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丰富的资源》 张山子。张敏.doc_第1页
六年级《丰富的资源》 张山子。张敏.doc_第2页
六年级《丰富的资源》 张山子。张敏.doc_第3页
六年级《丰富的资源》 张山子。张敏.doc_第4页
六年级《丰富的资源》 张山子。张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哺育了我们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地球哺育了我们活动主题二:丰富的资源课时:一课时 作者:张敏 单位: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大单庄小学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课 题 丰富的资源年级六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我们共同的世界6: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教材分析“丰富的资源”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地球哺育了我们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教材注重了学生对相关资源的搜集工作,其中还特意介绍了搜集和分析资料的途径。以学生讨论、探究的情景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其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资料,探究地球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本活动主题的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情分析 对于人类来讲,地球还是神秘的,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了解的则更多。六年级学生通过学习的积累和生活经验,对地球的现状是有所了解的,但对环境与资源等问题给地球带来的破坏,给人类自身造成灾难的认识较少,尤其对国家资源缺乏的现状也比较缺少切实的感受。因此,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的衣、食、住、行完全建立在地球所提供的资源上,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人类将别无去处,无法生存。教育他们要从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究地球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 2.能感受、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地球的美好与珍贵,明白生命的延续离不开地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究地球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延续离不开地球,人类是地球的子女,引导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设计思想结合学生实际,要想突破本课重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获,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回忆、体验等活动中引发思考,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课前资料大搜集、课内展示交流和拓展延伸等几个教学环节。 1.课前资料搜集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前置性调查表,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去访问有关人士或上网搜索,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好详细记录。2.课内展示交流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汇报调查活动结果,了解地球资源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拓展延伸:通过“只有一个地球”和“地球每分钟发生的变化”的资料展示,使学生受到视觉、听觉的的冲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进而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种种现象,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汇报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1.图片资料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2.探究式学习和问题互动解决为主导。3.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教学环境与媒体1.由于城市学生条件比较好,家长非常重视,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等方式,了解一些有关地球资源的资料。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来进行资料的收集。教师要在课前多准备一些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自与地球提供的资源的资料,以备补充课上交流的材料。3.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实物投影等媒体来完成。课堂中学生搜集的资料等可以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交流活动。教师补充的典型性资料、图片等,可以做成课件在一体机上进行展示交流。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搜集资料了解地球资源的重要性。教师准备: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2教师补充的典型性资料、图片等,做成课件在一体机上进行展示交流.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 丰富的资源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体验地球的赐予1.教师出示实物:一个鱼缸,里面有几条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可以直接回答)2.教师谈话质疑:鱼儿离开水,可以吗?为什么?预设:鱼儿是离不开水的,离开水它就会死去3.教师引导:是的,我们大家都知道,鱼儿离不开水,如果离开了水,它就不能够再生存下去。那么鱼与水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人与地球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为导入点,通过了解鱼儿与水的关系,自然而然引出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4.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上美丽的图片,感悟地球的美丽富饶。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地球上美丽的图片。(课件展示:地球上一些美丽的图片资料,同时配上轻音乐) 通过欣赏这些图片,你的心情怎样?想说点什么呢?-地球如此美丽。 生:畅谈感想感悟地球的美丽、富饶、迷人。5.教师小结导题:地球不仅有美丽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它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给予人类的“丰富的资源”。(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地球图片,主要以图片给学生“美丽”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对地球母亲产生欣赏、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入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明白,地球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美景,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从而对母亲产生依恋和感激之情。】二、活动体验,探究互动:地球大探宝1.教师引领:地球宇宙的奇迹、生命的摇篮,使人类在这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她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资源,作为地球的儿女,你们知道地球妈妈都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的条件或丰富的资源吗?预设1:地球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预设2:有矿产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等。预设3:还有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水资源。教师适时评价:你们对地球妈妈的了解真多!看来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2. 教师引导:看来地球更可贵的是她无私的奉献、慷慨大方的金子般的心灵。地球向人类提供的这么多资源,你最想了解什么?一周前,老师就布置了“地球大探宝”的活动,要求大家到图书室或网上搜集一些关于地球资源的有关资料。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多吧!下面我们就把自己调查所得的宝贵资料整理一下,也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收获吧!课件出示表格:地球大探宝 研究课题 类型 研究报告 感受与体会 环境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其它资源温馨小提示:1.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分组,并决定研究课题。 2.搜集资料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可以去访问有关人士, 也可以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 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线索、答案。2.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交流自己的收获并整理调查资料。教师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交流之中指导学习,也为全班的汇报交流做好准备。3.全班汇报,交流收获。 教师过渡:看到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相信收获一定不少吧!那就赶快来展示一下吧!记住:一定要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一个小组汇报时,如果不够完整,其他小组可以适当补充。哪个小组先开始呢? 小组代表汇报:预设1:环境资源调查组 我们小组对环境资源进行了研究。环境资源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如太阳光、地热、空气、天然水等。这类资源比较稳定,不会因为利用而明显减少。如能合理开采发展,精心保护,就能持续为人类利用。预设2:生物资源调查组生物资源,如动物、森林、草场等。这类资源人类使用之后可以通过本身的生产繁殖再生产出来利用,如能合理科学经营管理,也能为人类持续利用。预设3:土地资源调查组 土地资源,包括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预设4:矿藏资源调查组 矿藏资源,包括能源、各种矿物等,如煤炭石油。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其储量有限,开发利用之后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直至枯竭。预设5:森林资源调查组 地球的森林资源是一个天然的氧吧,不但净化了空气,而且为人类提供了新鲜的氧气。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预设6:水资源调查组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评价:你们搜集这么多的宝贵资料,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交流资料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作必要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汇报内容,让学生的汇报更准确,有顺序、有梯度。】教师补充资料:自然资源的三个特点一是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二是区域性,指资源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三是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教师引领:刚才,有小组用一些具体的数据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有谁知道我国的其它自然资源数量如何? 预设1:我国森林面积为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居世界首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预设2: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47万亿立方米。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预设3:煤的资源总量稳居世界第一,而且如果全世界都只烧煤的话,我国的煤的储量可功全世界的人烧大约100年。教师小结:我国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非常低,因此在我国存在着相当大的资源危机。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资料和一组组自然资源的数据,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球母亲对人类的哺育之恩,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生活体验地球的赐予1.教师引领: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有关地球资源的话题,接下来看看这些资源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关于“自然资源与我们衣食住行”的资料,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交流。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2)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3)如果资料较多,只选择主要的进行汇报;(4)组长做好记录。一会我们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汇报时语言最完整。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学生拿出资料准备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能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准备。】2.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的汇报自己的资料,组长和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分类、作好记录,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3.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评价。教师引导:同学们,先来瞧瞧我们穿的衣服。你们穿的衣服都有什么材料?你能说说这些材料是怎样来的吗?(以棉衣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穿的衣服与地球资源的联系。)预设1:棉衣的布料和缝制的线来自棉花,棉花的种植离不开土地、水、空气、阳光等资源。预设2:棉衣上的纽扣通常是塑料制成的,塑料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气:先把石油和天然气中合适的大分子成分提出来,先裂解成单体,然后再聚合成高分子就成了塑料。预设3:有些棉衣有不同的颜色和鲜艳的花纹,这就需要用到染料,染料的原料通常是从植物和各种矿物中提取。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教师谈话引领:是啊, 如果没有地球提供的各种自然资源,我们根本就无衣可穿。正是由于有了地球的奉献,我们才能将自己打扮得光鲜漂亮。那么“吃”呢?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食物,它们与地球又有着怎样的联系?预设1:我们每天吃的馒头、煎饼,主要来自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而它们的生长是离不开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自然资源。预设2:我们吃的鸡蛋、各种肉类主要来自于各种动物,这些动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阳光、空气和食物,而它们吃的食物同样是来自与各种自然资源。教师适时评价(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学习方法,xx同学这节课表现得最好,这才是做大事者的胸怀)(君子不夺人之美)(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 教师小结:与“穿”相比,我们吃的食物与地球的联系更为明显,不管是粮食、粮食加工品,还是牲畜、鸡蛋等,它们的源头都是土壤、空气、水和阳光。离开了大地,我们一天也无法存活。教师谈话引领:了解了这些,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穿的衣物,吃的食物,因为从源头上看都是从地上种出来的,所以离不开地球提供的资源。那我们住的房子,出行用的交通工具,都是人们制造出来的,与地球关系不大。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说法的呢?预设1:我们住的房子是建在土地上的,当然离不开土地资源,建造房子用的石头、水泥、木材等等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如:铁是很多金属的原材料,而它本身是从铁石矿中提取的;水泥是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等自然资源经过煅烧、细磨后制成的。预设2:我们出行用的交通工具虽然是人们制造出来的,但交通工具中的汽车、飞机等更是离不开石油。所以,我们的住房和交通工具同样也离不开地球提供的自然资源。教师适时评价:你很有自己的见解,总结的很到位,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教师谈话:衣、食、住、行是生存的基本,而人类之所以能获得这方面的保障,正是由于地球的无私奉献。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它们,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文明才得以持续发展。了解了这些,你觉得地球称得上是我们的母亲吗?预设1:我认为地球就是我们的母亲,因为她给予人类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预设2: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清新的空气、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秀美的山川,无尽的矿藏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一切资源,每一样都是我们地球母亲的恩赐!预设3:因为有了阳光、空气、丰富的水源,我们的才能延续自己的生命;有了海洋资源,我们才会吃上高蛋白的食品教师引领:地球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的生命,哺育了我们,而且,为了让我们的生活不那么单调,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娱乐资源”。瞧这些- 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起,亚太经合组织便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中国通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促进了自身发展,也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10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重要文件,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有关成员双边关系的发展。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中国对外贸易的大约70、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70%以上来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区域经济。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内发挥着极具建设性的作用。中国通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除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揽子计划外,积极与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宣布,中国政府将拨款1000万美元设立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中国通过双边、多边和地区性合作等各种渠道,为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困境作出了积极贡献。课件出示人们利用水、山等自然资源进行娱乐活动的图片。师:看了这些,你觉得地球母亲对我们怎么样?学生说一说各自的看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探究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体会资源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课件或图文的形式,及时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谈话:地球妈妈实在是太伟大了!她无私的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那么你知道哪些资源可以重复使用?哪些资源是用一点就少一点呢?预设1:我知道可以重复使用的资源有: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海潮等。预设2:石油、煤炭、矿藏和原始森林是经过数百年甚至上亿年的事件得以形成,现在人们大量的滥砍乱伐、不节制的开采,这些资源总有一天会用完的。教师小结:以上资源中,按照短时期内能不能再生或可不可以循环利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不加节制的开采,一定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而随意毁坏森林资源,则影响再生资源的再生;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必定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四、拓展知识,迁移发展:我为地球做点事1.教师谈话: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在她的细心呵护下,我们健康愉快地成长着,然而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母亲的怀抱,去独立生活。但对于地球母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离开她而生存。她哺育着全人类,一代又一代,一世又一世。但母亲的负载是有限的,这让我们不得不为她担忧,为我们人类自古代奥运会是为祭祀希腊的万神之王宙斯神而设立的。它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美好愿望。奥运会在古希腊人心目中是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 。古代奥运会是以竞技体现勇敢、强壮、和健美,体现古希腊人的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因而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体育遗产。 五项竞技:公元前708年第18届奥运会上被定为比赛项目,包括赛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等。己担忧。课件出示资料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内没有第二颗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教师引导: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预设1:地球母亲毫无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然而,人类却不加节制地开采及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使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人类在索取地球资源的同时,在肆意地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1998年的特大洪灾,淹没的、冲毁的房屋及死、伤者不计其数,还使许多人都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人类大量毁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预设2:地球上快要没有蓝色和绿色了。那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正直冲蔚蓝的天空;那工厂里排放出的污水正流入清澈的溪流中;那一堆堆臭气熏天的垃圾山使人见了便跑;那一排排高大挺立的绿树正在森林中被伐木人用电锯“沙沙”地锯着。动物、花草也一一灭亡。预设3:当人们天天带着口罩艰难地行走在“黄沙满天飞”的大街上,臭氧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得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皮肤病,整日痛不欲生!这都是人们的贪婪和自私造成的。而我们也早该醒悟:科学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只要我们尽力挽回,地球还是会重新容光焕发的。如果每人都为绿化出一点力,让树木增多,这样,沙尘暴也就不会肆无忌惮的到处乱飞了。教师补充展示图片资料:(地球每分钟发生的变化)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2100万公顷。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人: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教师谈话引领:同学们,通过以上数字加上日渐严重的雾霾天气,想一想,为了防止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预设:如果发现有人滥砍乱伐树木,我们要制止他们的行为写一封倡议书,倡导所有的学生们不要乱丢垃圾,并互相监督身边的人要节约用水、用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教师引导: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节约的小窍门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于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做到言行一致,从自我做起,去节约资源,科学利用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只有一个地球”和“地球每分钟发生的变化”的图片资料展示,使学生受到视觉、听觉的的冲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进而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种种现象,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谁来评价自己或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哪位同学这节课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示祝贺。2.小结: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吧!最后祝愿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布置体验任务:给自己停一天水,体验没有水的生活,并将体验感受记录下来。【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