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 English日本语用户注册 新闻订阅 个人定制 免费邮件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主页 上市公司 2000年 第十一期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探析(一)资产证券化是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于70年代在美国开始兴起,日后逐步发展到全球,90年代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作为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以其精巧的构思和独特的功能,成为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尽管资产证券化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和类型,国内外对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它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和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化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引进证券化融资工具对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和长期消费信贷市场、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对我国而言却还是一项新生事物。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滞后性不可避免地对这一优越的融资模式产生了阻碍。由于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涉及到证券、担保、非银行金融业务等多方面,运作过程极其复杂,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制度来调整相关当事人之间盘根错节的法律关系,保障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转,就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失控,引发更大的经济危机。为此,借鉴发达国家在资产证券化立法方面的经验,研究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本文拟就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分析。SPV的法律地位问题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问题是设立特定的证券化发行载体SPV(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的主要业务是发行ABS资产支持证券),并购买银行贷款。因此,界定SPV的法律性质是资产证券化的首要法律问题。1、SPV的法律形式SPV是为实现预期财务目标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法律实体。在美国,SPV的法律形式主要有有限合伙、信托、公司三种,其中以信托和有限合伙为典型。而我国目前选择SPV形式时,将不可避免地与现行法律发生冲突。有限合伙经常应用于避税场合,但有限合伙在我国尚未取得合法地位。如果现有的合伙企业法不作修改,依合伙企业法第21条的规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因此即使将来我们能够以有限合伙的形式运作ABS,也无疑会增加以合伙企业形式设立的SPV转让时的困难。由ABS的融资结构可知,发起人可以通过SPV,就担保群组成立一信托,并通过信托来发行证券以募集资金。我国的信托法虽然早就列入了八届人大五年立法计划中,但至今仍未出台。自1979年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设立以来,仅有1986年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和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来规范信托的运作。然而上述法规并未明确规定信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及其他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且后者调整范围过于狭窄,只适用于营业信托,不适用于普通的民事信托,且其内容又大都集中于对信托业的纵向行政管理上。在缺乏信托法保护的前提下,当金融机构将担保群组移转于SPV而发行债券,投资者与特殊载体之间仅仅是种债权债务关系,一旦SPV不幸倒闭,该担保群组将被列为破产财团,从而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由于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加之我国在采纳有限合伙制度及信托立法方面的慎重态度,我们不难预料,未来的SPV采用有限合伙形式的可能性极小,而采用公司或信托形式的可能性较大。即使是信托形式,SPV在法律上亦应体现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信托有限公司的形式。2、SPV的设立世界各国在SPV的设立方面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由联邦政府出面设立专门机构,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由民间机构或证券化发起人出面设立SPV,大多数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国家采用后者。两种方案都有其利弊之处。在现阶段,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SPV作为发起人与投资者的中介机构,因其特殊和重要性,较为可取的方法是由政府出面组建国有独资的专业资产证券化机构,其资产业务是向贷款出售银行购买信贷资产。在条件成熟时,亦可考虑由资信卓著的国家银行及实力雄厚的国家级券商发起设立。3、SPV在公司法上的地位虽然公司是较为可取的一种SPV的形式,但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媒介,SPV本身基本上是一个“空壳公司”,没有或基本没有资本金,也缺乏机构和工作人员,而且为防范其自身的破产风险,SPV的职能被严格限定在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行资产证券上。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律制度下,设立SPV将遇到如下问题:我国公司法第2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为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为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为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为人民币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只有具备法定条件的公司方可发行公司债券。我国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对经营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特种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更高。这种法定最低资本限额的规定,使得作为空壳公司的SPV难以获得公司法人注册和取得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地位,也难以具备公开发行证券的资格。我国公司法第177至180条规定,公司应当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公司规模或转增股本,公益金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由于通常情况下SPV需将其绝大部分收益(一般不低于95%)反还给投资者,自身基本没有留利,因此在现行的公司法律制度下,SPV将因违反了公司财务会计制度而受到公司法第216条的处罚。由于SPV的法律地位涉及多种现行法律,如果逐个修改现行法律,在时间上缺乏可行性,而去年公司法的修订又不尽如人意。因此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由国家制订、颁布SPV特别法,确定SPV的设立条件、业务手段,确定资产转移的合法性,对SPV进行正确的法律定位。资产购买和出售的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必须在SPV成立后向其转让资产,转让的方式有债务更新、从属参与和真实销售三种。在这三种方式中,债务更新是先终止发起人与资产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合约,再由SPV与债务人之间按原合约主要条款订立一份新合约,来替换原来的债务合约。其手续较为繁琐,替换成本高,因此只能适用于资产组合涉及少数债务人的情况。从属参与(sub-participation)是发起人以附追索权的方式向SPV融资,基础资产不发生转让,发起人与资产债务人的合约一直有效,SPV与债务人之间无合同关系。SPV发行资产证券融资,由发起人转贷,贷款附有追索权,偿付资金来源于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在发起人破产的情况下,SPV只能作为无优先受偿权的一般债权人参加破产财产的分配。由于这种方式不能将SPV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相隔离,其资产证券的风险比较大,难以吸引一般投资者。相比之下,若即要隔离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又要获得成本经营和富有效率,采取真实销售方式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资产证券化运作最为成熟的美国,一般认为只有同时具备了下列条件,资产转移方可被认定为是真实销售:资产转移的形式和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思为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的风险完全移转于SPV;证券化资产的受益权完全移转于SPV;资产的移转是不可撤销的;资产转让的价格必须合理;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条件,包括发起人的债权人和其他关系人是否收到资产出让的通知,发起人是否保留了与资产有关的法律文件,SPV是否有权审查这些文件,以及如果将资产出售定性为抵押融资的情况下,是否会违背相关的实体法律等等。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章318条的规定,SPV要使债权让与具备对抗债务人的效力,必须通知债务人。就我国而言,真实销售可能产生如下法律问题:1、虽然从表面上看证券化发起人向SPV交付并移转的是“资产”的所有权,PSV接受交付并支付价款,符合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但从证券化实务看,证券化标的资产多为金融债权,而债权不存在“所有权”问题。从我国合同法的观点看,这种真实销售是发起人将金融债权有偿让与SPV的行为,其法律性质为合同债权的有偿转让,如同在我国“货款出售”亦是合同债权的有偿转让一样。2、我国合同法第79-83条对合同权利转让的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合同权利转让的方式、内容和效力等,但对于合同的有偿转让等特殊问题却未能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些问题例如:基于债权有偿转让所成立的合同,属于双务、有偿合同,而双务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问题。若允许抗辩权存在,则债权转让的后果将难以预料,从而增大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在发起人使用超额担保的内部信用增级方式下,SPV给付的对价与债权的实际价值会有较大的出入(通常情况下,SPV给付的对价只有资产实际价值的2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或仲裁机构能否以显失公平为由要求变更或撤销转让合同,发起人的债权人能否以发起人超低价处置资产为由主张撤销权,都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使得证券化发起人和SPV之间的真实销售的法律效力难以确认,从而影响资产证券的信用评级和包装出售。3、合同权利的转让,在法律上是否有效?针对合同转让是否与债务人发生关系的不同,法学上有三种观点:其一是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即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无须债务人同意,也不必通知债务人。其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通知主义,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必须将转让事实及时通知债务人,只有债务人接到通知后,转让才对其有效力。第三种是债务人同意主义,即合同权利的转让必须经债务人的同意才能生效。我国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可见我们采用的是债务人同意主义。但1999年生效的合同法第80条却又改用了通知主义,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我们合同法规定合同权利转让以通知债务人为生效要件。在证券化操作实务中,由于证券化发行媒介一般须委托发起人为其债权管理人,负责债权的管理和回收工作,是否通知债务人对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并无太大影响。在债务人人数众多、分布广泛、流动频繁的场合下,若一味要求每一笔债权转让都通知债务人,资产证券化的成本将大大增加。为降低成本,一些国家如泰国等规定,在发起人担任债权管理人的情况下,债权的转让可不必通知债务人。我国合同法尚未采用这一更有效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模拟精练
- 2025年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试卷真题模拟
- 武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
- 衡阳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2024
- 新解读《GB-T 39315.3-2020军民通 用资源 数据模型 第3部分:器材类 航材》
- 网红影响者品牌塑造-洞察与解读
- 水泥基材料改性研究-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山西统计局申论易错点
- 2025国考保定市行政管理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福建税务局行测易错点
- 调试、试运行与移交管理方案
- GB/T 26655-2011蠕墨铸铁件
- 热镀锌钢管技术标准
- 周三多管理学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 基础生态学第4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课件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 (完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大类》(1992年修订版)
- GB∕T 26520-2021 工业氯化钙-行业标准
-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支气管肺炎
-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共47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