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PPT.pptx_第1页
读书分享PPT.pptx_第2页
读书分享PPT.pptx_第3页
读书分享PPT.pptx_第4页
读书分享PPT.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分享 影响力 罗伯特B西奥迪尼 分享人:XXXX 目录 Contents 1.作者简介 2.主要内容 3.启发启示 1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介 罗伯特B西奥迪尼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 权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 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主席,并获得消费心理协 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他的研究发表在许多杂志上,包括社会心理学手册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 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等。 影响力被财富杂志评选的75本必读的最睿智的图 书之一。 2 主要内容 2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第二章 互惠 第三章 承诺和一致 第四章 社会认同 第五章 喜好 第六章 权威 第七章 稀缺 尾声即时的影响力 2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互惠 第三章 承诺和一致 第四章 社会认同 第五章 喜好 第六章 权威 第七章 稀缺 尾声即时的影响力 影响力的武器 “店长的困惑” ?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店长的困惑” ? “1/2”写成了“2”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店长的困惑”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店长的困惑” 动物行为学家证实: “大量物种存在盲目而机械的规律行为模式 ”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店长的困惑” “贵=好” 盲目而机械的规律行为模式人类也不例外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店长的困惑” “就算最初的提价不成功,她还可以祭出“特价”的 大旗,按原先的标价卖给那些喜欢买打折货的人 面对虚高的标价,消费者仍然会产生贵=好的反 应,于是又被她暗中宰了一刀。”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范式行为” “我们必须频繁地利用我们的范式、我们的首选经验 ,根据少数关键特征把事情分类,一碰到这样那样的 触发特征,就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影响力武器” 能够触发“机械模式”开关的行为 称为“影响力武器”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影响力武器” 影响力武器的特点: 1.触发性 2.获利性 3.稳定性 4.隐秘性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影响力武器” “顺从专家” 学以致用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对比原理 ” “售货员先展示昂贵的物件更有利可 图。不这么做,不光是白白放弃了对比 原理造成的影响,还会使这一原理调转 枪口,对他们不利。”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毛衣骗局 ” 20美元买到40美元的衣服 赚到了! 赚到了? 2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第二章 第三章 承诺和一致 第四章 社会认同 第五章 喜好 第六章 权威 第七章 稀缺 尾声即时的影响力 互惠 产生心理推动力:亏欠感 随后催生“让步”行为 最终产生责任感和满意感 第二章 互惠 “一片面包避免的血案” 亏欠感 第二章 互惠 “让步”行为 “巧克力棒陷阱” 第二章 互惠 “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 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等我真的拒绝 这个要求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 是你真正的目标”这就是“拒绝后撤”手法。 “真正有天分的谈判人员会把最初的立场稍作夸张,够 他讨价还价、来上一连串的小小让步,最终从对方那里 得到理想的结果就行了。” “让步”行为 第二章 互惠 “水门事件” 计划1:耗资100万美元 (跟踪飞机、行动小分队、游艇) 计划2:耗资50万美元 以上两个计划都遭到了否决 最终拿出耗资25万美元的计划 参与这一计划最终决策的共有3人,只有一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而 这个人恰好没有参与前两个计划的讨论 第二章 互惠 “责任感”和“满意感” 第一组实验助理提出极端要求,把几乎 所有的钱都归自己,且不退让。 第二组实验助理只是稍微有利于自己, 但仍坚持不退让。 第三组实验助理先提出极端要求,再退 让提出稍有利于自己的要求“拒绝 后撤”手法。 2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影响力的武器 第二章 互惠 第三章 承诺和一致 第四章 第五章 喜好 第六章 权威 第七章 稀缺 尾声即时的影响力 社会认同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 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第四章 社会认同 “罐头笑声” 不知道为什么笑,但就是觉得好笑 第四章 社会认同 “广告词的秘密 ” “排队的人更多的火锅” “销量遥遥领先” “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 第四章 社会认同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战略从一个平衡转化到另一个平衡 并设法在新的平衡中占据优势” 第四章 社会认同 “群体的冷漠” 实验得出的心理学解释是: 目击者越多,我们反而会认为总有别人管,我就不参 合了。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进入了“多元无知”状态 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 问题。 第四章 社会认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