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ocx_第1页
毕业论文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ocx_第2页
毕业论文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ocx_第3页
毕业论文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ocx_第4页
毕业论文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化在许多范畴内取得了普遍的应用。随着铁路信息行业的发展,机务信息化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而信息化在机务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也逐渐的凸显出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改进对机车检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对配件存储及生命周期进行追控、对工作量与绩效考核的统计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铁道部及铁路总公司的改革要求下,许多机务段以机务检修流程或配件管理为主线,开发研制了一部分相关的软硬件系统。但是这些管理系统所对应的内容都比较单一,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并且不能实现多个系统的信息共享,路局和铁总不能有效的实行对大数据的分析。本文在对北京机务段的需求进行了详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管理系统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开发方法上研制了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第一章简要概述了北京机务段检修车间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了系统选择的技术开发方案和软件工程相关的观点。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对系统开发的分析过程以及系统设计的原则、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第四章详细介绍对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第五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关键词: 信息行业 改革 浏览器/服务器IIAbstract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 demand of locomotive inform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locomotive maintenance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locomotiv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o control the parts storage and life cycle, and to analyze the workload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the reform of the railway company, a lot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maintenance process or parts management. But the content of these management systems are relatively simple, no systematic integration, and can not realize the multiple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big data analysis, and total iron can not be effectively.This paper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Beijing locomotive depot on the demand, the reference to the other management system of mature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method based on Browser / server model is developed on the locomotive overhaul management system.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the locomotiv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in Beijing locomotive depot.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introduce th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desig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modules.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function of locomotiv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ummary of this paper.Key words :information industry reform B/SIV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2.1研究的目的11.2.2研究的意义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1国内现状21.3.2国外现状21.4本文的课题支撑及主要研究内容31.4.1本文的课题支撑31.4.2本文主要研究内容31.5本章小结3第2章 系统分析42.1.系统需求分析42.1.1需求调查42.1.2需求分析62.2系统业务流程分析62.3系统技术路线选择72.3.1系统体系选择72.3.2数据库选择72.3.3开发工具选择82.4本章小结8第3章系统设计93.1系统的设计原则93.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9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113.4本章小结13第4章检修管理系统的实现144.1股道调车管理模块144.1.1调车计划管理144.1.2调车管理154.1.3股道示意图164.2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块164.2.1检修标准管理164.2.2检修过程管理184.2.3故障提报模块184.2.4临修检修管理模块194.2.5普查/技术加装改造管理模块194.2.6检修记录管理模块204.2.7定责分析模块214.3配件管理模块214.3.1配件入库登记214.3.2配件出库登记224.3.3配件库存汇总224.3.4配件明细224.3.5配件委外修管理234.4工作量与绩效考核模块244.4.1考勤记录管理244.4.2考勤统计汇总244.4.3考核标准254.4.4考核管理254.4.5班组奖金分配264.5本章小结26结论27参考文献28致谢29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机车检修管理系统为适应机务系统信息化整体建设的思路,依据铁总运信规划文件精神,并结合机车检修业务管理与实际作业情况管理的根本需求所研制开发的。为满足机车换件修和集中修的要求,整体完成机务段或检修段机车检修各修程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对机车和零部件检修、检测、试验等环节进行重点卡控,将检修过程管理,从纸质化转化为数字化录入和管理,收集生产过程数据,为机车检修的质量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通过机务信息平台的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检修的综合效率和检修质量1。为契合北京机务段实现建成“四个一流”机务段目标三年规划(京机段2016110号)文件中的“客运一流、专运一流、检修一流、整备一流”的宏伟目标,汲取其它站段管理系统实施经验,深入研究机务段检修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该项目通过在北京机务段的实施,实现了北京机务段内所有电力/内燃机车检修修程的数字化管理,从根本上实现机车检修过程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实现基于检修数据统计的检修质量大数据分析、检修量值分配的自动评判,引入二维标识技术实现配件全流动周期性管理,并利用科学统计技术实现成本的单台三级核算管理,为机车检修的整体水平提升,提供保障。机务检修业务安全管理的普及和使用越来越规范。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以来,系统平台功能经过不断完善,在促进机务运用安全、检修部门行车安全管理制度的实现、规范化乘务员作业标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时至今日,与机车检修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均取得较大进展。伴随着机车检修段的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以检修业务生产过程控制、机车配件统一管理、成本预算为核心,推广实施了机务检修管理电子信息化系统,对解决检修业务流程难以实时把控、配件生命周期难以有效追控的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前,我国机务段电子信息化的应用程度偏低,许多机务段或者检修段还依然实行着传统的机务信息记录和数据统计方式2。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因为人工因素的影响,使整个流程中的数据难以得到保障,同时数据记录的保存也难以保障。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以及铁路总公司对下属机务段信息化改革的要求,我们通过研制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解决相关问题。1.2.1研究的目的开发机车检修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机务检修过程的控制,期望以此来消除人为因素对机务检修质量的主观影响。同时对机务检修流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统一录入,并且能对数据保存的安全性进行保证,进而实现机务检修管理的科学化。使用机车检修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机务检修数据的共享性,使铁路总公司通过大数据管理机务检修流程成为了可能。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也就保证了机车检修的根本,检修质量。1.2.2研究的意义确保了机车检修过程基本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在生产现场建立信息单元,将机务检修流程中产生的基本数据方便快捷的录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避免了非业务人员对数据的修改,从而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同时根据数据的录入信息,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对具体日期的检修数据进行检索。使用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可以使检修过程管理层对检修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整改。规范了检修管理过程。通过使用机车检修管理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使检修作业职工按照既定的生产流程进行作业,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修作业过程的干扰。规范职工作业标准。实现了检修数据的共享。机车检修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对检修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处理。并通过对这些基础数据的分析生成所对应的报表和相关产品电子合格证。由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生成的报表和相关电子产品合格证会统一汇总到铁路局信息平台,通过数据信息的共享来提高资源利用率。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现状我国机车检修电子信息化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已经有一部分机务段或者检修段开始实行了相关检修系统的使用,虽然相关产品和技术尚不成熟,但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也为机务检修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很大帮助,我国目前使用效果较为显著的信息系统有:1、襄阳机务段使用的机车大中修信息系统。2、由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检修质量控制系统。3、由武汉理工大学开发的检修车间管理系统。1.3.2国外现状许多发达国家的铁路信息化程度相比国内来说,都已经比较完善,他们在信息化进程中走的要比我们快,像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在机务检修信息化方面的技术和经验都比我们要丰富。他们研发出的关于机务检修管理方面的软硬件相比我们来说不论是种类还是应用范围上都要多很多3。1.4本文的课题支撑及主要研究内容1.4.1本文的课题支撑本文的课题支撑为:北京铁路局纵向科研项目:北京机务段机车检修管理电子信息化系统;北京铁路局纵向科研项目:北京西整备场数字信息化建设;1.4.2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机车检修中的生产调度管理; 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 机务检修流程中的检修配件管理; 库存配件状态查询; 根据不同工艺流程对配件检修过程实现把控; 机车检修记名修系统化录入。1.5本章小结本章系统地介绍了机车检修管理电子信息化系统研制的背景、国内与国外当前的发展状态、课题支撑及主要研究内容,并对机车检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目的与意义做出了总结。第2章 系统分析2.1.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用户所期望实现的功能进行逻辑映射实现的过程。也是对用户开发意向进行审判和揭示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细化系统软件的作用范围。了解系统开发环境、客户对软件所需实现功能的要求以及软件开发完成后系统所处的工作环境4。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对系统的技术需求分析和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两大块,其中对系统的技术需求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系统的操作环境,数据库的设计,设计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性技术。而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这方面主要是指客户使用系统时所期望达到的功能和效果。2.1.1需求调查需求调查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应用系统的部门划分、工作业务、人员情况、软硬件环境等方面的调查,这是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的基础。我们按照需求调查的流程,分别对用户情况、部门划分、业务情况和现有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 用户情况北京机务段检修车间是该电子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方。北京机务段检修车间的检修状况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修程,其中包括内燃机车小、辅修和中修,而且北京机务段的段属机车种类较多,内燃机车有:DF11、DF11G、DF11Z、DF7、DF4D;电力机车有:SS8、SS9。所以,该系统涉及的机车修程不仅有小、辅修,还包括中修流程。同时,因为北京机务段的机车种类较多,对应的配件种类也会相应增加,所以机车检修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业务功能也较为繁杂。本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将改变以往的传统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将检修车间生产作业流程、配件出入库情况、各个部门的工作项目统一汇总到检修管理系统中,有效的实现了对工作流程实时监控、对配件信息的追踪和对检修作业整体的把控。使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研制开发出满足检修业务流程当前现状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机车检修和配件检修流程相关的问题,同时满足了铁路总公司对下属部门提出的信息化改革的要求。(2) 检修车间组织机构的划分北京机务段检修部门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层架构组成。由段长、检修副段长、总工程师构成决策层,对检修业务的标准起决策作用。由技术科、验收室、统计室组成中间管理层,负责检修业务内容。由检修车间和运用车间构成执行层,负责执行,完成检修业务的具体内容。检修车间组织机构的划分如图2-1所示:2-1检修业务部门三层结构(3) 主要业务及描述检修相关部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段长/检修副段长/总工程师:检修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机务检修流程的确认; 技术科:机车信息管理,生产计划的申报、分析定责、配件信息等; 验收室:检修业务验收,相关数据记录; 统计室:机车走行公里的统计; 运用车间:走行公里汇总,机统提票; 车间主任:控制检修生产进度,主抓生产安全; 检修车间调度室:把控检修业务流程进度、对过程实时监控、作业班组调配; 检修车间配件库:出入库信息管理、配件周转、返厂配件记录; 检修车间经济室:培训考核管理,工时统计,薪金计算; 检修车间质检员:质量检查,过程控制; 检修班组:完成机车各主要部位的检修工作。(4) 当前检修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北京机务段检修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北京机务段当前检修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a. 信息化程度低,信息的录入、流转和处理依然是纸质化流程,不能保证数据准确、迅速的传达,较大的影响了检修工作的效率;b. 信息处理不规范,机务检修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c. 纸质单据繁多,不利于整理保存,不像电子化单据易于追根溯源;d. 信息查询困难,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不到位。2.1.2需求分析对北京机务段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总结归纳出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1) 收集、保存基础数据。其中包括:1 机务段配属机车、配属地。2 机务段检修车间考核标准。3 配件物资编码。4 定责单位、定责比例等。(2) 实现机车检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主要内容:1 编制检修计划,走行公里汇总。2 检修标准录入与修改。3 机车、配件记名修管理。(3) 对机务检修作业流程进行实时监控。主要内容:1 实现对机车检修流程的实时监控。2 实现对机车配件检修流程的实时监控。3 实现对记名修记录监控。(4) 实现对车辆故障和车辆临修的定责分析。主要内容:1 实现对机车的故障提报。2 实现对临修记录的统计汇总。3 实现对临修机车的分析定责。4 实现对普查/技术加改机车的统计汇总。对系统的技术需求如下:1、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系统开发人员的后期修改及用户的合理化操作。2、 系统的服务器可以满足同时在线150人的访问量。3、 系统的工作界面应该满足用户合理化需求,用户操作快捷、方便。4、 系统应该能保障服务器里的数据安全,避免非正常的数据丢失或被非法访客获取。2.2系统业务流程分析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了解系统所有实现的业务流程,在现有的业务流程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经过项目调研分析,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如下:a. 技术科定时将每周的生产计划下发到调度室。b. 检修车间调度室将每周的生产任务安排到各个检修班组。c. 各承修班组按检修流程完成各工作任务。d. 检修车间质检员对检修后的产品进行测试和初步验收。e. 段验收室验收。f. 调度室安排对合格机车进行试运。g. 各项工作完成,交车。2.3系统技术路线选择选择合适的技术开发路线是系统开发的重中之重,恰当的技术开发路线不仅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开发费用,同时也为系统的成功开发提供有效的支撑。开发技术选择主要包括:体系结构、数据库、开发工具等5。2.3.1系统体系选择体系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系统及其组件的物理构造或设计方案,它是硬件、软件、算法和语言的综合性概念。对系统体系的研究就是对硬件环境和软件实现功能的研究。机车检修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浏览器和服务器(Brower/Server)结构。在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下,通过浏览器实现用户的使用界面,大部分的工作由后台的服务器来完成,仅有一小部分的内容是通过前端的浏览器来完成的。B/S结构的优点:1、 维护和升级的成本低,由于B/S结构主要功能在服务器实现,在后期升级维护中我们只需对服务器进行完善和改进而不需要在前端花费太大的精力及成本。不像C/S模式那样,在维护升级服务器的同时也要完成对客户端的升级,因此所产生的成本较低。2、 扩展方便,对网页修改后就可实现对服务器功能的变换。3、 开发简单,共享性强。通过分析系统需求和现场开发环境,机车检修管理系统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应用于北京机务段的调度室、各个班组、各科室只要连在机务段局域网内的客户端均可使用本系统,服务器设置在北京机务段机房内。另外由于在检修作业中需要使用手持终端连接本系统,我们另外设置了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简易版,由于考虑到实际的应用需求和相应的开发成本,我们并没将B/S模式上的东西全部放置在上面。2.3.2数据库选择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系统。在这种模式下要求数据库能被Web服务器访问,因为考虑到系统的功能要求,所以我们没有选择那些小型的数据库(Access,paradox,dbase等)而是选择了中型数据库作为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满足对该系统数据存取的需求。我们选用了Oracle的一款数据库,它具有开源的特性,即Mysql数据库6。Mysql数据库相对其他数据库有以下几个优点:1、 占用空间小、运行速度较快;2、 Mysql具有开源特性,可以根据系统的不同需求对数据库代码进行相应修改;3、 MySql支持主机认证,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4、 MySQL具有高度多样性,满足各种使用者对界面的需求;5、 支持多种系统平台, MySQL可用于Unix,Windows,以及OS/2等平台,因此它可以用在个人电脑或者是服务器上。2.3.3开发工具选择在开发应用程序领域内,开发人员普遍追求在满足用户合理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减少开发周期。目前使用较多的Java开发工具有:Eclipse、Myeclipse、JBuilder等。(1) EclipseEclipse是IDE领域的瑞士军刀,拥有大量定制的接口和无数的插件。Eclipse的工作流程可分为三个方面:工作台、工作空间和视角。(2) MyeclipseMyeclipse作为一款企业级工作平台,它是对Eclipse的一种扩展,它在具备了Eclipse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同时支持表格和可视化编辑器。它还集成了多种架构组件,支持maven等项目,使选择具有多样性。 (3) JBuilderJBuilder是由Borland公司研发的一款针对Java的开发工具,在Eclipse尚未使用的时候,JBuilder独占鳌头,它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就是可以满足多个部门或开发者去完成同一项目的开发。但是随着IBM制作的Eclipse问世,由于其开源特性以及它不收费使用户大批转移,JBuilder也就逐渐退出了舞台。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和详细的对比,在开发工具上,我们选择了Eclipse作为我们开发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开发工具。2.4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描述了对系统的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的分析以及对技术路线的选择等三大块。通过对系统的需求严谨的调查和分析,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我们决定了采用B/S结构、Mysql数据库和eclipse开发工具。第3章系统设计3.1系统的设计原则机车检修管理系统按照北京机务段检修车间现有工作环境为主体,依照以下设计原则进行设计。主要有:(1) 通用原则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的技术性能及功能需求充分考虑机车检修管理和现场作业的现状,开发的各功能模块均为框架型设计,贴合实际,同时又易于编辑调整,通用性强,可满足不同机务段、不同修程的需求。(2)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系统软件开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说可靠性是一个软件系统的根本。在设计系统时,我们考虑到系统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可能不是太深入,我们对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了限制并在发生非法操作时发出提醒。保证了各个环节信息处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3) 安全性原则因为考虑到机车检修管理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多,并且一些数据保密性较强,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安全性问题。我们通过使用段内局域网来避免有人非法访问服务器,并且在服务器上安装有效防火墙来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以及服务器的正常运行。(4) 可扩充性原则系统应该具有可扩充性,随着铁路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必须考虑到本系统将来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要为以后扩展保留端口,以及为以后和其他的机务系统相关联时提供方便。3.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通过对系统需求的整体分析,本系统的主要模块有:机车调派、检修计划、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配件管理等多项管理模块和组织机构及用户管理模块。机车检修管理的总体结构如图:3-1 机车检修管理总体结构图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分为机车调派管理、检修计划管理、生产调度管理控制、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设备管理、工具管理、配件管理、数据接口管理、成本管理、工作量与绩效考核、组织机构及用户管理等功能模块,各模块的主要功能设计有:(1) 机车调派管理1 调车计划管理:调度室按着技术科下发的生产计划所制定的调车计划。2 调车管理:对系统中的机车所在台位、车辆状态进行修改。3 股道示意图:对机车所在位置进行实时显示。(2) 检修计划管理1 走行公里汇总:各车辆的走行公里数据信息汇总到该页面。2 最新走行公里:更新、修改各台车的走行公里数据信息。3 检修计划生产:根据车辆的相关走行公里数据按修程标准来制定检修生产计划。(3) 生产调度管理控制1 生产计划编制:根据机务段技术科下发的检修生产计划,每天将成产计划录入系统中。2 在修机车情况:将在修机车的实时生产情况显示出来。(4) 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1 检修标准管理:对车辆检修流程图、配件检修流程图、记名修标准进行统一管理。2 检修工单管理:对检修流程过程中所产生的检修工单进行记载、保存。3 检修过程管理:主要对车辆检修和车辆配件检修的工序节点进行管理,实时了解各个班组工作进程。4 故障提报管理:对机统6和机统28进行管理。5 普查/加改管理:对路局下发的普查、加改机车进度进行实时的数据更新,清楚的了解工作进度。6 临修检修管理:对临修机车的数量、临修原因等进行统计,配合后期进行分析定责。7 检修记录管理:对不同修程的检修车辆分别进行统计和管理。8 定责分析:对临修机车进行事故分析并确定责任人或责任班组。(5) 设备管理1 固定资产管理:将机务段内的固定资产登记相关信息内容并实施规范管理。2 非固定资产管理:将机务段非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并有周转记录,如有变更随时更新信息。(6) 工具管理1 工具入库管理:对工具的入库情况进行记录。2 工具出库管理:对工具的出库情况进行记录。3 工具明细查询:对工具的出入库情况、使用班组、工具状态可以进行查看。(7) 配件管理1 配件入库登记:对配件入库信息进行记录,包括入库班组、入库责任人、入库配件所对应的基本信息。2 配件出库登记:对配件出库的信息进行记录。3 配件库存汇总:所有配件的信息统一在该界面中显示。4 配件明细:对配件的出入库信息进行记录、增删、修改和查询。5 配件合格证:将配件的信息直接导入,按规定格式导出配件合格证。6 配件委外修管理:记载配件委外修的相关信息,厂家、返厂日期、返厂原因等进行记录。7 质量追控:对在保质期内的配件损坏的,向生产厂家进行索赔,将索赔原因,返厂日期等进行记录。(8) 数据接口管理1 物资系统接口:为铁路局和机务段物资系统预留接口。2 立体系统接口:为铁路局和机务段立体系统预留接口。(9) 成本管理1 领料管理:对各班组的领取物料的数据进行录入系统,可查看相关信息并与后面费用统计分析相关联。2 车间材料费支出台账:根据领料信息的统计可以得出车间材料费的台账。3 车间材料费支出统计分析:对车间材料费支出统计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超支原因,降低非正常超支。4 班组材料费支出台账:按领料班组和所修车辆统计出支出台账。5 班组材料费支出统计分析:对各班组材料费进行统计分析,看是否超出成本定额总结归纳原因。6 车间成本定额:车间按照车型的不同、修程的不同,给各车分配定额成本。7 班组成本定额:车间按照车型的不同、修程的不同,给各班组分配定额成本。8 配件价格维护:对配件的价格数据进行定期更新。(10) 工作量与绩效考核1 考勤记录:将每天检修车间的人员考勤打卡信息显示出来,可供查询。2 日常考核:由班组长和管理人员对违反车间管理规定或者考核标准的个人或集体进行绩效考核。3 考核标准:将检修车间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录入显示,后期可以增删改查。4 绩效统计:将每个职工的记名修分值以及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并在系统中显示各职工当月绩效,管理员也可按月份查询相关信息。(11) 组织机构及用户管理1 用户管理: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显示和管理,其中有账号、密码、职工名称、职位、角色等。2 部门管理:对部门相关信息进行增添、删除、修改和查询。3 角色管理:通过增加角色,可以实现对系统不同用户的权限管理,给用户所分配的角色不同相应的用户使用权限也有差别。3.4本章小结本章详细的描述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两大块。在系统分析方面,本章主要阐明了对系统具体需求分析、系统所对应的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技术路线选择三点。在系统设计方面,主要讲述了设计原则、总体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7。第4章检修管理系统的实现根据对系统的现实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确定实现的功能有:股道调车管理模块、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块、配件管理模块、工作量与绩效考核模块等。机车检修管理电子信息化系统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北京机务段机务作业信息化的程度,使北京机务段的机务作业效率获得了阶梯性的进步8。4.1股道调车管理模块股道调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调车计划管理、调车管理和股道示意图等内容。4.1.1调车计划管理调车计划管理主要是调度员按照调度室下发的调车任务进行录入,其中包涵调车计划编号、车型、车号、原位置、计划调入位置、计划调入时间、调入状态、调车员、计划制定时间等信息。调车计划管理界面如图4-1所示:4-1 调车管理界面4-2 新增调车计划界面4.1.2调车管理调车管理是在调车计划基础上自动生成的调车情况,当车辆信息有所变化时,可以在该界面进行修改来改变机车所在股道位置以及车辆状态。4-3 调车管理界面4.1.3股道示意图股道示意图实时显示检修机车所在台位情况,有利于调度室了解机车检修的空余台位情况以及检修车辆实时的位置。4-4 股道示意图4.2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块检修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块以下面几项内容为主:检修标准管理、检修过程管理、故障提报管理、临修检修管理、普查/技术加装改造管理、检修记录管理、定责分析等9。4.2.1检修标准管理检修标准管理主要涉及机车网络图配置、配件网络图配置、配件下车/分解配置、机车记名修管理和配件记名修管理。4-5 检修标准管理模块子目录4-6 机车网络图配置机车网络图配置和配件网络图配置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机车检修的流程和配件检修的流程来进行的,按照技术科下发的业务流程对相关机车、相关配件进行检修,保证检修流程的规范化、合理化、高效化10。机车记名修和配件记名修主要围绕着检修车间职工的工作分值来进行的电子化工作单统计,每个员工以自己唯一的工牌号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录入,在绩效管理中会体现出每位职工的工作量多少从而来计算对应的薪资。4-7 机车记名修管理界面4-8 记名修内容4.2.2检修过程管理检修过程管理包括机车检修和配件检修两项内容。机车检修和配件检修都是各个检修班组按照调度室制定的生产时间和生产任务来完成生产计划。通过使用检修过程管理使调度室和管理人员,能清楚的了解检修过程的进度11。4-9 生产网络图4.2.3故障提报模块故障提报模块主要是对机统28的提票管理。主要对机统28提票的记录进行保存的作用,以备后期查找。该界面效果如下:4-10 机统28提票管理界面4.2.4临修检修管理模块临修检修管理模块主要有日临修在修明细、临修历史明细、临修机车汇总和临修定责等四项内容。该模块主要用于对北京机务段临修机车情况的统计分析,直接通过记录的统计信息自动生成定责分析报告。4-11 日临修在修明细界面4.2.5普查/技术加装改造管理模块普查/技术加装改造管理模块主要针对机务段下发的普查或者加改文件进行完成统计,实时记录完成台数以及文件完成状态同时将车辆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也有所记录。4-12 普查/技术加装改造界面4.2.6检修记录管理模块检修记录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中修机车检修记录、小辅修机车检修记录、配件检修记录三个方面。检修完成后的机车和配件都会分类保存到相应的记录中,在记录中可以查询相关信息以及查看相关记名修情况。机车检修记录界面如下:4-13 机车检修记录界面4.2.7定责分析模块定责分析模块主要是对临修机车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做出定责,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为后期的管理获得可靠依据。定责分析界面如下:4-14 定责分析界面4.3配件管理模块配件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有:配件入库登记、配件出库登记、配件库存汇总、配件明细、大型配件周转、配件委外修管理、质量追控等。该模块内容均与配件相关联,以配件为主线,解决机务段配件周转的物流信息并且每个配件都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其中含有配件的基本信息,可以伴随配件整个生命周期12。4.3.1配件入库登记配件入库登记,将配件的一些基本信息和入库时间、入库班组和送件人等都做了记录,如果将来有需求可以对整个流程进行检索查出相关信息,解决相关问题。配件入库登记界面如下:4-15 配件入库登记界面4.3.2配件出库登记配件出库功能与入库类似,都可保存记录,使配件的状态有迹可循。4.3.3配件库存汇总配件库存汇总界面中包涵了配件的物资编号、配件名称、保有量最大值、保有量最小值、配件库存实际数量和库存状态等信息。可以通过库存状态来了解该配件的库存是超额、正常还是短缺,材料科以此来判断是否需新购配件。配件库存汇总界面如下:4-16 配件库存汇总界面4.3.4配件明细配件明细界面主要包括配件的物资编码、名称、编号、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存放位置、二维码、实时状态等信息。可以通过查看配件明细来了解配件的详细出入库情况。配件明细界面如下:4-17 配件明细界面4.3.5配件委外修管理配件委外修管理界面包括配件的编码和名称以及下车时间、下车号、故障情况描述、返厂日期、承修厂家、回件日期等。配件委外修管理主要用来记录配件委外修的基本信息,并对这些记录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配件委外修管理界面如下:4-18 配件委外修界面4.4工作量与绩效考核模块工作量与绩效考核模块主要包括:考勤记录管理、考勤记录管理、考勤统计汇总、考核标准、考核管理、班组奖金分配等。该模块主要统一对工作量与绩效进行管理,可以监督机务段职工的考勤问题,清楚地了解职工的上下班时间,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对存在生产安全问题和违反车间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从而得出奖金结果。4.4.1考勤记录管理考勤记录管理可以根据日期查看机务段职工打卡的信息,其中包括职工姓名、所在班组、打卡日期、上班时间、上班状态、下班时间、下班状态等内容。通过对考勤记录的合理化分析管理,能有效减少职工迟到、早退、缺勤的状况。考勤记录管理界面如下:4-19 考勤记录管理界面4.4.2考勤统计汇总考勤统计汇总界面用来汇总职工正常打卡频次、迟到频次、早退频次、上班未打卡频次、下班未打卡频次,并且统计结果支持打印。考勤统计汇总界面如下:4-20 考勤统计汇总界面4.4.3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是按照北京机务段检修车间制定的车间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考核的根本性依据。考核类型分为:非行车安全事故行政处分考核标准、行车(人身)安全问题考核标准、设备质量、运缓迟拨问题考核标准、综合治理及路风问题、车间增加考核项、其他管理问题等七大项。考核标准管理界面如下:4-21 考核标准管理界面4.4.4考核管理考核管理是管理层对违反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