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005年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doc_第1页
1999年-2005年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doc_第2页
1999年-2005年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doc_第3页
1999年-2005年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doc_第4页
1999年-2005年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自然地理学考博真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 利 部199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试题一、判断题(20分,每小题5分) 1. 在北半球森林分布的北限在最热月均温( ) A. 10 B. 15 C. 20 2. 在相同降雨强度和相同地形条件下,产流强度较小的土壤为( ) A. 壤土 B. 沙质土3. 构造运动比较平稳,活动性较轻微,以大面积的缓慢升降运动为主,地势起伏小,这类地区称为稳定区或称为( ) A. 地台区 B. 地槽区4. 在黄土高原坡面常见到深度为0.53米,宽度为0.53米,起伏较大,有明的沟缘,将坡面切割得十分破碎的沟谷为( ) A. 细沟 B. 切沟 C. 冲沟二、问答题1. 高原的形态类型及成因类型有哪些?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是什么?(30分)2. 河流水量补给源有哪些?您认为造成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0分)3. 简述沟谷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作用。(20分)4. 按组成物质和滑动性质滑坡可分为哪类?防治滑坡的措施有哪些?(20分) 1、2题必答,3、4题任选一题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 利 部200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名词解释:(20分) 1. 地理圈 2. 小气候 3. 生态环境 4. 溯源侵蚀 5. 地理信息系统(GIS)二、选择填空:(20分) 1. 天气图中,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围指向中心,其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下凹的盆地为( )。 A. 低气压 B. 高气压 2. 坡面径流在植被覆盖度大,土壤下渗力强,地表洼地多时,则停蓄时段时间( )。 A. 短 B. 长 3. 地质构造活动较轻微,以大面积的缓慢升降运动为主,褶皱平缓,断裂简单,地势起伏小,这类地区称为稳定区,或称为( )。 A. 地槽区 B.地台区 4. 稳定的生物群落,即演替的终点,就是( )。 A. 顶级群落 B. 原生演替群落 C. 次生演替群落三、回答问题:(共60分,任选3题,每题20分)1. 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分哪3个阶段?请简要说明各阶段特征。2. 何谓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对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意义?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 利 部200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简答题1. 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分哪三个阶段?请简要说明各阶段特征。(10分)2. 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0分)3. 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简述水土流失对我国的主要危害。(15分)4. 以坡面流水侵蚀作用和流水地貌为例,简述地表侵蚀与地貌的关系。(15分)5. 试简述地理学、遥感与地图学、GIS三者相互关系及其在水土保持研究和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15分)二、论述题1. 黄土高原的主要地理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治理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0分)2. 结合我国自然区划扼要论述我国的地域分异规律。(10分)3. 半干旱区大面积植树种草的主要环境效应有那些?请列举12例说明其原由。(15分)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 育 部200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简答题 1. 根据前苏联学者.阿里索夫的学说,简述地球上7个气候带(最少答出其中4个)的主要特征。(15分)2. 河川径流的形成分哪三个阶段?请简要说明各阶段特征。(10分)3. 简述我国东部地区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的基本图式。(15分)4. 简述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成土过程?5. 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简述水土流失对我国的主要危害。(15分)6. 简述地理学、遥感与地图学、GIS三者相互关系及其在区域土壤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5分) (5、6题任选一题)二、论述题1. 以中国为例,论述地理环境的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15分)2. 以坡面流水侵蚀作用和流水地貌发育为例,简述地表侵蚀与地貌形态和土壤发育的关系。(15分)3. 大面积、快速度植被建设是否会对区域环境要素(水文、土壤、气候、生物、社会经济)带来某些影响?请举例论述。(15分) (2、3题任一题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 育 部200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简答题1. 根据前苏联学者.阿里索夫的学说,简述地球上7个气候带(最少答出其中4个)的主要特征。(15分)2. 简述地球表面的水分循环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0分)3. 简述我国东部地区植被水平分布的基本图式。(15分)4. 简述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成土过程及其与生态气候条件的关系。(15分)5. 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简述土壤水蚀和风蚀对我国的主要危害。(15分)6. 简述地理学、遥感与地图学、GIS三者相互关系及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在土壤学研究中的应用。(15分)(5、6 题任选一题)二、论述题1. 以中国为例,论述地理环境的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与土壤侵蚀(水蚀、风蚀、冻融侵蚀)的关系。(15分)2. 某区域的地理特征,将只与本区的地理过程有关还是与相毗邻区域的地理过程也有关,请举例论述。(15分)3. 大面积、快速度生态环境建设是否会对区域环境要素(土壤水分、河川径流)带来某些负面影响?请举例论述。(15分)(2、3题任选一题)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 育 部2004年春季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简答题(3必答,1、2、4、5、6题任选4题)1. 根据前苏联学者.阿里索夫的学说,简述地球上7个气候带(最少答出其中4个)的主要特征。(15分)2. 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水循环过程有那些方面的影响。(15分)3. 简述我国东部地区植被水平分布的基本图式。(10分)4. 简要说明我国北方草原和荒漠地区的主要成土过程及其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关系。(15分)5. 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简述土壤水蚀和风蚀的主要危害。(15分)6. 简述地图学、遥感和GIS三者相互关系。(15分)二、论述题(1、2、3题任选2题)1. 以中国北方水蚀地区(黄土高原)为例,论述地理环境的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与土壤侵蚀(坡面水蚀)的关系。(15分)2. 某区域的地理特征,将只与本区的地理过程有关还是与相毗邻区域的地理过程也有关,请举例论述。(15分)3. 大面积、快速度生态环境建设是否会对区域环境要素(土壤水分、河川径流)带来某些负面影响?请举例简要论述。(15分)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 育 部2004年秋季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简答题1. 根据前苏联学者.阿里索夫的学说,简述地球上7个气候带(最少答出其中4个)的主要特征。(15分)2. 简述地球表面的水分循环过程及其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10分)3. 简述我国东部地区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的基本图式。(15分)4. 简述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成土过程。(15分)5. 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简述水土流失对我国的主要危害。(15分)6. 简述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国外和国内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组织(或计划)。(15分)7. 试简述地理学、遥感与地图学、GIS四个方面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在区域土壤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5分) (5、6、7题任选1题)二、论述题1. 以中国为例,论述地理环境的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15分)2. 以坡面流水侵蚀作用和流水地貌发育为例,简述地表侵蚀与地貌形态和土壤发育的关系。(15分)3. 大面积、快速度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是否会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某些影响?举例论述。(15分) (2、3题任选1题)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 育 部2005年春季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3分,共30分)1. 海及海湾 2. 干洁空气 3. 总辐射 4. 降水变率 5. 风化作用 6. 雪线 7. 河流阶地 8. 土壤 9. 植物群落 10. 纬度地带性二、请说明气象、气候与天气三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10分)三、试论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地理意义。(12分)四、请说明蒸发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12分)五、试述气候变化及其异常的原因。(12分)六、试述风化作用的意义。(10分)七、试述黄土高原的范围、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14分)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 育 部2005年秋季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试题一、简要解释下列专业术语(选答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 地球自转 2. 赤道 3. 季风 4. 新构造运动 5. 水土流失 6. 喀斯特(karst) 7. 冻土 8. 土壤 9. 生态系统 10. 地理地带性 11. 地图 12. GIS 13. DEM二、简答题(选答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 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简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15分)2. 简述地球表面的水分循环过程。(15分)3. 简要说明我国北方草原和荒漠地区的主要成土过程及其与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