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及现状-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及现状-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及现状-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及现状-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及现状-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及现状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 级指导教师职 称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产业间合作竞争格局日渐激烈。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些有远见、有实力、创新型行业龙头企业已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如海尔、格力、三一重工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热门话题。实践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因此,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外国资源,顺应经济全球化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增强中国经济发展不竭动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入手,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必然性,阐述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实性,研究了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可行性。我们试图找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将相同发展阶段中国企业而临的问题和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对比,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而临的问题分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遇到的普遍问题和中国企业而临的特殊性问题。运用区位选择理论与方法,对中国企业而临的特殊性问题从产生背景、环境影响和制约因素等方而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中国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临的两大类问题提出了扬长避短的措施建议。最后,总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措施所需环境支持,提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可采取的、具有操作性的支持性政策,指明促进中国企业不断国际化的政策实施方式。2、研究意义(1)对外投资有利于企业闲置的资金(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在企业外部尤其是在外地或外国开发资源、材料来源,保证企业能源、材料来源成本低廉、供应稳定,较好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某些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3)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开辟企业新的产品市场,扩大销售规模。 (4)通过合资、联营,便于从国内外其他单位直接获取先进技术,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档次。 (5)利用控股投资方式,可以使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实现企业扩张的目的。 (6)对外投资是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调研、合资联营谈判、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有利条件,及时捕捉对企业有用的各种信息。(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不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阐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从宏观层而上看,主要从贸易、区位选择、国际收支与利率、技术创新等多个方而考察国别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如早期的西方学者R Nurkse(1933, 1953), Macdougall(1960)等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指出资本流动的直接动因,后期的研究有J Cantwell01990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理论等。从微观层而上看,研究路线以海默金德尔伯格(SHHymer&CPKindleberger)的垄断优势为主线,从市场结构分析入手,分析厂商的寡占行为,解释跨国投资的条件和动机,如Hymer C 1976提出的“独占性生产要素优势”,或“补偿优势”C compensating advantage等。还有些是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如以Sanjaya Lall的适应性技术理论(Technology Adaptation Theory)和Louis TW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Small-scale technology Theory)为代表的特有优势理论等。以h本文将试从西方传统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理论、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三个方而对这些理论进行详细的回顾。2、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我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始于20世纪末。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后,我国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2000年,中央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方针,并开始制定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的政策;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鼓励“走出去”的政策指引下,到外国投资建厂已成为我国一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对外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形式日趋多样,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一)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首先从基础理论出发,研究对外投资的基本理论,然后结合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二)创新之处投资领域:由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电子加工、农业等)向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如新材料、航天、医药、信息等)投资规模:由投资单一领域产业向投资复合型产业发展投资主体:由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向著名的民营企业发展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对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把这些研究方法相结合使文章论证更加的充分,理论依据更加的明晰,使文章也更具说服力。(二)提纲(要求到三级目录)1 绪论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1.2.1 国外研究动态1.2.2 国内研究动态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1.3.1 本文研究内容1.3.2 创新之处2对外投资理论2.1对外投资的概念、特征和功能2.2对外投资的相关理论3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1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分析3.2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分析4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策略4.1深入市场细分创新投资领域4.2 做好企业对外投资建设和推广4.3 利用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结合创新投资领域占领国际投资市场4.4 提高企业投资的安全性和信用度4.5 注重经济性人才的培养,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4.6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的安全和信用度5 结论与展望 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2015年6月,确定论文的大致方向和相关资料的搜集2015年9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2015年10月,论文开题2015年11月,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2015年12月,论文修改2015年2月,完成论文,准备论文答辩2015年34月,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资料1李钢:“走出去”开放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金暗: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一一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S月第1版。3梁世彬:跨国经营与广东经济现代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4l杨圣明:中国对夕殷资瑙仑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5杨德新:僻国经营与跨国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6l厉以宁、曹凤岐: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7梁能:跨国经营概淤,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8欧志伟、金芳:跨国经营之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9谢康、刘南平:如何创办中国海外企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10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2002年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7 月第1版。 11丑成思危:中国境外投资的战略与管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12魏杰:中国企业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13徐波: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14金辉、杨帆:企业,你外包了吗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5李友申:哎全球化企业经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16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17金润圭:全球战略一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8张晓松、李炜:中国金融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20.Freeman, C. and Hagedoorn J. (1992) ,Globaliaation of Technol Maastricht Research Institute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21Howard J. Shatz, Anthony J. Venables,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2 Hymer, Stephen H. (1976)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