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具》PPT课件 (2).ppt_第1页
《质量管理工具》PPT课件 (2).ppt_第2页
《质量管理工具》PPT课件 (2).ppt_第3页
《质量管理工具》PPT课件 (2).ppt_第4页
《质量管理工具》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管理工具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分层法 排列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 调查表法 直方图法 散布图法 控制图法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1 分层法 概念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即: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 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 种方法。 原则 根据分层的目的 按照一定的标志 数据的归类 分层的关键 质量数据分层的标志(5M1E) o操作者 o机器设备 o原材料 o操作方法 o不同的时间 o不同的检验手段 o废品的缺陷项目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2 排列图法 概念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 (Pareto)。 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 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 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 排列图应用ABC分析法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2 排列图法 (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和收集数据: 选题;调查期间;必要性数据及其分类;数据收集方法。 (2)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将数据填入其中,并计算合计栏。 (3)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 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 (4)两根纵轴和一跟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的刻度, 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 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 刻度(100%)高度相等。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 (5)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格项频 数大小。 (6)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描点,用实线连接,画 累计频数折线(帕累托曲线)。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2 排列图法 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所示: 排列图表明:酒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部分质 量问题即可消除。 图 酒杯质量问题排列图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2 排列图法 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产过程 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由于该厂所生产的 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工时的数据 统计如下表所示。 焊缝缺陷的排列图 类别年度质量 损失 ( 千美元) 占总质量损失的百分比 各类百分比 (100%) 累 计 (100%) 断裂55606161 顾客索赔12201475 零散批次780984 过高原料成本670791 停工损失370495 过渡检验F280398 过高检验成本1902100 合计9070100 按构成类别进行的帕累托分析 产品类型每年的断裂损失 (千美元) 占总断裂损 失的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A13202424 B9601741 C7201354 D6801266 E470874 F330680 其他(47种)108020100 合计5560100 按产品类型进行的帕累托分析 100 4153.966.174.6 80.5 100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2 排列图法 注意事项 (1)要做好因素的分类。 (2)主要因素不能过多。 (3)数据要充足。 (4)适当合并一般因素。 (5)合理选择计量单位。 (6)重画排列图以作比较。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2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的适用范围 改进任何问题都可以使用排列图法 :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个方面的工作 改进活动。 分层法与排列图的结合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3 因果分析图法 概念 也叫特性因素图/鱼刺图/石川图,是整 理和分析影响质量(结果)的各因素之 间的一种工具。 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通 过有条理地逐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 “原因-结果”“手段-目标”的关系,使问 题的脉络完全显示出来。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3 因果分析图法 基本格式:由特性,原因,枝干三部分构 成。首先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大原因,然后 寻找到大原因背后的中原因,再从中原因找 到小原因和更小的原因,最终查明主要的直 接原因(图13.3) 因果分析图的编制步骤 绘制因果分析图最一般的方法是“大枝展开法”,这种方法是从 大枝到中枝、从中枝到小枝,按此次序提出各种要因,这样往 往可以将各种因素限制在预先确定的框框内,容易形成小而整 齐的因果图。因果分析图的具体绘制一般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3 因果分析图法 汽车失控 胎 瘪 钉子石头 爆胎玻璃 路 滑 油冰 雨雪 药物影响 嗜 睡 司机差错 训练不足 反应慢 鲁 莽 机械故障 系杆断裂加速器失灵 刹车失灵 刹车片磨损 润滑不良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3 因果分析图法 同样以尿素合成塔焊缝质量分析为例,我们 对材料、人员、工艺方法和设备这四个方面 进行认真分析。例如,在工艺方法方面,导 致焊缝质量的因素可能有图纸混乱、要求不 清等;在设备方面,可能原因有电流不稳定 、仪表不准等。将各个方面可能造成焊缝质 量缺陷的所有原因都列举出来后,就可以用 鱼刺图清楚地表达出来,然后再逐一进行论 证。焊缝质量鱼刺分析图如图所示。 焊缝质量鱼刺分析图 焊缝问题的对策表 13 质量管理工具 13.3 因果分析图法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3 因果分析图法 注意事项 (1)问题尽量具体、明确、有针对性 (2)集思广益 (3)分析到能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4)主要原因的确定 (5)对关键因素采取措施后,再用排列 图等方法来检验其效果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4 调查表法 概念 q调查表法是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 略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也叫检查表法或统 计分析表法。 q统计分析表是最为基本的质量原因分析方法 ,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经 常把统计分析表和分层法结合起来使用,这 样可以把可能影响质量的原因调查得更为清 楚。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析表必须针对具 体的产品,设计出专用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和 分析。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4 调查表法 常用类型 (1)缺陷位置调查表。 (2)不良项目调查表。 (3)不良原因调查表。 缺陷位置调查表 若要对产品各个部位的缺陷情况进行调查,可将产品 的草图或展开图画在调查表上,当某种缺陷发生时, 可采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在发生缺陷的部位上标出。 若在草图上划分缺陷分布情况区域,可进行分层研究 。分区域要尽可能等分。缺陷位置调查表的一般格式 可参照下表绘制。 不良项目调查表 不合格品统计调查表用于调查产品质量发生了哪些不 良情况及其各种不良情况的比率大小。以内燃机车修 理厂柴油机总装工段一次组装不合格的返修为例,如 表所示。 不良原因调查表 要弄清楚各种不良品发生的原因,就需 要按设备、操作者、时间等标志进行分 层调查,填写不良原因调查表。 ( P140)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5 直方图(histogram)法 概念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 得的数据进行整理,从而找出数据变化 的规律,以便测量工序质量的好坏。 直方图基本格式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5 直方图(histogram)法 作图步骤(例13.3) (1)收集数据 (2)求极差R=Xmax-Xmin (3)确定分组的组数K(表135)和 组距h=R/K (4)确定各组界限(注意第一组的上下界) (5)制作频数分布表(表317)。 (6)画直方图(图13.5)。 (7)在直方图的空白区域,记上有关的数据 的资料。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5 直方图(histogram)法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6 散布图法 概念 散布图(相关图)是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 素的数据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 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关关系一般可为: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结果与结果的关系;原因与原因的关 系。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6 散布图法 用相关图法,可以应用相关系数、回归分析 等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确定各种因素对产 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如果两个数据之间 的相关度很大,那么可以通过对一个变量的 控制来间接控制另外一个变量。 相关图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肯定或者是否 定关于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假设。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6 散布图法 两个变量的相关类型 在相关图中,两个要素之间可能具有非 常强烈的正相关,或者弱的正相关。这 些都体现了这两个要素之间不同的因果 关系。一般情况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 关类型主要有六种:强正相关、弱正相 关、不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以及 非线性相关,如图所示。 两个变量的六种相关类型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6 散布图法 作图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收集数据。 (3)画出横坐标x与纵坐标y,添上特性 值标度。 (4)根据数据画出坐标点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6 散布图法 相关系数 相关图法的运用实例 某一种材料的强度和它的拉伸倍数是有一定关系的, 为了确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改变拉伸倍数 ,然后测定强度,获得了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表7-3 拉伸倍数与强度的对应数据 13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13.6 散布图法 注意事项 (1)做散布图时,要注意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层,否 则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2)对明显偏离群体的点子,要查明原因。对被确定 为异常的点子要剔除。 (3)当收集的数据较多时,难免出现重复数据。在作 图时为了表示这种情况,在点的右上方标明重复次数 。 (4)由相关分析所得的结论,仅适用于试验的取值范 围内,不能随意加大适用范围。在取值范围不同时, 再作相应的试验与分析。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1 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工序质量 q产品可分割的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尺寸 、强度等) q产品不可分割的工序工艺质量特性(温 度、浓度等) q属于制造质量的范畴 q优劣判断:符合性质量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1 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质量的波动与分布 q正常波动:影响较小;难以避免 q异常波动:影响较大;可以控制 q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 q正态分布的特点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2 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 q定义:过程在一定时间,处于控制状态(稳 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固有能力/质量 保证能力) q量化:可用过程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来衡 量 过程能力B=6。由于P(x3) =99.73%, 故6近似于过程质量特性值的全 部波动范围。显然,B越小,过程能力就越强 。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2 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 q 定义:表示过程能力满足过程质量标准要求程度的量 值。过程质量要求的范围(公差)和过程能力的比值 q 公式: 无偏时双向公差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过程有偏时双向公差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单项公差过程能力指数计算 过程能力指数的判断与处置(P158) 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 (1)无偏时双向公差工序能力指数 (2) 过程有偏时双向公差过程能力指数 . 引用偏移系数 则有 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 (3)单项公差过程能力指数 当只要求公差上限时,则 若只要求公差下限,则 Cp与 Cpk 的比较 无偏情况下的Cp表示过程加工的一致性, 即“质量能力”, Cp越大,则质量特性值 的分布“越苗条”,质量能力越强;而有 偏情况的Cpk表示过程中心与中心Tm 偏 移情况下的过程能力指数, Cpk越大,则 二者偏离越小,也即过程分布中心对规 范中心越“瞄准”,是过程的“质量能力” 与“管理能力”二者综合的结果。 过程能力指数和不合格率的关系 (1)无偏时Cp和不合格率p的关系 设Pu=PL分别为超出规范上、下界限的不合格 率 ,于是总的不合格率: 故 (2)有偏移过程能力指数Cpk、偏 移度K和不合格率p之间的关系 当分布中心向规范上限TU 偏移时 同理,可得 于是总不合品率 当K较大时, PL接近于零,可略去,故 过程能力评价和分析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3 控制图(control chart)法 控制图概念 又叫管理图或休图。它是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 状况是否发生异常波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用3原则确定控制图的控制线(Control Lines) CL= UCL=+3 LCL=-3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控制图是把造成质量波动的六个原因(人机 料法环、测量等)分为两个大类:随机性原 因(偶然性原因)和非随机性原因(系统原 因)。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图来有效 地判断生产过程质量的稳定性,及时发现生 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查明生产设备和工艺 装备的实际精度,从而为制定工艺目标和规 格界限确立可靠的基础,使得过程的成本和 质量成为可预测的,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 准确性测量出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3 控制图(control chart)法 控制图类型(计量)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设计过程:P160 平均值-级差控制图 设计过程:P163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3 控制图(control chart)法 控制图类型(计量) 中位数-级差控制图 设计过程:P166 单值-移动级差控制图 设计过程:P167 14 工序控制方法 14.3 控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