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二氧化硫(1).ppt_第1页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1).ppt_第2页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1).ppt_第3页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1).ppt_第4页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六章 第二节第二节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复习引入 n n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生 成的产物是什么?成的产物是什么? n n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 色火焰,生成的产物是色火焰,生成的产物是SOSO 2 2 。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 2.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 气体气体 无色无色 有刺激性有刺激性 有毒有毒 1010 比空气大比空气大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2929 易溶于水易溶于水 在常温、常压下,在常温、常压下, 1 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40体积的体积的SOSO 2 2 。 n 状态:状态: n n 颜色:颜色: n n 气味:气味: n n 毒性:毒性: n n 沸点:沸点: n n 密度:密度: n n 溶解度:溶解度: 1. 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 闻气味的方法闻气味的方法 : 用手轻轻地在瓶 口扇动,使少量 的气体飘进鼻孔 。 2 2. .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SO 2 2 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弱氧化性弱氧化性: : 较强还原性较强还原性: :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的漂白性的漂白性: : SO SO 2 2 与与H H 2 2 O O 的反应的反应: : n n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 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 液变红。液变红。 n n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 SO SO 2 2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n n 反应方程式:反应方程式: SO2 + H2O H2SO3(亚硫酸 ) (可逆号) 为什么开始水面没有顺利 上升?振荡后水面很快上升? 在液面上形成饱和亚硫酸在液面上形成饱和亚硫酸 溶液,阻止溶液,阻止SOSO 2 2 的吸收。的吸收。 SOSO 2 2 是酸酐,酸性氧化物,怎样证明?是酸酐,酸性氧化物,怎样证明? SOSO 2 2 : NaOH = 1 : 2: NaOH = 1 : 2 SO SO 2 2 + 2 NaOH = Na + 2 NaOH = Na 2 2 SOSO3 3 + H + H 2 2 OO SOSO 2 2 : NaOH = 1 : 1: NaOH = 1 : 1 SO SO 2 2 + NaOH = NaHSO + NaOH = NaHSO 3 3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 2Ca(OH)2 = CaSO3 + H2O CaSO3 + SO2+ H2O = Ca(HSO3)2 CO2 + 2Ca(OH)2 = CaCO3 + H2O CaCO3 + CO2+ H2O = Ca(HCO3)2 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思考:能否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 别二氧化硫和 二氧化碳? H H2 2 SOSO 3 3 是一种二元酸是一种二元酸,与碱反应时:,与碱反应时: NaOHNaOH比较少,生成比较少,生成NaHSONaHSO3 3 ; NaOH NaOH比较多,生成比较多,生成NaNa 2 2 SOSO3 3。 。 酸性酸性:HH 2 2 SOSO 3 3 (中强酸中强酸) HH 2 2 COCO 3 3 (弱酸)(弱酸) SO SO 2 2 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弱氧化性: SO2 + 2H2S = 3S + 2H2O 较强还原性: 2SO2 + O2 2SO3 催化剂 SO2 + CI2 + 2 H20 = H2SO4 + 2HCl 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H2SO4 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 具具 有有 漂漂 白白 性性 的的 物物 质质 物质物质 HClOHClO、OO 3 3 、 HH 2 2 OO2 2 Na2O2 SOSO 2 2 木炭木炭 原理原理将有色物质氧化分解将有色物质氧化分解 与有色物质结合与有色物质结合 生成无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 将有色物质将有色物质 的分子吸附的分子吸附 在其表面在其表面 实质实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物理吸附物理吸附 效果效果永久性永久性暂时性暂时性暂时性暂时性 范围范围 可漂白可漂白大多数大多数有色物有色物 质,能使紫色石蕊褪质,能使紫色石蕊褪 色色 可漂白可漂白某些某些有色有色 物质,不能使石物质,不能使石 蕊试液褪色蕊试液褪色 可吸附某些可吸附某些 有色物质的有色物质的 分子分子 SOSO 2 2 用途用途 作漂白剂作漂白剂 制硫酸制硫酸 杀菌剂杀菌剂 防腐剂防腐剂 SOSO 2 2 的用途的用途 问问 题题 探探 究究 ? n n 根据我们已经学过根据我们已经学过SOSO 2 2 的知识,请的知识,请 大家通过讨论分析实验室如何制备大家通过讨论分析实验室如何制备 SOSO 2 2 ?讲述你的思路、实验原理、所?讲述你的思路、实验原理、所 选药品、收集方法、干燥方法及尾选药品、收集方法、干燥方法及尾 气处理方法,并画出简图。气处理方法,并画出简图。 SOSO 2 2 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室制法 n n 原理原理: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n装置:固+液气 与制CO2相似 n干燥:浓硫酸 n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n尾气:NaOH溶液吸收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自然和人为因素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 酸性污染物 自然来源 人为来源 湿沉降 干沉降 大气污染 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形成 n n 酸雨是指酸雨是指PHPH值值小于小于5.65.6的天然降雨,大气的天然降雨,大气 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 主要原因。主要原因。 酸雨的形成,主要由人为排放酸雨的形成,主要由人为排放 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进入大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进入大 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 富集,在富集,在 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 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 化剂的氧化作用形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化剂的氧化作用形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 成酸雨。它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比成酸雨。它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比 大气污染更为凶恶。大气污染更为凶恶。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乐山大佛遭受酸雨腐蚀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用煤作燃料 把工厂烟囱造高 燃料脱硫 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开发新能源 A、 B、 C、 D、 有关环境污染的练习 A C 本本 课课 小小 结结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二氧化硫与环境污染二、二氧化硫与环境污染 1 1、酸雨:、酸雨: PH 5.6PH 5.6的雨水;的雨水; 2 2、酸雨的危害与防治:、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1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SOSO 2 2 + H + H 2 2 O HO H 2 2 SOSO 3 3 氧化性:氧化性:SOSO 2 2 + 2H + 2H 2 2 S = 3S + 2HS = 3S + 2H 2 2 OO 还原性:还原性:2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