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习题集运动学.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1.gif)
![[理化生]习题集运动学.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2.gif)
![[理化生]习题集运动学.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3.gif)
![[理化生]习题集运动学.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4.gif)
![[理化生]习题集运动学.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64e67cf1-4d34-45d4-b111-9b68bab895c2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学习题集1、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 )A2R,2R; B2R,6R; C2R,2R; D0,6R。2、带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进入只有电场或只有磁场的区域,并保持匀速率运动(不考虑其他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一定进入磁场区 B、带电粒子一定进入电场区C、带电粒子可能进入电场区, D、带电粒子可能进入磁场区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是相同的物理量 B路程是标量,即表示位移的大小C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4、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6、物体在直线上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秒内的位移为1m,第2秒内的位移为2m,第3秒内的位移为3m,第n秒内位移为nm,则( ) A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 D物体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m/s7、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 )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8、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上: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没有磁场。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氢气球和铅球都处于失重状态;B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C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t/sV/ms-101212345图169、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16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10、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 ) A. 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并且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并且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并且做简谐运动 D.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但所做的不是简谐运动11、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在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动周期,由此可以计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机上做出的心电图如图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分,则由两图及甲心率可知心电图机图纸移动的速率V以及乙的心率为( ) A.25mm/s 48次/分 B.25mm/s 75次/分C.25mm/min 75次/分 D.25mm/min 48次/分12、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 m/min ,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 1 mm ,则此人的心率为( )A.80次/ min B.70次/ min C.60次/ min D.50次/ min 107020304050608013、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且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C )1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力F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如图5、6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10m/s2)( )ABCD15、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图 3T1T2T3T4T5OSsS2S1tS3龟兔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tVV0OSSS图416、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即B选项正确。17、如图所示,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在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B )t/s-20236v1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将发生变化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19一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s末的速度为v,第9s末的速度为-v,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D)(A)第7s末的速度为零(B)第11s末速度为-2v(C)第5s内与第9s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20如图1甲所示为质点的s-t图像,它对应图中的v-t图像是哪一幅(C)图1 p qABC图5qVvto p qVvtq tp图621、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5所示。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图1722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则Vt图象为图17中的(取向上为正)23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的 是( ) Aa、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的加速度 B20 秒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 秒时,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 D40 秒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答案】C 【分析】v-t 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夹 的面积表示位移。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据此得出 正确的答案为 C。有些考生错误的认为图线相交时相遇,从而得 出错误的答案。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速度-时间图像 【易错点】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图相交时相遇。 【备考提示】利用图像解题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24、如图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 m宽的河正中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 m/ 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 )ABC2D425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正在抛球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求达到的最大高度是:A1.6mB.2.4mC.3.2mD.4.0m26.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把4个小球依次竖直向上抛出,为了使该节目能够持续表演下去,该演员必须让回到手中的小球隔一个相等的时间再向上抛出。假如抛出的每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25m,那么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应是:(空气阻力不计,g=10m/s2,演员抛小球的同时即刻接住小球)AB. C. D. 27、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t时间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将球抛出(小球在手中停留时间不计),总共有5个球。如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每个球的最大高度都是5m,那么(g取10m/s2)( )At=0.2sBt=0.3sCt=0.4sDt=0.5s28、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29、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2 B0.05m/s2 C36m/s2 D180m/s230、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t=37.5m所需的时间为( )A.3s; B.4s C.5s D.6s31、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B C D 。32、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经过A和B的中点的速度为VC,且VC=(VA+VB);在AC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 ,CB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 ,则( ) A a1=a2 Ba1a2 C a1a 2 D不能确定。33、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忽略空气阻力),物体在上升和下落两个阶段的加速度( )A.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B.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C.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 D.大小在不断变化34、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35、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若第1s内位移大小恰等于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的倍。物体的初速度可能有几种情况(取g=10m/s2)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36、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要到达前方某地时的速度也为40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则( )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Cc种方式先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7、一物体的位移函数式是s=4t+2t2,那么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2m/s , 0.4m/s2 B4m/s , 2m/s2 C4m/s , 4m/s2 4m/s , 1m/s23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2.5m/s C2.4ms/s D无法确定3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 ( )A3s B5s C7s D9s40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C)(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描述物体速率变化的快慢程度(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D)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41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D)(A)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B)上升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下降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加速度方向向上(C)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D)上升到某一高度时和下降到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相等42一辆摩托车行驶时达到的最大速度是30m/s,现从静止出发,并要求3min内先经过匀加速达到最大值后和匀速两个阶段追上前面100m处以20m/s速度匀速前进的汽车,对于摩托车的加速度值的大小要求,下列哪些是错误的?(AD)(A)a0.26m/s2(B)a0.1m/s2(C)a0.26(D)a0.5625m/s243从地面竖直上抛小球,设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为t2,若考虑空气阻力作用,则(ABC)(A)t1t2(B)t1t2(C)t1t2(D)无法判断44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10m/s2)(A)(A)2m/s(B)4m/s(C)6m/s(D)8m/s45如图2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传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恒定的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上传达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煤v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若v1v2,则v2v1(B)若v1v2,则v2v2(C)不管v2多大,总有v2v2(D)只有v1v2时,才有v2v146、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前方有障碍物而紧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3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A、90m B、12m C、12.5m D、15m47、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m/s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 )A、7m/s B、10 m/s C、14 m/s D、20 m/s48、高为h的车箱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顶部A点处有油滴滴落,落在车箱地板上,车箱地板上的O点位于A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地点必在( )A、O点 B、O点的左方 C、O点的右方 D、离O点的距离为ah/g49、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开始向木板的右端滑行,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作出如下判断滑块始终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滑块未能滑出木板滑块的质量m大于木板的质量M在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这些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D50、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B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C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ABCDD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t(s)a(m/s2)1-1123451、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a、b、c分别从A、B、C处静止释放,用t1、t2、t3依次表示滑环滑到D所用的时间,则( ) At1 t2 t2 t3 Ct3 t1 t2Dt1 = t2 = t352、在平直轨道上有相距为S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甲、加速度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不互相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当a甲a乙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B、当a甲a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C、当a甲a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一次。D、当a甲a乙时,甲、乙可能相遇二次。53、A、B两汽车站相距60km,从A站每隔10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km/h,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站,则以下情况中正确的是:( )A、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6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B、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7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C、如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最多能遇到11辆车。D、如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最多能遇到12辆车。54、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选项应为A、B、C。 5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16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错解:选B、C。分析纠错:速度图线中,速度可以直接从纵坐标轴上读出,其正、负就表示速度方向,位移为速度图线下的“面积”,在坐标轴下方的“面积”为负。由图16中可直接看出,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是第2s末、第4s末,而位移始终为正值,前2s内位移逐渐增大,第3s、第4s内又逐渐减小。第4s末位移为零,以后又如此变化。第3s末与第5s末的位移均为0.5m.故选项CD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C、D。56、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 B C D57、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4 m/s B45 m/s C5 m/s D55 m/s。58、某人站在电动扶梯上,经过t1时间由一楼开到二楼,如果自动扶梯不动,人从一楼沿扶梯走到二楼的时间为t2,现在扶梯正常运转,人也保持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走,则人从一楼到二楼的时间是 ( )At2-t1 B. C. D. 59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时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时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D)60质点由A点从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先作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后作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B点时恰好停止。若AB长为s,则质点走完AB的最短时间是(D )61.某质点由静止起沿一直线运动,先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然后再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到停下,共经过,则其运动的总时间为().62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A Vm 只能为2V,无论a1 、a2为何值 B Vm 可为许多值,与a1 a2的大小有关 C a1 、a2值必须是一定的D a1 、a2必须满足。图1863. 一物体在AB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长度足够长),其加速度如图18所示随时间变化。设向A的加速度为正向,从t=0开始,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A.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原位置 B.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A侧的某点 C.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B侧的某点D.一直向A运动,4s末静止在偏向A侧的某点。64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速度是6m/s,16s末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65从某一高度相隔1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任一时刻(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图4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66一个以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如图4,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恒定 D随时间逐渐减小67.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68.竖直向上抛一物体,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上升时的加速度是下落时加速度的1.44倍,那么(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没有空气阻力时高度的1/1.44B.物体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是初速度的1/1.44C.物体上升的时间是下降时间(回到抛出点)的1/1.44D.物体上升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下落时平均速度大小的1.269一人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同时以V0的速度抛出两球,其中一个竖直向下抛,另一个竖直向上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人站在三楼的阳台上,以同样的方式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落地时间差为t;则t和t相比较有:( )AttD.无法判断70甲、乙、丙三辆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以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的直线运动,丙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的速度仍相同,则:A甲车先到达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到达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到达下一个路标D三辆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71.有甲乙两车,在水平路上同时、同地、同方向出发,甲车做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4.5m/s2的匀减速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2的加速运动,则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是:( )A. 2.0sB. 2.1sC. 3.1sD. 3.3s72、从离地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有( )A.若0,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 B.若0,小球b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球相遇C.若,小球b和a不会在空中相遇D.若0=,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OP1x/t0.41.61.01.3P2n1n273.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汽车的速度,在某次测量中,与测速装置连接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A.汽车测速仪发出的脉冲波频率为HzB.汽车接收到的脉冲频波率为HzC.汽车接收到的脉冲频波率为HzD.因汽车接收到的脉冲波的频率增大,故汽车远离测速仪运动74.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0.01m/s2 0.05m/s2 36m/s2 180m/s275.一列士兵队伍正以某一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则(A)A. B. C. D.无法确定分析与解:设队伍的长度为l通讯员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以行进的队伍为参照物,则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所用的时间为:以地面为参照物,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相对于地面的位移为:则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答案A正确.(以队尾为参考系更简捷)76、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分析与解:设甲、乙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S,则对甲车有;对于乙车有,所以,由数学知识知,故t甲t乙,即正确答案为A。77.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 B. C.2vt D.不能确定7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O06,cos37008,g10 m/s2) (A)V116 m/s,V215 m/s,t3s(B)V116 m/s,V216 m/s,t2s(C)V120 m/s,V220 m/s,t3s(D)V120m/s,V216 m/s,t2s79.汽车沿直线由运动到再运动到,段平均速度为v1,运动时间为1,段平均速度为2,运动时间为2,则().若,段平均速度为.若12,段平均速度为.若12,段平均速度为.不管还是12,段平均速度都是.答案:B计算题s1s2s3OA B C D1.某同学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现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得到了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相邻计数点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测量出A与B两点间的距离为s1,B与C两点间的距离为s2,C与D两点间的距离为s3。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_。(用时间间隔T和所测的计数点间距离的字母表示)答案:,OABCD3.186.7410.6915.05(单位:cm)图三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三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0.337m/s,0.393m/s2 S1 S2 S3 S4 S5 S6A图73.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0.86,0.644、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拍摄此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即第一次闪光时物块恰好开始下滑)照片如图1所示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根据照片测得物块相邻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2.40cm,BC7.30cm,CD12.20cm,DE17.10cm由此可知,物块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m/s;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保留3位有效数字)分析与解:据题意每秒闪光10次,所以每两次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公式得.根据得,所以2.40m/s2.5、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滴流出,在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有另一滴水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的距离为h,从第一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到第n滴水滴落在盘子中,共用去时间t,则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多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hh/4图15分析与解:设两个水滴间的时间为T,如图15所示,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所以求得: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6(8分)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 ,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为 光源,滴水时间间隔必为 s.光源闪光频率为 HzAB01005001000CD平行光源(取g=10m/s2)时间间隔;频闪; 7.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速度是多大?P1n1n2P2(a)(b)354012分析:本题的物理情景是超声波和汽车同时做相向运动,两者相遇时超声波被汽车反向反射回测速仪,而汽车继续匀速靠近测速仪.因为超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测速仪的时间内做了一次往返运动,因此汽车接收到超声波时距测速仪的距离是超声波往返一次运动路程的一半.由于汽车在逐渐向测速仪靠近,所以每个超声波信号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不同.s1ss2解:设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刻,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分别为s1和s2(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图(b)中相邻两个刻度所表示的时间间隔为:由图(b)可知,信号P1和P2从发出到被汽车反射回测速仪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由超声波的往返运动可知:则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刻分别是图(b)中P1至n1、P2至n2的中间时刻,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由此可得汽车的速度为: 17.9m/s8.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量.图甲中仪器A 和B通过电缆线相接,B为超声波反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的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经仪器A处理后显示如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已在乙图中标出,其中T0和T为已知量,另外还知道该测定条件下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则根据所给信息,求小车的运动方向和小车速度的大小.甲CAB 乙TT0T+TT0T+2TT0T+3TT+4TT0解:从图可以看出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小车远离B,即小车向右运动. 发出第一个脉冲时,设车仪相距s0,有: (3分)经T0发出第二个脉冲,车仪相距.第二个脉冲追上车时: (3分)由得: (2分)9、如图所示,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vP,vAv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2)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12参考解答:(1)设t1、t2为声源发出两信号时刻,t1t2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信号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t1t1)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t2t2)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由题意知:t2t1=t t2t1 =t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A两点间的距离为L,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可得-3分-3分由以上各式,得 -3分(2)设声源发出声波的振动周期为T,这样,由以上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的周期T为的周期T为 -3分由此可得,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 -10.正在报警的警钟,每隔0.5s响短暂的一次,一声接一声的响,一人坐在以60km/h速度向着警钟行驶的车中,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0=320m/s,求此人在车向着警钟行驶的过程中,每5min内听到的次数是:_次。631次49.(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解:如图,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处所经时间,则有d=vt1 用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处所经历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2=vt2 郝双制作已知t2t1t 联立式,可得 h=代入数值得h=2.0103m11.百货大楼一、二楼内有一部正以恒定速度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某人相对扶梯以速度v沿梯从一楼向上跑至二楼,数得梯子有N1级;到二楼后他又反过来相对扶梯以速度v沿梯向下跑至一楼,数得梯子有N2级,求自动扶梯的梯子实际为多少级?分析:人在运动的扶梯上跑动时同时参与了两个分运动:一个是人相对扶梯的运动,另一个是扶梯相对地面的运动,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这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人在扶梯上数得的梯子数由人相对扶梯运动的位移大小决定,上跑和下跑时人相对扶梯运动的位移大小不等,所以数得的梯子数不同,但上跑和下跑时人相对地面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都等于扶梯的长度。人沿梯上跑时相对地面的位移方向向上,大小等于人相对扶梯的位移与扶梯相对地面位移之和;人沿梯下跑时相对地面的位移方向向下,大小等于人相对扶梯的位移与扶梯相对地面位移之差.解:设扶梯相对地面运动的速度为v/,从一楼到二楼的实际梯子数有N级,扶梯相邻两级沿扶梯运动方向的距离为S0 人沿梯上跑时,人相对扶梯的位移为N1S0 ,人相对地面的位移为NS0 ,设扶梯相对地面上移的位移为S,由位移关系得:NS0N1S0S则:S=(NN1 )S0 由两个分运动的等时性得: 人沿梯下跑时,人相对扶梯的位移为N2S0 ,人相对地面的位移为N S0 ,设扶梯相对地面上移的位移为S/,由位移关系得:NS0N2S0S/则:S/(N2N)S0 由两个分运动的等时性得: 由式式得:自动扶梯的梯子实际为级12.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向北走)经0.7s作出反应,从A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C西A南北东DB17.5m14.0m起始刹车点停车点斑马线测出肇事汽车速度vA,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车相当的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急刹车,恰好也在C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解:(1)以警车为研究对象,则:将v0=14.0m/s,s=14.0m,v=0代入得警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7.0m/s2,因为警车行驶条件与肇事汽车相同,则肇事汽车的加速度a/=a=g=7.0m/s2.所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2)肇事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永州市零陵区第二批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医疗岗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聘21人(第一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航天科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模电考研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电“学安全、反违章、防事故”学习考试活动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物流运输合伙合同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
- 海关检疫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月考试卷数学及答案
- 魔法学院考试内容及答案
- GB/T 13460-2016再生橡胶通用规范
- 《矩阵论》研究生教学课件
-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
- 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 陈明伤寒论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陈明
- 简明新疆地方史赵阳
- 基础观感验收自评报告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 T∕ACSC 02-2022 中医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 《医古文》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