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惠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doc_第1页
【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惠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doc_第2页
【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惠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doc_第3页
【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惠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doc_第4页
【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惠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顾法律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请进入/souask/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 中顾法律网携万名律师帮您解答法律问题【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惠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6、什么是林权?什么是集体林权?答: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对森林、林木或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因森林、林木或林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林权中的核心部分,所以,有时将森林、林木或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视为林权。集体林权是指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享有林权。7、如何理解两个“三分之二”?答:指村、组在制定林改方案和出租林地、转让林木等重大事项时,必须经本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方为有效。8、什么是村民会议?答:根据广东省实施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或本村各户的代表组成。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原则下,村民会议对本村事务具有最高决策的权力。9、村民会议有哪些召开形式?答:根据广东省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有两种形式:一是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的过半数参加;二是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否会成为孕育“地主”的摇篮?2008年7月22日,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阐述并回答了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本次新闻发布会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既遗憾又庆幸!虽然有电视直播林权改革,不过我更关心的是“周老虎”造假事件后,国家林业局将如何表态?遗憾的是,国家林业局对此依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过,庆幸的是,正是由于看了这场新闻发布会,我才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了直观的认识!初步了解之下,本人认为,这场改革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目前正在组织筹备的奥运会!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是这样阐述的:30年前,中国政府决定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18亿亩耕地承包到户,实现了田有其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30年后,在中国农村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今天,中国政府又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决定把25亿亩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实现山有其主,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实现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25亿亩是个什么概念,25亿亩约等于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6个台湾的面积.仅仅是在集体林权范围内吗?稍微搜索一下就发现,国有林权改革早在2006年就开始启动了,伊春市从五个林业局15个林场所中拿出八万公顷商品林,试点进行林权改革,把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林木的处置权全部交给职工,一定50年不变,并允许转让、继承、变卖。2006年4月29日,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职工蒋永彬,在一次性交清62901元后,将9.3公顷国有森林正式买到了自己的名下。从先前的国有林权试点到如今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昔日的八万公顷到现在25亿亩,规模不可谓不巨大!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国的林权制度改革从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正在向私人所有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贾治邦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核心是明晰产权。就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意见要求,明晰产权要维护“两性”。一是维护家庭承包经营的长期性,承包期为70年,期满后还可以继续承包。二是维护承包经营的物权性.由于原文以及相关阐述太多,本人就不一一转贴,只说说个人看法,有不足之处欢迎拍砖!对于农民而言,有70年的林权作为保障显然一生就有了依靠!更让农民欣喜的是,林权承包还可以到期后继续承包!这显然可以为子孙造福!更让农民不敢相信的是,这林权承包还要全国统一办林权证,并且林权证可以象房产证一样可以用来抵押和贷款!至于想种什么,想怎么伐都由农民做主,这些好消息接踵而至,简直让我们的农民兄弟高兴的喘不过气来,不过,农民兄弟们且慢高兴,最值得高兴的政策我还没有告诉大家,林地承包人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换句话说,农民兄弟们可以在缺钱救急的时候通过多种方式将承包林地变现。如果这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我们的广大农民兄弟在一夜之间就能过度到“地主”阶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相应成为把广大农民兄弟孕育成“地主”的摇篮!但是,我国的宪法却有所限制!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我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根据我国宪法,目前宣扬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存在着不小的法律障碍,而要破除这些法律障碍显然要修宪,希望能在全国人大上看到相关问题的解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我们带来什么?到乡下买一面山,造一片属于自己林木,是不少城里人的梦想。过去由于产权不清、交易困难,这种事情一般很难实现。如今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林权归属逐步清晰,这一梦想有望成为现实。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这项改革和13亿国人息息相关,将给广大农民、市民和林业系统等相关人士带来具体实惠。 4亿农民将得到25亿亩集体林地完整的“物权”林改前,江西崇义县铅厂镇铅厂村几万亩毛竹林一直由村里统一经营,农民的竹子收入只有每根0.8元的砍伐工资。每到过年,村里把当年的山上经营收入分红,常常是一个村民几十元,最多的年份也只有几百元。2004年,崇义被列为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县,铅厂村毛竹林全部被分山到户。黄雀坳组农民陈方栋家分得240亩毛竹林。一根竹子10元钱,扣除砍运工资可获纯利7元,2005年就收入了3万多元。像陈方栋一样,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林区的群众,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受益者”。目前,我国有集体林地25亿亩,涉及农民4亿多。此次中央文件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五个基本原则,前两条明确表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农民得实惠”。简言之,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广大农民将获得25亿亩集体林地完整的“物权”,其中包括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按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是指承包人依法对林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处置权利。林地承包经营权一定就是70年不变,承包期满后还可以继续承包,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按照中央文件确定的目标,国家将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并在实地勘界登记后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对商品林,农民可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生产的木材自主销售;对公益林,可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发展森林旅游。一面山就是一个希望,一片林就有一份收益。江西省统计局统计显示,2004年林改开始时,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只有278元;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90元。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兴林富民”,将林地林木这笔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交给农民,实现老百姓耕山致富的愿望。 “下乡买地、投资造林”者更有保障郭伟华是深圳一家小型电子厂的经营者,他感受到制造业巨大压力,同时又看到林业投资小,回报稳,又能避开城市的喧嚣,于是决定企业转型。今年6月底,他来到江西井冈山脚下的遂川林区,准备买山造林。遂川县给他提供了几十宗已经挂牌拟出让的“山源”,然后他挨家挨户察看。真没想到,当地市场的“货源”如此丰富。前来办理林产、林权交易的林农络绎不绝。此次中央文件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江西省林改办副主任严成说,就像农民可以进城买房一样,市民也可以下乡买山,而且更加方便、更有保障了。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说,对于广大城市居民来说,林改即将带给他们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通过林改调动农民营林务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生产,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增加林产品的供给,城里人喜爱的竹笋、木耳、蘑菇等山货、野味将大大增加,森林旅游的去处也将增加。 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林改一度被认为是林业部门在“砸自己的饭碗”。因为在此过程中江西林业部门“失去”太多:一是林业部门的育林基金收费让掉4亿元;二是精简富余人员,全系统分流1.3万人;三是取消、下放、精简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然而江西省林业厅厅长刘礼祖认为,这场改革中林业部门既是被改革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他表示说,通过林改,江西林业部门多年想解决没解决的问题一揽子解决了,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林改前,江西几十个县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没有进财政,完全靠罚款收费过日子,即所谓的自收自支。林改时,江西规定“林业部门不进财政的,林改不验收”。通过林改,江西林业系统行政事业人员全部进了财政,结束了长期靠林业规费供养的历史;林业部门从审批收费转为执法服务,改变了林业工作站就是“收费站”、木材检查站是“罚款站”的不良形象。通过还山、还权于民,融洽了干部群众的关系;调处山林纠纷促进了林区和谐。取消林业收费项目后,江西省财政每年安排4000多万元转移支付补助给乡镇。从2005年起,省财政按照每个村1万元、每个乡10万元的标准再安排转移支付近4亿元,用于维持乡村政府、基层组织运转。此次中央文件指出,要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