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科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推拿科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推拿科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落枕病(颈部肌肉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行诊断。 ( 1)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 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 ( 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 4)颈椎 X 线可见退行性变或未见明显异常。 参考简明脊柱外科学(张绍文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9 年)。 ( 1)突然发病,常因睡觉姿势不当所致。 ( 2)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疼痛主要在颈部,也可以模糊地放射至头、背和上肢。 ( 3)受累的肌肉多为斜方肌、肩胛提肌及胸锁乳突肌等区域,或颈部筋膜和韧带组织等;发病时该处肌肉痉挛,有广泛压痛。 ( 4)颈椎 X 线片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少数 患者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性前凸减小或变直,关节间隙增宽等。 (二)证候诊断 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患侧,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见筋结。舌紫暗,脉弦紧。 项背部僵硬疼痛,拘紧麻木。可兼有淅淅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二、治疗方法 (一)推拿治疗 ( 1) 患者坐位,医者以点揉手法刺激远端穴位(如落枕穴、手三里、合谷、后溪等),以局部酸胀为度,并让患者配合颈部各个方向转动,患者转动动作应缓慢 。 ( 2)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医 者以 扌衮 法沿着肩背部、项背部肌肉起止点方向,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 ( 3)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点揉肩井、风池、风府、阿是穴等主要穴位,以局部酸胀为度。 ( 1) 瘀滞证以松解类手法为主,可加 推揉颈肩部肌肉,从颈枕部向肩峰部,顺着肌肉走行;施术时可配合外用药膏。 ( 2) 风寒证以松解类手法为主,可施拿法于风池、肩井、曲池等腧穴,颈项部施以擦法。 ( 3)伴有 滑膜嵌顿者可以关节调整类手法为主,加颈椎拔伸法;小关节紊乱加颈椎扳法;注意幅度及力量控制,在患者配合下施术。 (二)其他疗法 ( 1) 针刺 取穴:后溪、悬钟、风池、阿是穴,针用泻法。 操作: 前屈后伸功能障碍可针刺后溪穴,同时嘱患者在行针中向前、后活动颈项部。 左右侧屈功能障碍可针刺悬钟穴,同时嘱患者在行针中向左、右活动颈项部。 风池、阿是穴直刺,行捻转泻法。 ( 2)艾灸 风寒证可艾灸大椎及阿是穴。 成药 ( 1)瘀滞证 治法 : 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羌活、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等。 中成药:七厘散等。 ( 2)风寒证 治法 : 疏风散寒通络。 推荐方药: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生姜、赤芍、葛根、大枣、炙甘草等。 中成药:颈复康颗粒等。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湿热敷、超声、微波等治疗。 风寒证颈项部肌肉痉挛明显者,在颈项部施以刮痧治疗,从颈枕部顺着肌肉走行方向刮向肩峰部;可配合外用药膏。 (三)健康指导 意颈部保暖,忌劳累。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