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马克思期末复习.doc_第1页
[哲学]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马克思期末复习.doc_第2页
[哲学]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马克思期末复习.doc_第3页
[哲学]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马克思期末复习.doc_第4页
[哲学]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马克思期末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11电信董浩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有三层含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科学理论体系;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时代的产物:三个巨大的历史反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经济沿上升线迅速发展,意识形态沿下降线迅速滑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与无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下降为社会次要矛盾;无产阶级的斗争性日益增强,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日益消亡。这三大反差说明,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而且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革命的性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产生。(2)阶级斗争条件: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为自己指明方向。(3)科学技术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3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创新继承,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新,实现变革的关键是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科学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建立了一个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辨证法是统一的,到近代出现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辩证法);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继承,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创新,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第一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一次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创新继承,理论来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创新,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4.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2)沙皇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道路。三、多项选择题1.千年交替之际,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第一人,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了( ) A.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旗帜 B.过去的千年属于马克思主义,新的千年仍将属于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洞察力和预见性深深吸引了全世界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们 D.马克思一生追求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目标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E.苏东剧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B.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民主的、人道主义的学说 D.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E.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马克思主义历史学4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指(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B马克思恩格斯兼有的“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C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D19世纪科学发展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E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5.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工人起义”是( ) A.1848年欧洲革命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工人起义 C.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 D.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E.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19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7.德国古典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谢林8.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莫尔 B.昂利.圣西门 C.沙尔.傅里叶 D.诺埃尔.巴贝夫 E.易波特.欧文9.马克思恩格斯最主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0.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必须反对( ) A教条主义 B.形式主义 C.实用主义 D.本本主义 E.经验主义1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B.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组合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E.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E.阶级性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和谐社会理论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D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E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15学习马克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E哪些是已经过时的个别理论【答 案】1.ABCDE 2.ABDE 3.BCD 4.ACDE 5.BDE 6.ABC 7.BC 8.BCE 9.CD 10.ABCDE 11.ACDE 12.ABCE 13.BCE 14.ABCDE 15.ABCDE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发展规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1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2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4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二、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内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问题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能不能正确的反映现实。对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导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主观唯心主义承认认识世界是同自己的感觉、知觉打交道,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陆九渊的“吾心既是宇宙”。客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绝对精神的自我理解,是自己认识自己。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行的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界阶段、精神阶段。当绝对精神处于逻辑阶段时还是纯粹的思想、观念、概念,经过发展这种思想外化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入自然阶段,在自然界出现了人以后,绝对精神又进入人的精神阶段变成人的思想认识。人在现实世界认识到的不是现实世界本身,而是世界的思想内容。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花是美的,因为美使花变得美”。 对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导致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代表人物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我们只能认识感觉到的,不能认识感觉不到的。康德把现实分为此岸和彼岸,我们只能认识此岸不能认识彼岸,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因为二者有矛盾。他的著名的“二律背反”观点可以说明,康德认为,人在认识世界本体时必然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有四组两两相对的命题,他们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但各自本身却都同样可以证明为正确:“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是有起点与开端的与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是没有起点与开端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简单的可分的与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复杂的、不可分的;世界上有自由与世界上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世界上有最初的原因与世界上没有最初的原因”。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处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迷茫中,如我们希望改革又担心改革,希望社会发展又担心自己发展不了,既痛恨腐败自己又不得不腐败,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对不可知论彻底批驳。(二)意义1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决定了实际工作中的两种出发点和两种态度和两种方法。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是实事求是还是自以为是;是调查研究还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3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把握实际问题,思考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反思社会、反思自然。英国哲学家汤因比说:“凡是对社会问题提出挑战的回答那是社会之大事,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当前对小康的理解不容乐观。有人认为我们已进入中下等发达国家的水平(4600美元/月);农村不实行现代化,现代化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国两制”新理解,农村一种体制城市又是一种体制,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严重;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发达、发展、一般和低水平)。(三)关于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对立的哲学派别。2唯心主义(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1)唯心主义的含义(2)唯心主义的产生唯心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我们重点从认识论的根源去探讨唯心主义的产生。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的存在,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而且今天仍然存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唯心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认识论根源。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容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被科学所证实。而唯心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时间先在性来认识事物的,而是以逻辑先在性来认识的。“逻辑先在性”指的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这种“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和演化,是同片面地夸大以至歪曲这两种情况的“逻辑先在性”密不可分的。“唯心主义者无限地夸大了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贝克莱),思维(黑格尔),意志(叔本华)视为本原存在,把客体视为派生性存在。(3)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把感觉、观念等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代表人物: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陆九渊的“吾心既是宇宙”。客观唯心主义,把理念、绝对精神作为唯一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精神高于一切,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代表人物:朱熹的“理”, 柏拉图的“理念”,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3、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含义(2)类型:17世纪英国的培根、洛克(白板说);18世纪法国的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爱尔维修(环境决定论);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人本学)。(3)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一)哲学的时代性。哲学中的概念、范畴和命题虽然很抽象,但哲学不能脱离它的时代,哲学是以哲学方式来回答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二)哲学民族性。是说各种哲学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它的中心问题、思维方式、范畴概念、价值观念和作品风格等,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三)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具有阶级性,这是由哲学家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哲学在民族文化中处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同时又是文化的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性”的哲学。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变革,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解决了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正确地说明了哲学在人类知识中的位置,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对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从而第一次正确地解决哲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离,以及在历史领域唯心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内在矛盾,对唯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改造,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并把它贯彻到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领域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1以实践观为核心的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1)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他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2)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之中,它体现在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的理解中,体现在对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认识中,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每一个原理之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二者相互渗透,彼此贯通。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崇尚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它在理解世界的本质问题时就内在地包含着辩证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渗透或体现着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它把辩证法的规律看作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认为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3)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历史观置于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基础上,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从始至终都体现和贯穿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精神。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在作用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三个特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它产生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实践。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1对世界本质的哲学探讨。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是任何哲学家或哲学体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路线,继承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把物质观提高到现代唯物主义水平。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感觉上感知的事物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也包括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物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既强调了物质的客观性,又指出了物质世界的辩证法,从物质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把握物质,从而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把人类实践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包含在物质概念的理解中,既为能动的反映论奠定了基础,又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从而又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具有重要意义(1)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从而体现了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2)它指出了物质世界可以被人的感官所感知,可以被人的认识所反映,从而坚持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科学的可知论。(3)它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他是一种物质实践活动方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就产生了如何看待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问题。自在自然或天然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没有触及或改造过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或属人自然则是被人的实践改造过的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无论是自在自然还是人化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虽然人化自然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他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但它依然是一种客观实在。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界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具体属性,但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三)从物质到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科学证明意识是从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合乎规律地发展而来的。人的意识的产生经过了三个重要环节。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的产生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或生物学的过程,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意识的本质。意识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不是机械的、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对于同一现象、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但是,这种差别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即由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客观原因决定的。这一切标明意识依赖于物质。3.意识的能动作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1)意识能动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对此作过通俗而精练的概括: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方案、战略、战术、政策方能做好。思想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2)意识的能动作用集中表现于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3)意识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人的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能控制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等(4)意识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去改造世界。(5)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如果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必然导致主观主义,如果贬低或者否认主观能动性,就会导致机械论或宿命论。(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1科学的发展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证明,地球及其存在物与整个宇宙是统一的;(2)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以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证明,无机界和有机界是统一的,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3)思维科学证明,人脑这种高度发达的特殊物质体系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是思维的物质基础;(4)社会科学证明,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同自然界一样,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2辩证唯物主义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坚持从具体与抽象、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中去思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理论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依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2)它是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3)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4)它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机制。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1实践的本质特征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环境的活动中维持和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人类是在能动地对待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构成了人类特有的基本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错误或缺陷,从现实社会中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中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实践本质上是人们能动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实践虽然离不开一定观念的指导,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活动。它超越了主观认识的范围,以实际的物质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它同感性世界一样具有直接现实性。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还是实践的手段和结果,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活动又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和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它是有人们的目的、意图、愿望所参与的,是人们按造自己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或社会关系,并且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就是说,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历史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而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实践的两极。实践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则是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是与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客观事物。实践主体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实践主体具有复杂的能力结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知识、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构成了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生理基础;人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构成了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能因素;情感和意志构成了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第二,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实践主体在现实中总是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个人主体等形式。主体不仅同客体发生一定的关系,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第三,实践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控制实践活动过程、改造客体的功能,因而主体是能动的因素,客体是被动的因素。主体在实践中有一定的选择权和决断权,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按造自己的内在尺度去改变现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总之,实践主体既不是唯心主义所理解的纯粹精神的实体,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实践客体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实践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进入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自然客体还是社会客体,其存在都是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体,所具有的客观性质并不会因为进入主体活动的范围而改变。第二,实践客体是对实践主体历史地制约着的。客观事物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它被纳入主体的对象活动范围有一个过程。人们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扩展活动的新的领域,纳入新的对象,发现客观事物的新的属性和结构,从而以新的方式改造和利用它们,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第三,实践客体的存在与变化是对主体力量的确证。实践客体的存在与变化展示了主体的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反映了实践过程的变化发展。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复杂的。首先,主体与客体相互存在,互为存在的前提。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关系范畴,是实践过程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无主体就无所谓客体,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其次,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主体改造和影响客体的状态和性质,客体的状况及规律限制或制约着主体及其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主体的对象化和客体的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主体的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体的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含着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方面。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关系。认识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它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关系。价值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不同侧面。其中实践关系决定和制约着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而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也影响着实践关系。(二)实践的运行机制及其基本环节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主体、客体和中介(工具和手段等)构成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具体功能是通过实践系统中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来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依据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三是完成、检查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四是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不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从总体上看,它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从理论形态上看,它是一系列普遍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进一步从各个方面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诸规律和范畴。(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如实地反映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唯物辩证法主张,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是前者的反映。(三)关于规律和范畴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存在着普遍联系,但并不是一切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称之为规律,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和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代表着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的、巩固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规律既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秩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于规律的理解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即坚定地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的,规律同物质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存在着,都在起作用,人们既然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当然也不可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规律,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就会成功;违反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范畴即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在范畴问题和在规律问题上一样,也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把范畴规定为思维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这自然就肯定了范畴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逻辑的东西,但它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唯物辩证法的诸规律和范畴,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由浅入深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或规定性-质和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立统一规律,从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进入它深刻的内容,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身-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这一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这三大规律构成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主干,除此之外,还包括一系列普遍的范畴。这些范畴的联系和转化,进一步从各个侧面揭示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等诸要素构成的唯物辩证法中有一个中心的、指导的线索即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其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二、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普遍联系的思想走向具体化和深层化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科学系统观的确立,即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上要求把握条件,形成条件论。条件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改变条件、创造条件也有条件,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从条件论出发,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矛盾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关系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把事物的发展归结为外力的推动。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2)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从而促使双方力量此消彼长。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任何事物都必须在对立双方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在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依赖、相互利用中发展。(2)内外因共同发展推动事物发展的既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又有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事物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存在和发展。(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和两点论(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每一个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侧面各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特殊性的主要情形之一就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从一定的矛盾体系来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每一个矛盾的双方来看,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在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2)坚持重点论。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中心环节,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 (3)把握两点论。在坚持重点论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和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如果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就会模糊甚至弄错事物的性质,就会在工作中迷失方向。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的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就是要全面地认识事物,把握矛盾,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两点论内在地包含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相反,形而上学主张“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或忽视另一个方面。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重点论就是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的、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及其方面。4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不仅主张分别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面来理解矛盾,而且要求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来把握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了共性,一般必须通过个别而存在。共性与个性又是有区别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掌握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及其规律诸问题的钥匙。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存在于矛盾问题的一切方面,是贯穿矛盾诸问题的一条主线。只有了解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才能对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其次,这一原理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规律,即认识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在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或计划。再次,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质量互变规律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1)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质、量、度当人们研究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事物的质和量、质变和量变及其相互关系。质,质与事物存在是直接统一的,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存在本身。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或形状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存在不具有直接统一性,量的属性是多方面的,认识事物的量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质是开始,是考察量的基础;量是继续,是认识的深化。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在度中,质和量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中。首先,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量中有质,度中的量不是单纯的量,而是具有一定质的量;质中有量,度中的质不是单纯的质,而是具有一定量的质。其次,二者是相互规定的,质规定着它的对立面量,量规定着它的对立面质,质和量互相结合,互相规定,使质量双方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形成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一旦某物的质和量统一体发生分离,也就是度的超出或破坏,某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而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对于科学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2)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存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的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的变化,它是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的、渐进的过程。表现,统一、相持、平衡、静止。质变,则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态的突变或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表现,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静止的破坏等。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为质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有一个过程,质变带有突破性,但却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以量变为基础,是由渐进的量变所准备好了的;在事物的量变准备着、酝酿着事物质变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的彼此较量,这种力量的变化不仅是质变的基础,而且决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也就是说,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二,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如果没有质变,量变本身最终会为旧质的框框所局限而限于停止;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第三,量变引起质变,而质变又必然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这一原理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远大的目标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要有改天换地的远大目标,又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求实精神;另一方面,既不要做满足于微小进步的庸人,也不要做不务实际的狂想家。2质量互变的普遍性与复杂性。普遍性,是说它是事物发展的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复杂性,是说其形式的多样性。量变的多样性,具体指数量的增减、空间排列(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量变过程在时间的延续上也很不相同(微观世界的一些量变经历的时间短,宏观世界的一些量变经历的时间长)、量变过程中的质变(呈阶段性,根本性质未变而次要性质发生了变化;呈局部性变化,全局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变化)。质变的多样性,爆发式飞跃(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火山、地震、炸弹);非爆发式飞跃(解决矛盾的一种非对抗的质变形式,不发生剧烈的冲突,世界观的转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事物从引起质变到完成质变是一个实在的现实过程,从时间上看,过程的持续有长有短,间隔有大有小,一霎那实现的水结冰是飞跃,经历上百万年的由猿到人的转变也是质变;从空间上看,过程的规模不等,大小不齐,有的发生在微观世界,有的发生在宏观世界,但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有一个量的延伸或扩张的过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与否定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来实现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由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肯定自身的现存事物,其本身就包含着它的否定方面、因素和趋势,这种内在矛盾的力量,促使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继而再由否定进行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从而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一基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1)肯定方面就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 方面;(2)否定方面就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2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关系(1)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在它们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中,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在发展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就使事物转化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事物自身的否定。(2)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没有不包含否定的纯粹的肯定,肯定中总是渗透着否定,如果肯定中不包含否定的因素,事物只能永远是它自身,不会有任何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认识事物就得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