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中国筷子文化 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 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4 现今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三种: (1)欧美和北美一用刀、叉、匙,一餐饭三 器并用。 (2)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用筷 。 (3)非洲、中东、印尼和印度等以手抓食。 筷子的起源 考古发掘发现的实物证实:中国人使用筷 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多年的 新石器时代。在6000多年前,江淮大地和 黄河流域就有了筷子文化的分布。 也有说筷子起源于殷商时期。 筷子,古称“箸”。先秦时期称“挟”, 也作“荚”。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 。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 象箸而箕子怖。”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 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 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 1144年前後,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 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起源传说 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 虽然传说也是故事,但和故事又不同:故 事可以随心所欲的编造,但传说却往往是 历史的,与实际的事物相关联的产物,所 以它包含了某种历史的实在因素,具有一 定的历史性特点。故而有关筷箸起源的传 说,多少可为筷箸的溯源找到某些参考作 用。 神鸟救姜子牙 商纣王宠妃妲己用玉发簪挟菜喂纣王 大禹用树枝、细竹捞食锅中滚烫的食物 箸筷 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明代发生了变化。明陆容 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 故改箸为快儿。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 ,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 ,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鱼。在 这种迷信谐音的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 快子,以图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 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 为快子。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 ,忘其始也。;虽然明代已有人称箸为快, 但清康熙并不承认民间将快加了竹字头的筷字。这 可以从康熙字典中仅收录箸而不收筷得到 证明。 历代箸筷 先秦之箸,多为竹木制品,不像青铜器埋 入地下数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銹迹斑 斑,或有些残缺,也可修复。而筷箸因身 材细小,又是竹木材质,入土多易腐烂, 根本无迹可寻。但是近五十年来,由於考 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从古墓中也发掘了 一些古箸。 据文物1980年8期记载:“安徽贵池 里山徽家冲窖藏出土,青铜箸一双。由于 岁月的腐蚀两支铜箸长短不齐,但相差无 几,平均为20公分,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 物。” 最著名的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 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 ,长17公分,直径0.3公分。这双二千一 百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现藏于湖南博 物馆,可谓弥足珍贵。 湖北云梦大坟头,也出土了西汉竹箸16支。甘肃酒泉夏 河青又出土了东汉铜箸一双,西汉出土筷箸较多,长沙 仰天湖,湖北江陵凤凰山等地也有铜箸竹箸出土。而四 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三位席 地而坐的饮宴者,左边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 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两双,由此可知汉代使 用箸者已较为普通。汉代箸之形状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 的圆形。而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 。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是位武将,他却以重约数斤的 铁箸进食,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 在考古中,根据现在的资料,很少发现有三国 、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这并不是说,这 三四百年箸在这些朝代中有所减少,因为考古 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说这与当年的战乱和陪葬 习俗也有很大关系。但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 来看,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 展,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 铜箸,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一双银箸。 长29公分,两头细、中间粗,这是迄今为止考 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 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 在我国历史上,从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较大 的提高,特别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冶炼水平有了更一步发 展,所以金箸银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断出现。 开元天宝遗事云: 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 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宫所垄 断,北魏时,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许私养厂金银工巧之 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赐他金箸,这位 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 ,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当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 耿直刚正时,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是这位守法持正的 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综观以上出土唐代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最长者竟有33.1公分,可出土春 秋两汉间的各种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间,最长5l公分,乃木质,银为贵重 金属,其价格仅次於金,当年铸造如此长的大量银箸,亦反应出唐代的繁荣昌盛 ,国富民强。 唐代当年常举行盛大饮宴,让我们来欣赏敦煌473窟的壁画宴饮图。凉亭中长 桌两边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仅从女方一面来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 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野宴图,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还有 侍女两名,餐桌上放满了耳杯盘盏之类,同样也可明显的看到一双双横放 的筷箸。 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若 与唐代相比,相对较短,约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仅15 公分。根据现在材料看,没超过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阳东湖出土的两双北宋银箸,长23公分,箸上 部有了新突破,改圆柱形为六棱形,其下端还是细圆柱 形。 南宋银箸(江西安乐出土,图片来源:科学出版社中 国箸文化大观) 我们从宋、辽、金、元朝代出土的铜箸、银箸来看 ,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变,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为素 面圆柱体,甚为单调。 鄱阳东湖出土两双北宋银箸,对传统的圆柱形作了 革新,改圆形为六棱形,而四川闽中出土的南宋铜箸, 箸上也出现了纹饰,可以说从末代起,筷箸不仅仅只注 意它的实用性,进而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造箸的工匠们懂得,墨守成规难以有出路,他们需 要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江苏无锡幸福水库出土的元代四 支银箸上,工匠竟然大胆地镶上了自己的姓名。 数千年来,华夏箸文化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到了明代,箸的发展特别明显的一点,首方 足圆。所谓“首方”,即是上部为方形;“足圆”, 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 、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 形,但四方形极少,可是明代箸却以首方足圆 为特徵。由前代的首粗足圆柱形箸改为首方足 圆体,看起来变化并不大,但这一小小的改革 有三大好处: l、首先圆柱体筷箸容易滚动,而民间称之为四楞箸 的首方足圆箸,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 2、四楞箸比圆形箸更稳当的橾纵,如吃拔丝类菜 ,方头筷握在手中用力拨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条更得心 应手。 3、四楞方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 了艺术发展良好条件。圆柱体筷箸难以表现绘画刻字, 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 组成更大的画面。 所以说箸首由圆体发展为方体,为生产更精美的工 艺筷奠定了广宽的基础。方箸既可以单面刻,也可双面 刻,还可以四面刻,圆箸为此相形见绌。 明代象牙箸(山西太原出土,图片来源:科学出版社中国箸文化大观) 清代的筷箸,其特点为制作工艺精巧美观。而 竹木筷镶银者特别多。如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 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镶银箸,湘妃竹镶 银箸、乌木镶银箸、红木镶银箸等。这些镶银 筷,不但顶镶银帽,下镶6-7公分银套,还在帽 顶镶有7-8公分银链,使两筷相系不离。这不仅 仅是为了装饰性,给人以美感:还有它的实用 性,两筷配对,易於保管,不会因遗失其一而 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双镶箸,也有三镶箸。红楼梦四十回中写道 :凤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 所谓三镶就是顶镶银帽,足镶银套,中部镶银环。不过到了清 代末期,中环不再时兴,式样以环镶银链为多。 筷子的分类 中国的筷子分为五大类 竹木筷,金属筷,牙骨筷,玉石筷, 化学筷。 竹木筷: 最原始的筷子是竹木质的,因此人们使用最多的也 数竹木筷。古代竹筷品种可谓千姿百态,有灰褐色条纹 的棕竹筷最高档,但如今已绝迹于市场。同时,紫竹筷 、湘妃竹筷也是稀有品种,目前也已难觅。湖南的楠竹 筷放在清水中根根竖立不卧浮,有神奇筷之称;而杭州 西湖天竺筷也成为这个风景名胜的一大特产。 木筷品种较多,红木、楠木、枣木、冬青木,皆可 制筷,而质地坚硬的乌木筷身价最高。广州有家80多年 历史的筷子店,至今仍以手工制作,如有种狮子头紫檀 木筷,更是独一无二的精美工艺品。 金属筷: 从青铜筷算起,还有金筷子,银筷子,铜 筷子,铁筷子,现在发展到不锈钢筷子。 如今很少有人用金属筷进餐,但古代富豪 人家流行过金属筷。1961年云南祥云大波那铜 棺木出土3根圆铜筷,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495 年左右春秋中晚期文物。铜筷不宜吃饭,以后 逐渐被银筷取代。 牙骨筷: 中华筷中还有用象牙和取材于牛、驼 、鹿等兽骨制作的筷子,用海龟甲壳制成 的玳瑁筷等等。有些聪明的工匠用精雕细 刻的功夫将牙骨巧妙地镶接,使之成为艺 术品。 玉石筷: 另一类玉石筷也是筷中珍品,有汉白 玉,羊脂玉,有翡翠,故宫珍宝馆就陈列 着不少慈禧太后用过的金筷和玉筷、翡翠 的、翡翠镶金的等。 化学筷: “化学筷”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 像密胺的,塑料的 。30年代上海就 有赛璐珞筷子,近年又出一种乳白色的“ 像牙筷”,虽说与象牙相似,但仅仅是“ 像”而已。这是一种塑料密胺筷,因价廉 物美广受欢迎。 筷子的文化内涵 p不“动刀动枪”“和为贵”。 事实上,筷子的发明使用,对中华民族智 慧的开发是有一定联系的。尽管是一双简单得 不能再简单的筷子,但它能同时具有夹、拨、 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而与看上去“动 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 又多一份“和为贵”的意蕴。在民间,筷子被 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的婚庆、丧葬等 礼仪中。当我们仔细品味筷子的妙用时,更增 添对祖先的崇拜之情。 p关联易理 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用筷子夹菜不 是两根同时动,而是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 根在上,一根在下。两根筷子的组合成为一个 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从动的那根为阴;在 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 之象。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 极不存。这就是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 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 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 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 地,圆的象征着天。方形属坤卦,圆形为 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 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 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大概言由此出。 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而乾在下 ,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当然 吉祥;手拿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 坤在下,这就是天地否(p)卦,否 ,闭塞不通,如此用法岂不可笑? 用筷子时筷子很自然的把我们的五指 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 小指在下,中指在中。这样天、地、人三 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于中 矣。 无名指、小指在下象征着地道。无名 指、小指较弱,其位又在下,须相互依倚 ,象征着广大民众,无职无权,须互敬互 爱,彼此扶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象 征着为人处世,孤木难支,人无辅助难以 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着天道。五指之中食 指为要,曲伸开合属它最巧,把握方向属它最 妙。其象征着官、长,发号施令,作威作福, 然肆意妄为,终招大祸,须拇指管之方可成事 。拇指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监管、象征着法律 、象征着民心、象征着自然规律这是从不 同层面讲的,不可执之一理。食指灵巧,拇指 粗笨,灵巧为用,粗笨制约。故天道尚变,但 不可乱变。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五指之中中指最长,其在人位,象征 着人为主体,为万物之灵长。然居于两筷 之间其位尴尬,象征着中层领导,下有民 怨,上有官威;象征着人在中年,上有高 堂应尽孝,下有弱子要奶吃总归一句 话:做人难!但只有做人才最长。中年虽 不易,中年最辉煌。 筷子很简单,就是两根棍,随处可见,这就 是简易。筷子亦多样,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银 ,筷子的种类多样就是变易。尽管筷子多变化, 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的情况始终未变,这 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易。简易、变易、不易这 就是易经的三易之理。比如一个人,只用一 个名字来代表,简易嘛;但他的容颜、命运、情 绪是始终变化的,这就是变易;可他呢,是 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生老 病死,这就是不易。推而广之靡不如此。 筷子的功能 1.物理功能:助食。 筷子能对各种食物进行各种动作。精 巧,灵活,准确。 2.生理功能:锻炼大脑,促进智力发育。 研究表明,使用筷子会牵动手指、手 腕、手臂直至肩膀等30多处关节和50多处 肌肉,由此牵动的神经组织多达万条左右 。 筷法与握笔姿势 规范的执筷方法 传统上,一般采用右手执筷。 执筷姿势的取位:拇指捏按点在上距筷头(顶 )占筷长的1/3处为宜。 各手指的姿势和位置:拇指第二节前腹、食指 全指(三节指骨内侧)、中指第三节处与上支 筷接触;拇指第一节后腹将下支筷上端由虎口 处压向食指的中手指位置,中指前腹端将下支 筷压向无名指第三节;两根筷基本呈平行状, 或筷足略靠近。但不宜两足并拢或张口过大, 两筷开距,在中指第三节顶部与第三关节接触 处。 灵活和文明的用筷方式,应当是筷足接触食物 一步到位,一次成功,即入即出,进退有序, 不宜与食物接触时间过长。 筷子的用法忌讳 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 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 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 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 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 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 整齐摆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 整齐的竖向摆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要绝对 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 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 是大 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 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 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 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 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 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 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 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 食指伸出。这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 在不停的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 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 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 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 筷子指人。 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 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 发出 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 。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 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 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同样不能够允许。 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 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 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 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 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 被他人所不齿。俗话说“敲碗敲筷子,讨 吃一辈子。” 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 ,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知从哪 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 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 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 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 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泪箸遗珠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 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 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 样是不可取的。 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 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 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 ,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 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合作社股份转让合同范本
- 房屋及车位租赁合同范文5篇
- 专业人力资源派遣协议
- 建筑智能化工程安装协议
- 超市转租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 2025-2030宠物智能喂食器供应链异地备份风险防控方案
- 2025年淄博市中心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60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30马术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餐饮连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与资本运作策略研究报告
-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合作协议
- 危重病人约束护理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 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材料
- 蜂蛰伤的治疗指南讲课件
- GB/T 45785-2025压缩空气站能源绩效评价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路径
- 窑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QGDW10936-2018物料主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2000字论文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