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 2.D 3.C 4.A 5.B 6.D 7.A 8.B 9.D 10. B1膜内电位比静息电位负值减小,向0方向的变化称为 【 】A. 去极化 B. 反极化C复极化 D. 超极化2若某人的血清中含抗A与抗B两种凝集素,其血型是 【 】A、A型B、B型C、AB型D、O型3膝关节是由以下结构组成的复关节 【 】 A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腓骨上端 B 股骨下端、腓骨上端、髌骨 C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 D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腓骨上端4. 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 】A、聚合 B、辐散 C、环状 D、链锁状5如果视性语言中枢受损, 则会产生 【】 A 失写症 B 失读症 C 感觉性失语症 D 运动性失语症6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由于 【】 A、缺乏铁质B、维生素B12缺乏 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7. 高等哺乳动物的主要突触类型为 【 】A 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轴突轴突型B 轴突树突型、树突树突型、轴突轴突型C 轴突树突型、树突胞体型、轴突轴突型D 轴突树突型、胞体胞体型、轴突轴突型人体解剖生理学试卷 共6页 第1页8手掌面桡侧3个半手指及手掌桡侧半皮肤是受哪个神经支配的 【 】A 尺神经 B 正中神经 C 桡神经 D 腋神经9关于视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视野范围B、正常人眼的视野是颞侧大于鼻侧C、白色视野最大,黄色次之D、红色视野最小10大脑皮层紧张活动状态时主要脑电活动表现是 【 】A、出现波B、出现波C、出现波D、出现 二、填空题 (每空0.5分,共20分)1.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2.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3. 调节随意运动4肌小节5哈弗氏管 哈弗氏骨板6尾状核、豆状核、丘脑7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消耗能量、需载体8肌钙蛋白 原肌凝蛋白958颈神经前支 10横径大于矢状径11三叉神经节12胆碱能纤维13去极化14蜗底15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16皮层下感觉中继站17睫状肌 巩膜静脉窦18浮克曼氏管19左右肋弓20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作用、后放、易疲劳性21硬膜、蛛网膜、软膜22凝血酶源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1咽鼓管的作用是 。2神经元按突起数目分为三种,分别是 、 、和 。3新小脑的功能是: 。4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5 与 组成哈弗氏系统。6内囊位于_、_、和_之间。7主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 。8细肌丝的 和 称为调节蛋白。9臂丛由第 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10 人类胸廓的特点是: 。11头面部痛温觉、触觉传导路的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12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1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突触后膜_的局部电位变化。14行波学说认为:声波频率越高,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 。15继单个阈上条件刺激引起一次兴奋后,组织的兴奋性依次经历四个时期的变化,分别是: 、 、 、 。16丘脑的功能可概括为 。17房水是由_分泌的,由眼后房进入前房再进入 。18连接外环骨板和骨外膜的结构是 。19第810对肋骨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_。20反射中枢内兴奋传布的特征是: 、 、 、 、 。 21脑和脊髓的外面包有三层膜,分别为 、 、 。22血液凝固的过程大体可分为 、 、 。三、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具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作用。 2胫神经属于骶丛的分支。 3丘脑前核群与网状结构关系密切,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功能。 4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相生长素分泌增加,可促进生长发育,恢复体力。5透明软骨一般分布于喉、耳廓、会厌等处。6刺激超过一定时间限度时,时间因素不再影响强度阈值。7嗜中性粒细胞的运动性最强。 8. 第七对脑神经属于纯运动性神经。 9黄斑位于视神经乳头的鼻侧,其中的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10足骨中位于距骨和3块楔骨之间的骨称为骰骨。四、解释下列名词(共13分)1拮抗肌、协同肌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两侧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称拮抗肌。在运动轴的一侧,作用相同的肌,称协同肌。2神经核和神经节 功能相近的神经元,其细胞体常聚集在一起,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称神经核。位于周围的称神经节。3突触后抑制 是由于突触后膜产生了IPSP所造成的,是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递质引起的。4.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5暗适应与明适应 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任何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提高视觉敏感度,恢复视觉,称暗适应。反之,从暗处突然来到明处,最初感到亮光耀眼不能视物,稍待片刻,恢复正常视觉,称明适应。、实验(5分)如何制作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阈强度的含义是什么?、实验 制作步骤:1毁脑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3剥皮 4分离两腿 5分离坐骨神经 6 分离腓肠肌7游离标本 8 检查并稳定标本兴奋性阈刺激的含义:刚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问答(共42分) 1 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和听觉的产生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振动-前庭阶外淋巴- 前庭膜蜗管内淋巴基底膜鼓阶外淋巴圆窗膜毛细胞兴奋听觉的产生过程: 毛细胞兴奋并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质听中枢,产生听觉。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传递过程及传递特征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钙进入神经膜Ach释放R-Ach的 形成终板电位产生肌膜锋电位肌肉收缩特征: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疲劳性简述脑脊液的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硬脑膜静脉窦颈内静脉试述如何在一堆散乱的椎骨中分辨出颈椎(特别说明寰椎、枢椎、隆椎)、胸椎和腰椎? 颈椎:椎体小,横突上有孔。寰椎无椎体。枢椎有向上的齿突。隆椎棘突最长。胸椎:棘突斜向后下,互相掩盖,呈覆瓦状。横突及椎体两侧均有与肋骨相连的关节面。腰椎:椎体粗大,椎孔大,棘突垂直板状。某患者的血型为AB型,Rh阴性,给他输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5分) 每一次输血时,都一定要进行交叉配血。因为,其红细胞膜上含A、B两种凝集原,在输血时注意不能使供学血者的血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所以他可以接受A 、AB、 B、 O型血提供的血液。但因其是Rh血型,如果接受了Rh阳性供血者的血,将会产生抗Rh因子,以后再接受Rh阳性供血者的血就会发生凝血反应。一盲人走在街上, 脚底一滑摔倒了,他弯下腰去一摸,原来是一块香蕉皮,他拣起并扔进垃圾箱。请写出此过程所包含的神经传导路。(7分)a. 粗略触觉传导路;b. 运动传导路;c. 精细触觉传导路。7说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5分)交感神经 副交感 a.低级中枢位置不同: 第一胸神经节至第三腰神经节脑干骶段b.神经节 椎旁节 和椎前节 器官旁节和壁内节c.节前、节后纤维 节前短,节后长 节前长,节后短d.作用范围 广 局限 人体解剖生理学(B卷) 1.C 2.D 3.D 4.B 5.B 6.A 7.B 8.B 9.D 10.A1以下哪条神经属于混合神经 【】 A、位听神经 B、滑车神经 C、舌咽神经 D、 副神经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上皮组织的特点【】 A、细胞排列紧密 B、有极性 C、含丰富的神经末梢 D、富含血管3下列哪种因素可以延缓血液凝固 【】 A、维生素K B、粗糙面 C、适当加温 D、柠檬酸钠4关于脊柱正确的是 【】 A、正常时不弯曲 B、颈曲凸向前 C、胸曲凸向前 D、骶曲凸向前5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 A、下丘脑B、中脑C、延髓D、脑桥 6以下哪项不属于大脑皮质第一运动区的特征 【 】A、多为对侧投射 B、机能定位精细C、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度和复杂度有关D、刺激相应代表区的某一点,只引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的一部分收缩。7神经细胞锋电位的上升相是由于以下哪种离子的流动造成的 【 】A、K+外流 B、 Na+内流 C、 Na+外流 D、 K+内流8皮支支配手掌面桡侧3个半手指及手掌桡侧半皮肤,肌支支配前臂大部分屈肌、旋前肌和大鱼际肌的神经是 【】 A、腋神经 B、正中神经 C、桡神经 D、尺神经9中脑水管连通 【】 A、 侧脑室和第三脑室 B、 第四脑室和脊髓中央管C、 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隙 D、 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10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的神经元属于 【 】A、假单极神经元 B、双极神经元 C、多极神经元 D、联络神经元二、填空题 (每空0.5分,共20分)1. 视交叉 2.听觉反射中枢 3. 乳头层 网状层4中胚层期、肝脏期和骨髓期5哈弗氏管 哈弗氏骨板6真肋 假肋7三联体结构8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头状骨 钩状骨958颈神经前支 第一胸神经前支10膜化骨11胆碱能纤维12睫状肌13视杆细胞14螺旋韧带 前庭膜15血管16嗜中性粒细胞17促红细胞生成素18超极化19远20扩大交换面积,易于变形,利于通过小血管。21肾功能22将振幅大、振动力弱的空气传导,变成振幅小、振动力强的液体传导23肌钙蛋白 原肌凝蛋白24反射 反射弧25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26接受化学递质的刺激27使头向后仰1某患者两眼均颞侧视野丧失,其病变的可能部位为 。2中脑背侧面的四叠体的下丘是 中枢。 3真皮由内至外分两层,分别为 和 。4人的胚胎期的造血过程可依次分为 、 、 。 5 与 组成哈弗氏系统。 612对肋骨中,上7对称为 ,下5对称为 。7 是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8腕骨远侧列从桡侧起为 、 、 、 。9脊神经的臂丛由 前支和 前支组成。10在胚胎早期,以两种方式成骨,一种是从胚胎结缔组织膜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骨,称为 。11支配骨骼肌血管平滑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属于 能纤维。12房水是由 产生的。13某些夜晚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中几乎全是 。14蜗管横断面呈三角形,位于前庭阶和鼓阶之间,其外壁是 , 上壁为 。15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对维持 内外的水平衡起重要作用。16白细胞中运动性最强的细胞是 。17当肾脏功能衰竭时病人表现出贫血症状,其原因是肾脏不能产生足够的 。18膜内电位比静息电位更负的变化称为 。19老视(或花眼)的近点变 。 20红细胞的双凹圆盘状形态的意义是 。21临床上将测定NPN的含量作为判断 的一个重要指标。22鼓膜听骨链系统的作用是 。23细肌丝的 和 称为调节蛋白。2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25面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起源于 核。舌咽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起源于 核。 26神经元树突的功能是 。 27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其主要功能是 。1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共1. 2. 3. 4. 5. 6. 7. 8. 9. 10. 1球囊斑的毛细胞主要感受人体在水平方向上的直线变速运动。2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强,说明红细胞的脆性小。 3股四头肌是膝关节强有力的屈肌。4 内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和环行排列的瞳孔开大肌。 5纤维软骨主要分布于椎间盘、耻骨联合及关节盘等处。6肘关节是一个复关节,包括肱桡关节、肱尺近侧关节。延髓脑桥沟附着的脑神经,从外侧向内侧有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 7 红细胞沉降快表示悬浮稳定性大,沉降慢表示悬浮稳定性小。96岁以后,红骨髓内出现脂肪细胞,均变为黄骨髓 10凝血因子III是唯一来自组织的凝血因子。【 】四、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15分)1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都能把作用于它的各种刺激能量转换成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称。2体液免疫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来消除抗原对机体的有害作用,主要通过B淋巴细胞实现的。3 去大脑僵直 在动物中脑四叠体的上、下丘之间,红核之后横断脑干,动物表现出四肢僵直,角弓反张的状态。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K+ 、Cl-特别是Cl-的通透性增加(对Na+的通透性不增加),导致膜的超极化。5拮抗肌、协同肌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两侧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称拮抗肌。在运动轴的一侧,作用相同的肌,称协同肌。五、实验(5分)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传导比骨传导灵敏。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受试着一侧颞骨乳突,可听到音叉响声,至不能听到声音时,立即将音叉移近同侧耳旁,又可听到声音,即说明气导比骨导灵敏。 六、问答1 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振动-前庭阶外淋巴- 前庭膜蜗管内淋巴基底膜鼓阶外淋巴圆窗膜毛细胞兴奋2 试述成人的骨与骨连结有哪些特点是与直立、行走、劳动相适应的?a. 面颅退居较小比例,脑颅发达。b. 上肢骨骼轻巧灵活,下肢骨骼粗壮,关节牢固c. 胸廓横径大于矢状径,上宽下窄d. 足弓的形成e.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3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传递过程及传递特征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钙进入神经膜Ach释放R-Ach的 形成终板电位产生肌膜锋电位肌肉收缩特征: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疲劳性4 比较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不同。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将特定感觉 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通路 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形成特定感觉 弥散投射途径专一、点对点 途径不专一5 一盲人走在路上,感到脚下滑一下,他蹲下一摸,原来是一块香蕉皮,试述此过程所包含的神经传导路。包含:a 运动传导路(上神经元脊髓前角下肢肌肉)(走路)b 浅感觉传导路(感到脚下滑)c 运动传导路(摸)d 精细感觉(判断是香蕉皮)6为什么人在一定范围内远、近物体都能看清 ?说明眼经过了怎样的调节过程? 因为眼可以做调节 主要包括:a.晶状体调节 b.瞳孔调节 c.眼球汇聚7血液凝固的大体反应过程是怎样? 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b 凝血酶的形成 c 纤维蛋白的形成 人体解剖生理学(A卷) 一1C 2 D 3C 4. A 5 B 6B 7 B 8B 9 D 10 C 1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 】A、一次单收缩B、一连串单收缩C、强直收缩 D、无收缩反应2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主要由于 【 】A、缺乏铁质B、维生素B12缺乏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 】 A、红细胞上特异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4. 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 】A、聚合 B、辐散 C、环状 D、链锁状5如果视性语言中枢受损, 则会产生 【 】 A、失写症 B、失读症 C、感觉性失语症 D、运动性失语症6手掌面桡侧3个半手指及手掌桡侧半皮肤是受哪个神经支配的 【 】A、尺神经 B、正中神经 C、桡神经 D、腋神经7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层由三层组成,由外向内为 【 】A、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视细胞层B、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C、节细胞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D、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视细胞层8下列哪部分含有尼氏体 【 】 A、神经胶质细胞胞体 B、神经元胞体 C、 轴丘 D、 轴突9关于视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卷A 共6页 第1页A、 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视野范围B、正常人眼的视野是颞侧大于鼻侧C、白色视野最大,黄色次之D、红色视野最小10 横突上有孔的椎体为 【 】 A、 胸椎 B、 腰椎 C、 颈椎 D、 骶椎二、填空题 1植物性神经纤维按递质分为两种 胆碱能 和 肾上腺素能 。2神经元按突起数目分为三种,分别是 单极 、 双极 、和 多极 。3舌下神经为 运动 神经,发自延髓的 舌下神经 核。4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是 。5 哈弗氏管 与 哈弗氏骨板 组成哈弗氏系统。6内囊位于_丘脑_、_尾状核_、和_豆状核_之间。7蛛网膜下腔位于 蛛网膜 与 软膜 之间。8 原肌凝蛋白 和 肌钙蛋白 合称为调节蛋白。9臂丛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10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抵制都属于 突触后抑制 。11头面部痛温觉、触觉传导路的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 。1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突触后膜_去极化_的局部电位变化。13行波学说认为:声波频率越高,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 蜗底 。14继单个阈上条件刺激引起一次兴奋后,组织的兴奋性依次经历四个时期的变化,分是: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低常期。15近视是由于平行光线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矫正近视可用凹透镜。16房水是由_睫状肌_分泌的,由眼后房进入前房再进入 巩膜静脉窦 。17连接外环骨板和骨外膜的结构是 浮克曼氏管 。18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传导路其纤维最后投到 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9反射中枢内兴奋传布的特征是: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作用、后放、易疲劳性。 20鼓膜听骨链系统的作用是 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21血液凝固的过程大体可分为 凝血酶源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2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共10分) 2. 3. 4. 5. 6. 7. 8. 9. 10. 1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具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作用。2内侧膝状体为视觉传导束至皮质的中继站。 3丘脑前核群与网状结构关系密切,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功能。 4脑电波的波是在安静闭目时记录到的。5透明软骨一般分布于喉、耳廓、会厌等处。6去大脑僵直主要是全身伸肌紧张性亢进引起的。7嗜中性粒细胞的运动性最强。 8. 第六对脑神经属于纯运动性神经。 9黄斑位于视神经乳头的鼻侧,其中的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10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是处于不同功能状态的同一细胞,功能相对活跃的称纤维细胞,相对静止的称成纤维细胞。 四、解释下列名词(共13分)1内皮与间皮 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与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覆盖于胸膜、腹膜与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神经核和神经节 功能相近的神经元,其细胞体常聚集在一起,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称神经核。位于周围的称神经节。3突触后抑制 是由于突触后膜产生了IPSP所造成的,是突触前膜释放了抑制性递质引起的。 4. 非蛋白氮 血浆中的含氮化合物除了蛋白质外,还有尿素、尿酸、肌酐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临床上将这些物质所含的氮称为非蛋白氮。 5色弱和色盲 辨别某种颜色的能力较弱,称为色弱。缺乏辨别某种颜色的能力,称为色盲。五、实验(5分)1 如何制作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毁脑和脊髓2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3 剥皮4 分离两腿5 分离坐骨神经6 分离腓肠肌7 游离标本8 检查并稳定标本兴奋性在此过程中应注意:1. 不能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2. 分离神经时一定要把周围其他组织剥离干净。3随时用任氏液湿润神经和肌肉。不能沾污神经和肌肉。六、问答(共42分)1 比较丘脑特异性投射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异同。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把各种特定感觉冲动传到大脑皮质的特定感觉。每种感觉都有专门的途径,是专一的、点对点的投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是一种弥散状投射。 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和传递特征。 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钙进入神经膜Ach释放R-Ach的 形成终板电位产生肌膜锋电位肌肉收缩特征: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疲劳性3.某人的视交叉处长了一肿瘤, 请分析其视野损失情况, 绘图说明并写出分析思路 此人双眼颞侧视野丧失。分析思路:来自鼻侧视网膜的视神经交叉到对侧,来自颞侧视网膜的视神经不交叉,而鼻侧视网膜接受颞侧来的光线,所以此人双眼颞侧视野丧失。4试述如何在一堆散乱的椎骨中分辨出颈椎(特别说明寰椎、枢椎、隆椎)、胸椎和腰椎? (7分)颈椎:椎体小,横突上有孔。寰椎无椎体。枢椎有向上的齿突。隆椎棘突最长。胸椎:棘突斜向后下,互相掩盖,呈覆瓦状。横突及椎体两侧均有与肋骨相连的关节面。腰椎:椎体粗大,椎孔大,棘突垂直板状。5试述腰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至第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丛位于腰大肌的深面。 腰丛的主要分支:股神经: 支配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大腿前面、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闭孔神经: 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及大腿内侧面的皮肤 。 6甲在乙背部写字,已能清晰判断字的内容,请写出此过程的神经传导路。b. 甲在乙背部写字:此为运动传导路的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叶前部的神经元纤维经内囊、中脑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到 延髓锥体,通过锥体交叉 ,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由此发出脊神经到四肢肌。c. 已能清晰判断字的内容:为精细触觉传导路。第1级神经(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肌腹、肌腱、关节等处深部感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入脊髓的后索直接上行。来自上肢和躯干上部(背部)的纤维组成楔束,两束上行到延髓,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第2级神经元的胞在薄束核和楔束核内。由此二核发出的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左右交叉(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上行称内侧丘系,经脑桥、中脑,止于背侧丘脑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外侧核,发出纤维经内襄,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7说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 副交感 a.低级中枢位置不同: 第一胸神经节至第三腰神经节脑干 骶段b.神经节 椎旁节 和 椎前节 器官旁节和壁内节c.节前、节后纤维 节前短,节后长 节前长,节后短d.作用范围 广 局限人体解剖生理学(B卷)1 B 2 C 3C 4C 5 A 6 B 7A 8 B 9 . B 1肋弓【】 A、由第79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 B、由第810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 C、由第911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 D、由第1012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 2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 】A、一次单收缩B、一连串单收缩C、强直收缩 D、无收缩反应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 】 A、红细胞上特异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4属于随意肌的肌肉是 【】 A、平滑肌B、心肌 C、骨骼肌D、平滑肌与心肌 5一个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 A、胞体和突起两部分B、树突和轴突两部分 C、胞体和树突两部分D、胞体和轴突两部分 6蛛网膜下腔位于 【】 A、硬膜与蛛网膜之间B、蛛网膜与软膜之间 C、硬膜与软膜之间 D、硬膜与骨膜之间 7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零 B、小于正常 C、无限大D、大于正常 8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 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 C、5 羟色胺D、多巴胺 9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凝血因子是 【】 A、因子 IIB、因子 III C、因子 XD、因子 XII 10关于视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视野范围B、正常人眼的视野是颞侧大于鼻侧C、白色视野最大,黄色次之D、红色视野最小二、填空题1近视是由于平行光线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矫正近视可用 凹透镜。2生理学实验的急性实验法可分为 离体器官组织实验法 和 活体解剖实验法。3舌下神经为 纯运动 神经,发自延髓的 舌下神经 核。4沿左右方向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是 额状切面 。5哈弗氏管 与 哈弗氏骨板 组成哈弗氏系统。6胶原纤维又名 白纤维 ,其特点是 具韧性,抗牵拉性强 。7在脑桥,位于界沟内侧的均是 运动性 神经核,位于界沟外侧的均是 感觉性 神经核。 8细肌丝的原肌凝蛋白 和 肌钙蛋白 合称为调节蛋白。9颈丛由 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10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抵制都属于 突触后抑制 。11头面部痛温觉、触觉传导路的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 。1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是突触后膜_去极化_的局部电位变化。13行波学说认为:声波频率越高,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 蜗底 。14脑颅骨中成对的为 顶骨 和 颞骨 。15鼓膜听骨链系统的作用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16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传导路其纤维最后投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7连接外环骨板和骨外膜的结构是 浮克曼氏管 。18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是: 单向传递 、 时间延搁 、兴奋传递易发生疲劳 。 19血液凝固的过程大体可分为 凝血酶源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20耳蜗被分隔成三个腔,上方的是 前庭阶 ,中间为 蜗管 ,下方为 鼓阶 。21正常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 悬浮稳定性 。22在软骨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骨称为 软骨化骨 。23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 三联体结构 。24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细胞体的在脊髓的聚集处位于 骶髓24节段的灰质侧角 。25半规管内壶腹嵴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旋转运动的正、负加速度 ,而球囊斑的毛细胞则主要感受 头在空间的位置及人体在垂直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 。3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具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作用。2外侧膝状体为视觉传导束至皮质的中继站。 3丘脑前核群与网状结构关系密切,具有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的功能。 4脑电波的波是在安静闭目时记录到的。5透明软骨一般分布于喉、耳廓、会厌等处。6去大脑僵直主要是全身伸肌紧张性亢进引起的。 7嗜酸性粒细胞的运动性最强。 8. 第八对脑神经属于纯运动性神经。 9黄斑位于视神经乳头的鼻侧,其中的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10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是处于不同功能状态的同一细胞,功能相对活跃的称纤维细胞,相对静止的称成纤维细胞。 【 】 四、解释下列名词(共13分)1内皮与间皮 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与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覆盖于胸膜、腹膜与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神经和纤维束 神经元的突起常聚集成束,在周围部的称为神经,在中枢部的称为纤维束。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由于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后膜对K+、Cl-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超极化而形成的。4. 屈和伸 在冠状轴上两骨靠近,角度减小的运动称为屈,反之,角度增大称为伸。5巩膜静脉窦 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面有一环行的管道,称为巩膜静脉窦,它是房水循环的重要通路。五、实验(5分)设计一实验以验证某人的血型。1材料与用具 载玻片, 玻璃铅笔(或红、蓝铅笔),脱脂棉, 牙签、采血针、标准抗A、抗B血清、显微镜、酒精、0.9%生理盐水。 2 方法步骤 用玻璃铅笔在一片载玻片的两端上做符号(A、B),以免搞错。在两边各滴一滴0.9%生理盐水,用酒精棉球擦拭指尖进行消毒,采血针采血,用牙签各沾一滴涂于A、B两端的生理盐水中,再将标准抗A血清一滴滴于A端的生理盐水中,抗B血清一滴滴于B端的生理盐水中,分别用新牙签搅拌混匀(切忌混淆)。 置于室温下510min后,在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如果载玻片的A、B两端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现象,则受检者的血型为0型。如果载玻片A、B两端的红细胞都发生凝集现象,则受检者的血型为AB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只发生在载玻片的A端,则受检者的血型为A型。如果红细胞的凝集只发生在载玻片的B端,则受检者的血型为B型。 六、问答(共42分)1.人的正常视觉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远、近物体都能看清楚?当由看远物转为看近物时,需做哪些调节才能看清近物? 正常视觉的形成: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视中枢,引起视觉。远、近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是眼睛的晶状体和瞳孔可以作出一系列调节,具体为:a.晶状体由视远物时的凸度较小,折光力较弱变为视近物时的凸度较大,折光力较强。这是由于睫状肌收缩造成的。b.瞳孔由视远物时的较大,变为视近物时的较小, 是由于瞳孔括约肌收缩造成的。c.两眼视轴想鼻侧汇聚,以形成清晰的视觉。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和传递特征。 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钙进入神经膜Ach释放R-Ach的 形成终板电位产生肌膜锋电位肌肉收缩特征: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疲劳性3. 脑脊液是如何循环的?其功能如何?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经室间孔第三脑室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硬膜静脉窦颈内静脉。作用:保护脑和脊髓,维持颅内压,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4试述成人的骨与骨连结有那些特点与直立、行走 、劳动相适应? a.脑颅发达,面颅渐退化;b.上、下肢有了分工,上肢骨骼形体轻巧,关节松弛,运动灵活。下肢粗壮坚实。c.胸廓横径大于矢状径,上宽下窄近似圆锥形。d.足弓的出现 e.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5试述腰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至第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丛位于腰大肌的深面。 腰丛的主要分支:股神经: 支配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大腿前面、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闭孔神经: 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及大腿内侧面的皮肤 。 6比较躯体浅部感觉与深部感觉传导路。传导路 深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传导路 第1级神经元位置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位置 薄束核、楔束核 脊髓后角 第3级神经元位置 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 纤维交叉位置 脑干 脊髓 7说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1)支配器官不同:植物性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躯体神经则支配骨骼肌。(2)低级中枢存在的部位不同。(3)躯体神经由中枢到效应器只有一个神经元,而植物性神经则要经过两个神经元。(4)躯体运动神经一般都受意识支配,而植物性神经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识的直接控制,有相对的自主性。 (5)植物性神经对器是双重支配的,即既有交感神经,也有副交感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6)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植物性神经节后纤维形成神经丛,由神经丛再分枝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人体解剖生理学(A卷)1沿左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