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药品 一 酸类1危险性概述(1) 危险性类别: 酸性腐蚀品 (2)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3)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并引起灼烧。蒸气和烟雾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误食可引起,消化道烧伤,溃疡形成,腹部剧痛,严重者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坏、休克以及窒息。(4)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和土壤可造成污染。(5)燃爆危险:有的助燃,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2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可用小苏打水中和创面上的酸性物质,中和后再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严重者就医。(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停止呼吸,立即做人工呼吸,严重者就医。(4)食入:用水漱口,喝牛奶和蛋清。就医。3操作与个人防护(1)必须在通风厨内操作。(2)佩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戴好耐酸碱手套。(3)开瓶盖时,开口处背向人体。(4)配置硫酸时,将硫酸慢慢的沿杯壁倒入搅拌的水中。严禁将水倒入酸中。浓硫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二)特性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指的是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强烈结合,生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H2SO4 + nH2O = H2SO4nH2O,故浓硫酸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游离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2脱水性 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 浓硫酸 如C12H22O1112C + 11H2O 3强氧化性 跟金属反应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盐酸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盐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 中文名称2: 氢氯酸 英文名称2: chlorohyd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995 CAS No.: 7647-01-0 分子式: HCl 分子量: 36.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盐酸 36% 7647-0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 灭火方法: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硫氰酸汞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 3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pH: 熔点(): -114.8(纯) 沸点(): 108.6(20%) 相对密度(水=1): 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26 饱和蒸气压(kPa): 30.66(21)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主要用途: 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无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无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013 UN编号: 1789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有像胶衬里钢制罐车或特制塑料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物或可燃物、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其它法规:合成盐酸安全技术规定 (HGA004-83)。化学反应氯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盐酸为强酸。反应方程式:HCl + H2O H3O+ + Cl- 中和反应盐酸会与碱发生中和,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反应通式:HCl + OH- H2O + Cl- 与金属反应某些金属与盐酸溶液反应,也可形成该金属的氯化物。需要注意的一点,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以与盐酸反应形成盐,一般地,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列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可以与盐酸反应而形成氯化物,比如钾、钠、钙、镁、铝等,而铜、银、金等金属则不能与盐酸反应形成氯化物。Mg + 2HCl MgCl2 + H2 还可以与金属的氧化物(如氧化铁)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氯化物和水,与氧化铁的反应式: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硝酸 HNO3物性:纯HNO3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市售浓硝酸质量分数约为65%,密度约为1.4g/cm3,沸点为83,易挥发,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因这种酸更易挥发,遇潮湿空气形成白色烟雾,有腐蚀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不稳定性HNO3=(光或加热)2H2O+O2+4NO2浓硝酸因溶解有分解产生的NO2而呈黄色,常将浓硝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且放置于冷暗处。强氧化性a.与绝大部分金属反应(不产生H2)Cu+4HNO3(浓)=2H2O+Cu(NO3)2+2NO23Cu+8HNO3(稀)=4H2O+3Cu(NO3)2+2NOb. 与非金属反应C+4HNO3(浓)=(加热)2H2O+CO2+4NO2S+6HNO3(浓)=(加热)2H2O+H2SO4+6NO2P+5HNO3(浓)=(加热)H2O+H3PO4+5NO2在反应中,非金属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对应的含氧酸。c.使铝铁钝化: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Fe,Al等钝化。用途: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制备:实验室制法NaNO3+H2SO4=(加热)NaHSO4+HNO3 工业上制法4NH3+5O2=(Pt)6H2O+4NO(此处Pt为催化剂)2NO+O2=2NO2(工业上制时要不停通入氧气)3NO2+H2O=2HNO3+NO(NO循化氧化吸收)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稳定性和危险性危险性: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烟雾;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发生激烈反应,爆炸。强酸性,与碱发生激烈反应,腐蚀大多数金属(铝及其合金除外),生成氮氧化物,与许多常用有机物发生非常激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硝酸与盐酸的区别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无论浓稀),所以在与金属反应中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二氧化氮(浓)或者一氧化氮(稀),另外,由于硝酸与金属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并不是氢离子,所以不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限制,它可以与除铂和金两种金属外的全部金属反应(铁、铅因为能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在浓硝酸中钝化,反应不能持续,但是并不是不发生反应,而是产物的结构导致了反应中止),浓硝酸甚至能够与铂发生反应。稀盐酸的话按照酸的一般性质去理解就好了,因为氢离子有弱氧化性,能够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浓盐酸则要考虑到氯离子具有还原性,它能够与某些高价氧化物(MnO2、NO2)以及酸根离子(ClO3-、MnO4-)中的高价元素发生反应,自身被氧化生成氯气。最主要的差异是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而浓盐酸没有。浓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硝酸盐、水和二氧化氮。浓盐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1.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可使多种金属和低价金属离子氧化至高价态,浓盐酸不具备这些性质;2.浓硝酸可使铝表面钝化而不溶解,而浓盐酸则不能;3.浓硝酸的氧化性可使多种有机物如蛋白质硝化,而浓盐酸则不能;4.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而银汞铅的氯化物则不溶于水.氢氟酸 品名 氢氟酸; Hydrofluoric Acid; CAS:7664-39-3 理化性质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冒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式 HF-H2O。相对密度 1.151.18。沸点 112.2(按重量百分比计为38.2%)。市售通常浓度:约47% 。是弱酸。 侵入途径 可经皮肤吸收,氢氟酸酸雾经呼吸道吸入。 毒理学简介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氢氟酸中的氢离子对人体组织有脱水和腐蚀作用,而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一。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 氟离子不断解离而渗透到深层组织, 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 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 1.5g 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程度与氢氟酸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及处理方法有关。浓度越高, 接触时间越长,受害组织越柔软或致密,作用就越迅速而强烈。接触 30 以上浓度的氢氟酸,疼痛和皮损常立即发生。接触低浓度时,常经数小时始出现疼痛及皮肤灼伤。局部皮损初起呈红斑,随即转为有红晕的白色水肿,继而变为淡青灰色坏死,而后复以棕褐色或黑色厚痂,脱痂后形成溃疡。手指部位的损害常转为大疱,甲板也常同时受累, 甲床与甲周红肿。严重时甲下水疱形成, 甲床与甲板分离。高浓度灼伤常呈进行性坏死, 溃疡愈合缓慢。 严重者累及局部骨骼,尤以指骨为多见。表现为指间关节狭窄,关节面粗糙,边缘不整, 皮质增生, 髓腔狭小,乃至骨质吸收等类似骨髓炎的征象。氢氟酸酸雾可引起皮肤瘙痒及皮炎。 剂量大时亦可造成皮肤、 胃肠道和呼吸道粘膜的灼伤。眼接触高浓度氢氟酸后, 局部剧痛, 并迅速形成白色假膜样混浊, 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角膜穿孔。氢氟酸灼伤合并氟中毒已引起注意, 患者因低血钙出现抽搐, 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室颤动发作。处理 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流水作长时间彻底冲洗, 尽快地稀释和冲去氢氟酸。这是最有效的措施,治疗的关键。氢氟酸灼伤后的中和方法不少,总的原则是使用一些可溶性钙、镁盐类制剂, 使其与氟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氟化钙或氟化镁,从而使氟离子灭活。 现场应用石灰水浸泡或湿敷易于推广。 氨水与氢氟酸作用形成具有腐蚀性的二氟化胺, 故不宜作为中和剂。氢氟酸灼伤治疗液(5氯化钙20ml、2利多卡因20ml、地塞米松5mg)浸泡或湿敷。以冰硫酸镁饱和液作浸泡。钙离子直流电透入。利用直流电的作用, 使足够量的钙离子直接导入需要治 疗的部位,提高局部用药效果。在灼伤的第13天,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重病例每次治疗时间可酌情延长。氢氟酸溅入眼内,立即分开眼睑,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 15 分钟左右。滴入23滴局部麻醉眼药,可减轻疼痛。同时送眼科诊治。 与氢氟酸反应: 小结: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无水氟化氢(Anhydrous Hydrogen Fluoride) 分子式:HF 分子量:20.01 理化性质:无水氟化氢低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19.4,熔点-83.37,密度1.008g/cm3(25/4)。在室温和常温下极易挥发成烟雾状。它的化学性质极活泼,能与碱、金属、氧化物以及硅酸盐等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自由混合成氢氟酸,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眼、耳、鼻、喉粘膜有强腐蚀作用对人的牙齿及骨胳有严重腐蚀性,并使之钙化。 氟化氢含量% 99.95 用途:无水氟化氢已广泛应用于原子能、化工、石油等行业,是强氧化剂,还是制取素氟、各种氟致冷剂、无机氟化物,各种有机氟化物的基本原料,可配制成各种用途的有水氢氟酸,用于石墨制造和制造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剂,玻璃刻蚀剂等。 ()工业氢氟酸(Industrial Hydrofluoric Acid) 分子式:HF 分子量:20.01 理化性质:工业氢氟酸为含氟化氢60%以下无水澄清水溶液,也叫有水氢氟酸。在敞口容器中易于挥发,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具有酸的一般通性,还有与二氧化硅、硅酸盐、玻璃起化学反应的特殊性。 工业氢氟酸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一极品(A) 氟化氢含量% 40.0-55.50 氟硅酸含量% 0.03 硫酸% 0.03 铁% 0.008 用途:主要用于有机或无机氟化物的制造,稀有金属、不锈钢、显像管、高低碳石墨除硅提纯、锅炉及管道清洗、玻璃仪表刻度、岩层的腐蚀剂等。氢氟酸分子式:HF 分子量:20.2; 俗名:氟酸、白骨酸、化骨水、洗钻水、除锈剂、酸洗等; 特征:具有刺激气味及剧毒性,属于中等强度偏弱的酸,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和碳酸盐反应生成金属氟盐,具有溶解硅和硅酸盐的性质,与三氧化硫或氯磺酸生成氟磺酸,与卤代芳烃、醇、烯、烃类反应生成含氟有机物,溶于水生成腐蚀性很强的酸; 用途:氢氟酸主要用于半导体行业和玻璃蚀刻剂,因为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水、空气、酸反应,与强碱反应。 在200400C的条件下能与HF反应:Si+4HF=SiF4+2H2 反应速率相当快且完全。 还用于制造氟碳化合物、氟化钠、氟化铝、六氟化铀和冰晶石等有机或无机氟化物;氢氟酸作为氟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生产氟致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医药,用它生产的氟化铝和冰晶石是炼铝工业必不可少的助剂;还是炼油厂的烷基化触媒,钢铁业使用其作为表面除锈剂、石化业以其作为催化剂、清洁服务业以其作为污物腐蚀清洗剂或外墙清洗剂;另外氢氟酸生产的氟化盐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保护、特种冶炼、皮革和纺织品处理、标本保存以及核工业等; 存放:氢氟酸水溶液存放在塑料瓶中; 注意事项:氢氟酸如不当使用可能对人体的严重危害,其暴露途径包括皮肤及黏膜接触、呼吸道吸入及肠胃道摄入,皮肤若接触到50以上较高浓度的氢氟酸,会立刻引起疼痛、泛白、红肿反应,1至2小时内产生水泡,6至24小时则会坏死及溃烂,若接触到10以下较低浓度者,则往往于6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发生疼痛等症状,因此常被当事人忽略而太晚处理,最后造成永久性伤害,一般常见受伤害的部位为手指。另外,如自呼吸道、肠胃道等其它途径暴露,将产生咳嗽、烧灼感及呼吸困难等症狀,或造成腹痛、恶心、吐血、肠道穿孔等症狀。氢氟酸对人体的伤害,除了酸性腐蚀伤害外,进入人体的氟离子可能与钙、镁离子结合,导致血钙过低、血镁过低和血钾过高,进而影响神经和心脏血管系统。 使用氢氟酸时应避免与身体接触,包括皮肤、眼睛及呼吸道等,预防皮肤接触时需佩戴氟化聚乙烯(PVDF)、天然橡胶等材质之手套为佳,不要使用布质及棉质手套,并于易飞溅场合应做到全身防护,可使用橡胶材质连身式防护衣、工作靴,眼部应使用护目镜或全面式面罩。若不慎遭到氢氟酸腐蚀,应尽速采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患部至少30分钟,直到身上看不到任何附着的固体或液体,并尽速送医,就医时应携带所接触的化学品,以提供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正确诊疗。 氢氟酸分子小渗透力强,如不清洗彻底将产生蚀骨的永久性伤害,直至节肢; 1.氟单质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极毒,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在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但却是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氟可与所有元素发生反应(除氦、氖、氩)。 (二)碱类 (如 氨水、氢氧化钠、等)1危险性概述(1) 危险性类别: 碱性腐蚀品、有毒。 (2)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3)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并引起灼烧。吸入后对眼、鼻、喉和肺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误食可引起,消化道烧伤,溃疡形成,对心、肝、肾有损坏。(4)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造成污染。(5)燃爆危险: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2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可用弱酸性酸(硼酸7%)中和创面上的碱性物质,中和后再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严重者就医。(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停止呼吸,立即做人工呼吸,严重者就医。(4)食入:用水漱口,喝牛奶和蛋清。就医。3操作与个人防护(1)必须在通风厨内操作。(2)佩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戴好耐酸碱手套。(3)开瓶盖时,开口处背向人体。(4)氢氧化钠俗名“火碱”,具有强腐蚀性、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化学表现 :无色透明的钠碱液体,是强碱之一,易在水中溶解,能与许多有机、无机化合物起化学反应,腐蚀性很强,能灼伤人体皮肤等。 氢氧化钠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与任何质子酸进行中和反应。以盐酸为例: NaOH + HCl NaCl + H2O 氢氧化钠还是许多有机反应的良好催化剂。其中最典型的是酯的水解反应: RCOOR + NaOH RCOONa + ROH 反应进行的既完全又迅速。这就是氢氧化钠能灼伤皮肤的原因。 氢氧化钠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之一。氢氧化钠溶液加油,比例合适会反应混合,成为固体肥皂。这一反应也是利用了水解的原理,而这一类在NaOH催化下的酯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用途 :氢氧化钠被广泛用于各种生产过程。在化工生产中,氢氧化钠提供碱性环境或作催化剂。NaOH的稀溶液家用时可以做洗涤液。 在食品生产中,氢氧化钠有时被用来加工食品。氢氧化钠甚至是一道名菜的必要调料。注意,此时氢氧化钠的使用是严格控制的;而一些不法商贩会过量使用氢氧化钠从而使食品更“好看”,但这样的食品能致病。 工业制法 氢氧化钠在工业中是制氯气过程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直至氯元素全部变成氯气逸出,此时留在溶液里的只有氢氧化钠一种溶质。反应方程式为: 2NaCl + H2O 2NaOH + Cl2 + H2 危险化学品 氢氧化钠属于危险化学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90)中,属第八类危险货物腐蚀品中的碱性腐蚀品,编号82001。其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品的处置须遵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氢氧化钠 常规 分子式 NaOH 分子量 40.01 g/mol 外观 白色不透明固体 CAS号 1310-73-2 RTECS号 WB4900000 IMDG规则页码 8225 UN编号 1823 别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 性质 STP下的密度 2.1103kg/m3 (?) 溶解度 111 g/100 g 水 熔点 596 K (318.4 ) 沸点 1663 K (1390 ) 危险性 摄取 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和永久的损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 吸入 刺激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 危险。可引起灼伤直至严重溃疡的症状。 眼睛 危险。可引起烧伤甚至损害角膜或结膜。 处理方式 危险性: 具有强腐蚀性 人身保护: 佩戴防毒口罩,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带橡皮手套 易反应: 与水和水蒸气反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液体,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储存: 避免接触潮湿空气,与易燃、可燃物和酸分开存放。 氨水的性质 分子式:NH4OH 分子量:35.045 氨水是氨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氨水(AQUA AMMONIAE) 为一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正因为它具有局部强烈奋的作 用,因此将特定浓度的氨水,直接接触皮肤会使皮肤变红,并有灼热感,因此小心. 氨气是化肥工业的中间产品,易溶于水而生成氨水,呈碱性。由于氨水可以作为肥料直接施于农田,所以在农村使用很普遍。在氨水分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常有不慎溅入眼睛的事故发生。当眼部被氨水灼伤后,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氨水在低温时可析出一水合氨晶体,它的熔点为-79,因此NH3H2O是氨存在于水溶液的主要成分。氨水中也有很小一部分一水合氨发生电离, 中存在下列平衡: 可见氨水中有H2O、NH3H2O、NH3三种分子,有少量OH-、 三、掌握性质 由于氨水中含有多种成分,而使其表现出多重性质。 1)刺激性:因水溶液中存在着游离的氨分子。 (2)挥发性:氨水中的氨易挥发。 (3)不稳定性:水合氨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NH3H2ONH3+H2O 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浓氨水制氨,或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制氨,其装置与操作简便,且所得到的氨气浓度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更佳。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故氨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或深色试剂瓶中,放在冷暗处。 (4)弱碱性:氨水中一水合氨能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见此法检验NH3的存在。 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NO3 (白烟)而遇不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无此现象。实验室中可用此法检验NH3或氨水的存在。 工业上,利用氨水的弱碱性来吸收硫酸工业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SO2+2NH3H2O=(NH4)2SO3+H2O(NH4)2SO3+SO2+H2O=2NH4HSO3 5)沉淀性: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它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弱碱或两性氢氧化物。例如: 生成的Al(OH)3沉淀不溶于过量氨水。 生成的白色沉淀易被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 (6)络合性:氨水与Ag+、Cu2+、Zn2+三种离子能发生络合反应,当氨水少量时,产生不溶性弱碱或两性氢氧化物,当氨水过量时,不溶性物质又转化成络离子而溶解。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实验室中用此反应配制银氨溶液。 Zn(OH)2+4NH3H2O=Zn(NH3)42+2OH-+4H2O 可用此反应来鉴别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锌。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氰化钠 氰化钠(sodium cyanide, NaCN)为白色结晶粉末。在潮湿空气中, 因吸湿而稍有苦杏仁味。易溶于水,水溶液为强碱性H2O + CN(-) = HCN + OH(-) 从矿石中提取金、银(湿法冶金)及电镀(电镀液)、金属淬火、制造农药、有机合成化工等行业均可接触本品。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中毒。氰化钠也经皮肤、消化道吸收。 本品属高毒类,人口服致死量约为本品属高毒类,人口服致死量约为12mg/kg。它的毒性作用是在体内释放氰基,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 使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能力, 结果使呼吸链中断, 出现细胞内窒息, 引起组织缺氧而致中毒。 中文别名:山奈英文别名:Cyanogran危险货物编号:61001分子量:49.02熔点:563.7沸点:1496密度:相对密度(水=1):1.60【用途】广泛用于选矿、金属冶炼、机械淬火,电镀工艺。化工工业中用于氧化物,丁腈橡胶的制造,并作为染料、农药、医药和其它精细化工中间体的主要原料【贮存】固体氰化钠贮存于专用库房内,避免与酸类、硝酸盐、亚硝酸盐接触或共同存放。【注意】氰化钠为剧毒物品,切勿误入口中,避免直接接触身体,皮肤破损者更应慎重。浓度的换算1由当量浓度的定义可知,NV(L)=克当量数;NV(mL)=毫克当量数,即任何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等于该溶液的当量浓度乘以溶液的体积(L)。将N2V1=N2V2称为当量定律。但是以上概念现已不能使用,而用物质的量n和含有物质的量的导出量;摩尔质量M,物质的量浓度c等法定的量和单位代替。2不知道你到底想换算什么。但我所以知道的就是,比如说1mol/L的H2SO4,如果换成当量浓度就应该是2NH2SO4,大概的意思就是1mol的H2SO4会有2mol的氢离子,类似的1mol/L的HCL就是1N,1mol/L的NAOH就是1N,1mol/L的CA(OH)2就是2N,这是酸碱的。如果是氧化物或是还原物就看能得失的电子数,比如说1mol/L的K2Cr2O7的当量浓度就应该是6N,1mol/L的KMnO4的当量浓度是5N。如果是盐类,就看能与酸或碱结合所要的H+或OH-数量,比如说NA2CO3的就是2,NAHCO3是1 克当量,如氧的克当量是8,氢的是13 当量浓度(N) 这个东西现在基本不用了,淘汰单位,但是在50年代那会的书里面还是很多的。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叫当量浓度,用符号N表示。 例如,1升浓盐酸中含12.0克当量的盐酸(HCl),则浓度为12.0N。 当量浓度=溶质的克当量数/溶液体积(升4 当量=原子量合价 如氧的当量为:162=8 若原子量采用克原子量时,则当量就成为克当量。1克当量的氧是8克重。 而1克当量的氧的物质的量是:8160.5mol 所以1克氧当量等于0.5mol 当量浓度。 用一升溶液中所含溶持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当量浓度”。5 简单的说明一下当量浓度和摩尔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1)、对于酸碱滴定过程中的试剂浓度,主要看每个分子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数量,1mol/L的盐酸就是1N的盐酸,1mol/L的硫酸就是2N的硫酸,同理1mol/L的氢氧化钠就是1N; 2)、对于氧化还原滴定过程的试剂浓度,要看每个分子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具体得到或失去的电子个数来确定,例如1mol/L的重铬酸钾就是6N(因为每个重铬酸钾分子中有两个铬离子,每个铬离子的价态由6+到3+得到3个电子);而硫酸亚铁铵作为还原剂,1mol/L的就是1N,因为一个硫酸亚铁铵分子被氧化后失去1个电子。 总之,当量浓度的原则是,相同当量浓度的酸、碱试剂(或氧化剂、还原剂试剂发生反应使,消耗的试剂体积相同)6 当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当量数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当量浓度。用N表示; 1N转化为mol/l(分别以盐酸和硫酸为例如何转换) HCl:1N=1mol/l H2SO4:1N=0.5mol/l 以溶液中的钠、钾离子为例,1毫克当量/升转化为毫克/升如何转换 Na,K都是一价的,等于质量分数 7 般来说:1当量即1N,就是1mol/L的意思,要换算为质量浓度就要用,当量浓度剩以它的分子量,就为质量浓度克/升了。浓度及浓度单位换算 (一)、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可分为质量浓度(如质量百分浓度)和体积浓度(如摩尔浓度、当量浓度)和体积浓度三类。 1、质量百分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的叫质量百分浓度,用符号%表示。例如,25%的葡萄糖注射液就是指100可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克。 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2、体积浓度 (1)、摩尔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叫摩尔浓度,用符号mol表示, 例如1升浓硫酸中含18.4摩尔的硫酸,则浓度为18.4mol。 摩尔浓度(mol)=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升) (2)、当量浓度(N)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叫当量浓度,用符号N表示。 例如,1升浓盐酸中含12.0克当量的盐酸(HCl),则浓度为12.0N。 当量浓度=溶质的克当量数/溶液体积(升) 3、质量-体积浓度 用单位体积(1立方米或1升)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以符号g/m3或mg/L表示。例如,1升含铬废水中含六价铬质量为2毫克,则六价铬的浓度为2毫克/升(mg/L) 质量-体积浓度=溶质的质量数(克或毫克)/溶液的体积(立方米或升) 4、浓度单位的换算公式: 1)、当量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E 2)、质量百分浓度=当量浓度E/1000.d 3)、摩尔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M 4)、质量百分浓度=质量-体积浓度(毫克/升)/104.d 5)、质量-体积浓度(mg/L)=104质量百分浓度 5、ppm是重量的百分率,ppm=mg/kg=mg/L 即:1ppm=1ppm=1000ug/L 1ppb=1ug/L=0.001mg 式中:E溶质的克当量; d溶液的比重; M溶质的摩尔质量; (二)、气体浓度 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常见体积浓度和质量-体积浓度来表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 1、体积浓度 体积浓度是用每立方米的大气中含有污染物的体积数(立方厘米)或(ml/m3)来表示, 常用的表示方法是ppm,即1ppm=1立方厘米/立方米=10-6。除ppm外,还有ppb和ppt,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1ppm=10-6=一百万分之一, 1ppb=10-9=十亿分之一 , 1ppt=10-12=万亿分之一, 1ppm=103ppb=106ppt 2、质量-体积浓度 用每立方米大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单位是毫克/立方米 或克/立方米。 它与ppm的换算关系是: X=M.C/22.4 C=22.4X/M 式中: X污染物以每标立方米的毫克数表示的浓度值; C污染物以ppm表示的浓度值; M污染物的分之子量。 由上式可得到如下关系: 1ppm=M/22.4(mg/m3)=1000.m/22.4ug/m3 例1:求在标准状态下,30毫克/标立方米的氟化氢的ppm浓度。 解:氟化氢的分子量为20,则: C=30.22.4/20=33.6ppm 例2、已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5ppm,求以mg/Nm3表示的浓度值。 解:二氧化硫的分子量为64。 X =5.64/22.4mg/m3=14.3mg/m3 3、在土壤、动植物、固体废弃物中ppm、ppb与质量含量换算: 1ppm=1mg/kg=1000ug/kg 1ppb=1ug/kg=10-3mg/kg 1mg/kg=1ppm=1000ug/kg 1ug/kg=1ppb=10-3ppm (三)鹽的克當量現在再舉幾個求鹽的克當量的例子,例如硝酸銀AgNO3的克當量,在下面反應時:2AgNO3MgCl22AgClMg(NO)2 等於它的克分量,因為一個硝酸銀AgNO3分子,相當於一個含有克離子氫的HNO3分子,所以AgNO3克當量的計算方法寫成下式:EAgNO3MAgNO3170克同理,一個AgCl分子相當於一個含有克離子氫的HCl分子,因此:EAgClMAgCl143.34克 相當於克分子的酸,氯化鎂MgCl2與硝酸鎂Mg(NO3)2的克分子各為克當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上面兩種鹽的克當量等於它們的1/2克分子量:MMgCl2 95.24 EMgCl2 47.62克 2 2 MMg(NO)3 148.32 EMg(NO)3 74.16克 2 2 氯化鐵FeCl3、磷酸鋁AlPO4、磷酸三鈉Na3PO4的克當量,等於它們的1/3克 分子量。硫酸鋁Al2(SO4)3、磷酸鈣Ca3(PO4)2的克當量等於它們的1/6克分子量。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鹽的克當量必須用鹽分子中的金屬原子數與金屬原子價的積,去除鹽的克分子量:鹽的克分子量 鹽的克當量 金屬原子數金屬原子價 (二)鹼的克當量鹼的克當量,是按照它們分子中可被取代的OH基的量而定。例如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鈉(NaOH)分子中,可被取代的OH基各為一個,所以它們的克當量分別等於它們的克分子量。它們依下列方程式和酸發生作用:KOHHClKClH2O NaOHHClHaClH2O在上面反應式中,克分子KOH及NaOH分別與克分子HCl(相當於克離子氫)作用,因此,它們克當量的計算可以寫成下式:EKOHMKOH56.11克 ENaOHMNaOH40克要配製這種鹼的1N溶液,可分別將它們的克分子量溶解在水裡,調製成升。在下列反應式中:Ba(OH)22HClBaCl22H2O 克分子Ba(OH)2與克分子HCl作用,即相當於個克離子氫,因此氫氧化鋇Ba(OH)2的克當量等於它的1/2克分子量:MBa(OH2) 171.38 EBa(OH2) 85.69克 2 2 要配製1N的氫氧化鋇溶液,就必須將它的1/2克分子量溶解於水,配成升 。 實踐證明,氫氧化鋁Al(OH)3的克當量等於它的1/3克分子量。 由於克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公开竞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放射科医生影像学报告书写规范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健康管理行业健康管理平台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驾驶行业自动驾驶技术与智能交通研究报告
- 2025年海洋资源行业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健康管理平台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快递物流行业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2026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肝胆胰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人民医院招聘临聘专业技术人员2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正式版)
- 健康教育狂犬病知识讲座
- 应急救援的现场医疗急救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j11pro固件爵聆数播说明书
- 常见“肩痛”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指导方案
- GB/T 23353-2009梨干技术规格和试验方法
- 招商银行智慧营销体系规划方案((2022年-2023年)-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