ql2=1/819.51.892=8.7KNm V=1/2qln=1/219.51.8=17.55KN 求受拉钢筋面积(按单排配置) ho=h-35=240-40=200mm s=M/a1fcbho2=8.71.06/9.62402002=0.0944梁端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Nl=1/2qlo=1/219.51.89=18.427KN 查表得 f=1.5Mpa o=10hl/f=10240/1.5=126mm1.25 故取 =1.25,对过梁 b=1 Nu=brfAl =11.251.191030.0576 =85.68No+Ne=0.548+18.4275=42.4275KN 局部承压满足要求,截面配筋详见结构图. 3.6 板的结构要求 根据本工程空间布局,楼盖采用双向肋形楼盖.在肋形楼盖中,梁(墙)所支撑的板的平 面尺寸接近或等于正方形,即板的长边 L2 与短边 L1 之比小于或等于 3 时,则这种板在两 个方向均受力工作.双向板必须是四边都是有支撑的,如果板的长短边之比 L2/L23,而是 两边有支承,就不是双向板,因此双向板一般也称四边支承板. 3.6.1 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对于四边简支的单跨正方形板,当荷载逐渐增加时,第一批裂缝出现在板的下面中间 部位,随后沿着对角线的方向向四角扩展,在板上面的四角附近边出现垂直于对角线方向 而向大体上成圆形的裂缝出现,促使板下面对角线方向裂缝的进一步扩展,最后跨中钢筋 达到屈服,整个板即告破坏.对于四边简支的矩形板,第一批裂缝出现在板底平行于长边的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15 页 共 38 页 方向.当荷载继续增加时,这些裂缝逐渐延长,并沿 450角向四角扩展,在板上面的四角边开 始出现裂缝,最后使整个板发生破坏. 不论是简支的方形板或矩形板,当受到荷载作用时,板的四角均有翘起的趋势.因此, 板传给四边支座的压力,并不是沿边长均匀分布的,而是各边的中部较大,两端较小. 板中钢筋的布置方向,对破坏荷载的数值并无特别的影响.但平行于四边配筋的板,第 一批裂缝出现前所能承担的荷载,比平行于对角线方向配筋的板要大一些. 此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强度较高的砼较为优越.当配筋率相同时,采用较细的 钢筋较为有利.当钢筋的用量相同时,板中间部分排列较密者比均匀排列者更适用些. 3.6.2 双向板的构造要求 一截面尺寸 考虑到需要双向布置受力筋所以双向板的厚度 h,一般不宜小于 80mm.本工程板厚 120mm.同时为了满足板的刚度要求,简支板取 hlx/45;连续板取 hlx/50(lx 为短跨跨度). 二内力折减系数 四边与梁整体连接的双向板,考虑支承梁对板产生推力的有力影响,应将计算弯距乘 以下列折减系数后,再进行配筋计算. 连续板中间区格的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折减系数为 0.8. 对于边区格的跨中截面及各自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当 led/l符号 Bc=Eh/12(1-2) 式中 Bc-刚度 E-弹性模量 h-板厚 -泊松比 Mx,Mxma2-分别为平行于 Lx 方向板中心点的弯距和板跨内最大弯距; My,Myma2-分别为平行于 ly 方向板中心点的弯距和板跨内最大弯距; Mxo-固定边中点沿 lx 方向的弯距 Myo-固定边中点沿 ly 方向的弯距 取钢筋砼的泊松比 =0.2,则可求 A 区格板的跨中弯距和支座弯距如下: Mx=0.0271(g+p/2)ly2+0.0561p/2ly2+0.20.0144(g+p/2)ly2+0.0334p/2ly2 =0.440812.96+0.21.451220.25 =11.59KNm/m My=1.451220.25+0.25.713=30.5294KNm/m M1x=-0.0664(4+8)4.52=-16.1352KNm/m M1y=-0.0559(4+8)4.52=-13.5837KNm/m 区格 B:lx=3.6m,ly=3.6m,ly/lx=3.6/3.6=1 四边嵌固、四边简支的弯距系数表 Ly/lx支承条件MxMyMxoMyo 四边嵌固0.07160.0716-0.0513-0.0513 1 四边简支0.03680.0368 Mx=0.0716(g+p/2)ly2+0.0368p/2ly2+0.20.0716(g+p/2)ly2+0.0368p/2ly2=9.3312+0.2 26.5 =14.6312KNm/m My=26.5+0.29.3312=14.6312KNm/m M1x=-0.0513(4+8)3.62=-7.98KNm/m M1y=-7.98KNm/m 区格 c 可取于区格 a 相同。 三截面设计 确定截面有效高度 ho,假定钢筋选用 6,短跨方向跨中截面的 ho=95mm,长跨方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18 页 共 38 页 向跨中截面的 ho=95-10=85mm,支座截面的 ho=95mm。 截面设计用的计算弯距,在楼盖支承墙体上,均设置圈梁;而边跨的跨中截面及楼板边 缘起的第二支座上,由于沿楼板边缘方向的计算跨长与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的跨长比 lx/ly=4.5/3.6=1.25当平台板一端与平台梁整体连接另一端支承在砖墙时,跨中弯距可近似为 M=1/8(g+p)l2 式中 l-平台板计算跨度.取=l01+h/2 l01-平台板净跨 h-平台板厚度,按 h=1/35,一般 h 为 60-80mm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0 页 共 38 页 当平台板两端都与梁整体连接时,考虑到平台梁和过梁对平台板的部分嵌固作用, 跨中弯距按 M=1/10(g+p)l2计算,式中 l 为平台板计算跨度,取 l=l01。 构造要求: 在平台板与平台梁或过梁相接处,考虑到支座处有一定的负弯距作用,应配置承受 负弯距的负筋。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纵筋在支座附近弯起一半,其上弯点距支座 l01/10,并 300mm,另外附加伸出支座边缘 l01/4 的直钩负筋,其数量与上述弯起钢筋相同。当平 台板的跨度远比梯段斜板的水平跨度小时,平台板中可能出现负弯距的情况,这时板中 负弯距钢筋应通跨布置。 平台梁 板式楼梯的平台梁,一般均支承在楼梯间两侧的横梁上。其截面高度 hl/12(l 为平 台梁的计算跨度)。平台梁除自重,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 q1 外,还承受楼梯斜板传来 的均布荷载 q2、q3,当上下梯段为等长时 q2=q3,其计算时可忽略上下楼板斜板之间的 孔隙,按荷载满布与全垮的简支梁计算。当平台板外端支承在砖墙上时,平台梁按宽度 为其肋宽 b 的矩形截面梁计算。当平台板外端与过梁整体连接时,平台梁按倒 L 形截面 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 b1f 按下式计算: b1f=b1f=l/Gb1f=b+sn/2min 式中 l-平台梁计算跨度,l=lo+a1.05lo(lo 为平台梁的净跨,a 为平台梁的支承长度) b-平台梁的宽度 sn-平台板的净跨 考虑到平台梁两侧荷载不一致而引起的扭矩,宜酌量增加其箍筋的用量。 本工程以楼梯结构方案,采用现浇楼梯,将楼梯板 TB4 为计算,水平投影长度为 8280=2240mm,楼梯段高度为 155.559=1400mm,砼强度等级为 C20,梁中受力钢筋采 用 HRB335 级,其他钢筋采用 HPB235 级,楼梯活荷载标准值 2.5KN/,层面采用水磨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1 页 共 38 页 石,底面 20mm 厚水泥砂浆粉刷,结构布置图(附图)。计算楼梯各组成部分. 1斜板计算 取 1m 作为计算单元,cosa=0.876 确定斜板厚度 h lo1=lo/cosa=2240/0.876=2557mm h=lo1/25lo1/30=102.2885.23mm 取 h=120mm 2荷载计算: 三角形踏步自重 1.31/20.280.155251/0.28=2.4KN/m 斜板自重 1.30.121/0.8762.510=4.45KN/m 水磨石:1.3(0.28+0.155)0.651/0.28=1.61KN/m 板底抹灰:1.30.021/0.876171.0=0.517KN/m g=1KN/m 活载:1.42.51.0=3.5KN/m g+p=12.477KN/m 3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l=lo+b=2.24+0.2=2.44m 跨中弯距 M=1/10(g+p)l2=1/1012.4772.442=7.43KN/m 4截面承载力计算: ho=120-25=95mm as=M/a1fcbho2=12477000/9.61000952=0.144 =1-1-2as=1-1-20.144=0.16 as=bhoa1fo/fy=620.16 选用 10100,分布筋 6200,配筋附后图。 5平台板的计算 平台板厚度 h=120mm,取 1m 的板宽为计算单位。 荷载计算: 1 恒荷载平台板自重 1.30.1225=3.9KN/m 水磨石面层 1.30.657=0.845/m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2 页 共 38 页 板底抹灰 1.30.0217=0.451 活载 1.42.5=3.5KN/m 总荷载 g+p=3.9+0.845+0.451+3.5=8.7KN/m 内力计算: 2 计算跨度 l=l01+h/2=1.7+0.12/2=1.76m 跨中弯距:M=1/8(g+p)l2=1/88.71.762=3.37KN/m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ho=120-25=95mm as=M/ a1fcbho2=3.37106/9.61000952=0.039 =1-1-2as=1-1-20.039=0.04 as=bhoa1fo/fy=0.041000959.6/210=174mm2pminbh 选用8200 6平台梁计算 平台梁传来 8.7(1.7/2+0.2)=9.14KN/m 斜板传来 12.4772.24/2=13.97KN/m 平台板自重 3.9KN/m 平台梁抹灰 0.457KN/m 合计:g+p=27.467KN/m 内力计算:略去梯段板之间的孔隙,荷载按全垮漫步考虑。 计算跨度:L=2840mm 跨中弯距 M=1/8(g+p)l2=1/827.4672.842=27.69KN/m 支座剪力 V=1/2(g+p)lo=1/227.4672.84=39KN/m 按倒 L 形截面计算 b=240mm,bf=640mm as=27690000/9.66403602=0.35 =1-1-2as=1-1-20.35=0.45 as=bhoa1fo/fy=455mm2 选用 314(as=461mm2) Va=0.7ftbho=0.7200360=55440Nr=46660N 箍筋配置选用 6200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3 页 共 38 页 3.8 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1每层砌体房屋的震害分析 在强震作用下,每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和构件间的连接处,楼盖与 层盖结构本身的破坏较少。 墙体的破坏,在砌体房屋中与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平行的墙体是主要承担地震作用 1 的结构。这类墙体往往因为拉应力强度不足而引起裂缝破坏,由于水平地震反复作用, 两个方向的斜裂缝组成交叉裂缝。这种裂缝在多层砌体房屋中,一般规律是上重下轻。 这是因多层房屋墙体下部地震剪力大的缘故。 墙体转角处的破坏,由于墙角位于房屋尽端,房屋对的约束作用减弱,使此处抗震 2 能力相对降低,因此较易破坏。此外,在地震过程中当房屋发生扭转时,墙脚处位移较房 屋其它部位大,这也是墙角破坏的一个原因。 楼梯间墙体的破坏 楼梯间除顶层外,一般房屋墙体高度较房屋其它部位墙体小,其刚度较大,较容易 造成震害。而顶层墙体的计算高度又较其它部位的大,其稳定性差,易发生破坏。 内外墙连接处的破坏。 内外墙连接处是房屋的薄弱部位,特别是有些建筑内墙分别砌筑,以直槎或马牙槎 连接这些部位在地震中极易拉开,造成外纵墙和山墙外闪,倒塌等现象。 楼盖预制板的破坏。 由于预制板整体性差,当板的搭接长度不足或无可靠拉结时在强烈地震过程中极易 塌落,并常造成墙体倒塌。 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等属结构的破坏。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4 页 共 38 页 在房屋中,突出屋面的屋顶间、楼梯间、水箱间、烟囱、女儿墙等附属结构,由于地 震“鞭端效应”的影响,一般较下部主体破坏严重,几乎在 6 度就发现有破坏,特别是较 高的女儿墙,出屋面的烟囱,在 7 度区普遍破坏,8-9 度区几乎全部破坏或倒塌。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烧结普通粘土砖和烧结方孔粘土砖的密度等级不应小于 MU10,其砌筑砂浆等级不 应小于 M5.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 M7.5. 本工程砌筑材料采用蒸压粉煤灰砖,砂浆 M5.0。 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以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柱芯 区,不应低于 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类构件不应低于 C20。 2)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等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 度实测值与屈服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 的比值不应大于 1.3。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普通钢筋宜优先采用延性、塑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钢筋。普通钢筋的强度等级, 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 HRB400 和 HRB335 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采用 HRB400、HRB335、HRB235 级热轧钢筋。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5 页 共 38 页 注:钢筋的检验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9 度时不易超过 C60,8 度时不易超过 C70。 在施工中,当需要的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 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值换算,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 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砖中砖抗震墙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 构造柱、芯柱和框架梁柱。 3.8.2 本工程的抗震构造措施 1)平立面布置和防震设置: 本工程形状简单,刚度均匀,对称的建筑物地震时破坏较轻,尽量使地震力作用中 心与刚度中心重合;结构的立面布置应刚度均匀而连续,应尽量避免刚度突复或结构不 连续。楼层不易错层。 本工程体型简单,结构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不需设置抗震缝 二墙体布置 本工程墙体布置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沿平面 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均匀;在施工时,纵横墙交接处应同 时咬槎砌筑或采用拉结措施。 三房屋高度限制 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承重房间的层高,不应超过 3.6m;底部框架抗震墙房 屋的底部和内框架的层高,不应超过 4.5m。 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 4.2m 的房间占该总面积的 40%以上。房屋的总 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底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从地下室内地面算起。全地 下室和锚固条件好的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代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6 页 共 38 页 1/2 高度处。室外高差大于 0.6m 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适当增加,但不应高于 1m,本工 程屋层 2.8m。 四房屋高宽比限制 为了保证砌体房屋整体弯曲承载力,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应符合表的 要求。 房屋最大高房屋最大高宽宽比比 烈度/度6789 最大高宽比2.52.52.01.5 注:1、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2、建筑平面接近平面时,其高度比应适当减小。 五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制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房屋首先在薄弱部位破坏。这些薄弱部位一般是,窗体墙,近 端墙段,突出屋顶的女儿墙。因此,对窗间墙段,女儿墙等尺寸应加以限制。 六楼梯间布置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近端和转角处,不易局部突出设置。若必须设置在近端时, 则应采取特殊措施。 七基础及其它 本工程基础为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 400MPa。工程转角处均设构造柱,每层均 设圈梁。 构造柱截面尺寸配筋和连接。 构造柱截面 240mm24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14、 6100/200 即加密区 100mm,非加密区 200mm。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在柱与圈梁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7 页 共 38 页 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 500mm 或 1/6 层高 箍筋间距 100mm。 圈梁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圈梁是增加墙体的连接,提高楼盖、屋盖刚度,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限 制墙体裂缝开衩,保证房屋整体性,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构造措施。而且是减小构 造柱计算长度,充分发挥抗震作用不可缺少的连接构件。 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 本工程设计 GZ51 棵,阳台柱 4 棵,2 棵。阳台柱纵筋 814,箍筋 6200。纵筋 614。 四、施工部署四、施工部署 4.1 项目管理目标 工期目标:开工时间 2007 年 3 月 1 日2007 年 12 月 31 日 文明施工:争创市标准化示范工地。 4.2 项目管理机构 4.2.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为了工程目标圆满实现,成立由管理专业、业务精通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执行项 目法人制施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公司的整体势,调动公司范围内的一切精 干力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4.2.2 项目经理部决策层岗位职责和各管理部门职责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8 页 共 38 页 4.2.2.1 项目经理 对工程负全面责任,明确项目部工作人员的职责,负责项目的质量策划,主持项目 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报批、实施和修改工作。主持项目工作会议,及时评审、 研讨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处理业主(监理)方各种函件,协调各方关系。制订并落实质量 奖罚措施,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等各项指标的完成。负责组织实施不合格品的纠 正、预防措施。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品、半成品保护和工程回访维修。 4.2.2.2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土建及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主持编制整个工程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 负责组织编写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或专题施工方案,负责编制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的操作规程,并负责组织实施,组织贯彻执行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 范、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定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贯彻上级有关技术管理的规定;组织 参与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会议,负责项目经理安排的其他有关技术工作,解决施工中的 有关技术问题,组织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调查、 处理工作。 4.2.2.3 质量工程师 负责土建及安装工程的施工检验工作;督促各专业工程师以质量标准为尺度组织施 工,使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有机的结合起来;熟悉各种材料性能,负责各种材料的进场 检验、试验的取样和封样,负责进场物资使用前的质量把关和物资检验和试验的送检和 报验,并监督各种材料的正确使用,协助对检测仪器的选择,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 处理工作,审核质量事故纠正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陪同业主、监理人员检查每个工 序质量,做好记录,督促施工人员纠正出现的偏差;参加项目部的工作会议,对施工质量 进行监督、指导,参加工程竣工的自验、初验及验收。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29 页 共 38 页 4.22.4 施工员 负责对进货物资检验和试验计划表编制的管理、对进货物资检验和试验的监督与检 查;协助施工工序检验和试验的监督与检查,负责以规范、规程、国家标准及施工图纸为 依据做好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程竣工的自验初验及验收;参加图纸会审, 参与设计交底、合同交底工作,负责质量月报的编写及上报,参与编写工程项目质量计 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参与处理施工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分 析、处理工作。 4.2.2.5 安全员 负责编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措施,并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力行监督与检查职 责,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技术交底;组织项目部操作工人的安 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做好班前安全活动,负责编制上报安全月报,对工程安全生产情况 进行跟踪检查,对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参与安全事故的处理,保证施工在安全状态 下正常进行,负责安全资料的管理。 4.2.2.6 资料员 负责整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报验和竣工资料的归档 工作。负责质量体系运行中各项质量记录的收集、管理工作,负责项目部往来文件的收 发,并做好记录。 4.2.2.7 预算员 参加合同的评审及合同交底,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对合同实质性内容变更、修改的提 出;负责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工作,负责随形象进度提供各项材料用量计划、劳力需用量计 划,负责随工程变更情况及工程签证做好工程施工图预算调整。 4.2.2.8 统计员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30 页 共 38 页 负责编制工程的年/季/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及公司综合统计工作,上报和下达,并监 督检查;做好工程量按实结算部分的实测实量,对每年/季/月度工程量完成情况做好统计 分析,为项目经理提供决策依据,协助工程进度款的回收,做好项目经理安排的其他工 作。 4.3 项目计划安排 4.3.1 劳动力需用量及进场计划 不同施工阶段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基础、主体阶段 序号工种名称人数 单位备 注 1木工20人 2瓦工20人 3 钢筋工 15人 4 砼工 8人 5 电焊工 2人 6架子工6人 7 水电工 4人 8防水工6人 9塔吊工2人 10普工10人 11 管理人员 6人 12 合计 99人 装修阶段 序号工种名称人数 单位备 注 1抹灰工30人 2防水工6人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31 页 共 38 页 3 门窗安装工 10人 4粉刷工20人 5 电焊工 2人 6架子工6人 7 水电工 15人 8塔吊工2人 9普工10人 10 管理人员 6人 合计 107人 4.3.2 主要机械设备选用 机械设备需用量 序号名 称规 格功率数量备注 1.塔吊QTZ2020KW1 台 2.施工井架/7.5KW1 台 3.闪光对焊机UN-100100KVA1 台 4.钢筋切断机QJ-407KW1 台 5.钢筋弯曲机WJ-403.5KW1 台 6.卷扬机1T7.5KW1 台 7.电焊机BX3-30023.4KVA2 台 8.砼振动器HZX-501.5KW10 台 9.平板振动器N-73.3KW2 台 10.砂浆搅拌机250L3.5KW2 台 11.木工圆锯4.5KW1 台 多层住宅楼设计 第 32 页 共 38 页 12.多功能木工机床3.5KW1 台 13.蛙式打夯机2.5KW3 台 14.托盘拖拉机1 台 4.3.3 主要材料用量 4.3.3.1 基础钢筋: 底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