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行星的引力.ppt_第1页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ppt_第2页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ppt_第3页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ppt_第4页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二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开普勒第一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都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 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 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 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 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太阳 行星 b =v a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n行星为什么绕太阳如此和谐 而又有规律地做椭圆运动? 科学的足迹 1 1、伽利略:、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 致物体做圆周运动致物体做圆周运动。 2、开普勒:开普勒: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与磁力的作用。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与磁力的作用。 3 3、笛卡儿:、笛卡儿: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 (以太)作以太)作 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4 4、胡克、哈雷等、胡克、哈雷等: :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证明了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证明了 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其所受的引力大小跟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其所受的引力大小跟 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但没法证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但没法证明 在椭圆轨道规律也成立。在椭圆轨道规律也成立。 5 5、牛顿:如果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与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并且阐述了普遍意 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 (16431727)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当年牛顿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并凭借其 超凡的数学能力和坚定 的信念,深入研究,最 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什么力来维持行星绕太 阳的运动呢? 思考: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 阳运动呢? 猜想的逻辑顺序: 曲线运动变速运动加速度合外力引力 猜想:引力大小跟什么有关? 追寻牛顿的足迹 讨论验证思路: 由运动情况-加速度-受力情况 太阳 行星 r 太阳 行星 a 太阳 行星行星 F 消去v 行星运行速度v不容易观 测?怎么办? 消去T 讨论 关系式中m是受 力天体还是施力 天体的质量? 探究1: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受 力星体的质量成正比, 与行星、太阳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 F 行星 太阳太阳 F m M r 探究2: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F 行星 太阳 F 类比法 牛 三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受 力星体的质量成正比, 与行星、太阳距离的二 次方成反比. m M r 探究3: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F F 类比法 牛 三 牛三 G为比例系数 ,与太阳、行 星无关。 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 同一性质的力 B.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 与行星的质量无关 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D.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 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 A 三、迁移应用 能力提高 行星绕太阳运动遵守这个规律 ,那么在其他地方是否适用这个规 律呢? 地球对苹果 的引力 地球对月球 的引力 ? 已知:r月地 =3.8108 m, T月 =27.3 天, g=9.8 m/s2,求a月/g =a 月 解 : 2 2 4 T rp =2.69 X 10-3m/s / ga 月 =2.69 X 10-3/9.8=1/602 证明了牛顿的说法是对的 月地检验 思考:假定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下落 的力是同一种力,那么,月球轨道上一个物体受到的 引力,与它在地面附近时受到的引力应该有什么样的 关系呢?(月球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 五、万有引力定律五、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 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 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 2.引力常量的物理意义:引力常量的物理意义:G G是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是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 两个物体。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两个物体。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1kg的物体相距的物体相距 1m1m时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常量的标准值为:时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常量的标准值为:G G=6.67=6.671010 - - 1111Nm Nm 2 2 /kg/kg 2 2 。 计算计算 两个质量各为两个质量各为100kg100kg的人,相距的人,相距1m1m 时,估算他们之间相互的引力多大时,估算他们之间相互的引力多大 ? 6.67 10-7N 3、公式的适用条件: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但万有 引力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引力大小的计算; r为质点间的距离 即两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的距离 而言,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rR 2)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引力,也 可用上述公式计算,且r为两球心间距离; m1 m2 r 两物体的距离r指“哪两部分距离” 3)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可以把物体假想 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两物体上每个质点 间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 4.公式 的适用条件: (理想情况) 两个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实际情况) 若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大小时, 两个物体可看成质点 如:太阳与行星间 地球与月球间 m1 m2 F F r r 为两质点间的距离 r为两天体中心的距离 质量分布均匀的两个球体,可视为质量集中于球心 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 r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六、引力常量的测量六、引力常量的测量 1.1686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曾经设想过几种 测定引力常量的方法,却没有成功. 2.其间又有科学家进行引力常量的测量也没有成功. 3.直到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了 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对两个物体间的引力 大小作了精确的测量和计算,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 力常量 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实验原理: 科学方法放大法 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实验室 G是怎样测出的 4.G值的测量: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放大思想 实验原理: r F r F mm m m 2 2、G G的含义的含义: : 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 1kg1kg的物体相距的物体相距1m1m时的相互作用力时的相互作用力 3、意义: (1)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 (2)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 实际意义。 1、大小: G=6.6710-11Nm2/kg2 17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第一次揭示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第一次揭示 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 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在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使人们建立了有能在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使人们建立了有能 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的信心,解放了人们的思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的信心,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在科学文化的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想,在科学文化的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七、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3、万有引力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1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 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 它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2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3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 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 理意义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质量都非常小,粒子 间的万有引力很不显著,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万有引力与重力知识拓展 Fn G 向心力 万有引力F引 重力G=mg m R 在两极: 在赤道: 赤道表面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很小, 则万有引力大小近似等于重力 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 常量G的值,他把自己的实验说成 是“称量地球的重量”。 在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 引力,就可以称量地球,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