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1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2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3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4页
《早期希腊哲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理性思维的启明星 前苏格拉底哲学 目录 一、引言 二、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三、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 四、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五、小结 六、参考书目 同整个西方文明一样,西方哲学也肇 始于古代希腊。从古希腊第一个可以称为 哲学家的泰勒斯算起,西方哲学迄今已有 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面貌独特的古希腊 文明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思维传统,它 不同于东方(中国、印度、阿拉伯等)的 思维方式。这种传统持续了两千多年,经 久不衰。其间出现的思想体系,可谓派别 林立,浩如烟海。 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1.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公元前 6世纪,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奴隶 制逐渐兴起。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城邦”奴隶 制后期。 奴隶制关系的确立,使得生产进一步发展 ,从而为古希腊哲学提供了用于总结和概括的材 料。 由于奴隶制的确立,奴隶主依靠对奴隶的 剥削才有可能脱离开单纯的体力劳动,而专门从 事精神生产与研究。(“闲暇”) 在希腊的各种政体中,都必须遵从一定的 法律规范。正是这种从变幻无常的现实生活中寻 找某种恒定性和统一性的尺度或规范的心理倾向 ,最终形成了希腊人的思辨性格。 2. 古代神话对希腊哲学的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初,古希腊哲学开始出现时 ,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关于诸神谱系 的故事已流传了300年。神谱一部以神话语 言,以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是以 后哲学的、思辨的宇宙生成论范本。 希腊神话在西方哲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因为希腊哲学的起源,部分来源于和神话 的冲突中。 3. 古代东方各民族思想文化对希腊哲学的影响。 科学自古被认为是来自东方,在算术,天 文,历法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 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 第一阶段:自然哲学阶段 从泰勒斯创立希腊哲学开始,直 到爱利亚学派对自然哲学的超出,其 中贯穿的核心问题是万物的本原问题 。 主要流派:米利都学派;爱菲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元 素派;原子派 第二阶段: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 学阶段 所探讨的问题不再限于自然,而是转 向了人的伦理生活和社会生活。亚里士多 德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大系统 ,在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和逻辑学方 面都达到了古希腊哲学的最高峰。 主要流派:智者派、苏格拉底哲学和小苏 格拉底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体系 化哲学。 第三阶段:亚里士多德解体并专注 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 哲学逐渐与伦理学、宗教相结合,更 加关注人生问题;科学理性精神犹存,交 杂有神学目的论和“天命”论;伦理成为 中心问题,论证个体伦理和世界主义的政 治伦理;理性主义逐渐被怀疑主义、宗教 神秘主义所代替,最终融入基督教神学。 这一时期,主要是伊壁鸠鲁哲学、斯 多亚主义和怀疑论哲学、新柏拉图主义。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又称“前苏格拉 底哲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以本原 问题为中心议题。在探究的方法上主 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上的类比和宣称 ,日常素朴思维贯穿于探究过程中。 地缘关系和地域特色也很明显,一个 哲学派系一般都较为固定的活动区域 。早期的希腊自然哲学也表现出较强 的历史穿透力。 米利都学派 希腊哲学起源于小亚细亚西岸伊奥 尼亚的米利都(今天在土耳其境内) ,这个城市濒临爱琴海,是古代亚、 非、欧的交通枢纽,工商业繁荣,人 文荟萃,被称为伊奥尼亚地区的花朵 。在这里孕育了古希腊哲学中的第一 个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 ,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唯物主义 倾向的哲学学派,它因其发祥地而得名。 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斯(约公元前 624前547年)、阿那克西曼德(约前 610546)、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 585前525),他们是师徒三代,各相 差约20岁。 (一)泰勒斯(Thales) 泰勒斯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从亚里士多德起,他就一直被为整个 西方哲学的始祖。富有政治智慧,与 雅典的梭伦是好朋友,并赢得了同大 名鼎鼎的梭伦一样的“贤人”的称号。作 为希腊的“七贤”之一,泰勒斯的格言是 “水是最好的”。 两则逸事: 他在西方最早开始了自然科学的研究 ,因天文观测而失足落井,遭婢女嘲 笑 柏拉图记载:“泰勒斯仰观星空竟失足落在 井里”,伶俐的色雷斯女奴嘲笑他“只热衷于认识 天上发生的事情,却看不到在脚下发生的是什么” 。 因天文观测而预测橄榄丰收,大发横财 基本观点 1.“水是万物的本原” 第一,他用经验证据说明水有滋 养万物的作用。据亚里士多德讲:他 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 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 从湿气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物由 此产生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 他想法的一个事实。 第二,泰勒斯接受了古埃及人大 地是飘浮在水上的说法,他用水的摇 晃解释地震现象。如果大地上下均为 水所环绕,那么就不难推想世界的最 初状态只能是水,大地以及其上的事 物都是后来从水中产生的,正如水滋 养种子、培育生命的经验事实所显示 的那样。 意义 这是一种素朴的唯物论,把自然 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统一于某种特殊的 具体物质。 此前的希腊神话把万物的根源归 结为神,泰勒斯第一次用一种具体的 自然物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根源,标 志着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从神话中独立 出来,开始用科学的理性来观察世界 ,宣告了古代神话宇宙观的结束,因 而具有开创的意义。 2.万物皆有灵魂与神灵。 在泰勒斯看来,大地以及其上的 万物从水中生成之后,水仍然作用于 地上的事物。水推动万物的力量被称 为“湿气”,它弥漫于世界之中,无所不 在。按当时的流行观念,能动的力量 即灵魂,正是在此意义上,泰勒斯称 万物有灵魂,并进而把水的能动力量 奉作神圣的力量,又说万物都充满了 神。 对泰勒斯的评价 (1)积极方面: 泰勒斯第一个明确地表述了唯物主义和自 发辩证法的世界观,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唯 物主义哲学家。 水是世界本原的命题,是古希腊哲学史 上第一个哲学命题。这个命题标志着欧洲哲学 史的诞生。 水是万物本原的论断,是古希腊哲学史 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命题。 它的一个鲜明特点,就在于否定用超自然 的原因去解释自然,坚持从自然本身去说明自 然,用物质性的水来表达万物统一的根源。 (2)局限性:泰勒斯的这种唯物主义观点 还是很原始的、朴素的。 把万物本原归结为某种特殊的、具 有一定感性形态的东西,实际上是用一种 特殊的东西去说明其他特殊的东西,这种 理论概括还未能摆脱感性形态。 这表明在哲学刚产生的时候,人们的 理论思维还未得到充分发展。 这一命题还只是思维和存在问题的 最原始的唯物主义表述,对思维和存在关 系的理解还不是自觉的、明确的。 (二)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 1、本原是阿派朗(apeiron) 阿派朗(ape iron)本义是“无限制、无界限、 无规定、无定形” ,也就是能够全方位扩展的无限 物;世界由此而产生,并且最终归于这种无限物。 它在空间的量、在运动和时间中有“无限”的本性 ,能够生成无数个世界;它永恒运动,使万物生灭 不息;作为本原,它没有开端和终结。 目的:解决泰勒斯的“水为本原”难以解释水生成 万物和自然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性问题。 2.“无定”生成无数世界 他在希腊哲学中最早形成“对立”范畴,认为 阿派朗(apeiron)蕴含着无限多的“对立”,也 就有生成无限多样事物的可能性。永恒运动的 阿派朗把无限多的“对立”冷热、干湿分离出 来,生成多样性的事物,又在毁灭中复归于它 。 但是,他的“对立”仅仅是从本原论角度指冷 热、干湿等基本物态成分,还不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普遍法则,不能把他拔高为最早发现辩 证法规律的人。 3.宇宙论 他认为,地球根本无须以他物为依托,它 只是悬于太空中的一个固体,与其他所有物体 保持着同等距离。 他并没有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他看 来,人类生活在平坦的地表上显然是不言自明 的,因此地球是圆筒状的。“大地无所凭依, 它之所以静止不动,在于它与其他所有物体保 持同等距离,其状.如鼓。我们在它的一个平面 行走,其他人则位于它的另一面。” 评 价 (1)阿那克西曼德提出阿派朗范畴,直接影响了 后来以“气”为本原的学说。 (2)用阿派朗的物质变化所论证的宇宙生成论、 进化论渗透着自发的辩证法精神,他预言世界 可以有许多个,人类生活的世界只是其中一个 ,这个思想被中世纪的布鲁诺用来作为反对宗 教神学的武器。 (3)猜测到世界万物具有必然性,认为各种事物 都产生于阿派朗,消灭后又复归于阿派朗。 (4)他最早提出“对立”,是赫拉克利特建立对立 统一学说的先声。 (三)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 1.本原是无限的气 他综合了数量、空间上的无定形性和质上的 确定性,是阿派朗(apeiron)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是米利都哲学本原论的完成形态。 “气”是万物的本原,说万物生于空气的永恒运 动,并复归于空气。无限的气永恒运动变化,内在 动因是气所蕴含的冷热、干湿等对立物态成分。 这是一种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美尼的分 离生成观形成对照。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 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 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3.气与灵魂 发展了泰勒斯的灵魂学说,认为灵魂是 气、是气息,气是生命赖以维持的本原,这 就既坚持了用气来说明一切的原则,又能较 好地说明生命现象的发生。 评 价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论,较好 地说明了多样性的世界统一于一种具 体的物质形态。不仅坚持了米利都学 派的唯物论,还提出了一些朴素的辩 证法思想。 他不是凭猜测,而是通过观察气 的稀散与浓聚的物态变化,来说明万 物的生于气又复归于气,具有实证科 学精神的萌芽。 (四)米利都学派在哲学史上 的地位(评价) 米利都学派的哲学是整个欧洲哲学史的光辉开 端,在哲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1.肯定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坚持用物质的原因说明世 界统一性和万物的生灭变化。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 。 2.有运动变化、历史进化的观点。 3.在政治上,它否定了贵族奴隶主的神鬼迷信观点,肯定 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级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合理性。 总之,米利都学派的哲学从总体上、路线上是正确的,为 后来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它在理论形态上还十分朴 素。它以直观为基础,企图用一种具 体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统一性,还不 是科学的抽象。 这不仅为后来的唯物主义留下了 进一步发展的余地,也为唯心主义留 下了理论缺口。 爱菲斯学派 爱菲斯是伊奥尼亚地区仅次于米利都的繁荣的港 口城市。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 元前540前480年)。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杰出代表 。 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有“晦涩哲人”之称。 “时间是一个下跳棋的孩子,而支配权就在孩子的 手中”。 “如果人们的头脑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那 么眼睛与耳朵对于他们只是一种无用的摆设。” 基本观点 “世界是一团活火” 他提出火是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 都是火的转化形态。在他看来,“这个世 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 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 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 上熄灭”。“万物皆可化为火,火亦能化为 万物,犹如货物可以换得黄金,黄金可以 交换货物一样。” 2.万物都根据逻各斯生成 在赫拉克利特这里,宇宙万物的转化是在 一定尺度下进行的某种有秩序、合规律的过程 ,用他自己的话说来说,“火”和宇宙万物都遵循 着那普遍存在的“逻各斯”。“逻各斯”作为火的特 性,首先是指万物变化的普遍尺度,大致上等 同于后世所谓的“规律”。 正是通过保持适当的量度,虽有不断的变 化,事物仍能维持原样。 “逻各斯”的另外一种含义乃是指人的思维能 力。“逻各斯”是人的灵魂所固有的,它自行增长 。只有思想才能发现它,“思想最大的优点,智 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 的话”。 3.赫拉克利特还提出了许多辩证法思想 。 例如:他认为一切皆变。 他认为,万物时刻在流动变化,提出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命题,把万物比作 一条“河流”。 他说没人能够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走进同一条河流的人遇到的是新的水流, 这强调了运动变化的绝对性方面。 还提出了对立面统一的思想,认为互相排 斥的东西是统一的。 他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 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在他看来,一切皆相对。因为事物既 然是对立面的同一,它就是由矛盾双方构 成的,必然具有双重性质,人们对一事物 的评定就应当以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而定 。 总之,在欧洲哲学史上,他第一 次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较为系统地 阐述了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这对欧洲 哲学史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辩 证法观点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因而是 朴素的、自发的,缺乏科学的分析, 并常有猜测性质,包含循环论色彩( 万物产生于火又回归于火,世界每隔 10800年就发生一次世界大火,旧世 界就灭亡,新世界就开始)。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哲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产生于南意大利。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70 前500)是古希腊第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欧洲最早的一批数学 家,把希腊早期思想被推进到一种较高的抽 象的逻辑思维水平。 这个学派具有科学性与宗教性的双重特 性。 1.数是万物的本原 与此前的米利都学派从具体自然物质 中寻找万物的本原不同,他们在研究数学 的过程中看到事物都具有数量的特性,并 且遵循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由此他们产 生了一种幻觉,似乎数是万物的本原。 在他们看来,万物都是由数产生的, 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数是 万物的范型,万物都是模仿数而产生的, 是数的摹本。 2.和谐有限的宇宙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本原论中,形成了一 个重要范畴和谐(harmonia)。 原义是“将不同的东西美好地连接、调和在 一起”,在哲学上就是指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 认为作为本原的数之间有一种关系和比例,这 种关系和比例产生和谐,和谐产生秩序,整个 世界、人类社会都由这种和谐和秩序作统治和 支配。 和谐不仅是万物有善的限定性原理,也是 该学派的审美和伦理观念。 提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的命题。 评价 毕达哥拉斯撇开物体的具体特性,找出共 同的特性数作为自然事物的本原,无疑,他是 一个自然哲学家,相比于米利都派的单一的具 体物质形态,直观的成分减少了,思维的因素 增长了。把现实的自然过程看成浓聚、稀疏的 猜想被数量关系所取代,人类过去是力图摆脱 超自然的神话,用个别的自然事物解释一切, 现在又开始努力摆脱个别,寻求超个别的东西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论反映了人类思维为迈 出这一步所作的努力,它预示着一种新的更高 阶段的哲学的出现 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也以其发祥地爱利亚(Elea )而得名,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公元前5 世纪延续了100多年。 它是古希腊早期哲学的重要转折点, 是早期南意大利传统的成熟阶段。 在探讨运动、变化着的东西之外,爱 利亚给给古希腊哲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探讨不运动、不变化的东西,把存在作 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把思想作为研究的对 象。 色诺芬尼关于“神”的思想 1、对拟人化传统宗教的多神论的批判 他反对人神同形的观点,认为这些都是人按照自 己的模样“塑造”出来的: “凡人们认为诸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 有同他们一样的容貌和声音。”他嘲讽说:“假如牛、 马河狮子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 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和塑出马 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和塑出狮形的神像了。” 这一思想明显打击了当时流行的传统神话,对后 来反宗教神学也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2、“一”:带有泛神论色彩的理性神 色诺芬尼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批判多 神论和神人同形论,目的是为了论证“有一个神 ,他是神和人中间最伟大的;他无论在形体上 或心灵上都不像凡人” 。这种“神永远在同一个 地方,根本不动”,它“全视、全知、全听”,“神 用不着费力气,而是以他的心灵和思想使万物 活动”。 这种神是惟一的、不变的本原,只能通过 理智去把握,对神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超感性的 本原的认识。 这个“唯一”、“不动”的神,也就是宇宙全体 的本性,这直接影响和启发了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巴门尼德(Parmennides,约公元前540 前470)是色诺芬尼的学生,是爱利亚学派的的 奠基人,他的哲学著作是哲学诗论自然, 但已失传,现在见到的只是一些残篇了。 最早使用“存在”(being)这一抽象而具有 本质意义的范畴来规定世界的本原,强调理性 思维在认识真理中的重要作用,超越了伊奥尼 亚自然哲学从直观观察中探求万物本原。 1.存在的学说 对于物质,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它存在”; 对于虚空,我们则称之为“它不存在”。在他之前 的所有哲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认为“它” 不存在,好像“它”存在过似的。赫拉克利特甚至 还说过“在同一时间既存在又不存在”。 与此不同的是,巴门尼德仅仅断言了“它存 在”。这种观点意味着,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能被 思考的,因为人不可能思考“无”。不能被思考的 东西是不存在的,而存在的东西是可以被思考 的。这是巴门尼德论断的一般主导思想。 2、真理和意见 巴门尼德的“非存在”,是指变动生灭 的现象世界,“意见”就是凭感性对现象世 界的认识,是一种没有把握世界本性的认 识。 他第一次把世界二重化、把认识区分 为真理和意见,后来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为 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二重化,把认识划 分为意见与知识。 他从存在论出发,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一 是低级的认识,叫做意见,即感性认识;二是 高级认识,叫做真理,即理性认识。 在他看来,感官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及其现 象都是可生可灭的,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不可靠的,因此,对自然物的认识只能获得虚 假的、不确定的意见 只有唯一的、不动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只 有对“存在”的认识才能通向真理。对真理的认识 不能凭感觉,而要凭借理智。 评价 巴门尼德否定了以前的自然哲学仅从感官对象中 寻求世界本原,说明世界的片面性观点,强调从理智 和思维去把握世界。因为世界的本原“存在”只能是思 维的对象。从这里开始,哲学由以前研究始基和派生 物的关系转向了研究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巴门尼德 这种学说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巴门尼德学 说是古代早期哲学向思辨的本体论转化的光节点。所 以,黑格尔称其为真正的哲学史的开端。另外,巴门 尼德的否定感觉、否认现象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否定 了自然哲学家的朴素辩证法,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 困境。 芝诺(Zenon) 芝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巴门尼 德的存在论作进一步的论证,即论证 存在的“唯一”、“不动”,否定“多”和“运 动”。 在欧洲哲学史上,他第一个使用 逻辑推理的主观辩证法揭露客观世界 和思想之间的矛盾,被亚里士多德称 为“论辩术的创始者”。 1.反对众多的论证 芝诺为巴门尼德的作为世界全体本性的“ 存在”是“一”而不是“多”做论证。 所谓“多”是指作为世界本性的本原意义上 的多元,也指空间组成部分的多,而不是指现 象世界的多样性。 他认为,如果“存在”是“多”,那么存在就既 是无限大,又是无限小。(1)在空间构成上( 2)在数量关系上 所以,“存在”如果是“多”,它就同时既是有 限的,又是无限的,这是矛盾的。因此,“存在” 只能是“一”,不能是“多”。 评价: 芝诺对“多”的反驳,客观上揭露了“多” 的矛盾,提出了大和小、有限和无限的辩证 关系问题,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他反驳“多”、揭露矛盾的目的, 是借此来否认“多”的客观性、真实性。 他论证的错误在于:不懂得有限和无限 、大和小、一和多的辩证法,把它们完全割 裂开来,绝对地对立起来,把矛盾当作虚假 的,从而否定矛盾。 2.反对运动的四个论证 为了证明存在是不动的,他又运用反 证法来证明运动的不可能,提出四个论证 : 二分法:运动的物体永远达不到目的 阿基里追不上乌龟:最快的永远追不上最 慢的 飞矢不动:飞矢并没有离开自己的空间 运动场: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 元素派 “元素”的希腊文原义是“字母”,自 然哲学家用来表示性质不可分割的最 小单元。 主要有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说”和 阿那克萨格拉的“种子说”。 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 492前432),比巴门尼德年轻20多岁, 与阿那克萨格拉、普罗泰戈拉同时代,智者 高尔基亚是他的学生。 他是工商业奴隶主的民主派政治家,领 导民众推翻僭主政权而建立民主政体,倡导 清廉,享有很高声誉。当民众要授予他王位 时他拒绝接受,宁愿过一种节俭的生活。 政敌们乘他访问奥林匹亚时发动政变, 他被迫流落异乡。 1.本原论 “四根说”和“爱”、“争”动因说,是一种新的本原 论。 (1)“四根说”:最早的物质元素论 水、火、气、土是“化生万物的四个根”, 是世界的四大物质根源。四根中,火居于重要 地位,这吸收了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 的思想。 四根自身永恒不变,它们的结合与分解 才造成世界万物的生成和毁灭。 这是物理学上的基本粒子和化学上的元 素概念的最初萌芽。 (2)“爱”与“争” 恩培多克勒认为四种元素是彼此独立 、不能相互转化的,也不能自己运动。 爱、争(恨)是四根运动的原因,使 四根不断结合又不断分离,造成万物的生 灭变化,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去统一和分裂 物质。 它们和另外四个元素一起构成六元素 。这样,当四元素分裂时,“争”就在它们 中间占有一席之地;当四元素统一时,爱 就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2.认识论 同类相知的流射说 是一种素朴的反映论。他认为任何物体都 不断地发出一种“粒子流射”,这些流射粒子进入 感官,和成分相同的元素的构成部分相遇,进 入合适的孔道,就形成感觉。 “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 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 理结构。 虽然恩培多克勒这些看法是十分幼稚的, 但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他没有做出感觉和思想的区分,是一种把 认识归结为感觉的感觉主义。 阿那克萨哥拉 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 前428年),第一个把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介绍给 雅典人。在定居雅典的30年中,他对著名的民主派 领袖伯利克里有深刻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希腊的思 想启蒙和文化发展。 他试图综合伊奥尼亚和南意大利两种哲学传统 ,以彻底的多元论修正和革新伊奥尼亚哲学,提出“ 种子”和“努斯”的二元论哲学,使物质和心智范畴的 分化更加明朗化。 1.“种子”和“努斯” 他的本原论,是种子和努斯的二元论。物质和精神两 大范畴的区分从此开始明朗起来。因此,努斯的提出是哲 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他用无限多样又无限微小的物质粒子种子,来 解释自然界的无限多样性,万物的生灭变化都是种子的混 合和分离; 在动因上,认为“努斯”即心灵是万物的本原。 2.“异类相知说” 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 动。 原子派 由留基波开创、德谟克利特确立的 原子论哲学,实现了对早期希腊各派 自然哲学的综合,在哲学史上的一次 飞跃。 它标志着早期希腊哲学的终结,即 将进入希腊哲学最繁荣的时期建立 体系化的希腊古典哲学。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 元前460前370年)是留基波的学生 ,建立了原子论唯物主义体系,虽然 在古希腊也许没有太高的地位,但在 今天却获得了空前的认可,原因就在 于两千多年前德谟克利特的理论被20 世纪物理学证明着有惊人的准确度。 1.原子和虚空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与虚 空。 (1)原子是充实的“存在”,虚空是作为原子 运动场所的“非存在”。自身有差异的原子在虚空 中的结合和分离,造成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毁灭 。我们周围的世界实际上是由处于运动状态的 原子组成,而我们是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体验 它。 这就统一了“存在”与“非存在”,在人类认识 史的一次飞跃,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都有重要 意义。 (2)虚空并不是指空气,而是原子存在和运 动的场所,是完全空虚无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