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报告的编写》PPT课件.ppt_第1页
《各类报告的编写》PPT课件.ppt_第2页
《各类报告的编写》PPT课件.ppt_第3页
《各类报告的编写》PPT课件.ppt_第4页
《各类报告的编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报告和地质设计编写地质报告和地质设计编写 有关问题讨论有关问题讨论 n n 前言:前言: n n 关于报告的编写,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关于报告的编写,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来描述,无一定之规。但是,规范已见智来描述,无一定之规。但是,规范已 有的规定或顺序,是在报告的编写过程必有的规定或顺序,是在报告的编写过程必 须遵守的;二是虽无定规,但大家都予以须遵守的;二是虽无定规,但大家都予以 默认的格式,也是应该遵循的;第三,报默认的格式,也是应该遵循的;第三,报 告的编写提纲,应该认识到它是经过了实告的编写提纲,应该认识到它是经过了实 践检验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经验的结晶。践检验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经验的结晶。 那么,在我们进行创新之前,就必须尊重那么,在我们进行创新之前,就必须尊重 这种前人的经验成果。这应是作为一个技这种前人的经验成果。这应是作为一个技 术人员应有的素质。术人员应有的素质。 一、各类报告格式一、各类报告格式 1 1、立项报告、立项报告 n n 中央地勘基金立项报告(中央地勘基金立项报告(A A卷)卷) n n 一、概况(一、概况(1 1、项目名称、起止时间;、项目名称、起止时间;2 2、工作区范围;、工作区范围;3 3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n n 二、二、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n n 三、三、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及勘查成果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及勘查成果 n n 四、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四、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 n n 五、五、工作部署(包括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工作安排)工作部署(包括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工作安排) n n 六、六、工作方法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及技术要求 n n 七、七、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实物工作量 n n 八、八、经费概算经费概算(总概算和年度概算)(总概算和年度概算) n n 九、九、预期成果预期成果 n n 省地质勘查基金立项报告省地质勘查基金立项报告 n n 一、项目名称、起止时间一、项目名称、起止时间 n n 二、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概况二、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概况 n n 三、三、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 n n 四、四、目的任务目的任务 n n 五、五、 矿业权设置情况矿业权设置情况 n n 六、六、 地质依据地质依据 n n 七、七、社会需求程度和技术经济评价社会需求程度和技术经济评价 n n 八、八、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和主要实物工作量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和主要实物工作量 n n 九、九、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及提交时间及提交时间 n n 十、十、 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地质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地质 勘查资质勘查资质 n n 十一十一、 经费概算经费概算 n n 省矿补费立项报告省矿补费立项报告 n n 一、一、项目名称、起止时间项目名称、起止时间 n n 二、二、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n n 三、三、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 n n 四、四、项目类型项目类型 n n 五、五、项目实施意义、目标和任务项目实施意义、目标和任务 n n 六、六、矿业权设置情况矿业权设置情况 n n 七、七、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 n n 八、八、社会(市场)需求程度及技术经济评价社会(市场)需求程度及技术经济评价 n n 九、九、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及主要实物工作量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及主要实物工作量 n n 十、十、主要地质成果及提交时间主要地质成果及提交时间 n n 十一、十一、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承担单位情况及地质勘查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承担单位情况及地质勘查 资质资质 n n 十二、十二、经费概算及依据经费概算及依据 n n 其他项目(核地质局项目)其他项目(核地质局项目) n n 一、项目名称和承担单位一、项目名称和承担单位 n n 二、项目起止时间及工作范围二、项目起止时间及工作范围 n n 三、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三、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 n n 四、以往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四、以往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 n n 五、矿业权设置情况五、矿业权设置情况 n n 六、目标任务及可行性论述六、目标任务及可行性论述 n n 七、技术路线、方法七、技术路线、方法 n n 八、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八、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n n 九、主要实物工作量九、主要实物工作量 n n 十、经费概算及配套资金来源情况十、经费概算及配套资金来源情况 n n 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措施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措施 n n 十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人员情况十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人员情况 n n 十三、探矿权登记情况及探矿权登记有关证件十三、探矿权登记情况及探矿权登记有关证件 n n 十四、附件十四、附件 2 2、项目设计、项目设计 n n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 n n 一、一、前言前言(项目概况项目概况、目的任务目的任务、自然地理与自然地理与社会社会经济经济概况、概况、矿权登记矿权登记 情况情况) n n 二、以二、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往地质工作评述(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工作情况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工作情况、 以往矿产以往矿产 勘查工作勘查工作、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n n 三、三、工作区矿产地质工作区矿产地质(区域成矿条件区域成矿条件、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 n n 四、四、工作部署工作部署(总体工作部署总体工作部署、年年度度工作安排工作安排) n n 五、五、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报告中涉及到的所有工作报告中涉及到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一一交代都必须一一交代 清楚)清楚) n n 六、六、经费预算经费预算( 地区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地质复杂程度地质复杂程度、 钻孔岩石分级钻孔岩石分级、放射性物探放射性物探 工作地形等级工作地形等级、费用计算办法费用计算办法。主要是。主要是依据、条件依据、条件) n n 七、七、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n n 八、八、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 n n 省地勘基金项目设计省地勘基金项目设计 n n 一、一、项目名称、起止时间项目名称、起止时间 n n 二、二、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n n 三、三、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 n n 四、四、目的任务目的任务 n n 五、五、矿业权设置情况矿业权设置情况 n n 六、六、 地质背景及设计依据地质背景及设计依据 n n 七、七、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和主要实物工作量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和主要实物工作量 n n 八、八、 预期成果及提交时间预期成果及提交时间 n n 九、九、 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地质勘组织管理、质量保证、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地质勘 查资质查资质 n n 十、十、经费概算经费概算 n n 十一、其他十一、其他 3 3、项目报告(阶段或总结、项目报告(阶段或总结 ) n n 目前目前 ,无论是矿山还是地质勘查,其报告的编写规范,无论是矿山还是地质勘查,其报告的编写规范 统一为统一为DZ/T0033-2002DZ/T0033-2002。报告编写的准则不再叙述。报。报告编写的准则不再叙述。报 告编写要求有:告编写要求有: n n 1 1、报告编写必须是本阶段、报告编写必须是本阶段工作的总结或结束后工作的总结或结束后,且经,且经 过勘查投资人或勘查主管单位的过勘查投资人或勘查主管单位的野外验收后野外验收后进行,未经进行,未经 野外验收,不得编写勘查报告。野外验收,不得编写勘查报告。 n n 2 2、报告的编写、报告的编写提纲以本规范为准则,进行增舍提纲以本规范为准则,进行增舍,且应,且应 取得投资人的同意。取得投资人的同意。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报告的编写和质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报告的编写和质 量负主要责任。量负主要责任。 n n 3 3、报告主要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报、报告主要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报 告名称为:告名称为:省省 县县 矿区矿区矿种矿种 (勘查阶段)报告。(勘查阶段)报告。 n n 4 4、报告经验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后、报告经验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后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全部资料归档。,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全部资料归档。 二、报告编写中的有关问题二、报告编写中的有关问题 n n 在不同的报告编写过程中,目前我队存在一在不同的报告编写过程中,目前我队存在一 些问题,以下就针对项目报告、立项报告和些问题,以下就针对项目报告、立项报告和 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予以讨论,其他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予以讨论,其他 问题也一并归结在一起。问题也一并归结在一起。 n n 项目总结报告中有关问题:项目总结报告中有关问题: n n 项目总结报告编写的重点是对立项、设计经项目总结报告编写的重点是对立项、设计经 野外施工验证后的全面总结;描述的对象是野外施工验证后的全面总结;描述的对象是 对立项中对立项中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矿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矿 化特征的重新认识,工作部署和工程施工验化特征的重新认识,工作部署和工程施工验 证情况、工作质量等,最终汇集到资源量估证情况、工作质量等,最终汇集到资源量估 算和成果提交。算和成果提交。 n n 报告提纲不再赘述,详细见规范。现就有关问题叙述在下报告提纲不再赘述,详细见规范。现就有关问题叙述在下 : n n (一)绪论中需要说明的问题(一)绪论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n n 1 1、在勘查目的和任务描述之前、在勘查目的和任务描述之前,需要说明项目的来源和,需要说明项目的来源和 简单过程,对于计划项目尤其要说明。如项目立项获批时简单过程,对于计划项目尤其要说明。如项目立项获批时 间和文号,设计评审和批复时间及文号,批复的具体内容间和文号,设计评审和批复时间及文号,批复的具体内容 等(等(对于市场项目,建议也要尽量按照这些环节予以完善对于市场项目,建议也要尽量按照这些环节予以完善 )。)。 n n 例:例:项目于项目于 年年 月由月由以以文批准立项;并于文批准立项;并于 年年 月由月由组织进行组织进行 项目设计审查,以项目设计审查,以文予以批复同意。批复设计如下:(主要简述以下文予以批复同意。批复设计如下:(主要简述以下 内容即可)内容即可)项目目的和任务:项目目的和任务: n n 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实物工作量: n n 项目经费:项目经费: n n 项目工作周期项目工作周期 n n 社会项目:社会项目: 年年 月月和我队签订勘查合同(或勘查协议),合同号:和我队签订勘查合同(或勘查协议),合同号: ;合同主要内容如下:;合同主要内容如下:工作目的和任务:工作目的和任务: n n 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实物工作量: n n 项目经费:项目经费: n n 项目工作周期项目工作周期 n n (勘查投资人的其他具体要求)(勘查投资人的其他具体要求) n n n n 例例2 2:本项目任务来源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名本项目任务来源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名 称是甘肃省高台县红山地区铀矿普查,项目编码称是甘肃省高台县红山地区铀矿普查,项目编码 :20076210022007621002。项目勘查投资方式是由中央地勘基金。项目勘查投资方式是由中央地勘基金 投资,投资,20072007年度下达经费为年度下达经费为342342万,万,20092009年度下达年度下达 20082008年预算经费为年预算经费为188188万。项目探矿权人为中国核工万。项目探矿权人为中国核工 业地质局,项目承担单位是核工业二业地质局,项目承担单位是核工业二三研究所。项三研究所。项 目工作设计周期为三年,即目工作设计周期为三年,即20072007年年20092009年。项目年。项目 20072007年下达钻探工作量为年下达钻探工作量为6000m6000m,实际完成为,实际完成为 6006.54m6006.54m;20092009年下达年下达20082008年度任务的钻探工作量为年度任务的钻探工作量为 3000m3000m,实际完成为,实际完成为3008.90m3008.90m。两年内累计完成中央。两年内累计完成中央 基金钻探工作量为基金钻探工作量为9015.44m9015.44m;期间,中国核工业地质;期间,中国核工业地质 局配套钻探工作量为局配套钻探工作量为7584.04m7584.04m,总计为,总计为16599.48m16599.48m。 n n 2 2、以往工作评述中、以往工作评述中,除规范要求之外,重点是对前除规范要求之外,重点是对前 人工作的评判和本次工作的重点。人工作的评判和本次工作的重点。 n n 例:例:(2)2003(2)2003年以前的铀矿地质工作评述年以前的铀矿地质工作评述 n n 在在20032003年以前的四十五年间,前人经过多次工作,在该区取得年以前的四十五年间,前人经过多次工作,在该区取得 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为在该区进一步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为在该区进一步 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但不足的是: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但不足的是: n n 909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没有后生地下水改造铀成矿理论的指导,找矿没有后生地下水改造铀成矿理论的指导,找矿 认识单一。对岩性地球化学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认识单一。对岩性地球化学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 够,在钻孔岩心编录中对岩石的原生颜色和后生蚀变特征描述够,在钻孔岩心编录中对岩石的原生颜色和后生蚀变特征描述 不详细,对后生蚀变矿化认识不足。不详细,对后生蚀变矿化认识不足。 n n 钻探施工勘查范围十分局限,面积很小。勘查范围主要靠近钻探施工勘查范围十分局限,面积很小。勘查范围主要靠近 盆地边缘近地表有矿化信息显示地段,如原红沟窑矿床盆地边缘近地表有矿化信息显示地段,如原红沟窑矿床591-2591-2地地 段仅段仅1.21.2 4.2km4.2km 2 2 ,面积约,面积约5km5km 2 2 ;591-4591-4地段仅地段仅1.61.6 4.5km4.5km 2 2 ,面积,面积 约约7km7km 2 2 。而且历年累计。而且历年累计投入的投入的7100m7100m钻探工作量几乎集中在此钻探工作量几乎集中在此。 因此对各矿化点的分布规律和内在联系认识不够,在矿区外围因此对各矿化点的分布规律和内在联系认识不够,在矿区外围 地区也未开展系统地探索评价。地区也未开展系统地探索评价。 n n 以往钻探施工深度多数较浅以往钻探施工深度多数较浅,并且,并且缺乏系统的物探测井资料缺乏系统的物探测井资料 与岩心编录资料的综合对比与岩心编录资料的综合对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区 控矿因素和找矿前景的认识。控矿因素和找矿前景的认识。 n n (2)2003(2)200320062006年铀矿地质工作评述年铀矿地质工作评述 n n 1 1 2525万铀资源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大,西起金塔南山,万铀资源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大,西起金塔南山, 东至红柳园,面积达东至红柳园,面积达2000km2000km 2 2 ,总共投入,总共投入13029.30m13029.30m钻钻 探工作量,探工作量,优选出了优选出了5 5片远景区,但对重点矿化区的片远景区,但对重点矿化区的 控制程度十分有限,因此找矿潜力还较大。控制程度十分有限,因此找矿潜力还较大。 n n 二、以往工作存在的问题二、以往工作存在的问题 n n 虽然该区有虽然该区有5050年的找铀历史,前人在该区取得了一定年的找铀历史,前人在该区取得了一定 的找矿成果和丰富的地质资料,对在该区进一步工作的找矿成果和丰富的地质资料,对在该区进一步工作 提供了重要信息,但上述分析表明提供了重要信息,但上述分析表明前人在找矿理论及前人在找矿理论及 找矿方法上都存在某些局限性。而找矿方法上都存在某些局限性。而1 1 2525万铀资源区域万铀资源区域 评价工作的范围很大,钻探工作量有限,因此对重点评价工作的范围很大,钻探工作量有限,因此对重点 矿化区的控制程度十分有限,同时对侏罗系目的层的矿化区的控制程度十分有限,同时对侏罗系目的层的 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主要目的层下白垩统的层序结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主要目的层下白垩统的层序结构 和沉积相带研究还很不足。综合认为,区域找矿潜力和沉积相带研究还很不足。综合认为,区域找矿潜力 还值得进一步挖掘,有望进一步扩大铀资源规模。还值得进一步挖掘,有望进一步扩大铀资源规模。 n n 1 1、通过普查工作,在所施工的、通过普查工作,在所施工的7070个钻孔个钻孔( (含配套含配套3131个钻孔个钻孔) )中,共见到了硬砂岩型中,共见到了硬砂岩型 工业铀矿孔工业铀矿孔1111个,矿化孔个,矿化孔3939个,异常孔个,异常孔1313个。见矿率达个。见矿率达15%15%。 n n 2 2、通过普查工作,在工作区内初步圈定、通过普查工作,在工作区内初步圈定6 6个矿体,按硬砂岩型一般工业指标估算个矿体,按硬砂岩型一般工业指标估算 334334 1 1 铀资源量为铀资源量为1312.1t(1312.1t(按地浸砂岩型一般工业指标估算为按地浸砂岩型一般工业指标估算为3541.4t)3541.4t)。其中以。其中以 、号矿体为主,资源量比例分别占总资源量的号矿体为主,资源量比例分别占总资源量的64%,9%64%,9%,9%9%,合计资源量,合计资源量 1075.4t1075.4t,占总资源量,占总资源量82%82%,其它,其它、矿体之和仅占矿体之和仅占18%18%,因此矿区资源量相,因此矿区资源量相 对集中。对集中。 n n 3 3、矿区铀资源已达中型规模,进一步可划分出两片远景区。其中:、矿区铀资源已达中型规模,进一步可划分出两片远景区。其中:111111线线1515线线 为万丰北为万丰北牛背山地段一级远景区,初步控制矿化带长度约牛背山地段一级远景区,初步控制矿化带长度约13km13km,宽,宽1 12km2km,通,通 过进一步工作,有望落实中型以上规模的铀资源。过进一步工作,有望落实中型以上规模的铀资源。200200线线248248线麻黄泉地段为二线麻黄泉地段为二 级远景区,初步控制矿化带长度约级远景区,初步控制矿化带长度约2km2km,宽,宽300m300m,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落实小型以,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落实小型以 上规模的铀资源。上规模的铀资源。 n n 4 4、初步查明了新民堡群目的层的层序结构,确定了主要目的层第一岩组上段有、初步查明了新民堡群目的层的层序结构,确定了主要目的层第一岩组上段有3 3 个有利含矿层位,大致查明了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及砂体空间展布特征个有利含矿层位,大致查明了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及砂体空间展布特征 。 n n 5 5、大致查明了酒东盆地东北缘构造相对抬升块上隐伏基底凸起带与铀矿化分布的、大致查明了酒东盆地东北缘构造相对抬升块上隐伏基底凸起带与铀矿化分布的 的空间关系;大致查明了潜水氧化带及层间弱氧化强水解灰白色蚀变带的空间分的空间关系;大致查明了潜水氧化带及层间弱氧化强水解灰白色蚀变带的空间分 布及铀矿化富集规律。布及铀矿化富集规律。 n n 6 6、大致了解了铀矿带的空间展布规模、铀矿体的规模、矿石的品位和密度以及夹、大致了解了铀矿带的空间展布规模、铀矿体的规模、矿石的品位和密度以及夹 石特征。石特征。 n n 7 7、研究认为,本区铀矿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预富集和后生改造叠加富化两个大的、研究认为,本区铀矿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预富集和后生改造叠加富化两个大的 成矿阶段,多期次后生氧化改造是铀矿体形成的关键。成矿阶段,多期次后生氧化改造是铀矿体形成的关键。 n n 8 8、综合分析地浸水文地质条件后认为,大部分矿体由于地层结构稳定性差、矿石、综合分析地浸水文地质条件后认为,大部分矿体由于地层结构稳定性差、矿石 渗透性弱,不适合地浸工艺,应归属硬砂岩型铀矿。矿石加工性能良好,具有经渗透性弱,不适合地浸工艺,应归属硬砂岩型铀矿。矿石加工性能良好,具有经 济利用前景。济利用前景。 n n (二)区域地质(二)区域地质 n n 1 1、依据不同的矿种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依据不同的矿种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 分别论述其区域地质特征。分别论述其区域地质特征。(地质背景分析)(地质背景分析) n n 如:如: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涉及盆地大地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涉及盆地大地 构造位置、盆地基地与蚀源区和地质体的含铀构造位置、盆地基地与蚀源区和地质体的含铀 特征、盆地构造及演化、盆地盖层及含铀特征特征、盆地构造及演化、盆地盖层及含铀特征 、盆地水文地质及水动力条件、区域地球物理、盆地水文地质及水动力条件、区域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场晕特征;最后是区域矿产特征和、地球化学场晕特征;最后是区域矿产特征和 拟寻找矿种的特征。拟寻找矿种的特征。 n n 对于金矿来说,应是: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对于金矿来说,应是: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 地层及其含金特征、构造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地层及其含金特征、构造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 和演化、岩体的分布特征及含矿性、区域地球和演化、岩体的分布特征及含矿性、区域地球 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场特征、区域矿产特征和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场特征、区域矿产特征和 拟寻找矿种分布特征。拟寻找矿种分布特征。 n n 2 2、详细研究拟寻找的矿种成矿机理和成矿、详细研究拟寻找的矿种成矿机理和成矿 条件,进行成矿背景论述和成矿条件分析条件,进行成矿背景论述和成矿条件分析 (成矿条件分析)(成矿条件分析) n n 如:就金矿而言,其硅化带(蚀变岩型一如:就金矿而言,其硅化带(蚀变岩型一 种)与石英脉型、岩体中的蚀变岩型和地种)与石英脉型、岩体中的蚀变岩型和地 层中的平行复脉带型、构造角砾岩型和韧层中的平行复脉带型、构造角砾岩型和韧 性剪切带型等,均有不同的成矿机理和矿性剪切带型等,均有不同的成矿机理和矿 化特征,因而找矿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也有化特征,因而找矿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也有 很大的差别。很大的差别。 n n 铀矿也是如此:硬岩型和地浸砂岩型、花铀矿也是如此:硬岩型和地浸砂岩型、花 岗岩型和碱交代型(脉型、蚀变岩型等)岗岩型和碱交代型(脉型、蚀变岩型等) 、炭硅泥岩型和硅灰泥岩型也有不同的找、炭硅泥岩型和硅灰泥岩型也有不同的找 矿思路和方法。矿思路和方法。 n n 3 3、按照矿床地质、矿区地质和区域地质不同工作、按照矿床地质、矿区地质和区域地质不同工作 程度来论述地质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程度来论述地质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 n n 矿床地质矿床地质:其成矿背景是立足于已有勘查程度较高的、具:其成矿背景是立足于已有勘查程度较高的、具 有工业价值的矿体的具体成矿条件和地质条件进行论述。有工业价值的矿体的具体成矿条件和地质条件进行论述。 通俗讲就是就矿找矿;工作方法以揭露、探索为主。通俗讲就是就矿找矿;工作方法以揭露、探索为主。 n n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是既有就矿找矿,也带有一定程度的预测性。:是既有就矿找矿,也带有一定程度的预测性。 其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既要论述已有矿床的成矿特其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既要论述已有矿床的成矿特 征和成矿条件,也要论述拟寻找区块的地质背景和从理论征和成矿条件,也要论述拟寻找区块的地质背景和从理论 上预测的成矿条件的分析。其工作方法既有工程揭露,也上预测的成矿条件的分析。其工作方法既有工程揭露,也 有一定的预测性工作手段,如:化探、物探、蚀变带的含有一定的预测性工作手段,如:化探、物探、蚀变带的含 矿元素组合分析等。矿元素组合分析等。 n n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是在:是在1:51:5万地质图(或万地质图(或1:201:20万)提供的地质资万)提供的地质资 料分析和收集的其他地质资料分析料分析和收集的其他地质资料分析 的基础上,以及邻区的基础上,以及邻区 矿床、矿点的成矿特征给予的地质背景提示;通过地质找矿床、矿点的成矿特征给予的地质背景提示;通过地质找 矿理论和拟寻找的矿种的成矿理论分析,得出的成矿地质矿理论和拟寻找的矿种的成矿理论分析,得出的成矿地质 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找矿区块划分。因此,论述是以拟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找矿区块划分。因此,论述是以拟 寻找的矿种的成矿理论和地质背景为主。工作方法同矿区寻找的矿种的成矿理论和地质背景为主。工作方法同矿区 地质,但以预测性为主。地质,但以预测性为主。(进行成矿类比,选择工作手段 ) n n 再次强调:这既是项目报告的重要章节,也是是立项报告再次强调:这既是项目报告的重要章节,也是是立项报告 论述的重要之处论述的重要之处 n n 4 4、强调强调按图说话按图说话 n n 之所以说强调,是因为这是一个看似很小之所以说强调,是因为这是一个看似很小 ,但却经常犯错误的问题。,但却经常犯错误的问题。 n n 1 1)无论是立项报告、项目报告、设计等,)无论是立项报告、项目报告、设计等, 工作区必须尽量位于图幅正中,尽量的原工作区必须尽量位于图幅正中,尽量的原 意是无法正中,也应靠近正中。意是无法正中,也应靠近正中。 n n 2 2)文图一致,图幅中有的是你必须交代的)文图一致,图幅中有的是你必须交代的 ,没有的是你根本不需要提及的。它包含,没有的是你根本不需要提及的。它包含 了图幅中显示的地层、构造、岩体等;它了图幅中显示的地层、构造、岩体等;它 们在区域上的演化和特征,可以以其区域们在区域上的演化和特征,可以以其区域 变化进行概述。变化进行概述。 n n (三)矿化特征(三)矿化特征 n n 1 1、矿体的描述(矿体地质)、矿体的描述(矿体地质) n n 概况:重点简要说明矿床的矿体总数,其空间概况:重点简要说明矿床的矿体总数,其空间 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n n 主要矿体的描述次序和规范要求一致主要矿体的描述次序和规范要求一致,即:矿,即:矿 体赋存地层或岩体、空间位置、形态、产状、体赋存地层或岩体、空间位置、形态、产状、 长度、延深、厚度及沿走向、倾向的变化情况长度、延深、厚度及沿走向、倾向的变化情况 ,厚度变化系数;连接对比的依据,后期构造,厚度变化系数;连接对比的依据,后期构造 、岩体对矿体的破坏程度等。、岩体对矿体的破坏程度等。 n n 在普查立项报告中,对于矿体的矿石结构构造在普查立项报告中,对于矿体的矿石结构构造 、主要含金矿物以及矿石类型、品位及其变化、主要含金矿物以及矿石类型、品位及其变化 、选冶性能、资源量情况等,可放在矿体描述、选冶性能、资源量情况等,可放在矿体描述 中,但项目总结或完结报告,必须按照规范的中,但项目总结或完结报告,必须按照规范的 次序进行编写。次序进行编写。 n n 实例实例 n n 概况描述:概况描述: 矿床由矿床由8 8个矿体(矿化体)组成,其空间分个矿体(矿化体)组成,其空间分 布主要位于布主要位于2 2号号1616号勘探线、号勘探线、1600m1600m2015m2015m标高之间,标高之间, 矿体之间以平行斜列为主,向南西侧伏。其中矿体之间以平行斜列为主,向南西侧伏。其中4 4号、号、6 6号矿号矿 体是本矿床的主矿体。体是本矿床的主矿体。 n n 矿体描述:矿体描述:4 4号矿体位于号矿体位于2 2号号1010号勘探线、号勘探线、1800m1800m2015m2015m 标高处,由地表标高处,由地表TCTC2 2、TC-6TC-6、TC-10TC-10三个三个探槽探槽,18401840中段中段 cmcm5 5、cmcm6 6,19201920中段中段cmcm3 3、cmcm4 4,20002000中段中段cmcm1 1 、cmcm2 2六个六个穿脉穿脉共八个工程共八个工程控制控制;深部;深部zk0201zk0201、zk0601zk0601 两个两个钻孔揭露钻孔揭露。矿体呈大透镜体,产状。矿体呈大透镜体,产状215215 0 0 6868 0 0 ,长,长220m220m ,延深大于,延深大于180m180m,平均厚度,平均厚度2.5m2.5m,沿走向在,沿走向在4 48 8号勘探线号勘探线 、倾向、倾向1900m1900m2015m2015m标高有膨大现象,厚度介于标高有膨大现象,厚度介于3.6m-3.6m- 5.6m,5.6m,在在1900m1900m标高以下厚度变小为标高以下厚度变小为2.3m-3.2m,2.3m-3.2m,厚度变化系厚度变化系 数数56.8%56.8%。 n n 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因夹石存在均有分支复合现象(见素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因夹石存在均有分支复合现象(见素 描插图描插图1010、照片、照片16-2016-20),但矿石组构、含金矿物、矿石),但矿石组构、含金矿物、矿石 自然和工业类型、矿化蚀变组合等矿化特征及地质因素均自然和工业类型、矿化蚀变组合等矿化特征及地质因素均 较一致,故矿体的连接对比是可靠的,依据充分。后期的较一致,故矿体的连接对比是可靠的,依据充分。后期的 构造和岩体不发育,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很小,矿体基本无构造和岩体不发育,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很小,矿体基本无 错动、无位移。错动、无位移。 n n 2 2、关于金矿石工业类型及工业品级、关于金矿石工业类型及工业品级 n n 首先对任何事物我们必须有辩证的思维,包括对地首先对任何事物我们必须有辩证的思维,包括对地 质理论和已有的找矿模式的认识。所以,报告中论质理论和已有的找矿模式的认识。所以,报告中论 述的矿石工业类型,只是一个近似的、类似的概念述的矿石工业类型,只是一个近似的、类似的概念 ,不是绝对的和唯一的。原因:,不是绝对的和唯一的。原因: n n 目前尚没有关于金矿石工业类型的标准概念;只目前尚没有关于金矿石工业类型的标准概念;只 是见到其工艺类型划分。是见到其工艺类型划分。 n n 就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也是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就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也是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 变化,规范给出的已是金矿勘查初步阶段的划分,变化,规范给出的已是金矿勘查初步阶段的划分, 缺少了重要的韧性剪切带型、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缺少了重要的韧性剪切带型、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 物及沉积喷流(或是热水沉积)型以及挤压伸展物及沉积喷流(或是热水沉积)型以及挤压伸展 构造下的卡林型等重要工业矿床类型。构造下的卡林型等重要工业矿床类型。 n n 目前有关金矿石工业类型的定义是以工艺类型、目前有关金矿石工业类型的定义是以工艺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或自然类型)二者结合描述,如:矿床工业类型(或自然类型)二者结合描述,如: 少硫化物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复脉氧化型等。少硫化物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复脉氧化型等。 n n 矿石的工业品级:是指在一个工业类矿石的工业品级:是指在一个工业类 型(或自然类型)矿石中,根据矿石型(或自然类型)矿石中,根据矿石 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的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 性能,品质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用途或性能,品质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用途或 要求,对矿石所划分的不同等级。在要求,对矿石所划分的不同等级。在 项目报告中,我们主要的参照物是矿项目报告中,我们主要的参照物是矿 石的有用组分的含量高低;因而划分石的有用组分的含量高低;因而划分 的只有两类:低品位矿石和工业矿石的只有两类:低品位矿石和工业矿石 。 n n (四)勘查工作质量评述(四)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n n 1 1、勘查类型的确定、勘查类型的确定 n n 划分勘查类型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划分勘查类型是为了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 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定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圈定。 n n 勘查工作应遵循:勘查工作应遵循: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原则的原则 。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应从需要、可能、效益等多方面综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应从需要、可能、效益等多方面综 合考虑,合考虑,既要能够控制,既要能够控制,但但也也并非越密越好。并非越密越好。一般而言一般而言 ,在进行矿产普查阶段就应初步确定矿产的勘查类型。,在进行矿产普查阶段就应初步确定矿产的勘查类型。 岩金规范明确普查阶段: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岩金规范明确普查阶段: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 n n 规范规定:规范规定:“ “矿床勘查类型根据矿体的矿床勘查类型根据矿体的规模、形态变化规模、形态变化 程度、厚度稳定程度、矿体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和主程度、厚度稳定程度、矿体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和主 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因素来划分。以不同矿段中等因素来划分。以不同矿段中 主矿体为主确定勘查类型主矿体为主确定勘查类型” ”。 n n 也同时规定也同时规定“ “矿床勘查类型应随勘查进程和地质认识的矿床勘查类型应随勘查进程和地质认识的 不断深化而适时调整不断深化而适时调整。” ” n n 无论是设计或是项目报告,就勘查类型的划分,必须就无论是设计或是项目报告,就勘查类型的划分,必须就 划分依据按照五个因素,逐一进行描述。划分依据按照五个因素,逐一进行描述。 n n 例:例: n n 1 1、矿体规模、矿体规模 n n 号主矿体长度大于号主矿体长度大于1700m1700m,据现控制倾斜延深大于,据现控制倾斜延深大于450m450m,垂深,垂深 大于大于300m300m,矿体连续性较好,总体规模大型。,矿体连续性较好,总体规模大型。 n n 2 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n n 矿体总体形态为脉状,部分矿体为薄脉状,矿体内夹石很少,矿体总体形态为脉状,部分矿体为薄脉状,矿体内夹石很少, 存在分枝复合现象,局部具膨大缩小特点,其形态产状与蚀变存在分枝复合现象,局部具膨大缩小特点,其形态产状与蚀变 破碎带密切相关。属中等复杂程度。破碎带密切相关。属中等复杂程度。 n n 3 3、构造影响程度、构造影响程度 n n 矿体构造影响程度为小型,只有矿体构造影响程度为小型,只有F F 9 9 、F F13 13两断层将矿在 两断层将矿在1111线错开线错开 ,无岩脉穿插,矿体厚大且连接性较好。,无岩脉穿插,矿体厚大且连接性较好。 n n 4 4、矿体厚度稳定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 n n 厚度变化系数为厚度变化系数为84.6084.60,属变化较稳定程度。,属变化较稳定程度。 n n 5 5、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n n 矿体有用组分为矿体有用组分为AuAu,品位变化系数为,品位变化系数为58.9558.95,属均匀分布程度,属均匀分布程度 。 n n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XXXX矿床主要矿体规模属大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中矿床主要矿体规模属大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中 等,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较小,矿体厚度较稳定,有等,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较小,矿体厚度较稳定,有 用组分分布均匀,对照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用组分分布均匀,对照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DZ/T0205 20022002),其矿床勘查类型为),其矿床勘查类型为IIII类型。类型。 n n 2 2、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n n 工程间距是指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工程间距是指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其间距应其间距应满足满足初步确定的初步确定的勘查类型勘查类型。 n n 在预查阶段不需要确定工程间距。在预查阶段不需要确定工程间距。 n n 普查阶段,规范规定:地表要有稀疏的取样工程,普查阶段,规范规定:地表要有稀疏的取样工程, 深部要有验证工程。故工程间距要按照初步确定的深部要有验证工程。故工程间距要按照初步确定的 勘查类型,以其勘查类型,以其系统工程间距系统工程间距的整数倍进行布设。的整数倍进行布设。 n n 详查阶段,按照普查大致确定的勘查类型,进行系详查阶段,按照普查大致确定的勘查类型,进行系 统工程间距布设;统工程间距布设;依据新的探矿结果和地质认识在依据新的探矿结果和地质认识在 本次工作未结束时调整勘查类型,工程间距不得大本次工作未结束时调整勘查类型,工程间距不得大 于勘查类型下的不同资源量级别要求。于勘查类型下的不同资源量级别要求。 n n 勘探阶段:在详查工程间距基础上进行勘探阶段:在详查工程间距基础上进行加密施工。加密施工。 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工程间距 要适应其变化;要适应其变化;即变化大的部分,工程间距要即变化大的部分,工程间距要 小于变化小的部分。小于变化小的部分。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 程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程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一般是其工程,一般是其工程 间距的间距的1/21/2。 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下的下的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 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 据矿体的整体规模,并结合其主要因素确定工程据矿体的整体规模,并结合其主要因素确定工程 间距,即使是间距,即使是分段勘查分段勘查,也要从,也要从整体规模整体规模入手入手 。 总之,总之,由于矿床形成条件各异,勘查工程间距的由于矿床形成条件各异,勘查工程间距的 确定应充分考虑矿床的自身特点,并应在施工确定应充分考虑矿床的自身特点,并应在施工 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 n n 例:例: n n 1 1、矿床勘查类型为矿床勘查类型为IIII型,依照现行规范,结合型,依照现行规范,结合 矿体呈脉状稳定分布,其中(矿体呈脉状稳定分布,其中(332332)控制矿体的工)控制矿体的工 程间距为程间距为80308030120m120m,(,(333333)控制矿体的工程间)控制矿体的工程间 距为距为160160160160220m220m。地表除。地表除21272127线为河谷,线为河谷, 55635563线为河谷和村庄外,其余地段均达线为河谷和村庄外,其余地段均达4080m4080m线线 距的槽探工程揭露。距的槽探工程揭露。 n n 2 2、铅锌矿铅锌矿2009200920102010年对年对KT1KT1、KT2KT2两个主矿体两个主矿体 进行了勘查类型的初步划分及工程间距的确定,其进行了勘查类型的初步划分及工程间距的确定,其 综合勘查类型系数为综合勘查类型系数为1.5,1.5,勘查设计施工的勘查类型勘查设计施工的勘查类型 为为类型偏简单。类型偏简单。 n n KT1KT1、KT2KT2具体设计布置工程时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具体设计布置工程时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 :控制的地质可靠程度(:控制的地质可靠程度(332332)工程间距为)工程间距为100100(走(走 向)向) 100(100(倾向倾向)m)m。推断的。推断的333333工程间距放稀一倍即工程间距放稀一倍即 200200(走向)(走向) 200200倾向倾向)m)m。 n n 工程施工控制后的矿床勘查类型工程施工控制后的矿床勘查类型 n n 1 1、勘查类型的确定、勘查类型的确定 n n 经实际勘探工程施工控制后,总体上的控制结果是:矿体由原设计的经实际勘探工程施工控制后,总体上的控制结果是:矿体由原设计的 一个矿体增加为两个矿体,设计勘查各个矿体的连续性比预计的要好一个矿体增加为两个矿体,设计勘查各个矿体的连续性比预计的要好 ,其中主矿体勘查类型趋于偏简单,表明勘查设计和工程布置施工较,其中主矿体勘查类型趋于偏简单,表明勘查设计和工程布置施工较 为合理。为合理。 n n 铅锌矿共控制圈定铅锌矿共控制圈定KT1KT1、KT2KT2两个矿体,其中以两个矿体,其中以KT2KT2矿体规模最大,矿体规模最大, 资源量占资源量占75%75%,现根据勘查工程实际控制情况按照,现根据勘查工程实际控制情况按照“五要素五要素地质因地质因 素法素法”对两个主矿体对两个主矿体KT1KT1、KT2KT2确定勘查类型系数如下:确定勘查类型系数如下: n n KT1KT1矿体长大于矿体长大于520m520m,规模为小型,呈似层状、脉状,基本无分支复,规模为小型,呈似层状、脉状,基本无分支复 合,形态复杂程度属简单。矿体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带中,构造对矿体合,形态复杂程度属简单。矿体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带中,构造对矿体 无影响。属矿体厚度稳定型和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综合勘查类型系数无影响。属矿体厚度稳定型和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综合勘查类型系数 1.51.5。 n n KT2KT2矿体长大于矿体长大于500m500m,规模为小型,呈透镜状、似层状,基本无分枝,规模为小型,呈透镜状、似层状,基本无分枝 复合,形态复杂程度属简单。矿体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带中,构造对矿复合,形态复杂程度属简单。矿体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带中,构造对矿 体无影响。属厚度稳定型和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综合勘查类型系数体无影响。属厚度稳定型和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综合勘查类型系数 2.12.1。 n n 依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依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DZ/T0214-2002 )矿床勘查类型划分标准,以目前控制的)矿床勘查类型划分标准,以目前控制的KT1KT1、KT2KT2二个主矿体类型系二个主矿体类型系 数分别为数分别为1.51.5、2.12.1,因此,矿床勘查类型确定为,因此,矿床勘查类型确定为KT1KT1:类型偏简单类型偏简单 ;KT2KT2:类型偏复杂。类型偏复杂。 n n 2 2、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n n 依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依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 范(范(DZ/T0214-2002DZ/T0214-2002),),KT1KT1、两个主矿体两个主矿体 的综合勘查类型系数为的综合勘查类型系数为1.5-2.11.5-2.1。按照以主矿。按照以主矿 体的勘查类型确定矿床勘查类型的原则,确定体的勘查类型确定矿床勘查类型的原则,确定 本勘查评价区的勘查类型为本勘查评价区的勘查类型为“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