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2 本章结构 要素禀赋理论 v基本模型 vH-O理论 v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v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3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引言 本章试图解释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 扩展模型,分析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收入的影响 本章的主要内容: 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假设; 2)要素密集度、要素充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3)要素禀赋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4)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5)对赫俄模型的经验检验。 4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根据李嘉图模型,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产生 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 别。 现实世界中,各国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 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部分地反映了各国之间 资源的差异。 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木材,并非加拿大木业工人劳 动生产率高,而是加拿大人口稀少,人均森林面 积大大高于美国。 5 H-O模型及其分析 背景 由瑞典人Heckscher和Ohlin(后者为1977年 Nobel经济学奖得主)在1919至1933年间提出 ,又称要素禀赋理论。 他们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仍然是比较优势, 但比较优势确立的基础已经不是劳动生产率差异 ,而是“上帝的恩赐”,即自然资源。所谓靠山吃 山,靠水吃水。 6 假设 1、222(两个国家,两个产品,除劳动外 ,多一生产要素:资本) 2、生产函数相同(与221的生产率存在差 别不同) 3、所有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国内自由流动,国 际间不流动(要素国际间流动属于国际生产,不 属于国际贸易) 4、一国资本丰裕,价格(利率)低;一国劳动 丰裕,价格(工资)低 5、其它忽略 7 222模型的后果 在引入了另外一个生产要素以后,在两个部门生 产中使用不同要素组合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 性边界将是一条曲线,机会成本递增。 这就避免了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形下国际贸易导 致完全专业化这一与现实不太吻合的例外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曲线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不会出现生产均衡点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端 点这种特殊情况。 8 模型基本假设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也即技术水平相同。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 密集型产品; 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切 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 9 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X和Y )与两种要素(劳动和资)世界中,如果 生产Y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生产X时的 资本劳动比率,我们就称Y是资本密集型 商品。 10 FIGURE 5-1 Factor Intensities for Commodities X and Y in Nations 1 and 2. 11 要素密集度 上图,在A国,生产商品Y的资本劳动比(K/L)为1,生产 X的这一比率为14。图中A国从原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的 斜率给出了这两个值。因此,在A国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 的。在B国,Y的K/L4而X的K/L1,因此,在两个国 家Y都是资本密集型的,而X都是劳动密集型的。 B国在生产两种产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都要高于A国,这 是因为B国资本的相对价格(r/w)较低。如果r/w下降, 生产者在生产两种商品时都会用K来代替L,以降低其生 产成本。这样,将导致生产两种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 都有所上升,但Y仍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12 要素丰裕度 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即 用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和来衡量; 一种是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即用每一个国家的资 本的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来定义。 国家的资本 的租用价和劳动 第一种定义,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与可用总劳 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一比率,就说B国 是资本丰裕的。这是相对而不是绝对量,如果B国的 TKTL大于A国的这一比率,即使B国的资本拥有 量少于A国,B国仍是资本丰裕的。国仍是资本丰裕 的。 图3-1中,EA、EB分 别表示A、B两国的 要素总量组合AB ,故A国为资本丰富 的国家,B国则为劳 动丰富的国家。 图 31 14 要素丰裕度 第二种定义,如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 动时间价格的比率(PKPL)小于A国的这一比 率,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一般,资本租用价 格就是利率(r),而劳动时间价格就是工资率( w),PKPLr w。 因此,决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不看r的 绝对水平,而看r w比值大小。即使B国的r可 能比A国的要高,但B国的r w小于A国这一比 率,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 15 要素丰裕度 这两种定义的关系: 第一种定义是用实物单位定义要素丰裕度,仅考 虑供给方面的因素。而用相对要素价格来定义, 则同时考虑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 由于假定两国的需求偏好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 下,定义要素丰裕度的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 同的。 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则这两种定义就不同 了,这时就应使用相对要素价格来定义。 16 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20 40 60 70 80 100 120 140 20406080100120140X Y 0 B国 A国 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比B国的要平坦,而且在横轴方向上扩展的 较宽,这反映了A国可以比B国生产相对更多的X。其原因是A国是劳 动丰裕的国家,X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同样地,由于B国是资本丰裕 的国家,而且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 度量商品Y的纵轴。 第二节 H-O理论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相对供给差异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要素禀赋点 图 33图 34 18 要素禀赋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hscher-Ohlin theorem):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 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 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简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 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19 要素禀赋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该理论又被称为要素禀赋理论,即在所有可能 造成国家之间相对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原因 中,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或要素禀赋是国际 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 素。 每一个国家都 应分工生产并出口该国相对丰裕 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 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相对要素丰裕度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 导致两国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 20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 从图的右下角出发,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收入分配)和需求偏好 共同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可以从对最终商品的需求中 派生出来。对要素的供需力量共同决定了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和技术水平 (成本)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各国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确定了比 较优势和贸易模式。 技术 商品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供给 要素的派生需求 商品的最终需求 偏好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 21 对赫俄理论的说明 A PA PA A X Y 0 B国 A国 由于我们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无差异曲线是两国共同的无差异曲线。该无 差异曲线与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A点,与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切于A。这两个 切点确定了两国的孤立均衡时的相对商品价格。A国为PA,B国PA。由于P A资料整理 29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 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 价格的乘积。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 报酬应当是相同的。 X的相对价格上升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 X部门是资密型的,需要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 Y部门是劳密型的,释放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资本需求大于供给资本价格上涨 劳动供给大于需求劳动价格下跌 两部门资本-劳动比都下降 30 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 w=PxMPLX=PYMPLY (3.3) r=PxMPKX=PYMPKY (3.4) 由(3.3)和(3.4)两式,可以得到: 31 v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时,X、Y两个部门所使用 的资本-劳动比率均下降。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当资本劳动比例下降时,由于资本相对 于劳动的投入减少,所以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 升,相反,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由(3.5) 、(3.6)两式,则,r/Px均上升,而,w/Px、 w/py均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 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 降。 32 结论: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 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 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 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 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 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 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 33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这一点与李嘉图模型是一个重大区别。在李嘉图 模型中,自由贸易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但根据 H-O模型,自由贸易尽管总体有利,但并非对所 有人都是有利的。一部分人得利,一部分人受损 ,得利减去受损还有剩余。 34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实际上是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的推论,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内涵相同。因 为萨缪尔森严格证明了这一定理,通常也被称为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简称赫俄 萨定理。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 入。 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的同质劳动(即具有相同水平 的训练、技能和生产力的劳动)获得等量工资,使贸 易各国同质资本(即具有同等风险和生产力的资本) 获得均等收益。 35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简言之,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的工资率、利率相 同,从而使相对要素价格和绝对要素价格相等 。 就实质而言,国际贸易在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 方面实际上是替代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起到 了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所导致的国际生产要素价格 均等化的作用。 36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在没有贸易条件下,A国商品X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 因为A国的价格,即工资率较低。当A国(高利率)分 工生产商品X(劳动密集型)并减少Y(资本密集型) 的产量时,对劳动的相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高工 资率。同时对资本的相对需求下降,引起利率下降。 而在B国所发生的一切与A国相反。即B国(高工资) 分工生产Y并降低X的产量时,对劳动的需求下降,从 而引起工资率下降,对资本的需求增加,从而提高了 利率。 这样,使两国的利率、工资率与贸易前相比差距缩小 了,表明国际贸易倾向于缩小两国间工资率与利率的 差距。 37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可以进一步证明国际贸易不仅倾向于缩小同质 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而且实际上在满足所有 假设的前提下,会使各国相对要素价格完全相 等。因为只要相对要素价格不同,则相对商品 价格就会不同,从而使贸易进一步发展,直至 要素价格相等。 38 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 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 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 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 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 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 二、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39 需要强调的是: 1.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 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 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 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 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2.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 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 的条件。 40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际情况 除了运输成本、贸易壁垒的因素,发展中国家与 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差巨大使工资水平相差巨大 。 H-O-S定理的成立要求各国使用相同的技术,但 现实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 差巨大,因而工资水平相差巨大。 41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际情况 由于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丰富,非熟练劳动力稀缺 ,根据H-O-S定理,国际贸易会降低发达国家非 熟练工人的工资,接近于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工人 的工资,而技术工人的收入会上升,扩大发达国 家的贫富差距。 因而从短期来说,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是自由贸 易的受益者,蓝领工人是自由贸易的受害者,会 反对自由贸易。 42 在现实世界中,国家贸易已经使不同国家间 同类要素的价格实现均等化了吗? 随意考察一下就可清楚表明回答是否定的。 例如: 医生、工程师、技术人员、机械师 以及劳动力所有者的工资在美国和德国与 在韩国和墨西哥相比要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国际贸易完全消除 了,还不如说国际贸易减弱了国家间同类要 素收益的差异来的更实际一点。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际情况 43 第四节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3.9) (3.10) 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K。 44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 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45 二、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 大国情形(假设资本增加,劳动不变) XTT O Q Q R P p Y T T 图3-10 v图中,通过Q 与Q两生产 均衡点的直线 R称为罗伯津 斯基线。 v资本增加后资 本密集型产品 的相对价格下 降。 46 v开放情况下,如一国某一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 切不变,那要素增加后,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 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下降。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 国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相应 地,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改善;若该商品是要素 增加国家的进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而 对方国家贸易条件则恶化。 v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则 称之为偏向出口的增长(export-biased growth) ;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 门,则称之为偏向进口的增长(import-biased growth)。 增长对贸易的效应 在消费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出口产品生产 的增长,带来出口的增加,增加贸易量。 而进口产品生产的增长,带来进口的减少 ,减少贸易量。 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一国消费者对出口 产品消费的增长,会带来出口的减少,减 少贸易量。 而对进口产品消费的增长,会带来进口的 增加,增加贸易量。 48 小国情形 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可看成是价格接受者,国际价 格不会因其经济增长而有所变动,因此,对小国 来说,要素禀赋变化之后,其贸易条件可视为不 变。 大国情形 偏向出口的增长的福利效果 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福利 的改善; 经济增长又可能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对本国福 利产生不利影响。 大国增长的福利影响(1) 贸易条件效应 对于大国而言,在国外部门供给与需求不 变的情况下,出口的增加,会导致出口产 品的价格下跌。进口的增加,会导致进口 产品的价格上涨。因此贸易量的增加总是 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这就是大国贸易 增长的贸易条件恶化效应。 当今的中国就是,卖什么,什么变得便宜 ,买什么,什么变贵。 大国增长的福利影响(2) 财富效应 如果一国总产出Y的增长伴随着人均产量( 或人均收入)的增长,我们称这种效应为 正的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相反, 如果总产出的增长伴随着人均产出的下降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负的财富效应。简而 言之,我们把总产出增长所引起的人均产 出变化,称为增长的财富效应。 大国增长的福利影响(3) 由此可见,大国的增长会产生两种影响福利的效 应,一是增长的财富效应,另一则是增长的贸易 条件效应。 只要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大于0,则大国增长就导 致该国福利水平的增加,增长是合意的; 如果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小于0,则大国的增长就 导致该国福利水平的下降,增长就是不合意的, 也称为不幸的增长或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 不幸的增长 (1) 即使大国增长的财富效应为正,但如果大 国增长的结果,使其贸易条件急剧下降, 增长的负的贸易条件效应超过正的财富效 , 则大国增长的总福利效应为负(出现 福利 的净下降),这种情况被巴格瓦蒂(J. Bhagwati)称为不幸的增长( Immiserizing Growth)。 53 v悲惨增长的前提条件: v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v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 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v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 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 v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 低。 54 如果时间足 够长的话,要素 积累或经济增长 可能会改变一国 的比较优势型态 ,即以前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 现在由于经济增 长可能变为比较 劣势;反之,以 前处于比较劣势 的物品,现在也 可能变为具有比 较优势 。 图3-13 O X Y Q C Q* C* 三、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 55 第五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一、里昂惕夫之谜 表3-2 美国国内生产1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与劳动 ( 1947年) 出口商品进进口商品 资资本(1947年价格)2,550,7803,091,339 劳动劳动 (年劳动劳动 人数)182170 资资本劳动劳动 比例(美元/人)13,99118,184 资料来源:W. Leontief(1954):“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 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 Economia Lnternaionale. 56 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美国 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 v里昂惕夫的解释: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 v由于劳动素质各国不同,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 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 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 57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人力资本 一般劳动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unskilled labor) 和熟练劳动(skilled labor)两类; 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是 先天具备的,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 起来。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 ,所以称后一类劳动为人力资本。 美国经济学凯恩(Pete B. Kenen)后来发现,美 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 58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是互补的,一些自然资 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资本密集型的。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 食用水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上册湘教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 2017秋高中化学同步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
- 2025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使用权转让合同格式
- 2025职员雇佣合同模板
- 2025聘请高级市场营销经理合同范本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 线缆厂安全生产培训规章
- 2025二手房买卖定金合同模板
- 2025商务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学校器材采购合同范本
-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门诊护士课件教学课件
-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课件
- 职务侵占罪培训
- 中式烹调师技能等级认定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幼儿园礼仪小天使《借物品》教学课件
- 年产四万吨聚脂长丝工厂设计说明书
- 四年级教材《劳动》课件
-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 2024年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