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根基)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节分析综合同步教材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抓住根基)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节分析综合同步教材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抓住根基)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节分析综合同步教材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抓住根基)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节分析综合同步教材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抓住根基)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节分析综合同步教材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 分析综合 (对应学生用书P169) (2012年湖北,9分)阅读 下面的文章,完成 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 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 。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 ,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 ,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 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 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 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 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 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 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 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 ,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 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 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 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 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 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 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 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 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 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 、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 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 ,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 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 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 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 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 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 ,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 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 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 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 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 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 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 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 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 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 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 。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 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 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 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 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 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 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 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 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 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 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 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 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 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 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 ,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 表 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 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 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 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 那样有密切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 ,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是说“上下 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不是说“上下章在 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答案: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 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 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 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 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 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 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 的理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 艺术 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的能力。推论结果“才能读出更多新意”错 。作者并不是说“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 意”,而强调的是“富于暗示”的语言。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 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 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 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 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 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 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 示,体现出对语 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 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态度的能力。文中是说“言透露道,是靠言的 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选项 中“无法靠”违返原意。另外,文中并没有说 中国哲学家对语言作用的排斥。 答案:D “信息”,是当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 从学习性阅读 来说,信息是指通过阅读 而得 到的知识、消息、情报。从应试 性阅读 来说 ,信息就是试题 涉及到的阅读 材料中的文句( 包括图表等)所表达的内容,即作者以文字或 其他符号为载 体传达出的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筛选 信息,是对信息载体进行分析、概括 、判断、组合、提取,并从中选出所需要的信 息;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 出的信息进行分 类、重组或归纳 概括。“筛选 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是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的核心能力,需要 考生按特定要求从文中筛选 出有关信息,或是 将一些相关信息作归纳 整理。一般来说,经过 信息整合,人们的思维和认识 就会上升一个层 次。一般论述类文章十分注重信息整合能力的 考查,信息区间相对较 大,信息源一般不是单 一的。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筛选 并整合文中 的信息”,往往是命题者根据从文本中筛选 并 整合的信息,设置四个选项 ,让考生从中选出 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或命题人对文中所传达 的信息重新进行或正或误的整合,要求考生从 中选择 出正确或错误 的选项 。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 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 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 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 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 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 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 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 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 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 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 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 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 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 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 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 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 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 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 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 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 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 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 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 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 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 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 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 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 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 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 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 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 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 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 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 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 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 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 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 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 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 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 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 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项,根据文中信息“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 ”,可知“发源于上古时期”的说法过于绝对 ;C项,西汉时广泛流行的是博累棋,“东汉 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受到”;D 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为 “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答案】 B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遵循以下答题 步骤: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 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 和整合的基础。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 ,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明确 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 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 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 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这里需要了解命题者命制试题干 扰项时常用的方法:删减原文中的某些修饰 、限制成分,从而造成原文内容的减损或扩大 ;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 导致原文语句含意的变化; 改变原文的说法,将未然说成已然,部分 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观等; 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 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 机”;在拼凑原文某些语句时,命题者常常 无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 扰。 第四步,整合信息,判断作答。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祐坊而改称宝 祐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 “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 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 ”。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 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 聚讼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到“ 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 暮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 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道桥名 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 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 ”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 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 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 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 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 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 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 捉。他们把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 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 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 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 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 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 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 ”亦可作“簖”)之语。清潘衍桐两浙轩续录 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 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 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 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 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 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 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 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 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 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 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 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 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 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 “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 “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 ,或许很少有人使用。 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垾海塘以 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 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 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 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 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 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 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 这里借指骑马者。 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 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 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 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 提升。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 先根据题意,找到筛选信息的标准。本题的筛选标准是“用 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然后根据标准从文 中找到相关语句,筛选出相关信息。通过阅读原文可知信息主 要集中在第四、五段。第四段中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 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逐 渐被淘汰”的句子。第五段有“五代以后,特别是不再用 簖捕捉鱼蟹了”几个句子。由此可以判断出用“簖”捕捉鱼蟹 的方法被淘汰的原因。 答案:D 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 和安排的方法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 想的路径、脉络。“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 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 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 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 的不同侧面 。 文章思路,指的是作者为使表达的思想内 容能够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而选择 的由此及 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文章结构,是思路 外在形式的表现,指的是对材料的组织 及安排 方法。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 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 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 的思路了。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段落之间 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从高 考设题 的实际 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 , 常常将“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结合起来。 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 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 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 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 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观感到的现实空 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 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 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 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 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 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 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 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 ,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 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 。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 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 空间。 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 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 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 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 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 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 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 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 写,则是有类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任何一个人按照个人 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 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 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 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 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 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 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 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 物。 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 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 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 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 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 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 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 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 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 要求。 (选自王富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 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 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 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 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的 分析能力。A项,使用盲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B项, 文中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两种不同 的想象形式”,而不是说红楼梦中太虚幻 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D项,没有 采用“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答案】 C 3抓标志性词语。表顺序的词、关联词、 指代词、表范围的词、表类别的词、过渡词, 此外还有在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 义的词语等。 4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 、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 结构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层进式进行 划分。 5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 写作意图。知人论世,是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和 思路的必要条件。 6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要充分发 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 ,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 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 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 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 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 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 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 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 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 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 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 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 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 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 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 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 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 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 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 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 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 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 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 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 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 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 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 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 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有删改) 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 明全文的思路。 答:_ 解析:把握文章的思路,要从文章论述的角度或具体内容 入手,要分析文章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这些关键语句 既是分析思路的依据,也是概括文章思路的主要凭借。 答案:(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 受;(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 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 趣”。 “内容要点”,是指文本局部或整体的主要 内容:“中心意思”,是指文本局部或整体所 表达的思想观点,即作者对所论述的社会现象 所持的观点和看法。“归纳 内容要点”,侧重 考查考生对语 段乃至整个文本进行总结 与把握 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侧重考查考生能 否着眼文本整体驾驭 文本,通过理清文本内部 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 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内容要点一般是文本中主体段落的中 心,也就是作者的分论点;中心意思就是作者对所分析和探讨 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看法。而内容要点是围绕中心展开并证 明中心的。整体阅读时 ,可以首先把握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去 分析和归纳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并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也可以与此相反,先分析各个部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进而把 握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抓住中心。这样,我们就能从宏观 到微观或者从微观到宏观全面透彻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总之,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 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归纳 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重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所说明 的事物、所阐述的事理是否达到整体的、深层 的本质认识 ,检验 考生是否具有阅读 、分析 、归纳 、概括的基本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归纳 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一、_ 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 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五个 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 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整 体。形体和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人是形神 相偕的统一体。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 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 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 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 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病变局部的 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 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环境因素 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 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 二、_ 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 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 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 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 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 ,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 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 ,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 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 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三、_ 内经说:“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 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 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 。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 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 观察、总结、概括而来。“道”源于“候”, 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 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 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 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 体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 的规律。 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 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和应用也相 当广泛。 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 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意。(每小标题不超过15字) 答: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答案表述不唯一,只要能概括清楚三个段落的大意即可。注 意不要超出字数。 【答案】 (示例):一、从整体上探究生命活动规律 二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 三、通过人体外在表现认识生 命规律(意思对即可) 2抓过渡句 “过渡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还有内容上的延伸与挖掘。因此“过渡句 ”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 3研究标题、头尾 对文章中心而言,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 都是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标题常能反映作者 立意的角度,从不同方面与文章中心相关联; 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旁征博引,文章结尾 或卒章显志、或总结全文、或画龙点睛,均与 中心密切相关。 4结合段落大意 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 而提炼出中心意思,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 最实在,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方法 。 5注意关键词语 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 的词语,这些词语如同被反复敲击的琴键,其 乐音往往是乐曲的主旋律,是内容要点、中心 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 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 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 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 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 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 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 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 疾徐的节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 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 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中国的书法 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 现能力与艺术魅力。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 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 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宗白华认为:“中国音乐 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 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其中或有溢美之词 ,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 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 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灵性。因此,笔可以 “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 ”,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 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在长 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 要的呈现手段之一。相传锺繇说过:“笔迹者 ,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界破空间,成 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 绘画的文人传统。 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 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潜说:“ 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 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 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 姿态、神韵和气魄。”这些感受 ,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 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 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 列的规范。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 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在运笔的 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 则正”、“君子藏器”。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 求?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明代书论家 项穆说:“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笔墨本 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看起来似乎 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 格修炼的目标。 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 德人格的修炼。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 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 “他人终莫能及尔”。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 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正 人心,所以娴圣道也。”孔子“志于道,据于 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 了笔墨的操守中。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 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 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 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 笔墨”成为一个成语虽然它常常指作文的态 度。宋代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 。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在这种游戏中 ,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庄禅的哲学,由 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 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 答: _ _ 解析:概括语段主要内容,必须以锁定语段 关键句或关键词为前提,文中第段第二句显 然是关键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阅读可以发现 除“毛笔”外,本段的另一个陈述对象为“墨 ”,对以上两方面信息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 (2)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 哪些要点? 答: _ _ 解析:此题的答题区间在段,归纳各 段要点,按题干要求取舍、整合,即可得出答 案。 答案: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 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 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 居的园地。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 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所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 的某个问题 的主观倾 向。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 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有的则是间接表述; 有的是集中表述,有的则是分散表述。阅读时 应能加以分析概括,分辨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究 竟是批评还 是支持,抑或是有一定的保留。 通常情况下,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观点态度 是比较鲜 明的,这些观点态度常常集中表现在 全文的中心句和段落的中心句中。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两类 中心句,就可以做到。但有时候作者的观点、 态度隐含在文章的表述之中,分析概括作者的 观点态度,就要从分析句子间的语意关系入手 ,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从材料出发,推求作 者要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主要考查角度有以 下四个: 1分析概括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 观点态度。做这类试题 要从阅读 的整体性出 发,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发微,进行仔细辨 析。 2分析概括作者对文章中涉及的某一具体 事物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在筛选 整合文中重 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 态度进行辨析和概括。 3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所引用、转述的别 人观点的态度。这就要求考生对不同人的观点 结合语境作求同或求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所 取的态度。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肯 定、否定及其程度上作进一步确认。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态度,不可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可 能不是简单 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 的 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 的另一个方面是否 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 的一些方面在观点上还 有所保留。这些情况在阅读 中要仔细辨析,准 确把握。 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 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 能:她可能是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 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 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 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 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 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 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 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 也从未沉沦。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 作”,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 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 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 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 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 生李英强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乡 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 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 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 粹也更美好的生活。 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 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山东青岛的 “微尘”,是无数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共同的署 名;靠140字发起的“免费午餐”,源于一个又 一个3元“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亿 人次舟车劳顿,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 藉吗? 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 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 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 杰的故事中反思自己人生的贫瘠,你或许在微 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这些, 不也都标注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 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 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 象中更有市场。正因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 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 择”;也正因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 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 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 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 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 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我们的心灵, 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 (选自2012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人身上,可 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 B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自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 为流浪儿揪心,标注着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 C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 “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 D文章列举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 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篇文章的真正写作目 的就是要人们积极追求真善美,突破物质的表 层追求,在精神方面让自己更完美。C项所谈 论的内容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其中有一句 话:“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 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 想象中更有市场。”可见,作者对道德困境与 “理性的经济人”都是持一种担忧的态度。而 选项中却说“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 更值得肯定”,这与文章的主旨相悖。 【答案】 C 2摘要综合法。如果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 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就要在整体把握作 者认识倾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几个重点 段落的中心,把握作者对问题的各个侧面的观 点和态度,然后归纳总结,提炼概括出作者总 的观点态度。 3探究意图法。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 价,探究引述材料中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 一般说来,选文的标题、文中的有关语句、文 末所注的时间及注释,还有试题的题干等往往 隐含了这方面的相关信息。 如果是选择题,就用查找到的有关词句与选 项对照,通过分析进行取舍;如果是简答题, 就把查找到的有关词句转变成自己的话,通过 整理回答问题。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 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 一切民俗民风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 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 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 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要用到茶。唐朝 人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提出了“十德”说, 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两句, 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 成为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 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 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强调适 度原则。茶文化中就体现了这一点,茶经 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选用急流之 水,也不能选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时, 第一次的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 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至味”,饮茶的量 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 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 饮茶的全过程贯串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 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 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代诗人们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 、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需要,着重从审美的 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强调心灵感受 ,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展示 茶道,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 人的清高廉洁以及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 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 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 所至。 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 因此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 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掺以香料。在饮茶上,追 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 然之趣的反映。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 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 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 ,还可以消除人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 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 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 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 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 ,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 符合佛教戒规,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 充过午不食的营养的东西,而茶叶中含有各种 丰富的营养成分,又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这 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品。唐宋时,佛教 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盛,此时,饮茶已成为 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 “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 皆是悟”,都与茶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茶道为 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 求人们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 茶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 间的交流,营造了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原文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 A唐代的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这也说明了中国的茶文化不仅蕴含着和谐的 理念,还包含着秩序的理念。 B人们饮茶时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 情趣,这与道家的“道法自然”观念不谋而合 ,可见茶文化与道家文化关系密切。 C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促进了儒释道文化的 发展,而儒释道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茶文 化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D人们只饮第二次的茶汤,强调饮 茶的 量要适度,认为 通过茶道就可以营造出社会和 谐稳 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的能力。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 是直接表明的,有的则非常含蓄。判断该题选 项中的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关键在 于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加以理解印证。D项 ,“认为通过茶道就可以营造出的空间” 表述有误,原文只是说“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 空间”。 答案:D 在这个过程中,有五个关键点一定要把握 好: (1)读。速读明旨,标画关键。通读全文, 抓住关键性句子(主旨句、评述句、开头句、 过渡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抓住关键词 (名词术语 及具有指代性、隐喻 性 、逻辑 关联性的词语 等),标记 重要信息,做 到有备无患。 (2)审。审清题干,明确考点。解答一般论 述类文章阅读题 ,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 一定要认真阅读题 干,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 ,把握设置题目的角度,明确考查信息,做到 胸有成竹。 (3)定。圈定文段,筛选 信息。先仔细阅读 题目中的选项 ,然后再读原文,找出原文中与 之相对应 的语句,弄清楚各个选项 内容都涉及 文中哪些段落,圈定答题所需信息的范围,确 定答题有效区间,筛选 出与选项 相关的有效信 息,做到稳扎稳打。 (4)比。比较异同,鉴别 真伪。一定要注意 题干和选项 所涉信息与原文之间的异同点,尤 其注意选项 在原文基础上出现的修饰、限制、 补充成分,对修饰语 和限制语“目前”“将” “部分”“全部”“大概”“也许”“可能 ”“除之外”等,有指代意义的词“其 ”“这”“如此”“与此相反”等,小心甄别 ,分清彼此。 5除。排除干扰,复核锁定。确定和选择 一个选项 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的过 程。要想准确选答,必须警惕命题陷阱,注意 命题人故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