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1页
西方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2页
西方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3页
西方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4页
西方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它使学生了解当代政治学基本内容的历史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从纵向维度上理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它也是了解西方政治文明本质和特征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观察当代西方政治现象不可或缺的基本视角。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课程主要学习西方政治思想(或政治学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认识人类政治观念发展的内在规律、政治学知识的积累过程、政治思想与政治史发展的互动关系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优秀成果,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政治思维能力。 2、 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导论(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意义2、教学难点:西方政治思想史几个主要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脉络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2、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3、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4、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意义。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二)第一章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6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智者的政治思想;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柏拉图哲学家治国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研究方法。2、教学难点: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一、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二、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三、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四、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第二节 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一、城邦和城邦制度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三节 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一、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二、智者的政治思想三、苏格拉底的知动和贡献第四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国家和理念和正义的国家三、哲学家治国思想四、政体思想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三、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四、政体分类及其变革五、对理想城邦的设计六、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了解古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理解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智者的政治思想;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柏拉图哲学家治国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掌握柏拉图的理念论、理想国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点。(三)第二章 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城邦解体与政治思想的演变;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2、教学难点:波里比阿的政治思想;西塞罗的政治思想;奥古斯丁的双城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第一节 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一、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二、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第二节 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一、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二、自然法思想三、人的精神自由思想四、人人平等思想第三节 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一、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二、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三、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第四节 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一、罗马法和罗马法学二、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第五节 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一、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二、奥古斯丁的双城论了解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文化的融合现象。理解城邦解体与政治思想的演变;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掌握波里比阿的政治思想;西塞罗的政治思想;奥古斯丁的双城论。(四)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4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托马斯阿奎那法的分类;但丁的世界帝国论。2、教学难点: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改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 一、 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2、 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3、 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第2节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1、 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2、 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第3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信仰和理性3、 教会和国家4、 国家的起源和目的5、 政体理论6、 法的性质和分类 第4节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一、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二、但丁的世界帝国论三、马西略的政治思想四、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了解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理解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托马斯阿奎那法的分类;但丁的世界帝国论。掌握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改造。(五)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4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布丹的主权理论。2、教学难点: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思想的异同;布丹政体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16世纪西欧社会背景一、民族国家的兴起二、文艺复兴运动三、宗教改革运动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权力政治观三、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四、君主的统治方法 第三节路德与加尔文的政治思想一、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第四节布丹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国家理论三、主权理论四、政体理论 第五节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一、反暴君派的产生二、浩特曼和莫耐的反暴君思想三、鲍埃西的反暴君思想 了解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掌握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思想的异同;布丹的主权理论、政体理论。(六)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6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学说、主权学说;斯宾诺莎的思想自由权;普芬道夫的双重契约论思想。2、教学难点:格劳秀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普芬道夫、斯宾诺莎对霍布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一、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二、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三、政治思想的世俗化 第二节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自然法学说三、国家和主权学说四、国际法的原则 第三节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自然权利观三、社会契约论四、思想自由权 第四节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自然法理论三、国家理论了解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理解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学说、主权学说;斯宾诺莎的思想自由权;普芬道夫的双重契约论思想。掌握格劳秀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普芬道夫、斯宾诺莎对霍布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七)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6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霍布斯的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洛克的分权学说。2、教学难点:霍布斯和洛克政治思想的差别;洛克分权学说的影响。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 一、英国的宪政传统 二、17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和革命的特点 三、政治思想的特点 四、革命时期各派政治思想 第二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三、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 四、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 第三节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 一、弥尔顿的政治思想 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洛克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 三、自然权利理论 四、政府的起源和目的 五、法治和分权 了解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的概况。理解霍布斯的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洛克的分权学说。掌握霍布斯和洛克政治思想的差别;洛克分权学说的影响。(八)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4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卢梭的政治思想。2、教学难点: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卢梭社会契约论与霍布斯、洛克等人的不同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 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3、 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 第2节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法的精神3、 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4、 分权学说 第3节 卢梭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平等理论3、 社会契约论4、 人民主权学说5、 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第4节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一、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2、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3、 革命时期各派的政治主张 了解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理解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卢梭的政治思想。掌握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卢梭社会契约论与霍布斯、洛克等人的不同点。(九)第八章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4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8世纪的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潘恩的政治思想;杰斐逊的政治思想;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2、教学难点:潘恩的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杰斐逊的民主自治思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 18世纪的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1、 美国社会的形成和特点2、 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3、 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2节 潘恩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美国独立思想3、 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4、 人权理论 第3节 杰斐逊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自然权利理论3、 民主自治思想 第4节 汉弥尔顿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性恶论和精英论3、 分权和制衡思想 了解18世纪的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理解潘恩的政治思想;杰斐逊的政治思想;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掌握潘恩的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杰斐逊的民主自治思想。(十)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 (4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康德的政治思想;黑格尔的政治思想2、教学难点:康德的伦理学说;黑格尔的体系和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特点1、 德国社会状况2、 政治思想的状况和特点 第2节 康德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伦理学说3、 国家学说4、 永久和平思想 第3节 洪堡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自由和个性3、 国家作用的范围 第4节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体系和方法三、市民社会和国家四、君主立宪制主张五、民族主义思想 了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社会状况。理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康德的政治思想;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掌握康德的伦理学说;黑格尔的体系和方法。(十一)第十章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4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9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孔斯坦的政治思想;孔德的政治思想;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2、教学难点: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评价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 19世纪法国社会主政治思想的特点1、 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状况2、 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2节 孔斯坦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权利和自由3、 分权思想 第3节 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1、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 空想共产主义思想3、 无政府主义思想 第4节 孔德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实证主义体系3、 社会团结思想 第5节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一、生平和著作二、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三、民主和平等四、专制和革命 了解19世纪法国社会状况。理解19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孔斯坦的政治思想;孔德的政治思想;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掌握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评价。(十二)第十一章 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柏克的政治思想;边沁的政治思想;密尔的政治思想;斯宾塞的政治思想。2、教学难点:柏克的代议制思想;边沁的功利原则;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论思想。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节 19世纪英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演变1、 社会经济政治状况2、 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3、 政治思想的演变和特点 第2节 柏克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观3、 代议制思想 第3节 边沁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功利原则3、 政府理论4、 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和改革主张 第4节 密尔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对边沁功利思想的发展3、 自由思想4、 代议制政府理论和主张 第5节 斯宾塞的政治思想1、 生平和著作2、 普遍进化论3、 社会有机体论4、 同等自由法则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经济状况。理解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柏克的政治思想;边沁的政治思想;密尔的政治思想;斯宾塞的政治思想。掌握柏克的代议制思想;边沁的功利原则;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论思想。三、课内练习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时分配和场地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学生认识犬儒学派与庄子政治思想上的异同,学会从不同角度对两人的政治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本次讨论课2课时,上课教室内进行。 4、 本课程教学建议增加中西比较专题。学生们已经学习过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可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有意识增加中西比较内容。5、 本课程评价方式 按照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来计算学生的总评成绩。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一)建议教材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1 年。(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