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1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2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3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4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危机时代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贸易顺差 基于回归分析的产品结构调整摘 要: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相继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我国接连遭遇到诸多反倾销案,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巨额的贸易顺差表面上看起来会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同时还会激起贸易往来国的不平衡心理。美国长期进口我国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初级制成品,造成长期巨额的贸易逆差,贸易逆差让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断面临危机,美国因此而对中国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以及提高农副产品的检验检疫,打着环境保护的旗号,制造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企图通过增加中国农副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成本来削弱其国际竞争力。中国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贸易摩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出口产品结构的现状以及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产品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找到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建议。关键词: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对策建议一、绪论 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此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也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并且根据世界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合理调整我国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目前,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是非常不利于我国的经济的可续发展的。二、 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在过去20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用地的不断扩张,城郊乡村城镇化的速度与日俱增,大量失地农民由乡村转移到城镇,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我国的对外贸易则为新增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丰富的人力资源要素也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保障。2001年,中国的外贸总额为5097亿美元,外汇储备为2122亿美元;同年日本对外贸易总额为7593亿美元,外汇储备4015亿美元。到2006年,中国外贸总额为17607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而同年日本外贸总额为12266亿美元,外汇储备为9600亿美元。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处于全球第三十二位;到了2000年已经跃居全球第三位,超过“贸易立国”日本了。2012年,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2012年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2%,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此时中国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到2013年9月,我国进出总额已经高达25654亿美元。同时,海关总署的数据还显示,2012年,中国已经是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东盟和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是拉丁美洲、波斯湾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伙伴国。这些正是中国经济产生全球影响的基础性因素。三、 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3.1、出口商品及其结构简介 出口商品的结构是反映我国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对研究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日期内,出口的各种商品占出口总商品的百分比。关于出口商品的结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品和制成品,一类是按照国别将商品分类。对于第一种分类,其适应的范围比较广泛,是按照商品的制成程度进行划分的。因为工业水平发展不同的国家对商品制造加工的能力不同,因此,根据初级品和制成品在总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一国工业发展水平的状况。对于第二种分类,可以从商品的出口国看出我国贸易出口的对象是否合理,如果商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国家,很容易引起贸易摩擦。3.2 基于回归的出口商品结构及影响分析3.2.1从商品的制成度来分析出口商品结构及影响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本文整理出了以下两个表格:表一 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结构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结构 (单位:亿美元)年份2001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出口总值2660.987619.999690.731305.221453.1112055.3215876.9初级产品259.98492.45531.32615.347778.39630.86631.26818.09工业制成品2899.657261.219161.4711539.3213520.3611391.2514923.98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表二 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比例结构 (单位:%)年份2001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初级产品9.86.515.435.095.515.235.19工业制成品90.2294.1294.8594.2394.3394.75594.8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根据表一、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七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变化,具体情况见下图:图一由图一我们看出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并且远远高于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下面我们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多元回归模型以出口总额为因变量Y,初级产品比重、工业制成品比重为自变量X1、X2,拟合函数为:Y=+aX1 +bX2,a、b为回归系数,为常数。运用SPSS19.0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所示:表三 模型汇总表模型汇总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1.850a.623.604.93071372a. 预测变量: (常量), Zscore(工业制成品比重), Zscore(初级产品比重)。表四 方差分析表Anovab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1回归2.53521.26828.463.000a残差3.4654.866总计6.0006a. 预测变量: (常量), Zscore(工业制成品比重), Zscore(初级产品比重)。b. 因变量: Zscore(出口总额)表五 系数表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B标准 误差试用版1(常量)-2.832.3526.670.01Zscore(初级产品比重)1.8491.6081.8491.150.314Zscore(工业制成品比重)2.2781.6082.2785.343.003a. 因变量: Zscore(出口总额)由表三可以看出,调整R2为0.604,说明模型拟合度较高,基本可以反映原数据信息。表四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F检验,说明回归方程显著。表五系数表可以知道,初级产品比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初级产品比重对我国出口商品总额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T检验,说明工业制成品比重对出口总额有显著性影响。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2.832+1.849X1 +2.278X2,由于X1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初级产品的出口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几乎没有影响。X2是工业制成品比重,其对出口总额有显著影响,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越高,出口总额就越高。总的来说,我国出口的初级制成品的出口额在逐年增加,但是其在全部出口货物总额中的比重在逐年降低,并对出口总额没有显著影响;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贸易商品中的占比非常大,并且占比越大,出口总额越高,由此可知我国出口还是太过于依赖工业制成品,初级制成品对我国出口总额几乎没有影响,这样不均衡的出口产品结构对我国出口贸易良性地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消极的影响。3.2.2 从货物出口国别的角度分析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及影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本文整理出了表六:表六 2005年到2009年中国15个出口国家的出口比重 (单位:%)国别200120052006200720082009中国香港11.616.2516.0515.2113.2613.91日本16.9811.069.428.418.168.25韩国16.984.724.494.595.214.46新加坡4.692.162.382.562.162.48亚洲52.9648.0947.3646.6146.1547.32非洲2.252.352.843.023.293.99德国3.624.164.254.024.164.36英国2.362.482.362.62.522.7法国1.421.561.651.841.851.69意大利1.51.561.691.781.861.54欧洲17.4821.5922.6323.9524.0622.15拉丁美洲1.091.521.391.582.294.79加拿大1.251.591.91.611.291.48美国20.5821.3921.0619.1517.5615.45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岛1.591.711.691.741.792.09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0由表三可知,中国贸易出口国主要以亚洲为主,其比重占到了47%,其次,欧盟也是中国一个比较大的出口国,这几年的出口比重一直维持在20%左右,并且这几年对欧盟的出口比重还在逐年增加。美国也在中国的出口市场所长比重也比较大,占18%,具体情况见下表: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对美国的贸易出口比重在逐年下降,如下图所示:对美出口贸易比重从2001年的20.4%已经下降到2009年的18%。中国对拉丁美洲的出口份额一直在5%以下,虽然不高,但是在其比重在逐年上升,具体情况见下表:对拉丁美洲出口贸易比重对于大洋洲,最近几年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只占3%以下,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还非常少,由此可见大洋洲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市场。四、 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4.1、过度依赖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对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不大根据多元回归的定量分析,我国的出口贸易过多地依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但是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附加值不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因此很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冲击,从而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造成不良的冲击。此外,初级产品的出口对贸易总额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出现以上冲击的时候也不能通过出口初级产品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缓冲和调节。4.2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仍然在较低的水平上增长高新技术产品是我国未来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竞争力,高新技术产品对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从2006年带2011年,制成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由17.2%上升到了33.5%,增加了大约17个百分点,虽然有所进步,但是相比同时期全球各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平均水平47%(美国为56%)仍有较大差距。2011年,全球的贸易总额为13万213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额为1.8919万亿美元,战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53,这样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高新技术出口方面,我国本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全部高新技术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还不足3%,根据世界银行的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的数据,美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37%,欧盟占27%,日本占17%,由此可见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的差距。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产品等少数类别,出口产品中高科技成份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贸易强国的进程。4.3制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拥有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因此在根据国际贸易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我国在这个方面占有相当的禀赋优势,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属于典型的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间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并无明显增加,总体出口商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由于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使用的国际货币的汇率瞬息万变,附加值不高、低端、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因此很容易受到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从而为这样的出口商品造成一个十分不稳定的贸易环境。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出口贸易增长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严重。近10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对大多数的产品制造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必须要要依赖外商企业提供技术才能进行生产,而外商企业也单单只是看重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样不仅仅是剥削我国我们人民的辛苦劳动,还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是十分有限的,甚至还会有对我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把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加工组装环节移师中国,充分利用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控制进口原料和出口产成品两个环节谋求更大的利润。加工贸易具有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中国巨额外贸的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创造出来的。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提高了出口和进口依存度。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于外资的过度依赖,降低了我国自身抗御风险的能力。在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不少外资纷纷自身难保,撤资减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可观。五、 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建议5.1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品附加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国际市场上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东南亚的众多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也凸显在世界贸易的市场上,因此,我国提升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产品附加值迫在眉睫。首先,必须在生产中学习和模仿。在对外商投资的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尽管外商没有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我们还是要一边模仿一边学习,研制自己的核心技术,以此来摆脱对外商的技术依赖;其次,坚持走科教兴国的路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提升大专院校的科研水平,研制出新型的生产技术,才能提升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让我国的出口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可以主要以生产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业产品以及机械运输类设备,这些产品在目前我国已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属于附加值较高的一类。5.2 适当提升服务业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中大多数以农副产品和工业初级制成品为主。大力开发我国的服务产业的出口是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是服务性国家,大部分的服务类型的产品在国际上有领先的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的服务类型的产品相对落后。但是我国地大物博,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景点多得数不胜数,如长白山天池、内蒙古草原、三亚的海滩等。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传统文化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我国在文化景观上也有众多景点,如孔府、孔庙,龙门石窟、乐山大佛、敦煌莫高窟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弥补现在我国产业结构的缺陷,帮助调整我国的贸易状况,最关键的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六、结论 凭借这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产品被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需求量的增加使得我国的贸易顺差额也在逐年增加,造成我国国际贸易的非均衡发展。非均衡的贸易发展除了会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还会带来别国的针对性贸易摩擦。并且长期依靠出口低端工业制成品和农副产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很大,对我国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必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并且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