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pptx_第1页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pptx_第2页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pptx_第3页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pptx_第4页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 第一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1.1 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1.2 税收筹划的分类 1.3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 1.4 税收筹划的原则 1.5 税收筹划产生原因和实施条件 1.6 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 1.7 税收筹划的实施流程 1.8 税收筹划的积极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教学目的】 1. 掌握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等有关税收筹划的一 般性理论知识 2. 辨析税收筹划与相关概念的异同 1. 掌握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2. 了解税收筹划与偷税、逃税、抗税、骗税、避税 的区别 【 教学要求】 什么是税收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 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分配形式。 2、税收的特征: 1)无偿性 2)强制性 3)固定性 【注】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第一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n什么是税收筹划? n案例1-1:某教授主编一本教材出版,参编人员5人,出版后能获得稿酬 18000元,如何进行那谁安排才能使总税负最小? n方案一:均分,每人应分3000元,共应纳税: n (3000-800)*20%*(1-30%)*6=1848(元) n方案二:其中5人800元,第6人14000元,应纳税额为: n 5人免税 n 第6人应纳税=14000*(1-20%) *20%*(1-30%)*=1568(元) n1.1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 税收筹划概念 n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 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 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 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1.1.2税收筹划的发展 n1.国际视野 n(1)从节税到税收筹划的历史变迁 n(2)税收筹划的历史展望-经营和发展战略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n2.国内发展 n(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n(2)税收筹划发展取得的成绩 1.1.3税收筹划的特点 n合法性 n筹划性 n风险性 n多样性 n综合性 n专业性 1.1.4税收筹划与偷税等涉税行为的区别 n1.税收筹划与偷税 n偷税: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 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n法律责任: n追缴偷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n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 以下;或者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拘役,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的30%以上且数额在10 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税收筹划与逃税 n2.税收筹划与逃税 n逃税: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 关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 n法律责任: n追缴偷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 款 n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n两者的区别 n性质不同 n采取的手段不同 n发生的时间不同 n目的不同 税收筹划与抗税 n抗税: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n法律责任: n行政责任: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n刑事责任 n两者的区别 n实施的手段不同 n目的不同 税收筹划与骗税 n骗税: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免)税或减免税款的行 为 n法律责任: n行政责任: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n刑事责任 税收筹划与避税 n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 ,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 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 n合法 n【注】1)避税不直接触犯法律,有税收就有避税的存在。 n 2)政府积极完善法律,堵塞漏洞。 n 3)避税有其积极推动税制健全的作用。 n避税作为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各国法制建 设的不断完善,避税将逐渐演变成一种高智商的经济技巧和经营艺术。 这个国 家有反 避税条 款吗? 案例 n国家对生产某种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要征收环保税,一个生产污染产品 的企业如何进行决策才能不缴税? 研制开发并生产绿色产品 继续生产不“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 通过隐瞒污染手段,继续生产该产品 筹划 避 税 偷 税 1.2税收筹划的分类 n按税收筹划需求主体分类 n法人、自然人 n按税收筹划的涉及区域分类 n国内、国外 n按税收筹划供给主体的不同划分 n自行税收筹划、委托税收筹划 n按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来划分 n投资、经营、成本核算、成果分配 n按税收筹划涉及的不同税种划分 n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目的税 n按税收筹划实施的手段分类 n政策派、漏洞派 1.3 税收筹划的目标 n1.3.1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目标 n1.3.2以科学发展观定位企业税收筹划 目标 1.4税收筹划的原则 n系统性原则 n预见性原则 n合法性原则 n时效性原则 n保护性原则 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 1.5税收筹划产生原因和实施条件 n1.税收筹划产生的基本前提 n市场经济体制 n税收制度的“非中性”和真空地带 n完善的税收监管体系 n2.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应有的权利 纳税人的权利 n1、现代企业四大基本权利: 1)生存权 2)发展权 3)自主权 4)自保权。 n2、纳税人的基本权利: n 1)经济权利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n 2)社会权利法律规定并允许享有社会保障的权 利。 n【注】企业有权利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选择投资方 式、经营方案等,选择税负较轻的以保护自身利益就 属于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不能伤害他人权利与利益。 1.5.3税收筹划产生的客观原因 n1.5.3.1国内税收筹划产生的客观原因 n税种的税负弹性一)国内纳税筹划产生的客观原因 n1、税种的税负弹性 指某一具体税种的税负伸缩性大小。 n【注】1)税源大的税种:其税负弹性也 大。 2)计税基数:税基越宽,税率越高, 则税负越重。扣除越大,税负越轻。 n2、纳税人定义上的可变通性 n纳税人可以通过合法手段改变其身份,使其从 一种纳税人变成另一个税种的纳税人。 n三种变通情况: n1)纳税人确实转变了经营内容 n2)内容与形式脱离 n3)纳税人通过合法手段转变了内容和形式。 【案例12】某从事装潢及园林建筑设计业务的企业,为一般纳税 人,2013年实现销售1 200多万元,由于该企业设计安装劳务项目所占 的比重较大,购入原材料可抵扣进项税额比较少,该企业税负率高达 12.5%,2013年缴纳增值税近150万元。 【筹划】 2014年年初该企业老板接受了税收筹划专家的意见,将企业的 业务可以分成两块,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单独注册,建成两个独立核 算的法人企业。 其中:1)是应纳增值税以货物销售加工业务为主的独立核算企业; 2)是应纳营业税以建筑安装业务为主的独立核算企业。 3)两个企业有关联关系。 经过策划后,两个企业以正常的形式对外从事经营业务,经过一年 的运作,两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 400多万元,而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 不到70万元,税收负担率从原来的12.5%下降到5%,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明显上升。 【注】该例子就是在纳税人的选择上进行税收筹划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税收筹划产生的客观原因 四川文理学院数学与财经学院 【案例补1】王某与其二位朋友打算合开一家花店,预 计年盈利180 000 元,花店是采取合伙制还是有限 责任公司形式? 【注】需要分析哪种形式税收负担较轻? 如果你想设立一个企业,选择合伙制还是公司制?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年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 1不超过15 000元的部分50 2超过15 000元至30 000元的部分10750 3超过30 000元至60 000元的部分203750 4超过60 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309750 5超过100 000元的部分3514750 相关税法规定 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投资者个人所 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注】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 适用5% 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 2、根据税法规定: 1)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 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2)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 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 3)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每月,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 前扣除。 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根据税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 应纳所得税税额=180 00025%=45 000(元) 税后净利润=180 00045 000=135 000(元) 若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给投资者,则还要按“股息、利息、红利”所 得税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其每位投资者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135 000320%=9 000(元) 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9 0003=27 000(元) 共计负担所得税税款为: =45 000+27 000=72 000(元) 税收负担率为: =72 000180 000100%=40% 个体工商户形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假如王某及其二位合伙人各占1/3的股份,企业利润平分,三位合伙 人的工资为每人每月3500元,当地税务局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也为每人 每月3500元。 则:每人应税所得=(180 000+3500123)3350012 =3060 000/3-42000=60000(元) 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 。 每人应纳所得税=60 00020%3750 =21 0003750 =17 250(元) 三位合伙人共计应纳税额=172503=51 750(元) 税收负担率为=51 750180 000100%=28.75% 个体工商户形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分析】 1)计算,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比采用合伙制形式多负担 税款为: =72 00051 750= 20 250(元) 税收负担率提高=40%-28.75%=11.25%。 2)结论:成立“合伙制”企业 n3.课税对象金额上的可调整性 n调整因素: l1)课税金额 l 2)适用税率 在既定税率前提下,计税依据愈小,税额也就愈轻。 n案例1-3 【案例13】 某从事涉外服务的集团公司,下属三家子公司:物业公 司、物流公司、人员服务公司,分别为外国驻华的外 交机构、商事机构、文化机构等提供住房、商品和劳 务。劳务的使用者根据事先的条件向派出人员的服务 公司支付所有费用,而所有的被派出人员的工资、福 利均由人员服务公司支付,被公司委派到美国驻华的 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每年2 000人,月薪2 000 元。 公司每年的营业额= 2 0002 00012=4 800(万元) 应缴营业税额=4 8005%=240(万元) 【筹划】美国的事务所直接支付1 000元给所使用的文员 ,另1 000元以中介服务费的形式支付给人员服务公司。 服务公司应税营业额=2 0001 00012=2 400(万元) 应缴营业税额=2 4005%=120(万元) 【结果】这样,通过合法地改变经营方式和报酬支付方式 就降低了税基, 达到了节税的目的。 节税金额=240-120=120(万元) 4.税率上的差异性(案例1-4) n案例1-4:某报纸专栏记者的月薪为500 000元 ,请考虑该记者与报社采取何种合作方式才能 税负最轻? 调入报社 特约撰稿人 投稿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 稿酬 (500 000-3 500 )45%-13 505=209 920(元 ) 500000*(1-20% )*40%- 7000=153000(元 ) 500000*(1- 20%)*20%*( 1-30%) =56000(元) 方案1:作为报社的职工: 三个月共应纳税额=209 9203=629 760(元) 个人可支配金额=1 500 000-629 760=870 240(元) 方案2:作为自由职业者,为报纸聘任的特约撰稿人 三个月共应纳税额:153 0003=459 000(元) 个人可支配金额=1 500 000-459 000=1 041 000(元) 方案3:特约写稿,150万元的报酬用稿酬的形式支付。 三个月共应纳税额=56 0003=168 000(元) 个人可支配金额=1 500 000-168 000=1 332 000(元) 三种方式下个人可支配金额: 三个项目得到三种差异非常大的应纳税额 ,如果事先熟知税法的规定,在签订聘用 合同时就应考虑税的因素,把报酬的支付 形式定为稿费,至少部分定为稿费支付形 式,从而可以合法合理地减少纳税。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利用税法税 率的不同,经过事先合法的运作,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税的目的。 1)税收优惠:是国家税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 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 【注】税收优惠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 2)税收优惠对节税的影响: 税收优惠的范围越广、差别越大、方式越多、内容越丰富,则纳 税人税收筹划的活动空间越广阔,节税的潜力也就越大。 3)纳税人筹划时考虑的因素: 有没有地区性的税收优惠 是否有行业性税收倾斜政策 减免税期如何规定 对纳税人在境外缴纳的税款是否采取避免双重征税的措施等 4)减免税优惠形式包括: 税额减免、税基扣除、税率降低、起征点、免征额、加速折旧等。 【例】我国税法规定对个体户每月销售收入或服务收入达不到规定 的起征点的,可免于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 5.税收优惠 1.5.3.2国际税收筹划产生的客观原因 n国家间税收管辖权的差别 n居民管辖权、公民管辖权、地域管 辖权 n税收执法效果的差别 n税制因素:1)税种差异 2)税基 差异 3)税种类型差异 n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主要有: n各国对避税的认可程度及在反避税方法 上的差别 n关境与国境的差异 n技术进步 n资本流动 n外汇管制与住所的影响 n通货膨胀 1.5.3.3税收筹划产生的主观原因 n维护自己利益 1.5.3.4税收筹划的实施条件 1.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 2.具备相当的收入规模 3.具备税收筹划意识 1.6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 n1.6.1纳税人的风险类型 要冒一定的风险或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n1.6.2纳税人自身状况 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组织机构、经营方式等。 即: 规模大、业务广、机构复杂、方式多样,筹划空间越 大。 n1.6.3企业行为决策程序 1)行为决策程序简化有力于税收筹划。 2)行为决策程序复杂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